當唐世勳和劉誌寶及那十餘個侍衛來到西街的薛記雜貨鋪時,卻見何大財正和個漢子急匆匆地關上門要離去。


    劉誌寶扯開大嗓門打趣道:“何老弟,你這火急火燎的去做甚?莫不是是去會相好的吧?”


    何大財扭頭一看,忙跑過來見禮:“喲!寶爺、楊大哥,您倆可算回來了!”


    他指了指一旁的巷子苦笑道:“在下哪有甚閑工夫去會相好的?何況我那夫人不也從山寨下來了?您二位可有聽到巷子裏吵將起來了?在下這不正要過去勸架嘛!”


    旋即他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山寨眾人進入蘆洪市之後的事兒,一邊拉著劉誌寶往巷子走去。


    此巷不長,隻有二十來間大小不一的民宅,原本有好幾撥在蘆洪市開店的山賊‘代理人’住在此巷,由於蘆洪市再次易主,除了薛記雜貨鋪以外,其他所有跟四明山區各個山寨有關的店鋪與宅屋已被全部充公。


    而這條無名巷道還被蔡夫人取了個新名兒:‘小狼巷’。


    雖說小狼山寨的近三百男女老幼在今日下午才抵達蘆洪市,但整個蘆洪市內外的人幾乎都已知曉了他們的來曆和背景,那可是輕易招惹不得。


    因為其中有位蔡夫人,她乃是陷陣營的把總嶽老財的發妻,這蔡氏很是高調,她一見持著軍械巡視的黑衣漢子們便會問,爾等是何軍職?老娘可是陷陣營嶽把總的夫人雲雲。


    那老夫子宋銓之勸蔡氏初來乍到莫要太過張揚,她不僅不聽勸反而懟道:‘老財如今可是把總老爺!他親口告訴奴家,遇到比他職位低的都不必低三下四的見禮!’


    宋銓之自然嶽老財說過這話,但嶽老財隻是讓蔡氏在遇到軍職比他低的人時不必行大禮,可不是讓她鼻孔朝天的對那些旗總和隊總們頤指氣使。


    況且宋銓之已聽何大財說過,這蘆洪市裏邊的軍爺們又不是陷陣營的將士,何須得罪人家徒惹是非呢?但宋銓之也懶得再勸,他知道蔡氏已是把她自己當做了大家夥的主心骨,至於他這老夫子的話可就不頂用嘍!


    說話間,何大財已是陪著唐世勳和劉誌寶等人來到了小狼巷口,隻見巷道打掃得很是幹淨,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彷如過年一般,但幾乎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巷尾處,就連在巷口的唐世勳等人都能聽到幾個婆娘的叫罵聲。


    何大財邊走進巷道邊苦笑道,由於劉誌寶下午時將眾人接進西門之後就帶著楊大義走了,因此這分房就住的權力就被蔡氏從老夫子宋銓之手中給搶了去。


    原本宋銓之的提議是,這小狼巷的中前段有四間頗為不錯的宅子,不妨由蔡夫人住最好的那間宅子,而劉誌寶、宋銓之和寨主唐世勳的兒子立泰分住另外三間?


    要說宋銓之這提議甚為公允,畢竟原本山寨裏由唐世勳為主,宋銓之和劉誌寶為輔,而嶽老財則拯救了大家夥的性命,最好的那間宅子給嶽老財的夫人蔡氏住也無人有異議。


    誰曾想蔡氏當即否決了宋銓之的提議,她自然要住最好的那間宅子,給宋夫子和劉誌寶住兩間亦無妨,但那第四間為何要給唐世勳的兒子住?


    蔡氏質問,唐世勳這個鳥寨主除了當初帶著大家夥打下山寨以外還做了甚貢獻?不是說給官兵去當細作就有糧食嗎?結果就運了那麽一批糧食來,後邊兩批還被那官兵的包參將給截了不是?誰曉得是否因為唐世勳得罪了包參將才會如此?若非她男人嶽老財,大家夥不得全餓死在山寨裏邊?


    其實也難怪蔡氏埋怨唐世勳,這山寨眾人當中除了嶽老財和劉誌貴、以及去假扮唐世勳才知其身份的楊大義以外,其他人可都不曉得他們的寨主唐世勳扮作了‘子詡公子’,其實大家夥根本都不清楚唐世勳如今究竟是死是活。


    在蔡氏看來,那小立泰今年才六歲而已,沒讓他餓死已是不錯了!再有那照顧他的魏落桐和蘇妙妙,這魏才女整日裏就會那等無用的琴棋書畫,作為女人連針線女紅都不懂。


    而那十二歲的蘇妙妙也有樣學樣,平日裏除了給立泰和魏落桐洗衣做飯之外,竟也跟著魏落桐學起了那等‘邪門歪道’,這又不是太平年月,搞那些破玩意兒有甚用處?


    因此蔡氏認為這三個對山寨毫無貢獻的人有甚資格住好宅子?她認為那宅子應該給嶽三水和四麻兒的家眷去住。


    這小狼山寨出來的近三百人當中足足有七八十個婦人,她們或是男丁們的夫人和母親,又或是男丁們的親屬,而有了蔡氏開頭,大半的婦人皆七嘴八舌地附和。


    宋銓之隻得無奈地同意了蔡氏的意見,他退而求其次提出將次好的宅子分給立泰等三人住,誰知又一個婦人鄒氏站出來極力反對。


    這鄒氏乃是楊大義的發妻,她並非反對給立泰和蘇妙妙安排次好的宅子,而是反對給魏落桐安排這等住處。


    在鄒氏看來,魏落桐在小狼山寨時就‘霸占’著原大當家牛爺那處最好的宅院,如今大家夥都已下山了,對山寨毫無貢獻的魏落桐有甚資格再住好些的宅子?因此鄒氏說魏落桐隻配去住巷尾的那間小破宅子。


    不待宋銓之等人反對,蔡氏便大手一揮,就這麽分配!


    其實山寨裏的人都曉得鄒氏為何會針對魏落桐,因為鄒氏的夫君楊大義一直以來就非常照顧魏落桐,他是把魏落桐當做牛爺未過門的夫人一般對待,甚至在前陣子大家夥都餓肚子時,楊大義還悄悄將分配給他的吃食拿去分給了魏落桐。


    要說以前牛爺活著時也就罷了,但牛爺都被殺多久了?楊大義竟還如此對待魏落桐,這難免讓山寨裏的婦人們在背後嚼舌根,而鄒氏又豈會不心懷怨恨?


    之前在山寨時劉誌寶和宋銓之等人都對魏落桐很是不錯,加之魏落桐還帶著小公子立泰和蘇妙妙,鄒氏自是不便得罪,但如今得勢的可是她的好姐妹蔡氏!她豈會不想著法子針對魏落桐?


    雖然山寨裏的這幾百號人因著唐世勳、宋銓之和劉誌寶等人而結成了一個群體,但內部可不是一條心。


    如宋銓之和義子嚴寬等‘老賊’自是一派,劉誌寶和於豹等跟隨唐世勳的是一派,而嶽老財等三個堂兄弟和丁遷、楊大義、何大財等‘老賊’又是一派。


    嶽老財等人雖也是唐世勳的人,但他們都跟著唐世勳去當了細作,留守在山寨的蔡氏等家眷跟宋銓之、劉誌寶這兩邊的家眷關係可不好,當然,宋銓之和劉誌寶這兩邊的家眷們同樣齷齪不斷。


    就如當初於威為何請求唐世勳把李有茂和於青青夫婦帶離山寨,不就是因為於青青在被抓去小狼山寨的當晚,險些被那二當家熊爺手下的賊人給辱了清白?雖說於威和於猛救出了妹妹於青青,但山寨裏的婦人們私下裏各種誅心的閑言碎語不斷,於青青險些因受不住刺激而自盡,後在於威等兄長的勸說下才跟著唐世勳離開了山寨。


    同樣的,有關魏落桐‘勾引’楊大義的閑言碎語同樣極多,而今山寨裏的婦人們皆知嶽老財得勢,其妻蔡氏自然是高人一等,而鄒氏一直與蔡氏相交甚密亦是‘雞犬升天’。


    由於蔡氏同意鄒氏的意見,即把魏落桐分配去住巷尾的破宅,宋銓之即便想幫魏落桐說情卻又難以開口,因蔡氏一語雙關地問:‘莫非宋老夫子您也跟那騷蹄子有甚瓜葛不成?’


    與盛氣淩人的蔡氏和鄒氏等婦人不同,魏落桐卻很是坦然地接受了這個決定,她背著那把最為珍視的古琴,費力地提著兩筐書卷字畫等物便走去巷尾的破宅。


    蘇妙妙和立泰雖惱怒卻也沒法與蔡氏等悍婦抗衡,但兩個孩子又豈會讓他們的‘師父’獨自去受苦?於是倆人倔強地跟著魏落桐一起住進了那處破宅。


    要說事情到了這一步,魏落桐選擇隱忍退讓也就該結束了,但到了傍晚時新的矛盾爆發了。


    原來,今日本是山寨眾人初來蘆洪市安居,恰好東安城的豪族今日由江對岸運了一批肉菜和糧食過來高價兜售,蔡氏為了穩固自己‘大姐頭’的地位,自掏銀子買了許多肉食,權當給大家夥辦個集體的喬遷之喜了。


    反正這些銀子也是她男人嶽老財從別的山寨搶來的,她還曉得自家男人接下去要攻打許多山寨,以後還愁缺銀子?因此她也難得地大氣了一回,收買人心嘛!誰又不會呢?


    於是蔡氏親自帶著鄒氏等婦人去碼頭上采購,而後她們煮了幾大鍋肉分給了眾人,大家夥自然是感激地收下了這份‘喬遷之禮’。


    當然,這份禮可跟魏落桐、蘇妙妙和立泰三人無關。


    而宋銓之在傍晚時吩咐他的兒媳婦孟氏去給魏落桐三人送了碗肉,又有劉誌寶的夫人孫氏亦是送去了一碗。


    結果鄒氏發現了孟氏和孫氏的‘小動作’,也不知鄒氏跟‘大姐頭’蔡氏說了些甚,惹得蔡氏是火冒三丈,於是一眾婦人便全都去巷尾堵住了魏落桐住的那間破宅子,而後宋銓之等人亦是全都趕了過去勸架。


    至於具體發生了何事,何大旺也不是很清楚,是他家的婆娘跑到雜貨鋪去說巷尾鬧起來了,他才想著趕緊去勸架,畢竟都是一個山寨出來的人,何須鬧得如此不愉快?


    就在何大旺絮絮叨叨地說了這許多之後,他已是陪著唐世勳和劉誌寶等人來到了巷尾人群的外圍。


    其實唐世勳對這些婦道人家的事兒可沒甚興趣,他隻是為了等汪慶達和顧厚生回來,待商定以後就要趕去查探各處地形,並伺機與祁陽城的薛正聯絡。


    這閑著也是閑著,他便想來會會宋銓之等人,誰知竟是碰上這等烏七八糟的破事兒?雖說他對於那一朝得勢的蔡氏和鄒氏甚為不滿,但他哪有閑工夫去管這些?何況他相信有劉誌寶等人在,立泰和妙妙即便受些委屈應當也不會有甚大礙。


    當唐世勳在人群之外站定時,卻聽到一個稚嫩的男童在那破宅門口大聲尖叫:‘你們都走開!妙妙姐以後是我唐立泰的夫人!她不嫁別人,誰都不嫁!’


    唐世勳聞言嘴角一抽,險些忍不住破口大罵,若非他此刻扮作的是楊大義,恐怕都要忍不住衝進人群去扇這親侄兒的耳刮子了,才六歲的小屁孩竟敢當眾說這等胡話?魏落桐和蘇妙妙是怎麽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