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勳自是看到了後備營多數將領的怨色,也明白將領們為何對馮丁亥不滿,但他並未在這個時候為馮丁亥說話,而是讓馮丁亥開始做總結報告。


    其實唐世勳最初也以為馮丁亥會派殷駿攜火藥去炸毀東門或者南門,他是真沒想到馮丁亥會把這率先入城的大功讓給黃爺和農昆。


    當唐世勳和汪慶達、洪山海在鵝子崗上得知這個消息後委實很驚訝,不過三人所驚訝的點卻不一樣。


    汪慶達的驚訝中無疑帶著強烈的不滿,因黃爺已經率麾下精銳攻下黃陽堡的東碼頭,雖說這也有後備營左部和一百五十餘狼兵的功勞,但第一波衝鋒就壓製住敵軍的可不正是黃爺的百餘陷陣營精銳?


    因此黃爺在奪取東碼頭之戰中已然是首功。


    且汪慶達知道在三麵圍城之前馮丁亥的右部就已經被打殘,而汪慶達的左部則死傷甚少,若後備營要炸開城門攻入黃陽堡,必然是汪慶達的左部最為合適。


    而公子早先就對汪慶達的小舅子吳誌堅透露過,若後備營想換個更威武的番號,那就看黃陽堡之戰打得有多漂亮了。


    但馮丁亥卻將入城的首功讓給了黃爺和農昆,這仗雖是勝了,但後備營打得可算不上多漂亮,就這如何夠資格讓公子給後備營換個番號?


    因此汪慶達認為馮丁亥不僅沒為後備營著想,更是在故意報複和惡心他。


    洪山海的驚訝與汪慶達不同,他是驚訝馮丁亥的臨陣指揮之果決。


    雖然唐世勳說由他們仨在鵝子崗上統籌全局,但洪山海很清楚,前線的戰況瞬息萬變,他們仨又不在前線如何能隨意指手畫腳?因此他們仨在鵝子崗上隻是聽斥候傳回前線的各方戰報,並由那幾個百總記錄在案並標注於地圖上。


    何況那大夜晚的且是在山嶺之上,又不能派馬兵快捷地傳令,因此洪山海知道唐世勳是將臨陣決斷之權交給了馮丁亥。


    而當洪山海聽到攻入黃陽堡的捷報之後,曾拍著桌子大讚馮丁亥這北門炸得好,他認為讓黃爺的陷陣營率先入城極為妥當。


    洪山海雖是個敢打硬仗的猛將,但其實他極為愛惜將士們的性命,他很清楚就以後備營的那點兒披甲之士,若率先入城會因遭到獻賊的瘋狂反撲而戰死多少人?


    但黃爺那百餘精銳老賊可是人人披甲!單單是防禦力就上了好幾個台階,而剛好又有農昆的三百狼兵在後遠程支援,因此他們這一路五百餘人率先入城委實比防禦裝備嚴重不足的後備營將士要更為合適。


    要說當初洪山海在東安城的守城戰當中為何能如釘子一般頂住獻賊死兵,這可不僅僅是因為他麾下的靖州兵肯效死命,更因為洪山海帶著靖州兵登上城牆之時,陳副總兵借給了洪山海部數百副盔甲!若非如此,洪山海部又如何能硬頂住獻賊死兵的攻伐?


    當然,在戰事結束以後那數百副盔甲自是物歸原主,陳副總兵可沒大方到把如此多的盔甲送給洪山海。


    而洪山海與他的二百餘靖州兵在顏俊堯等人的幫助下離開東安城時,一應軍械等物都沒有帶走,他們二百餘人是輕裝簡從趁夜離開的東安城。


    說回馮丁亥這邊,唐世勳最為驚訝的則是馮丁亥在此役當中所展現出的大局觀。


    雖說唐世勳自己對於這等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戰爭都還一知半解,但圍三闕一可是攻城戰當中的攻心上策,對此他自然是深以為然。


    但其實唐世勳都沒意識到自己的指令有自相矛盾之處,因為他要求的是一夜必須拿下黃陽堡,但他和一眾將領又都對圍三闕一的攻城理念根深蒂固。


    要知道這隻有一個夜晚而已,黃陽堡既不缺人手又有堅固的城牆,且獻賊守兵不缺糧草也無軍心不穩之憂,更沒有誰從內部搞破壞,那段四爺和其麾下將士豈會擔心一晚上都扛不住?


    因此無論是四麵圍城還是圍三闕一,在短短一個夜晚的時間內自然沒甚攻心的作用。


    而馮丁亥作為前線總指揮,他在綜合考量之後決定以三麵佯攻吸引段四爺的注意之後,並讓殷駿帶著‘秘密武器’去北門找黃爺和農昆。


    此時馮丁亥當著眾將領的麵將他當時的真實想法和盤托出,他作此決定的原因有二,其一,若炸毀東門或南門,後備營將士要以血肉之軀去與獻賊的披甲之士搏鬥,這得死多少人?


    其二,一旦炸毀東門或南門,即便後備營將士扛住了獻賊的瘋狂反撲,但如果段四爺率部下精銳逃跑呢?若他們從北門衝出去以後四散而逃,黃爺和農昆的五百餘人能攔截伏擊多少賊人?這豈非是給之後的戰事帶來很多隱患?


    因此,馮丁亥決定讓殷駿帶著猛火藥去炸北門,給獻賊來個四麵合圍包餃子!不給獻賊有逃跑的機會。


    馮丁亥繼而坦誠道,當然,此役當中他有許多不足之處,特別是攻打楓木衝營地的第一仗,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指揮作戰。


    原本馮丁亥是有條不紊地緩緩縮小包圍圈,畢竟楓木衝營地也就兩百餘獻賊,而他帶著後備營的右部九百餘將士圍攻,且後部的正副千總、把總和百總們全都簽了軍令狀,兩個時辰之內一定拿下楓木衝營地!


    誰曾想埋伏於金雞庵夫君的後部一個旗總搞出了幺蛾子,導致黃陽堡段四爺的援兵都沒進伏擊圈就跑回了黃陽堡,且那段四爺竟點燃了烽火。


    無奈之下,馮丁亥向右部將士下達了強攻楓木衝營地的命令,雖然拿下了楓木衝,但右部將士卻死傷近五百人。


    誰不是爹生娘養的?而打仗是要死人的!看著如此多才加入後備營半個月的難民弟兄們以血肉之軀去強攻獻賊,馮丁亥委實感到痛心。


    而這不僅緣於後備營將士的盔甲嚴重不足,也緣於馮丁亥組織強攻時太過講究陣型和策略失誤,卻忽略了敵方是依托營寨反擊,且敵方有地利之優勢,我方進攻時需要有遠程支援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但後備營的弓箭手都在後部,而馮丁亥卻讓弓箭手全都埋伏於今雞庵,導致右部將士強攻楓木衝營地之時沒有任何遠程支援。


    這,的確是馮丁亥的決策失誤。


    至於說馮丁亥將攻入黃陽堡的首功‘送’給了黃爺和農昆,唐世勳自然很讚賞馮丁亥能站在全局來做出這個決策。


    站在唐世勳的角度而言,無論後備營、陷陣營還是山地營都是他手下的兵,他要的是拿下黃陽堡這個結果,至於誰先攻入自是沒甚區別。


    當然,唐世勳也很能理解汪慶達等大部分的後備營將領對馮丁亥的怨氣,畢竟唐世勳說過會以攻打黃陽堡之戰當中後備營的表現來決定該營的新番號,但就以現階段的戰績來看可算不得多突出。


    而唐世勳也很清楚汪慶達和馮丁亥之間的矛盾有多深,這與當初唐世勳成立後備營之時的決策有著極大的關係。


    那時唐世勳提拔汪慶達為代營將官,並同意汪慶達將其‘和尚’弟兄們提拔為營內的各級將領,但後備營可是唐世勳極為重視的‘試驗品’,又豈能容許汪慶達在營內一家獨大?這一旦形成山頭主義,將來可是個極大的隱患。


    因此唐世勳選中了讓汪慶達等人極為不喜的馮丁亥,並提拔馮丁亥為後備營的副統領。


    汪慶達等人之所以不喜馮丁亥,主因是馮丁亥的眼睛,他也如那嗜殺成性的駱三刀一樣生著一雙極為少見的四白眼。


    正所謂‘擇交在眼,眼惡情薄’,那三白眼、吊角眼之類的給人第一印象就已是甚為不佳,而黑眼球小、四周可見眼白的四白眼更是讓人印象極差,性情冷酷凶狠、暴戾恣睢等字眼就仿佛成了四白眼的代名詞一般。


    其實唐世勳第一次見到馮丁亥時印象也算不上好,即便忽略馮丁亥的四白眼,但他那張臉蒼白陰沉且身形單薄,這一看也不像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


    而馮丁亥能被縣衙壯班的衙役挑去門灘,是因為他的骨架子很寬實,且他頗有些功夫在身,在那些壯班衙役看來若是好生將養一段時日,他該是個頗為不錯的好苦力。


    當唐世勳成立後備營之時,馮丁亥隻是個隊總而已,可隻過了三日,唐世勳就把馮丁亥提拔為了百總,因馮丁亥對於唐世勳的‘新式’軍訓之法理解得極為透徹,三日內他就教會了他的小隊左轉右轉和踏步等基礎動作。


    要知道當時就連汪慶達等人都還沒做到如此熟練,況且當時後備營的各級將領有很多空位子,唐世勳自然是給了馮丁亥表現的機會。


    在馮丁亥升為百總之後隻花了四天時間,他麾下一百一十四個將士就熟悉了唐夫子的各項軍訓內容。


    於是唐世勳繼續提拔馮丁亥為把總,把總為司級,下轄四個局共有四百六十六名將士,馮丁亥將他之前訓練過的那個局的將士分開在司內各局,隻兩日整個司的四百餘將士又全部熟悉了各項軍訓。


    唐世勳這才真正重視起馮丁亥來,之後唐世勳命人私下調查了馮丁亥的背景並親自與他交談了兩次,而馮丁亥也很坦誠地將自己的過往告訴了唐世勳。


    馮丁亥年近三十,以前是衡州府衡山縣的鏢師,他娶了個賢惠的妻子還生了四個兒女,去年秋季他與一家老小逃難至零陵城,這一路上委實很是淒慘,到零陵城時隻剩他和妻子及一個六歲的幺兒。


    由於馮丁亥生得太過‘礙眼’,因此在零陵城也很難找到個好活計,若非過年時零陵縣衙幫唐夫子招募難民青壯,且他有幸得以被選上,否則他與妻兒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因此馮丁亥對於唐夫子是發自內心的感激,當老爺子與他交談時,他三番五次地表忠心,同時馮丁亥從唐夫子的言語中感覺到了老爺子的某種擔憂。


    而馮丁亥本就不招汪慶達和吳誌堅等人待見,且馮丁亥曉得汪慶達等人以前都是官兵,因此他隱晦地暗示老爺子,這後備營可是有一千號人,且其中有不少人隻知汪統領而不知唐夫子。


    那時唐世勳就看出這馮丁亥絕非甘於屈居人下者,但無論他有怎樣的心思,單論練兵之事他委實很有一手,因此唐世勳將馮丁亥提拔為後備營的副營將官。


    好在馮丁亥不負所托,他在訓練後備營士兵和宣傳唐夫子等方麵都做得很是不錯。


    而汪慶達也漸漸悟出了唐夫子的意圖,因此在後備營的中高級將領當中便形成了七成汪係、三成馮係的格局,且汪慶達和馮丁亥之間一直處於競爭狀態。


    在唐世勳看來,隻要不是故意坑害同僚,良性的競爭自然是他樂於見到的。


    當馮丁亥作完總結報告以後,唐世勳又讓陷陣營的副統領黃爺、山地營的副統領農昆等一眾將領也都說說各自的戰後總結與建議等。


    這是唐世勳在零陵縣扮作唐夫子時就定下的規矩,戰事無論大小,但必須要做戰後總結以汲取教訓並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因為他們是一支新建立的隊伍,方方麵麵的問題有很多。


    正所謂眾人計長,其實唐世勳自己也是個半吊子,除了總體的戰略構想與決策等方麵,在具體的軍務和細節上唐世勳從來不獨斷專行。


    洪山海的虎目中滿是驚奇之色,從軍三十餘載的他還從未見過這等戰後總結會議,居然連正、副把總也能參與其中,且有好些個將領都提出了極為有用的建議。


    而且洪山海還聽唐世勳提過,除了這等各營一同參與的軍事會議以外,各營也會由營將官或千總舉行內部會議,且營內會議連百總和副百總也會參與並各抒己見。


    無論眾人提的建議如何,沒有任何人笑話,大家都習以為常,而且唐世勳和鎮撫部的那個旗總、以及好幾個粗通文墨的將領全都在用心地記錄,這可是洪山海在官兵當中從未見過的景象。


    朝氣蓬勃啊!洪山海輕捋著他那如鋼針般的胡須,用心地聽著眾將領的發言。


    當一眾將領全都發言完畢以後,唐世勳又請洪山海進行發言,這委實讓洪山海有些老臉發熱,不過既然要融入這個集體,且他也極為認同這樣的戰後總結會議,因此他也從善如流地發表了一些不偏不倚的見解。


    而唐世勳和汪慶達等人都聽出洪山海的言辭很空泛,可見他定是有許多未盡之言,不過唐世勳等人也甚為理解,畢竟在官兵當中可沒有這等可以暢所欲言的會議形式。


    當唐世勳做了最後的總結之後,他宣布進入下一個議題,即處理和分配此役繳獲所得的各類物資。


    眾將領頓時都打起精神看向唐世勳,這說好聽些是分配繳獲物資,其實不就是‘分贓’嗎?無論後備營、陷陣營還是山地營的將領們,誰還不巴望著給自己的營內多撈些好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