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抵達宣府,宣府總兵王承胤開南城門迎大順軍入,宣府巡撫朱之馮自縊。明廷深感事態嚴重,再次正式下令放棄關外寧遠城,命薊遼總督王永吉、寧遠總兵吳三桂統兵入衛京師,同時檄調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率部勤王……’
‘三月初七,大順軍北路軍一部在大將任繼榮、馬重禧等人統領下,由固關至河北真定城,接管當地。而後,任繼榮帶領部分兵馬經保定前往京師……’
……
三月初八,永州府境內終是下起了崇禎十七年的第一場雨。
雨不大,湘江、瀟水、蘆洪江、石溪江等一眾江河的水位依舊不見上漲,但對於永州府諸州縣不計其數的難民與百姓而言,綿綿細雨浸潤著春耕後幹裂的田地,也算是個極大的安慰。
下午申時過半,黃陽堡以西約半裏的金雞庵外人聲鼎沸,數千人在雨中仰望著庵外的祭壇。
隻見這祭壇有丈高,四周掛著十餘麵各色旗幡,現場布置得極為莊嚴,有上千人虔誠地跪在祭壇下大呼‘三神顯靈’等話語。
此庵在三月初五的夜裏迎來了新的主人,三神教的教主齊仙姑,還有她從零陵城的三神教總壇帶來的一男一女兩位護法,以及十餘個忠實信徒。
齊仙姑在三月初六大清早就開始招募民夫在庵前搭建祭壇,同時她還宣稱,她之所以會來到黃陽堡,是因她與三神教的天使唐夫子都受到三神的啟示,要來此設壇為百姓祈雨。
不僅如此,那齊仙姑還說她隻祈雨三日,三神便會顯靈雲雲。
黃陽堡一帶的百姓們對於這三神教很是陌生,況且過年至今滴雨未下,各地祈雨的道士和尚仙婆子何其多也?齊仙姑居然說三日就有雨,誰信呢?
當然,齊仙姑可是自掏腰包搭建祭壇,百姓們自然樂得來做工賺些外快,加上有許多後備營將士在閑暇時也來義務幫忙,丈餘高的祭壇在昨日就已竣工,之後齊仙姑就在祭壇上祈雨了一整宿。
讓人驚奇的是今日一早居然當真下雨了!沸騰的百姓們扶老攜幼蜂擁至金雞庵,有數百人已是跪在地上皈依了三神教。
又有唐家軍後備營的五百餘將士也趕至了金雞庵,這當中有一百來人是原後備營在門灘立營時的老兵,且在門灘時就已成為了三神教信徒。
而另外的四百餘將士則都是在黃陽堡之役當中的輕傷者,他們此來本是礙於老兵們的盛情邀請,一開始倒並非是要加入三神教。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由於黃陽堡的醫療條件太過有限,連重傷將士們的藥物都不足,輕傷的將士們自然是隻能硬扛,而他們所謂的輕傷隻是相對於重傷而言,實際上不少輕傷者都是內傷和各種骨折、以及刀傷等,若完全靠硬扛又有多少人能痊愈?
這四百餘輕傷將士們之所以跟著百餘老兵來金雞庵,是因老兵們說那齊仙姑有大神通,且今日要為將士們做法醫治,無論有效否,但總比待在軍營裏等著遙遙無期的救治要強不是?因此他們才半信半疑地跟著過來。
而那齊仙姑並未失言,她是當真要醫治這些將士們,隻不過這所謂的醫治並非是望聞問切,而是一碗符水加一顆拇指大小的黑色藥丸。
此藥丸便是齊仙姑的獨門仙丹‘三神九欲丸’,隻不過當初她在零陵城賣給那些個富人們的都是大顆藥丸,且每顆售價已超過十兩銀子,而她免費贈予這些受傷將士們的自然要小上許多。
不僅是這四百餘將士,那百餘個早已加入三神教的信徒老兵、以及今日加入三神教的信徒們,每人都得到了一粒齊仙姑的仙丹。
興許是齊仙姑所展示的祈雨之神通,又或是因為現場的氣氛太過火熱,而信徒們又對齊仙姑甚為崇拜之緣故,總之,服用三神九欲丸的上千人當中屢現讓人驚奇的‘神跡’。
有的人在服用仙丹後仰天高舉雙手,稱看到了飄著綿綿細雨的天空中隱現三神之本尊;
有的人痛哭流淚,稱他們在三神的加持之下聽到了往生的親人對他們說了好多好多話;
有的人則歡呼雀躍,稱他們身上的頑疾病痛已消除,且他們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毫無一絲饑餓感;
更神奇的是那四百餘受傷的將士們當中,竟有好幾十個受了內傷的將士們稱已經痊愈,他們可以再上戰場為三神、為天使唐夫子和齊仙姑而戰!
那些個骨折和外傷的將士們亦被這等氛圍所感染,他們紛紛激動地說服下仙丹以後,直感到丹田中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熱氣在向四肢百骸遊走,這便是齊仙姑所說的三神之仙氣嗎?更有一些將士稱傷口在發癢,這豈不是仙氣在幫他們愈合傷口?
無論這上千人有怎樣的異象或體驗,總之,他們全都皈依了三神教!而這才是齊仙姑抵達黃陽堡的第三日而已!
這等盛況直讓圍觀的數千百姓們瞠目結舌,到了中午,又有幾百人想要加入三神教以討得齊仙姑的仙丹。
但是齊仙姑卻遺憾地說,她的仙力有限,秘製的仙丹已沒有了,不過她對還未得到仙丹的信徒們承諾,隻要加入三神教的信徒都會記錄名字,她便是再折上幾年陽壽也要給信徒們每人都製一粒仙丹雲雲。
人群之外不遠處的樹林間,一支百來人的隊伍亦是停下來駐足觀看祭壇前的熱鬧景象。
這百來人是昨日由蘆洪市出發而來,領頭的是生著雙銅鈴大眼、身材高大魁梧的漢幫幫主於虎,在他身旁站著個身穿一襲月白色裘衣的豐腴俏女子,她便是於虎的親妹妹於青青。
隻見一個長得如男人似的悍婦為於青青撐著油紙傘,於青青則提著炭筆在小本子上記錄著金雞庵前的的盛況。
在三月初六的上午,於青青帶著十餘個保鏢隨從騎馬離開了東安城,到夜晚時由一處小渡口乘船抵達了蘆洪市。
當晚於青青和她的三哥於虎、還有後備二營的營將官劉誌寶聊了許多事,特別是劉誌寶率兵渡江去攻下官兵的據點鹿馬橋之事,於青青自然想了解清楚內情。
劉誌寶當時笑嗬嗬地告訴於青青,他是得到世勳公子的飛鴿傳書所授意才率兵渡江的,世勳公子的還指示他隻洗劫駐守在鹿馬橋的二百餘官兵的所有物資,而鹿馬橋市集的所有商鋪之貨物自然也要帶走,但必須以市價給付銀子。
唐世勳之所以如此,是要向官兵、特別是副總兵陳建誌表明他的態度,唐家軍已如約打下了黃陽堡,而官兵不僅沒有任何出兵的意向,甚至還想著與獻賊和談?他唐世勳豈能容忍官兵如此失信之舉?
難道唐世勳就不怕陳建誌惱羞成怒派官兵渡江攻打蘆洪市?這他還真不怕,因為他讓劉誌寶洗劫了鹿馬橋之後就撤回蘆洪市,整場行動除了幾個官兵不慎被擊中要害、以及幾個百姓在慌亂中被踐踏而死之外,雙方根本都沒爆發實質性的戰爭。
再者說,唐家軍的步兵左營和步兵右營在零陵城外各處駐防,若是陳建誌真敢派官兵渡江攻打蘆洪市,唐世勳就敢讓白老二的步兵左營奔襲湘口關外的岐山頭大營!他就不信官兵參將包耿的部下能擋得住白老二的近千精銳老賊。
結果也正如唐世勳所料,當劉誌寶洗劫完鹿馬橋並退回蘆洪市之後,陳建誌的嫡係千總齊雄率部陳兵於蘆洪市的江對岸,且不少官兵站在岸邊對著蘆洪市破口大罵,但也僅此而已。
於青青在前日渡江時看到的便是兩岸將士的對罵場景,她自然有些擔心,不過劉誌寶和於虎等人皆鎮定得很,他們自是看出齊雄不會渡江,否則駐守在高溪市南碼頭的官兵戰船為何不來炮擊蘆洪市?
除了此事以外,劉誌寶亦是將蘆洪市的各方麵情況都告訴了於青青,而於虎在得知小妹青青是要去黃陽堡找世勳公子之後,他提出要帶些漢幫的弟兄們護送小妹過去,同時也將一批從鹿馬橋市集買來的藥材、細鹽和茶葉送去給公子。
劉誌寶本就是個懂得人情世故之人,他當然曉得好兄弟於虎的心意,於家的老大、老二和老四都在黃陽堡,而於青青這個小妹也要過去,於虎如何不想兄妹五人一齊聚聚?若劉誌寶不答應,恐怕於虎也沒心思再待在蘆洪市了不是?
於是在昨日一早,於虎帶著八十幾個漢幫的弟兄,跟於青青這邊剛好湊齊了百人,一行人與劉誌寶告辭後啟程東去。
不過於青青並未直接去牛角壩鎮,她讓三哥於虎帶著她走了一遍之前世勳公子走過的路線,即先去蘆洪市東北方向約二十裏的天地橋市集,而後順著石溪江乘船南下於昨晚抵達了牛角壩鎮。
在今日一早,於青青一行由牛角壩鎮走去了東南方向的窯頭埠,繼而至大花灘,再北上至宋家嶺的鵝子崗,在這下午申時過半方才抵達黃陽堡外的金雞庵。
於青青的四哥於豹今日恰好有空閑,他在鵝子崗上與三哥於虎、小妹青青相見以後,立刻飛奔去黃陽堡向大哥於威、二哥於猛報喜了。
而於青青之所以要這麽走一遍,為的是盡量對世勳公子打下的這片區域有個大概的印象,進而為世勳公子繪製地形圖。
雖然她曉得世勳公子已經繪製了這片區域的地圖,但她深知公子事務繁雜,而她的繪圖功底可是世勳公子手把手教出來的,她自然想著能為公子的地圖查漏補缺。
況且這是於青青最引以為傲的能力,她始終記得當初在東安城做細作時,無論心計還是作為細作的各方麵能力她都比不上阿梓,而隻有在這繪圖之事上,連世勳公子都讚她有天分,為此她可是開心了好長一段時間。
當於青青將金雞庵的盛況記錄在小本子上之後,不禁扭頭看向約半裏之外的黃陽堡,煙雨飄渺,她的眸子裏不禁劃過一抹複雜之色,她既盼著快些見到她的大哥二哥,同時又心懷忐忑,不知,世勳公子可還記得她?
一行人向黃陽堡緩緩行去,當他們快要走到堡外西營的時候,三道人影冒雨從西門內跑了出來,於青青定眼一看,來的正是她的大哥於威、二哥於猛和四哥於豹。
於虎仰頭豪邁一笑,率先衝了過去,於家四兄弟頓時抱在了一起。
眼見四位哥哥皆一臉心疼地看過來,於青青的眸子裏蘊滿了霧氣,她深吸了一口氣,讓那為她撐傘的悍婦莫要跟來,而她則快步跑向四位兄長。
於青青本是想對哥哥們一一見禮,然而她一想到去年逃難的艱辛,還有父母叔伯等皆慘遭山賊殺害,而她也險些被小狼山寨的兩個山賊給辱了清白,若非大哥和二哥結識了世勳公子並奪下山寨,那麽她和三哥、四哥會過上怎樣的悲慘日子?
想及此,於青青再也沒法忍住內心的激動,她飛身撲入大哥於威的懷中,喜極而泣。
於威的犀利雙目亦是泛紅,他就像從前一樣輕輕地撫著他最為心疼的小妹的後腦勺,心中感慨萬分。
於猛、於虎和於豹雖都咧嘴笑著,但三人皆是不停地用手抹著臉上的雨水,又或者,是不小心落下的激動眼淚?
他們仨和大哥於威一同圍著小妹於青青,自從小狼山寨一別後,於家五兄妹終是在這黃陽堡的西門外齊聚首。
‘三月初七,大順軍北路軍一部在大將任繼榮、馬重禧等人統領下,由固關至河北真定城,接管當地。而後,任繼榮帶領部分兵馬經保定前往京師……’
……
三月初八,永州府境內終是下起了崇禎十七年的第一場雨。
雨不大,湘江、瀟水、蘆洪江、石溪江等一眾江河的水位依舊不見上漲,但對於永州府諸州縣不計其數的難民與百姓而言,綿綿細雨浸潤著春耕後幹裂的田地,也算是個極大的安慰。
下午申時過半,黃陽堡以西約半裏的金雞庵外人聲鼎沸,數千人在雨中仰望著庵外的祭壇。
隻見這祭壇有丈高,四周掛著十餘麵各色旗幡,現場布置得極為莊嚴,有上千人虔誠地跪在祭壇下大呼‘三神顯靈’等話語。
此庵在三月初五的夜裏迎來了新的主人,三神教的教主齊仙姑,還有她從零陵城的三神教總壇帶來的一男一女兩位護法,以及十餘個忠實信徒。
齊仙姑在三月初六大清早就開始招募民夫在庵前搭建祭壇,同時她還宣稱,她之所以會來到黃陽堡,是因她與三神教的天使唐夫子都受到三神的啟示,要來此設壇為百姓祈雨。
不僅如此,那齊仙姑還說她隻祈雨三日,三神便會顯靈雲雲。
黃陽堡一帶的百姓們對於這三神教很是陌生,況且過年至今滴雨未下,各地祈雨的道士和尚仙婆子何其多也?齊仙姑居然說三日就有雨,誰信呢?
當然,齊仙姑可是自掏腰包搭建祭壇,百姓們自然樂得來做工賺些外快,加上有許多後備營將士在閑暇時也來義務幫忙,丈餘高的祭壇在昨日就已竣工,之後齊仙姑就在祭壇上祈雨了一整宿。
讓人驚奇的是今日一早居然當真下雨了!沸騰的百姓們扶老攜幼蜂擁至金雞庵,有數百人已是跪在地上皈依了三神教。
又有唐家軍後備營的五百餘將士也趕至了金雞庵,這當中有一百來人是原後備營在門灘立營時的老兵,且在門灘時就已成為了三神教信徒。
而另外的四百餘將士則都是在黃陽堡之役當中的輕傷者,他們此來本是礙於老兵們的盛情邀請,一開始倒並非是要加入三神教。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由於黃陽堡的醫療條件太過有限,連重傷將士們的藥物都不足,輕傷的將士們自然是隻能硬扛,而他們所謂的輕傷隻是相對於重傷而言,實際上不少輕傷者都是內傷和各種骨折、以及刀傷等,若完全靠硬扛又有多少人能痊愈?
這四百餘輕傷將士們之所以跟著百餘老兵來金雞庵,是因老兵們說那齊仙姑有大神通,且今日要為將士們做法醫治,無論有效否,但總比待在軍營裏等著遙遙無期的救治要強不是?因此他們才半信半疑地跟著過來。
而那齊仙姑並未失言,她是當真要醫治這些將士們,隻不過這所謂的醫治並非是望聞問切,而是一碗符水加一顆拇指大小的黑色藥丸。
此藥丸便是齊仙姑的獨門仙丹‘三神九欲丸’,隻不過當初她在零陵城賣給那些個富人們的都是大顆藥丸,且每顆售價已超過十兩銀子,而她免費贈予這些受傷將士們的自然要小上許多。
不僅是這四百餘將士,那百餘個早已加入三神教的信徒老兵、以及今日加入三神教的信徒們,每人都得到了一粒齊仙姑的仙丹。
興許是齊仙姑所展示的祈雨之神通,又或是因為現場的氣氛太過火熱,而信徒們又對齊仙姑甚為崇拜之緣故,總之,服用三神九欲丸的上千人當中屢現讓人驚奇的‘神跡’。
有的人在服用仙丹後仰天高舉雙手,稱看到了飄著綿綿細雨的天空中隱現三神之本尊;
有的人痛哭流淚,稱他們在三神的加持之下聽到了往生的親人對他們說了好多好多話;
有的人則歡呼雀躍,稱他們身上的頑疾病痛已消除,且他們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毫無一絲饑餓感;
更神奇的是那四百餘受傷的將士們當中,竟有好幾十個受了內傷的將士們稱已經痊愈,他們可以再上戰場為三神、為天使唐夫子和齊仙姑而戰!
那些個骨折和外傷的將士們亦被這等氛圍所感染,他們紛紛激動地說服下仙丹以後,直感到丹田中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熱氣在向四肢百骸遊走,這便是齊仙姑所說的三神之仙氣嗎?更有一些將士稱傷口在發癢,這豈不是仙氣在幫他們愈合傷口?
無論這上千人有怎樣的異象或體驗,總之,他們全都皈依了三神教!而這才是齊仙姑抵達黃陽堡的第三日而已!
這等盛況直讓圍觀的數千百姓們瞠目結舌,到了中午,又有幾百人想要加入三神教以討得齊仙姑的仙丹。
但是齊仙姑卻遺憾地說,她的仙力有限,秘製的仙丹已沒有了,不過她對還未得到仙丹的信徒們承諾,隻要加入三神教的信徒都會記錄名字,她便是再折上幾年陽壽也要給信徒們每人都製一粒仙丹雲雲。
人群之外不遠處的樹林間,一支百來人的隊伍亦是停下來駐足觀看祭壇前的熱鬧景象。
這百來人是昨日由蘆洪市出發而來,領頭的是生著雙銅鈴大眼、身材高大魁梧的漢幫幫主於虎,在他身旁站著個身穿一襲月白色裘衣的豐腴俏女子,她便是於虎的親妹妹於青青。
隻見一個長得如男人似的悍婦為於青青撐著油紙傘,於青青則提著炭筆在小本子上記錄著金雞庵前的的盛況。
在三月初六的上午,於青青帶著十餘個保鏢隨從騎馬離開了東安城,到夜晚時由一處小渡口乘船抵達了蘆洪市。
當晚於青青和她的三哥於虎、還有後備二營的營將官劉誌寶聊了許多事,特別是劉誌寶率兵渡江去攻下官兵的據點鹿馬橋之事,於青青自然想了解清楚內情。
劉誌寶當時笑嗬嗬地告訴於青青,他是得到世勳公子的飛鴿傳書所授意才率兵渡江的,世勳公子的還指示他隻洗劫駐守在鹿馬橋的二百餘官兵的所有物資,而鹿馬橋市集的所有商鋪之貨物自然也要帶走,但必須以市價給付銀子。
唐世勳之所以如此,是要向官兵、特別是副總兵陳建誌表明他的態度,唐家軍已如約打下了黃陽堡,而官兵不僅沒有任何出兵的意向,甚至還想著與獻賊和談?他唐世勳豈能容忍官兵如此失信之舉?
難道唐世勳就不怕陳建誌惱羞成怒派官兵渡江攻打蘆洪市?這他還真不怕,因為他讓劉誌寶洗劫了鹿馬橋之後就撤回蘆洪市,整場行動除了幾個官兵不慎被擊中要害、以及幾個百姓在慌亂中被踐踏而死之外,雙方根本都沒爆發實質性的戰爭。
再者說,唐家軍的步兵左營和步兵右營在零陵城外各處駐防,若是陳建誌真敢派官兵渡江攻打蘆洪市,唐世勳就敢讓白老二的步兵左營奔襲湘口關外的岐山頭大營!他就不信官兵參將包耿的部下能擋得住白老二的近千精銳老賊。
結果也正如唐世勳所料,當劉誌寶洗劫完鹿馬橋並退回蘆洪市之後,陳建誌的嫡係千總齊雄率部陳兵於蘆洪市的江對岸,且不少官兵站在岸邊對著蘆洪市破口大罵,但也僅此而已。
於青青在前日渡江時看到的便是兩岸將士的對罵場景,她自然有些擔心,不過劉誌寶和於虎等人皆鎮定得很,他們自是看出齊雄不會渡江,否則駐守在高溪市南碼頭的官兵戰船為何不來炮擊蘆洪市?
除了此事以外,劉誌寶亦是將蘆洪市的各方麵情況都告訴了於青青,而於虎在得知小妹青青是要去黃陽堡找世勳公子之後,他提出要帶些漢幫的弟兄們護送小妹過去,同時也將一批從鹿馬橋市集買來的藥材、細鹽和茶葉送去給公子。
劉誌寶本就是個懂得人情世故之人,他當然曉得好兄弟於虎的心意,於家的老大、老二和老四都在黃陽堡,而於青青這個小妹也要過去,於虎如何不想兄妹五人一齊聚聚?若劉誌寶不答應,恐怕於虎也沒心思再待在蘆洪市了不是?
於是在昨日一早,於虎帶著八十幾個漢幫的弟兄,跟於青青這邊剛好湊齊了百人,一行人與劉誌寶告辭後啟程東去。
不過於青青並未直接去牛角壩鎮,她讓三哥於虎帶著她走了一遍之前世勳公子走過的路線,即先去蘆洪市東北方向約二十裏的天地橋市集,而後順著石溪江乘船南下於昨晚抵達了牛角壩鎮。
在今日一早,於青青一行由牛角壩鎮走去了東南方向的窯頭埠,繼而至大花灘,再北上至宋家嶺的鵝子崗,在這下午申時過半方才抵達黃陽堡外的金雞庵。
於青青的四哥於豹今日恰好有空閑,他在鵝子崗上與三哥於虎、小妹青青相見以後,立刻飛奔去黃陽堡向大哥於威、二哥於猛報喜了。
而於青青之所以要這麽走一遍,為的是盡量對世勳公子打下的這片區域有個大概的印象,進而為世勳公子繪製地形圖。
雖然她曉得世勳公子已經繪製了這片區域的地圖,但她深知公子事務繁雜,而她的繪圖功底可是世勳公子手把手教出來的,她自然想著能為公子的地圖查漏補缺。
況且這是於青青最引以為傲的能力,她始終記得當初在東安城做細作時,無論心計還是作為細作的各方麵能力她都比不上阿梓,而隻有在這繪圖之事上,連世勳公子都讚她有天分,為此她可是開心了好長一段時間。
當於青青將金雞庵的盛況記錄在小本子上之後,不禁扭頭看向約半裏之外的黃陽堡,煙雨飄渺,她的眸子裏不禁劃過一抹複雜之色,她既盼著快些見到她的大哥二哥,同時又心懷忐忑,不知,世勳公子可還記得她?
一行人向黃陽堡緩緩行去,當他們快要走到堡外西營的時候,三道人影冒雨從西門內跑了出來,於青青定眼一看,來的正是她的大哥於威、二哥於猛和四哥於豹。
於虎仰頭豪邁一笑,率先衝了過去,於家四兄弟頓時抱在了一起。
眼見四位哥哥皆一臉心疼地看過來,於青青的眸子裏蘊滿了霧氣,她深吸了一口氣,讓那為她撐傘的悍婦莫要跟來,而她則快步跑向四位兄長。
於青青本是想對哥哥們一一見禮,然而她一想到去年逃難的艱辛,還有父母叔伯等皆慘遭山賊殺害,而她也險些被小狼山寨的兩個山賊給辱了清白,若非大哥和二哥結識了世勳公子並奪下山寨,那麽她和三哥、四哥會過上怎樣的悲慘日子?
想及此,於青青再也沒法忍住內心的激動,她飛身撲入大哥於威的懷中,喜極而泣。
於威的犀利雙目亦是泛紅,他就像從前一樣輕輕地撫著他最為心疼的小妹的後腦勺,心中感慨萬分。
於猛、於虎和於豹雖都咧嘴笑著,但三人皆是不停地用手抹著臉上的雨水,又或者,是不小心落下的激動眼淚?
他們仨和大哥於威一同圍著小妹於青青,自從小狼山寨一別後,於家五兄妹終是在這黃陽堡的西門外齊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