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荷稍稍抱怨一番之後遂繼續說道,雖然她極為不滿白老二的獅子大開口,但她早就清楚白老二的貪婪本性,因此她在進行此次會晤之前就已有了好幾套方案。
既然白老二能開價,王秀荷便有討價還價的談法,她故作為難地說,五百將士每日一千兩銀子太過昂貴,這誰能承受得起?
白老二亦是眼睛一亮,他不怕王秀荷還價,就怕她甩袖離去,於是他問,不知王夫人能出多少價錢?
王秀荷故作沉吟地考慮許久,方才咬牙說道,白二哥若是肯將一千嫡係調來,她每日可給他一百兩銀子的好處。
白老二當時就笑了,每日一百兩銀子?那他還不如讓弟兄們照舊在這黃田鋪市集或是湘口關撈些油水,何須冒險跑去強占三座城門?
王秀荷則笑道,白二哥既然說到油水,無論大西門、小西門還是太平門,哪日進出的百姓皆絡繹不絕,這油水可足?
白老二當然曉得城門的油水足,但唐家軍和柳家軍皆有規定,零陵城七座城門的稅收由府衙和縣衙來收取,而城門守兵除固定的月餉以外,隻能按月分潤其駐守城門的兩成盈利。
但七座城門皆至少駐守有百人以上,百總和旗總分去大頭以後,隊總和普通士卒又能撈得幾個好處?
王秀荷如何不知白老二並非是體恤麾下將士,而是覺得那兩成稅收的分潤太低,於是她提出,如若步兵左營拿下大西門、小西門和太平門,這三座城門每個月的六成收益皆可交給白老二。
白老二不敢置信地問,六成?王夫人您莫不是在誆我?
王秀荷篤定道,如今除了零陵城的南門以外,東門、太平門、小西門、大西門、瀟湘門和北門這六座城門皆由秦、柳兩家把控!這於我唐家軍有何益?憑甚唐家軍隻得一座南城門而已?若是白二哥能把大西、小西和太平這三座城門拿下,分你六成之利又如何?
白老二則疑惑地問,王夫人您這話是在理,但唐夫子就在門灘軍營裏邊養病,為何老爺子不直接對我下令?
王秀荷像看傻子似的看著白老二,老爺子豈能直接下令?除非柳錫武和秦九敢於派東大營的柳家軍來抵製步兵左營奪取城門,否則老爺子自然要故意裝糊塗不是?
這番耐人尋味的話語無疑打動了白老二,畢竟這白老二可不是個蠢貨,自從唐家軍拿下黃田鋪大營之後,他便一直坐鎮此處,而他一邊要防備東安城的官兵,一邊還要警惕柳家軍不是?
白老二很清楚柳家軍留守在零陵縣境內部隊有多少人,最精銳的無非是柳大鈞未曾帶去道州的近千騎兵,以及駐守在湘口關和楚江圩等各處據點的近千精銳,除此以外還有四千餘不夠看的‘蝦兵蟹將’。
而唐家軍這邊留守的則是白老二和白老三統率的步兵左右兩營,這兩營加起來同樣有五千之眾!誰怕誰呢?
誠然,白老二自不敢跟柳家軍的近千騎兵叫板,但他就不信柳錫武和秦九敢派騎兵入城!再說了,即便柳錫武當真派騎兵入城又如何?他白老二麾下的近千嫡係老賊豈會怕了擺不開陣勢的騎兵?論巷戰還得看他們步兵不是?
況且王秀荷那段時日在城裏城外搞出如此多的大動作,白老二自然有所耳聞,他清楚王秀荷深得唐夫子的信任。
在白老二看來,王秀荷持老爺子的手令來調派他步兵左營的將士去奪門,無非是將可能到來的‘罵名’扔給王秀荷,如若奪門之舉激起柳家軍的極度不滿甚至爆發衝突,唐夫子必然會出麵斡旋,屆時擔責的是誰?可不就是王秀荷?與他白老二何幹?
白老二想了許多之後遂大義凜然地說道,既然老爺子有意拿下這三座城門,白某自當遵從!我便調派五百嫡係精銳加五百普通士卒去奪門如何?
當時王秀荷雖心中暗喜,但她曉得白老二那無利不起早的性子,他既然決定派出五百嫡係,三座城門每月稅收的六成之利恐怕都難以滿足他的胃口,於是她笑而不語靜待白老二開出條件。
白老二也不廢話,他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兄弟們開拔必然要給些賞賜,否則他這統領可不好對將士們交待,他也不要多,當他奪下三座城門之時,王秀荷需一次性給他二萬兩銀子,這是奪門的賞賜。
第二,奪下三座城門以後自然還需派兵駐守,為防柳錫武和秦九反撲,白老二決定留下三百精銳看守三座城門以防不測,除了將士們的額定軍餉和城門的五成收益以外,他還要王秀荷每個月給這些將士們一萬兩銀子的‘補助’。
第三,奪門總得有個由頭,否則恐不利於唐家軍與柳家軍的和平共處原則,因此他需要王秀荷給出一個奪門的理由,並且!王秀荷需對外公開宣稱奪門之舉乃是她的主意,與步兵左營將士無關。
當時王秀荷故作沉吟不語地思索了許久,她如何不清楚白老二是既想撈好處又不願擔責?
最後兩人議定,奪門之後立即賞賜一萬兩銀子,且王秀荷每月給白老二補助一萬兩銀子。
但白老二需派出五百嫡係老賊駐守三座城門,而且這五百精銳在駐守期間需聽從王秀荷的調遣,當然,出任何外勤任務她皆會進行補助。
再有,白老二需親自帶兵奪取大西門,而王秀荷自然會公開宣稱奪門事件乃是她個人的主意,全部責任由她承擔,與白老二無關,且她在必要時會公開唐夫子交給她的那道手令。
一切條件談妥以後,王秀荷遂離開黃田鋪大營回到城內,並連夜製定新的‘犁庭掃穴行動’之收尾戰,而她在當晚便開始考慮如何收買步兵左營的將士。
到了次日,即二月二十,白老二親率步兵左營的五百精銳老賊和五百士卒分三路直奔大西門、小西門和太平門,強勢趕走駐守此三門的柳家軍將士,舉城嘩然!
王秀荷說到這兒,遂略過她如何安定民心、如何與柳錫武談判、進行‘犁庭掃穴行動’的收尾戰、處決‘梓’組織所有成員、以及如何籌建新的情報網等事,這些她早就以密信向唐世勳匯報過。
她接著講述五百精銳老賊駐守於三座城門之後的事,從二月二十到三月初一,她借口要讓柳家軍看到步兵左營的威懾力,幾乎每隔一日便會派遣這些精銳老賊在城內進行巡邏任務,且每次皆會給予可觀的賞銀。
巡邏並非重點,王秀荷是為了與這五百老賊拉近關係,並在接觸中了解各級將領的性子和將領們之間的關係。
通過十餘日的了解,王秀荷已是心中有底,於是她著重賄賂其中一個姓王的百總,她還東拉西扯的與這王百總攀上了個隔了十餘代的遠親,嗯,再遠也是親戚嘛,這王百總自是受寵若驚,遂在私下裏對王秀荷宣誓效忠。
也正是通過這王百總的遊說,在二月底時已有近百個精銳老賊私下裏宣誓向王秀荷效忠,其中有兩個百總與六個旗總。
從三月初一至三月初十,王秀荷通過王百總等人的人脈關係,私下裏對整個步兵左營二千八百餘將士當中的十二個正副把總、四十八個正副百總、一百餘正副旗總皆進行了試探。
亦即是說,整個步兵左營在千總以下、隊總以上的各級將領們幾乎全都被王秀荷給賄賂了一遍,其中有大半將領皆或明或暗的表示願意接受王秀荷的指揮。
至於步兵左營的數百正副隊總和兩千餘士卒們則更容易,王秀荷的特別行動隊成員在私下裏進行各種形式的收買,如稱兄道弟、如一頓小酒,又或一些小恩小惠等等,那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凡此種種,王秀荷足足花費了二萬餘兩銀子!
但在三月十三以前,王秀荷做這些並非是要與白老二決裂,她要的是步兵左營的過半將士服從她的指揮,以達到穩定零陵縣的局勢和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白老二又如何不清楚王秀荷的‘小動作’?但他再三確認了此事之時已是三月初五前後,偏偏他又不敢在明麵上妄動,因為他真不曉得王秀荷究竟收買了多少將領。
可是,誰又能容忍自己的權力遭到別人的染指?因此白老二亦在私下裏鼓動自己的親信進行‘反收買’。
若僅是如此還罷了,但白老二為了籠絡麾下將領,竟然在三月初九就數次對麾下將領們表明自己的觀點,即他認為道州戰略恐有不測。
而這無疑讓步兵左營的不少將領產生了異樣的心思,且將領們的口風又不嚴,進而導致整個步兵左營的將士們皆有耳聞,他們皆以為道州攻略會敗。
故而在三月十二,當柳大鈞率領的唐、柳聯軍在道州城下遭遇大敗的消息傳回零陵城之後,軍心最先開始浮動的就是步兵左營!該營之內的許多將領雖讚白老二料事如神,但誰心裏邊不是七上八下?
而這等軍心浮動猶如瘟疫一般擴散至零陵縣境內唐、柳兩軍的所有留守軍隊,繼而影響至境內的所有百姓,謠言滿天飛,恐慌情緒與日俱增。
為何白老二在三月十二之前就敢如此大言不慚?因為白老二乃是唐家軍僅有的三個參將之一,因此參謀部的所有會議他皆有權參與。
故此,參謀部關於道州攻略的諸多分析與預判,白老二皆一清二楚,且他也讚同參謀長童英的觀點,即柳大鈞所統率的南下之唐、柳聯軍在道州境內的總體戰略有一個極大的隱憂。
當唐世勳聽到這,已是忍不住重重地冷哼了一聲。
唐世勳這聲不滿的冷哼既是對白老二在軍情不明的形勢下提前發表不利軍心之言論,也是對柳大鈞及整個進行道州攻略的唐、柳聯軍之將領們的不滿。
隱憂?唐世勳心中冷笑,這隱憂就是一道催命符!若非這個大疏漏,他的道州攻略豈會以失敗收場?
既然白老二能開價,王秀荷便有討價還價的談法,她故作為難地說,五百將士每日一千兩銀子太過昂貴,這誰能承受得起?
白老二亦是眼睛一亮,他不怕王秀荷還價,就怕她甩袖離去,於是他問,不知王夫人能出多少價錢?
王秀荷故作沉吟地考慮許久,方才咬牙說道,白二哥若是肯將一千嫡係調來,她每日可給他一百兩銀子的好處。
白老二當時就笑了,每日一百兩銀子?那他還不如讓弟兄們照舊在這黃田鋪市集或是湘口關撈些油水,何須冒險跑去強占三座城門?
王秀荷則笑道,白二哥既然說到油水,無論大西門、小西門還是太平門,哪日進出的百姓皆絡繹不絕,這油水可足?
白老二當然曉得城門的油水足,但唐家軍和柳家軍皆有規定,零陵城七座城門的稅收由府衙和縣衙來收取,而城門守兵除固定的月餉以外,隻能按月分潤其駐守城門的兩成盈利。
但七座城門皆至少駐守有百人以上,百總和旗總分去大頭以後,隊總和普通士卒又能撈得幾個好處?
王秀荷如何不知白老二並非是體恤麾下將士,而是覺得那兩成稅收的分潤太低,於是她提出,如若步兵左營拿下大西門、小西門和太平門,這三座城門每個月的六成收益皆可交給白老二。
白老二不敢置信地問,六成?王夫人您莫不是在誆我?
王秀荷篤定道,如今除了零陵城的南門以外,東門、太平門、小西門、大西門、瀟湘門和北門這六座城門皆由秦、柳兩家把控!這於我唐家軍有何益?憑甚唐家軍隻得一座南城門而已?若是白二哥能把大西、小西和太平這三座城門拿下,分你六成之利又如何?
白老二則疑惑地問,王夫人您這話是在理,但唐夫子就在門灘軍營裏邊養病,為何老爺子不直接對我下令?
王秀荷像看傻子似的看著白老二,老爺子豈能直接下令?除非柳錫武和秦九敢於派東大營的柳家軍來抵製步兵左營奪取城門,否則老爺子自然要故意裝糊塗不是?
這番耐人尋味的話語無疑打動了白老二,畢竟這白老二可不是個蠢貨,自從唐家軍拿下黃田鋪大營之後,他便一直坐鎮此處,而他一邊要防備東安城的官兵,一邊還要警惕柳家軍不是?
白老二很清楚柳家軍留守在零陵縣境內部隊有多少人,最精銳的無非是柳大鈞未曾帶去道州的近千騎兵,以及駐守在湘口關和楚江圩等各處據點的近千精銳,除此以外還有四千餘不夠看的‘蝦兵蟹將’。
而唐家軍這邊留守的則是白老二和白老三統率的步兵左右兩營,這兩營加起來同樣有五千之眾!誰怕誰呢?
誠然,白老二自不敢跟柳家軍的近千騎兵叫板,但他就不信柳錫武和秦九敢派騎兵入城!再說了,即便柳錫武當真派騎兵入城又如何?他白老二麾下的近千嫡係老賊豈會怕了擺不開陣勢的騎兵?論巷戰還得看他們步兵不是?
況且王秀荷那段時日在城裏城外搞出如此多的大動作,白老二自然有所耳聞,他清楚王秀荷深得唐夫子的信任。
在白老二看來,王秀荷持老爺子的手令來調派他步兵左營的將士去奪門,無非是將可能到來的‘罵名’扔給王秀荷,如若奪門之舉激起柳家軍的極度不滿甚至爆發衝突,唐夫子必然會出麵斡旋,屆時擔責的是誰?可不就是王秀荷?與他白老二何幹?
白老二想了許多之後遂大義凜然地說道,既然老爺子有意拿下這三座城門,白某自當遵從!我便調派五百嫡係精銳加五百普通士卒去奪門如何?
當時王秀荷雖心中暗喜,但她曉得白老二那無利不起早的性子,他既然決定派出五百嫡係,三座城門每月稅收的六成之利恐怕都難以滿足他的胃口,於是她笑而不語靜待白老二開出條件。
白老二也不廢話,他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兄弟們開拔必然要給些賞賜,否則他這統領可不好對將士們交待,他也不要多,當他奪下三座城門之時,王秀荷需一次性給他二萬兩銀子,這是奪門的賞賜。
第二,奪下三座城門以後自然還需派兵駐守,為防柳錫武和秦九反撲,白老二決定留下三百精銳看守三座城門以防不測,除了將士們的額定軍餉和城門的五成收益以外,他還要王秀荷每個月給這些將士們一萬兩銀子的‘補助’。
第三,奪門總得有個由頭,否則恐不利於唐家軍與柳家軍的和平共處原則,因此他需要王秀荷給出一個奪門的理由,並且!王秀荷需對外公開宣稱奪門之舉乃是她的主意,與步兵左營將士無關。
當時王秀荷故作沉吟不語地思索了許久,她如何不清楚白老二是既想撈好處又不願擔責?
最後兩人議定,奪門之後立即賞賜一萬兩銀子,且王秀荷每月給白老二補助一萬兩銀子。
但白老二需派出五百嫡係老賊駐守三座城門,而且這五百精銳在駐守期間需聽從王秀荷的調遣,當然,出任何外勤任務她皆會進行補助。
再有,白老二需親自帶兵奪取大西門,而王秀荷自然會公開宣稱奪門事件乃是她個人的主意,全部責任由她承擔,與白老二無關,且她在必要時會公開唐夫子交給她的那道手令。
一切條件談妥以後,王秀荷遂離開黃田鋪大營回到城內,並連夜製定新的‘犁庭掃穴行動’之收尾戰,而她在當晚便開始考慮如何收買步兵左營的將士。
到了次日,即二月二十,白老二親率步兵左營的五百精銳老賊和五百士卒分三路直奔大西門、小西門和太平門,強勢趕走駐守此三門的柳家軍將士,舉城嘩然!
王秀荷說到這兒,遂略過她如何安定民心、如何與柳錫武談判、進行‘犁庭掃穴行動’的收尾戰、處決‘梓’組織所有成員、以及如何籌建新的情報網等事,這些她早就以密信向唐世勳匯報過。
她接著講述五百精銳老賊駐守於三座城門之後的事,從二月二十到三月初一,她借口要讓柳家軍看到步兵左營的威懾力,幾乎每隔一日便會派遣這些精銳老賊在城內進行巡邏任務,且每次皆會給予可觀的賞銀。
巡邏並非重點,王秀荷是為了與這五百老賊拉近關係,並在接觸中了解各級將領的性子和將領們之間的關係。
通過十餘日的了解,王秀荷已是心中有底,於是她著重賄賂其中一個姓王的百總,她還東拉西扯的與這王百總攀上了個隔了十餘代的遠親,嗯,再遠也是親戚嘛,這王百總自是受寵若驚,遂在私下裏對王秀荷宣誓效忠。
也正是通過這王百總的遊說,在二月底時已有近百個精銳老賊私下裏宣誓向王秀荷效忠,其中有兩個百總與六個旗總。
從三月初一至三月初十,王秀荷通過王百總等人的人脈關係,私下裏對整個步兵左營二千八百餘將士當中的十二個正副把總、四十八個正副百總、一百餘正副旗總皆進行了試探。
亦即是說,整個步兵左營在千總以下、隊總以上的各級將領們幾乎全都被王秀荷給賄賂了一遍,其中有大半將領皆或明或暗的表示願意接受王秀荷的指揮。
至於步兵左營的數百正副隊總和兩千餘士卒們則更容易,王秀荷的特別行動隊成員在私下裏進行各種形式的收買,如稱兄道弟、如一頓小酒,又或一些小恩小惠等等,那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凡此種種,王秀荷足足花費了二萬餘兩銀子!
但在三月十三以前,王秀荷做這些並非是要與白老二決裂,她要的是步兵左營的過半將士服從她的指揮,以達到穩定零陵縣的局勢和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白老二又如何不清楚王秀荷的‘小動作’?但他再三確認了此事之時已是三月初五前後,偏偏他又不敢在明麵上妄動,因為他真不曉得王秀荷究竟收買了多少將領。
可是,誰又能容忍自己的權力遭到別人的染指?因此白老二亦在私下裏鼓動自己的親信進行‘反收買’。
若僅是如此還罷了,但白老二為了籠絡麾下將領,竟然在三月初九就數次對麾下將領們表明自己的觀點,即他認為道州戰略恐有不測。
而這無疑讓步兵左營的不少將領產生了異樣的心思,且將領們的口風又不嚴,進而導致整個步兵左營的將士們皆有耳聞,他們皆以為道州攻略會敗。
故而在三月十二,當柳大鈞率領的唐、柳聯軍在道州城下遭遇大敗的消息傳回零陵城之後,軍心最先開始浮動的就是步兵左營!該營之內的許多將領雖讚白老二料事如神,但誰心裏邊不是七上八下?
而這等軍心浮動猶如瘟疫一般擴散至零陵縣境內唐、柳兩軍的所有留守軍隊,繼而影響至境內的所有百姓,謠言滿天飛,恐慌情緒與日俱增。
為何白老二在三月十二之前就敢如此大言不慚?因為白老二乃是唐家軍僅有的三個參將之一,因此參謀部的所有會議他皆有權參與。
故此,參謀部關於道州攻略的諸多分析與預判,白老二皆一清二楚,且他也讚同參謀長童英的觀點,即柳大鈞所統率的南下之唐、柳聯軍在道州境內的總體戰略有一個極大的隱憂。
當唐世勳聽到這,已是忍不住重重地冷哼了一聲。
唐世勳這聲不滿的冷哼既是對白老二在軍情不明的形勢下提前發表不利軍心之言論,也是對柳大鈞及整個進行道州攻略的唐、柳聯軍之將領們的不滿。
隱憂?唐世勳心中冷笑,這隱憂就是一道催命符!若非這個大疏漏,他的道州攻略豈會以失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