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勳一見趙載瘋瘋癲癲地提著手銃衝向他,他連忙一個飛身躍下馬衝至親兵雷東山的坐騎旁,並以馬鞭壓住雷東山的右手大喝‘東山住手!’


    得虧唐世勳眼疾手快,雷東山的動作不禁一頓,他忙鬆開右手握著的臂弩扳機,而左手那支已放在嘴邊的淬毒吹箭亦趕緊收入袖中。


    於青青則命肅衛警備司的人皆收起武器,旋即她毫不客氣地用馬鞭抽了趙載一鞭子,麵若寒霜地指著他罵道:“趙載!你莫不是瘋了?找死嗎?”


    夏進財和宋宜琛等人忙不迭小跑過去拉住趙載,夏進財一個勁地給大帥唐世勳和肅衛統領於青青拱手致歉。


    這事鬧的,好端端的揭牌儀式全讓這瘋子給攪和了!夏進財氣惱地瞪了這讓他又愛又恨的瘋徒弟趙載一眼。


    不可否認在專研火器這一塊,趙載已是青出於藍,就連陳建誌由東安城調來的老工匠們亦是對他讚不絕口,當然這隻是說他的專業水平,但他那神神叨叨的瘋癲性子可就讓人一言難盡了。


    齊雨菲和左氏皆饒有興趣地看著趙載這突兀的一幕,她倆早就耳聞過這瘋瘋癲癲的趙載,但親眼所見還是感到很不可思議,以前齊雨菲當仙婆子時雖也看似瘋癲,但她也沒瘋到像趙載這般衝撞大帥險些被殺的程度不是?


    唐世勳無奈地白了趙載一眼,他不禁笑罵道:“趙載,你個瘋子這又唱的是哪出?”


    胡子拉碴的趙載仿似不曉得他已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他獻寶似的將燧發手銃交給唐世勳,手舞足蹈地嚷嚷道:“大帥快些撥銀子,這燧發手銃雖還有所欠缺,但燧發槍還是能量產的!”


    “胡鬧!”夏進財吹胡子瞪眼地將趙載拉到身後,隨即對唐世勳拱手致歉,都怪他對弟子趙載管束無方雲雲。


    唐世勳自是不會去跟趙載計較,但趙載又要銀子也讓他甚是犯愁。


    前幾日唐世勳就已仔細審閱過夏進財呈上的新式火繩槍之評估與量產申請報告,該報告對於唐世勳在今年正月成立唐家軍之後就提出的,在火銃的銃管之內拉削刻製‘陰膛線’的製作方法進行了四個月的樣品製作與試驗,直到四月底,嚴謹的夏進財方才呈交了這份報告。


    唐世勳自然不清楚如何製作火繩槍,但他很清楚膛線對於火繩槍的威力與穩定性是一個質的提升,再有便是普及定裝火藥。


    而他在今年正月時就將這兩個有關火繩槍的更新意見告訴了趙載,由趙載領銜的後勤部火器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善了定裝火藥的標準。


    但刻製陰膛線的項目卻麵臨不少問題,因唐世勳提出的是他在前世所見的日趨完善的近代步槍,單是如何在槍管內刻膛線這個步驟,就讓趙載和諸多老工匠們思索了一個多月。


    直到趙載親自去找他的師傅夏進財研究,師徒倆才又花了個把月搗鼓出了手動木質拉床來進行‘鉤刀拉削法’。


    說實在的,得虧唐世勳一直吩咐主管後勤部的弟弟唐世績,隻要趙載需要經費盡管給,若是沒有這個吩咐,唐世績哪舍得由後勤部劃撥數萬兩銀子給趙載去搞試驗?


    當然,無論趙載還是夏進財,他們刻製出陰膛線以後也不確定這一小小的改變真能提升火繩槍的威力?直到不知多少次的試驗以後,師徒倆才驚訝地發現真有如此效果。


    但夏進財所呈交的量產申請也隻是建議先生產一千杆新式火繩槍,因他們還要進行另一個攻關,即前裝火繩槍的填裝問題。


    至於唐世勳還提出的後裝式火繩槍,夏進財和趙載等人則表示隻能先完善前裝火繩槍,後裝則隻能延後進行研究試驗。


    其實唐世勳還挺慶幸柳大鈞舍得把穩重的夏進財送給他,早在大明統治下的零陵城之時夏進財就是府屬火器局的大使,無論是火繩槍、火銃、火炮、火藥與各類火器等,夏進財皆是門清。


    雖然夏進財在創造力上不及他的得意門生趙載,但夏進財懂得行政管理與溝通,因此唐世勳委任夏進財為研究院的軍工科科長,而癡迷於鑽營火器的趙載自是任副科長且隻管研究。


    可研究院的成立及需要投入的大量銀子,這對於唐世勳來說也是一個大難題。


    莫要看如今衡州府軍債和寶慶府軍債皆已售罄,除去贈予桂王爺的價值兩百萬兩銀子的兩百張寶慶府軍債,軍債事務所已得到八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且長沙府軍債也已售出一百餘張。


    但如此多的現銀豈能全部搬離零陵城?為了平抑物價避免通貨膨脹,王秀荷將發行軍債所得的絕大多數銀子又陸陸續續投入了市場當中,如收購糧油鹽糖木料鐵礦等等,亦即是說,軍債事務所運離零陵城送往衡陽城的隻有一百萬兩銀子而已。


    這一百萬兩銀子用於楚軍各路聯軍與行政機構的日常開銷自然夠用,況且楚軍轄區內各州縣的治理也在逐漸向好,大多數地方的行政機構多少也能自給自足一部分。


    包括夏進財呈交的新式火繩槍之量產報告,楚軍後勤部亦同意劃撥專款進行一千把火繩槍的製作。


    不過趙載呈交的燧發手銃與燧發槍的研究經費申請報告卻被駁回,因燧發槍的技術難關更多,且製造一把燧發槍所需的成本要比火繩槍高數倍,單單是研究就極為費銀子,要量產豈非更燒錢?故而後勤部的高層經合議後決定暫不給趙載這個‘無底洞’填銀子。


    沒有經費怎麽研究?因此趙載才會在一看到唐世勳之時便火急火燎地衝了上來。


    而唐世勳極為重視研究院的建立,從於青青在半個月前進行選址籌建至今,唐世勳已先後命秘書局的內務科劃撥了二萬餘兩銀子過來。


    若非銀子及時到位,研究院也不可能如此之快地就把外圍木牆和院內的基礎設施等全部竣工。


    唐世勳知道科研是個無底洞,這些硬件設施隻是研究院的最小一部分開支而已,接下去各科進行研究工作那才叫燒銀子不是?


    走一步看一步吧!唐世勳撇開心頭的思緒,他對夏進財擺了擺手示意無妨,遂緩步走至研究院的西門口。


    隻聽唐世勳朗聲勉勵了這第一批科研人員一番,隨後在眾人的掌聲當中揭開了‘楚軍科學技術研究院’牌匾的紅布。


    沒有喜慶的樂隊,沒有盛大的儀式,也沒有不計其數的圍觀者,研究院的揭牌儀式就如此低調而略顯寒酸的結束了,而後唐世勳在夏進財和宋宜琛等人的簇擁下走進了研究院的西門之內。


    隻見這方圓一裏的研究院已被整齊地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其中東區為軍工科、南區為農業科、西區為醫學科、北區為數理化三科,中區則是公共區域。


    當於青青進行選址以後,唐世勳隻來看過一次施工現場,起初他是想建成一個方圓數裏且構築土牆如同要塞般的小城,但由於資金有限工期又緊,這第一期工程自然達不到那等規模。


    唐世勳視察了各區域以後,在中區的大型會議室召開了研究院的第一次集體會議,此次會議最大的議題就是關於各科的經費問題。


    無論是夏進財和趙載兼理的軍工科、宋宜琛和衡陽縣衙工房司吏兼理的農業科、齊雨菲和吳敬祖負責的醫學科、還是左氏負責的數理化三科,各科皆麵臨著經費短缺的問題。


    如招納堪用的人才與學徒、購入相關的試驗設備、搜羅相關的典籍等等,這還不包括尚未擬定的研究院各級人員的具體薪俸與獎金呢?


    於青青麵若寒霜地拿著紙筆在記錄著,心裏邊則氣惱地暗罵,銀子銀子,就曉得伸手向世勳公子要銀子!


    看著唐世勳那深陷的眼窩與疲憊的神情,於青青委實心疼不已。


    外人都以為唐世勳和楚軍有用不完的銀子,但深知內情的於青青又如何不清楚唐世勳手中委實沒有多少餘銀?


    其實楚軍內部的軍政各界之高層並不是太理解唐世勳的諸多決策,就比如在衡陽城的北郊三板橋成立這個研究院,在大多數高層眼中這研究院就是個‘混吃混喝’的閑散組織。


    在他們的觀念當中,這等研究有甚意義?這不過就是個以研究為名撈些好處的雞肋機構而已。


    而於青青卻很清楚,唐世勳建立研究院不是為了斂財,反倒是個需要不斷砸銀子的特殊機構。


    雖然於青青也不是很明白這研究院對於楚軍的將來有多大的意義,但她相信世勳公子的眼光與決定,隻要是公子認定的事她必然會無條件執行。


    但楚軍的後勤部不願給研究院劃撥銀子,而魏落桐的秘書局已經給研究院墊付了二萬餘兩銀子,因此於青青知道唐世勳也甚是為難。


    而此時,於青青見唐世勳在聽取了研究院各科的意見以後,居然同意一次性撥付給研究院十萬兩銀子的經費!


    於青青驚得目瞪口呆,公子啊!您哪來如此多的餘銀哩?


    研究院的眾人包括吳敬祖在內皆是喜笑顏開,趙載更是樂嗬嗬地摩挲著手中的燧發手銃,有了銀子他可不就能繼續他的火器研究了?


    唐世勳則提出他的要求,這十萬兩銀子的經費由肅衛撥付,並由肅衛統領於青青派人來管理研究院的財務,各科的經費多少也由於青青來定,至於薪俸和獎金等則參照各路總管府的模式雲雲。


    於青青貝齒輕咬,那張可人的俏臉已陰沉似水,由我的肅衛撥付十萬兩銀子?肅衛哪來如此多的銀子哩?公子您這不是強人所難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