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慶奎大步流星地走入太芝廟後院的亭中就坐,他根本都不去理會笑靨如花的盧葦和那麵生的蕭元朗,隻是對歐陽文飛微微頷首算是打了個招呼。
歐陽文飛的眼中劃過一絲得色,他笑嗬嗬地說道:“來來來,蕭組長、盧組長,咱們坐下說。”
小人得誌!蕭元朗和盧葦氣得牙癢癢,但兩人麵上自是一臉和氣地對侯慶奎施禮後方才就坐。
沒辦法,雖然軍情司和肅衛皆跟安保司不相統屬,但蕭元朗和盧葦隻不過是組長,而侯慶奎卻是司長,這場麵上該有的禮數自是要盡。
況且兩人都看出侯慶奎是來者不善,在沒搞清他來此的目的以前,兩人自然要放低姿態靜觀其變。
侯慶奎喝了杯茶水解渴,遂神色不善地睨了蕭元朗一眼:“你就是誌貴兄手底下的第二組長蕭元朗?”
蕭元朗畢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曾經張揚乖戾的個性早已不再流於表麵,他自然察覺到侯慶奎一坐下就問他就定有後話,於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卑職正是蕭元朗。”
侯慶奎那雙炯炯有神的細長眼中滿是審視之色:“你在廟牆外埋伏了多少人?”
蕭元朗毫不畏懼地回望著他:“不多,總共十八人。”
侯慶奎輕捋著他那卷曲雜亂的虯髯:“你可知道襲擊公差該當何罪?”
蕭元朗深吸了一口後答道:“侯司長容稟,下官不知貴司的人進入了廟後的古樹林……”
‘砰!’侯慶奎猛地一拍石桌打斷了蕭元朗的話頭,大聲喝道:“襲擊公差該當何罪!”
盧葦見蕭元朗已是氣得臉色發青,她忙不迭在旁對他使眼色示意他沉住氣,若侯慶奎隻是想給他安個襲擊公差的罪名,這顯然算不上證據充分。
畢竟侯慶奎的人和歐陽文飛的人並未表明身份,誰能說得清蕭元朗的手下是否故意襲擊他們?
蕭元朗強行按捺著心頭的火氣,他當然清楚在侯慶奎道明來意之前,他絕不能因著侯慶奎的小題大做而動怒甚至出言頂撞,否則極可能著了對方的道。
於是蕭元朗語氣低沉地答道:“恕卑職愚鈍,對我楚軍的律法未曾細讀。”
侯慶奎自是猜到蕭元朗故作不知,他話鋒一轉:“劉福呢?”
劉福即軍情四科第一組的組長,負責軍情四科在邵陽縣的情報網,如太芝廟鎮、白馬關、廉橋鎮和流光嶺鎮等皆是他的轄區。
蕭元朗神情漠然地答道:“卑職不知劉組長在何處。”
侯慶奎扭頭看向盧葦:“盧組長可曾見過劉福?”
盧葦螓首微搖:“奴家這兩日未曾見過劉組長。”
“是嗎?都沒見過?”侯慶奎目光如炬地盯著盧葦:“那就奇怪了,前天夜裏廉橋鎮發生縱火殺人案,據可靠消息稱,當時劉福也在廉橋鎮,但昨日卻不見他的蹤影,而與他一同不見的還有樞密司的史組長!”
三號齋房內,唐世勳聽了侯慶奎的這番話之後頓時鷹目一寒,劉福前晚居然也在廉橋鎮?且還跟樞密司的史安傑一同消失不見?
那史安傑乃是肅衛寶慶府樞密司的第二組長,負責廉橋鎮和流光嶺鎮的樞密司情報網,同時兼任廉橋鎮和流光嶺鎮肅衛辦事處的副處長,此人與盧葦都是樞密司副司長馮姒的心腹。
但史安傑並非衡山縣人士,他原籍嶽州府臨湘縣,家中世代是酒戶,懂得釀酒之術。
去年秋季史安傑逃難至永州府零陵縣,雖然他懂得釀酒,但當時零陵縣連糧食都短缺,隻有一些當地豪族才釀得起酒,況且他連飽腹都難又沒本錢如何能重操舊業?因此他空有一技之長也是無處可用。
加之那時湧入零陵縣的難民不知凡幾,為了活下去,史安傑隻得在碼頭上做苦力討生活,但他不僅生得瘦小且長相奇醜,且他的親族早在逃難途中就已走散,他去到零陵縣後已是孑然一身,是以時常遭到監工和其他難民苦力的欺辱。
到了去年臘月,史安傑因不堪屈辱而奮起反抗,結果被監工毒打得隻剩半條命後扔在街邊等死。
沒錢沒勢沒吃食且傷痕累累的他如何熬得過這個寒冬?他本以為再無生的希望,幸好他躺著的地方正好在馮丁亥與馮姒等人蝸居的巷道口。
在馮姒的請求之下,她大哥馮丁亥和項忠豪等人方才救了史安傑一命。
到了去年臘月底,零陵縣衙要將零陵城內外的難民遷去門灘附近並為難民搭建窩棚,史安傑亦隨馮丁亥和馮姒等人同去,可惜他當時不僅傷勢未愈且生得太過矮小,故而未能加入唐世勳建立的後備營。
至正月底,史安傑的傷勢已是好了個七七八八,正好那時馮丁亥和項忠豪等人要隨唐世勳北上祁陽縣,於是馮丁亥把他們這一幫子人之中沒加入後備營的男丁全部召集起來,拜托他們能在門灘保護大家的家眷雲雲。
之後史安傑就在門灘東碼頭找活計,得虧當時東碼頭經擴建後逐漸成為商賈聚集之地,而碼頭承建商黃嚭又頂著個‘黃大善人’的名頭下不來,況且對岸就是門灘軍營,因此在門灘做事的難民們隻要踏實肯幹倒不會被克扣銀子。
恰好那時黃嚭要在門灘碼頭後邊的集市開個釀酒坊,史安傑以頗為精湛的釀酒技術被酒坊聘用,他才總算是有了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而他每日裏省吃儉用,將攢下的銀子全都交給了馮姒。
其實馮姒並不想要史安傑的銀子,畢竟她大哥馮丁亥都已是後備營的副統領,家人們的吃穿用度自是不缺,但心思細膩的她自然曉得史安傑是想報恩。
因此馮姒對史安傑說,那姒兒便幫史大哥先攢著,待你將來想自己開釀酒坊時也需要本錢,又或是你想要娶個媳婦也總歸要置辦些家當哩。
對於這生了顆七竅玲瓏心的馮姒,史安傑是既想報恩又想好生保護,但他從來不敢對她有任何非分之想,雖然盧葦總是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因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既無長相又無地位,若非馮姒相救,他早已如螻蟻般死在了零陵城的街頭!有誰會像馮姒一般善待他這樣的小人物?
或許,史安傑在門灘的那段時日隻是想守護馮姒以報答救命之恩。
誰知到了三月中旬,因黃陽堡等地被唐世勳占領後急需各方麵的人才,而汪慶達和馮丁亥等後備營將士的家眷自是被優先考慮,於是馮姒和盧葦等人被王秀荷召見並將她們送往黃陽堡。
當馮姒在離開門灘的頭一晚跟史安傑告別時,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他要放棄酒坊的優渥待遇,跟隨馮姒等人同去黃陽堡!
對於史安傑的決定,馮姒自然不會拒絕,甚至於說她恐怕早就料到史安傑會隨她同去。
誰曾想馮姒才抵達黃陽堡數日就被於青青招入了肅衛,並成為了樞密司副司長,沒人知道馮姒在加入肅衛的頭一晚究竟跟年歲相仿的於青青談了些什麽,就連唐世勳也不知曉兩女那一晚的徹夜長談究竟聊了何事。
但史安傑那時見盧葦被馮姒招入肅衛樞密司,而他卻隻被馮姒推薦去黃陽堡當個釀酒師傅,他遂不服氣地問,憑甚盧葦能當你的手下而我不能?
馮姒反問,你可有殺過人?可有為了保護大帥而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覺悟?又能否為了完成肅衛交待的使命而不擇手段?
這一連串的反問把史安傑給驚呆了,他哪知道加入肅衛還有如此多的‘講究’?莫說其他,就殺人那一條就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至於說保護大帥?他連大帥是何模樣都不曉得,況且人家高高在上的還需要他來保護嗎?
不過他心中早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生命來守護馮姒!而當時他在情急之下第一次把這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露了出來。
無論當時馮姒的心裏是否有感動,但她並未因史安傑的這番真心話就將他招入肅衛,而是給了他一個‘考試’的機會。
當時肅衛還處於發展初期,於青青手下的一眾幹將皆不遺餘力地完成她交待的任務,如褚四娘、孔不貳、石大勇和石二勇等人的表現皆極為突出。
因此當時黃陽堡西門外營地內的肅衛臨時監獄是人滿為患,這當中自然會有真正的細作和涉嫌通敵的無知百姓甚至無辜者,而於青青給出的指示是仔細甄別、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嫌犯。
馮姒在請示過於青青以後遂讓史安傑扮作嫌犯進入臨時監獄,他的任務是在三日之內,從他所待的那間囚室中挑出至少三個真正的細作和三個無辜者。
那三日對於史安傑而言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他在獄中強忍著一言難盡的混雜惡臭、親眼目睹各種讓他觸目驚心的刑訊拷打,雖然那些嫌犯的痛苦哀嚎和喊冤聲讓他徹夜難眠,但為了加入肅衛繼續守護馮姒,他必須要通過考核。
到了第三日,史安傑交上了‘答卷’,他把與他同處一間囚室的十九個嫌犯都查了個清楚,其中有三個真正的細作、一個涉嫌通敵的嫌犯和十五個無辜者,且他還請馮姒向上級請示釋放那些無辜者雲雲。
馮姒則神情冷漠地給出了第二道考試,這十九人當中絕不止四個嫌犯,她讓史安傑當晚去逐一提審這十九人並給出最終的審訊報告。
史安傑當時又驚呆了,那些人可都以為他也是被冤枉的才同病相憐相互傾訴,讓他去審?這豈非讓他背負一堆的罵名?
但他同時又很不服氣,馮姒憑甚說那十九人當中不止四個嫌犯?既然由他去審也好,他定會還那十五個無辜者的清白。
不得不說當時還頗為想當然的史安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性,當他去提審那十九人時,無論他們是否有罪皆高呼冤枉,且無一例外的皆大罵史安傑是個不講良心的奸佞小人雲雲。
那些有的沒的、惡毒的或譏諷的話語深深地刺痛了史安傑,尤其是有人譏笑他長相醜陋,那是他最為難忍和一直以來自卑的源頭。
他憤怒了,即便他會因審訊不公而無法加入肅衛甚至被責罰,也絕不能放過這些毒舌的混賬!那一晚的他如同被那十九人喚醒了他深藏在內心裏的魔鬼一般,那些他從未使用過的刑具皆被他用了一遍又一遍。
十九條人命,隻一個通宵就被史安傑毒刑拷打死了十二人!另七人之所以能撿回半條命,是因他們被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是細作,而他們也隻不過多苟活了一天就被集體斬首。
當馮姒接過史安傑的那十九份沾滿了血漬的供詞以後,她總算是第一次對史安傑刮目相看,而當時最為欣賞他的是性情暴戾的‘瘋狗’石二勇。
石二勇當著馮姒的麵就提出要把史安傑給挖去肅衛警備司,那一刻史安傑才明白自己已是通過了肅衛的考核,但他婉言拒絕了石二勇的邀請,他隻願跟隨馮姒,為此石二勇曾多次惋惜他們警備司少了個‘精於審訊’的好手。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加入肅衛樞密司以後的史安傑再也不是曾經那個隻奢望獨善其身且自卑的小人物,他和盧葦等‘馮係’骨幹絕不輸於孔不貳手下的得力幹將們。
正因為‘馮’、‘孔’兩係的人競爭得太過激烈,當楚軍分三路出祁陽縣之時,於青青亦對樞密司進行了轄區劃分,即樞密司長孔不貳負責衡州府和長沙府的肅衛情報網,副司長馮姒負責寶慶府的肅衛情報網。
而史安傑在跟隨馮姒來到寶慶府以後,被她任命為肅衛寶慶府樞密司的第二組長。
唐世勳此刻之所以想到史安傑的履曆,是因他曾聽於青青提起過孔不貳與馮姒的明爭暗鬥,而史安傑的逆鱗就是馮姒!若說在肅衛體係當中誰最恨孔不貳,恐怕史安傑更勝於馮姒本人。
再有軍情四科第一組長劉福,唐世勳早就聽說在三月底他離開祁陽縣去往零陵縣之時,孔不貳曾在祁陽城內當眾羞辱軍情四科的科長劉誌貴,當時劉福都已拔刀了不是?
因此無論史安傑還是劉福皆對生性孤傲的孔不貳是恨之入骨,而唐世勳此次微服私訪的隨行人員當中,有五人乃是孔不貳的手下。
唐世勳猜想在他們剛進入寶慶府的流光嶺鎮之時,恐怕就已經被史安傑和劉福的手下給認出了那五人來,而後這兩人策劃了廉橋鎮德勝客棧的縱火暗殺事件?
但以史安傑和劉福的精明,即便暗殺事件被西路總管府安保司長侯慶奎查出了些線索,又為何要雙雙消失?
除非,侯慶奎查到了確鑿的證據!唐世勳心念電轉,既然侯慶奎已經從廉橋鎮趕來了太芝廟鎮,莫非史安傑和劉福也在這鎮集內?
歐陽文飛的眼中劃過一絲得色,他笑嗬嗬地說道:“來來來,蕭組長、盧組長,咱們坐下說。”
小人得誌!蕭元朗和盧葦氣得牙癢癢,但兩人麵上自是一臉和氣地對侯慶奎施禮後方才就坐。
沒辦法,雖然軍情司和肅衛皆跟安保司不相統屬,但蕭元朗和盧葦隻不過是組長,而侯慶奎卻是司長,這場麵上該有的禮數自是要盡。
況且兩人都看出侯慶奎是來者不善,在沒搞清他來此的目的以前,兩人自然要放低姿態靜觀其變。
侯慶奎喝了杯茶水解渴,遂神色不善地睨了蕭元朗一眼:“你就是誌貴兄手底下的第二組長蕭元朗?”
蕭元朗畢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曾經張揚乖戾的個性早已不再流於表麵,他自然察覺到侯慶奎一坐下就問他就定有後話,於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卑職正是蕭元朗。”
侯慶奎那雙炯炯有神的細長眼中滿是審視之色:“你在廟牆外埋伏了多少人?”
蕭元朗毫不畏懼地回望著他:“不多,總共十八人。”
侯慶奎輕捋著他那卷曲雜亂的虯髯:“你可知道襲擊公差該當何罪?”
蕭元朗深吸了一口後答道:“侯司長容稟,下官不知貴司的人進入了廟後的古樹林……”
‘砰!’侯慶奎猛地一拍石桌打斷了蕭元朗的話頭,大聲喝道:“襲擊公差該當何罪!”
盧葦見蕭元朗已是氣得臉色發青,她忙不迭在旁對他使眼色示意他沉住氣,若侯慶奎隻是想給他安個襲擊公差的罪名,這顯然算不上證據充分。
畢竟侯慶奎的人和歐陽文飛的人並未表明身份,誰能說得清蕭元朗的手下是否故意襲擊他們?
蕭元朗強行按捺著心頭的火氣,他當然清楚在侯慶奎道明來意之前,他絕不能因著侯慶奎的小題大做而動怒甚至出言頂撞,否則極可能著了對方的道。
於是蕭元朗語氣低沉地答道:“恕卑職愚鈍,對我楚軍的律法未曾細讀。”
侯慶奎自是猜到蕭元朗故作不知,他話鋒一轉:“劉福呢?”
劉福即軍情四科第一組的組長,負責軍情四科在邵陽縣的情報網,如太芝廟鎮、白馬關、廉橋鎮和流光嶺鎮等皆是他的轄區。
蕭元朗神情漠然地答道:“卑職不知劉組長在何處。”
侯慶奎扭頭看向盧葦:“盧組長可曾見過劉福?”
盧葦螓首微搖:“奴家這兩日未曾見過劉組長。”
“是嗎?都沒見過?”侯慶奎目光如炬地盯著盧葦:“那就奇怪了,前天夜裏廉橋鎮發生縱火殺人案,據可靠消息稱,當時劉福也在廉橋鎮,但昨日卻不見他的蹤影,而與他一同不見的還有樞密司的史組長!”
三號齋房內,唐世勳聽了侯慶奎的這番話之後頓時鷹目一寒,劉福前晚居然也在廉橋鎮?且還跟樞密司的史安傑一同消失不見?
那史安傑乃是肅衛寶慶府樞密司的第二組長,負責廉橋鎮和流光嶺鎮的樞密司情報網,同時兼任廉橋鎮和流光嶺鎮肅衛辦事處的副處長,此人與盧葦都是樞密司副司長馮姒的心腹。
但史安傑並非衡山縣人士,他原籍嶽州府臨湘縣,家中世代是酒戶,懂得釀酒之術。
去年秋季史安傑逃難至永州府零陵縣,雖然他懂得釀酒,但當時零陵縣連糧食都短缺,隻有一些當地豪族才釀得起酒,況且他連飽腹都難又沒本錢如何能重操舊業?因此他空有一技之長也是無處可用。
加之那時湧入零陵縣的難民不知凡幾,為了活下去,史安傑隻得在碼頭上做苦力討生活,但他不僅生得瘦小且長相奇醜,且他的親族早在逃難途中就已走散,他去到零陵縣後已是孑然一身,是以時常遭到監工和其他難民苦力的欺辱。
到了去年臘月,史安傑因不堪屈辱而奮起反抗,結果被監工毒打得隻剩半條命後扔在街邊等死。
沒錢沒勢沒吃食且傷痕累累的他如何熬得過這個寒冬?他本以為再無生的希望,幸好他躺著的地方正好在馮丁亥與馮姒等人蝸居的巷道口。
在馮姒的請求之下,她大哥馮丁亥和項忠豪等人方才救了史安傑一命。
到了去年臘月底,零陵縣衙要將零陵城內外的難民遷去門灘附近並為難民搭建窩棚,史安傑亦隨馮丁亥和馮姒等人同去,可惜他當時不僅傷勢未愈且生得太過矮小,故而未能加入唐世勳建立的後備營。
至正月底,史安傑的傷勢已是好了個七七八八,正好那時馮丁亥和項忠豪等人要隨唐世勳北上祁陽縣,於是馮丁亥把他們這一幫子人之中沒加入後備營的男丁全部召集起來,拜托他們能在門灘保護大家的家眷雲雲。
之後史安傑就在門灘東碼頭找活計,得虧當時東碼頭經擴建後逐漸成為商賈聚集之地,而碼頭承建商黃嚭又頂著個‘黃大善人’的名頭下不來,況且對岸就是門灘軍營,因此在門灘做事的難民們隻要踏實肯幹倒不會被克扣銀子。
恰好那時黃嚭要在門灘碼頭後邊的集市開個釀酒坊,史安傑以頗為精湛的釀酒技術被酒坊聘用,他才總算是有了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而他每日裏省吃儉用,將攢下的銀子全都交給了馮姒。
其實馮姒並不想要史安傑的銀子,畢竟她大哥馮丁亥都已是後備營的副統領,家人們的吃穿用度自是不缺,但心思細膩的她自然曉得史安傑是想報恩。
因此馮姒對史安傑說,那姒兒便幫史大哥先攢著,待你將來想自己開釀酒坊時也需要本錢,又或是你想要娶個媳婦也總歸要置辦些家當哩。
對於這生了顆七竅玲瓏心的馮姒,史安傑是既想報恩又想好生保護,但他從來不敢對她有任何非分之想,雖然盧葦總是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因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既無長相又無地位,若非馮姒相救,他早已如螻蟻般死在了零陵城的街頭!有誰會像馮姒一般善待他這樣的小人物?
或許,史安傑在門灘的那段時日隻是想守護馮姒以報答救命之恩。
誰知到了三月中旬,因黃陽堡等地被唐世勳占領後急需各方麵的人才,而汪慶達和馮丁亥等後備營將士的家眷自是被優先考慮,於是馮姒和盧葦等人被王秀荷召見並將她們送往黃陽堡。
當馮姒在離開門灘的頭一晚跟史安傑告別時,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他要放棄酒坊的優渥待遇,跟隨馮姒等人同去黃陽堡!
對於史安傑的決定,馮姒自然不會拒絕,甚至於說她恐怕早就料到史安傑會隨她同去。
誰曾想馮姒才抵達黃陽堡數日就被於青青招入了肅衛,並成為了樞密司副司長,沒人知道馮姒在加入肅衛的頭一晚究竟跟年歲相仿的於青青談了些什麽,就連唐世勳也不知曉兩女那一晚的徹夜長談究竟聊了何事。
但史安傑那時見盧葦被馮姒招入肅衛樞密司,而他卻隻被馮姒推薦去黃陽堡當個釀酒師傅,他遂不服氣地問,憑甚盧葦能當你的手下而我不能?
馮姒反問,你可有殺過人?可有為了保護大帥而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覺悟?又能否為了完成肅衛交待的使命而不擇手段?
這一連串的反問把史安傑給驚呆了,他哪知道加入肅衛還有如此多的‘講究’?莫說其他,就殺人那一條就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至於說保護大帥?他連大帥是何模樣都不曉得,況且人家高高在上的還需要他來保護嗎?
不過他心中早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生命來守護馮姒!而當時他在情急之下第一次把這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露了出來。
無論當時馮姒的心裏是否有感動,但她並未因史安傑的這番真心話就將他招入肅衛,而是給了他一個‘考試’的機會。
當時肅衛還處於發展初期,於青青手下的一眾幹將皆不遺餘力地完成她交待的任務,如褚四娘、孔不貳、石大勇和石二勇等人的表現皆極為突出。
因此當時黃陽堡西門外營地內的肅衛臨時監獄是人滿為患,這當中自然會有真正的細作和涉嫌通敵的無知百姓甚至無辜者,而於青青給出的指示是仔細甄別、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嫌犯。
馮姒在請示過於青青以後遂讓史安傑扮作嫌犯進入臨時監獄,他的任務是在三日之內,從他所待的那間囚室中挑出至少三個真正的細作和三個無辜者。
那三日對於史安傑而言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他在獄中強忍著一言難盡的混雜惡臭、親眼目睹各種讓他觸目驚心的刑訊拷打,雖然那些嫌犯的痛苦哀嚎和喊冤聲讓他徹夜難眠,但為了加入肅衛繼續守護馮姒,他必須要通過考核。
到了第三日,史安傑交上了‘答卷’,他把與他同處一間囚室的十九個嫌犯都查了個清楚,其中有三個真正的細作、一個涉嫌通敵的嫌犯和十五個無辜者,且他還請馮姒向上級請示釋放那些無辜者雲雲。
馮姒則神情冷漠地給出了第二道考試,這十九人當中絕不止四個嫌犯,她讓史安傑當晚去逐一提審這十九人並給出最終的審訊報告。
史安傑當時又驚呆了,那些人可都以為他也是被冤枉的才同病相憐相互傾訴,讓他去審?這豈非讓他背負一堆的罵名?
但他同時又很不服氣,馮姒憑甚說那十九人當中不止四個嫌犯?既然由他去審也好,他定會還那十五個無辜者的清白。
不得不說當時還頗為想當然的史安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性,當他去提審那十九人時,無論他們是否有罪皆高呼冤枉,且無一例外的皆大罵史安傑是個不講良心的奸佞小人雲雲。
那些有的沒的、惡毒的或譏諷的話語深深地刺痛了史安傑,尤其是有人譏笑他長相醜陋,那是他最為難忍和一直以來自卑的源頭。
他憤怒了,即便他會因審訊不公而無法加入肅衛甚至被責罰,也絕不能放過這些毒舌的混賬!那一晚的他如同被那十九人喚醒了他深藏在內心裏的魔鬼一般,那些他從未使用過的刑具皆被他用了一遍又一遍。
十九條人命,隻一個通宵就被史安傑毒刑拷打死了十二人!另七人之所以能撿回半條命,是因他們被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是細作,而他們也隻不過多苟活了一天就被集體斬首。
當馮姒接過史安傑的那十九份沾滿了血漬的供詞以後,她總算是第一次對史安傑刮目相看,而當時最為欣賞他的是性情暴戾的‘瘋狗’石二勇。
石二勇當著馮姒的麵就提出要把史安傑給挖去肅衛警備司,那一刻史安傑才明白自己已是通過了肅衛的考核,但他婉言拒絕了石二勇的邀請,他隻願跟隨馮姒,為此石二勇曾多次惋惜他們警備司少了個‘精於審訊’的好手。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加入肅衛樞密司以後的史安傑再也不是曾經那個隻奢望獨善其身且自卑的小人物,他和盧葦等‘馮係’骨幹絕不輸於孔不貳手下的得力幹將們。
正因為‘馮’、‘孔’兩係的人競爭得太過激烈,當楚軍分三路出祁陽縣之時,於青青亦對樞密司進行了轄區劃分,即樞密司長孔不貳負責衡州府和長沙府的肅衛情報網,副司長馮姒負責寶慶府的肅衛情報網。
而史安傑在跟隨馮姒來到寶慶府以後,被她任命為肅衛寶慶府樞密司的第二組長。
唐世勳此刻之所以想到史安傑的履曆,是因他曾聽於青青提起過孔不貳與馮姒的明爭暗鬥,而史安傑的逆鱗就是馮姒!若說在肅衛體係當中誰最恨孔不貳,恐怕史安傑更勝於馮姒本人。
再有軍情四科第一組長劉福,唐世勳早就聽說在三月底他離開祁陽縣去往零陵縣之時,孔不貳曾在祁陽城內當眾羞辱軍情四科的科長劉誌貴,當時劉福都已拔刀了不是?
因此無論史安傑還是劉福皆對生性孤傲的孔不貳是恨之入骨,而唐世勳此次微服私訪的隨行人員當中,有五人乃是孔不貳的手下。
唐世勳猜想在他們剛進入寶慶府的流光嶺鎮之時,恐怕就已經被史安傑和劉福的手下給認出了那五人來,而後這兩人策劃了廉橋鎮德勝客棧的縱火暗殺事件?
但以史安傑和劉福的精明,即便暗殺事件被西路總管府安保司長侯慶奎查出了些線索,又為何要雙雙消失?
除非,侯慶奎查到了確鑿的證據!唐世勳心念電轉,既然侯慶奎已經從廉橋鎮趕來了太芝廟鎮,莫非史安傑和劉福也在這鎮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