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戰功封賞、建立騎兵
穿越:封地實在窮,王爺不好當 作者:狂醉天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關。
幾乎西關所有的主要將領都跪在地麵上,一個三十多歲的太監在大廳中央宣讀的皇上趙無疾的聖旨。
消滅羯族十萬大軍,這是僅次於皇帝趙無疾驅逐羯族人的功績。
作為大夏朝的皇帝,趙無疾必須重賞這些守關的將士,隻有這樣,才能激勵大夏朝的每一位將士。
太監扯著公鴨嗓在大廳之內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加封陸彪為忠武大將軍,賜京城府宅一座,賞金五百兩,加封.....”
由於封賞的人數比較多,宣旨太監足足念了半柱香的時間。
雖然跪在下方的將領都有些累了,但是每當聽到自己的名字的時候,都不由得一陣高興。
待到賞賜聖旨宣讀完畢,陸彪率領眾人齊聲高呼:“臣等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第一道旨意念完了,大將軍接第二道旨意吧!”宣旨太監等眾人謝恩之後繼續開口說道。
“臣陸彪接旨!”
第二道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大致意思就是西關大捷,繳獲戰馬無數,為我大夏解決了戰馬不足之難題,朕心甚慰。令忠武大將軍陸彪依靠西關靠近草原之便利條件,組建三萬大夏騎兵。至於多出來的戰馬,呈交朝廷!
此次西關大戰繳獲的戰馬足足有五六萬之多,如果都能組建成騎兵,勢必會大大增強大夏的戰鬥力。
但是趙無疾不可能將所有的戰馬都交予西關守軍,西關守軍的主要目的還是防守西關,而且趙無疾也擔心西關守軍過於強大,擁兵自重。
陸彪再次跪謝,接過聖旨!
宣旨太監一副殷勤的將陸彪從地上攙扶起來,口裏不住的含笑說道:“恭喜陸大將軍高升啊!”
陸彪則是一臉笑意的回道:“托公公的福啊,來人!”
隨後一個士兵拖著一個托盤進入到大廳之內,托盤之上覆蓋著一層紅布。
陸彪將紅布掀開一角,露出裏麵白花花的銀子。
“公公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這是我代西關將士們的一點心意,還望公公笑納!”
陸彪是宮裏當過差的,這些場麵上的事情他在熟悉不過了。
宣旨太監見到銀子的那一刻,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大將軍實在是太客氣了,這怎麽使得呀!”
太監嘴上謙讓著,但是手上卻絲毫沒有推辭的意思。
“公公不必客氣,都是兄弟們的一點心意,公公若是不收下,反倒顯得我們不通禮數了。”
“那....那就多謝大將軍了!”太監一臉笑意的接過托盤,隨手遞給了身後的隨從。
待到一切事情完畢,陸彪便將眾將官屏退,單獨留下與宣旨太監相談。
陸彪指著一旁的座椅說道:“孫公公請坐!”
孫公公道了一聲謝,便在椅子上坐定,隨即兩人相視一笑。
孫公公開口道:“京城一別數月,沒想到將軍在此立下了如此奇功啊,真是讓咱家羨慕不已啊。”
原來這劉公公和陸彪是舊相識,兩人算的上是同鄉,原來在宮中之時,就偶有來往。
趙斌每次回家省親,這劉公公還讓陸彪給家中捎些銀錢,一來二去,兩人也就更加熟絡了。
陸彪含笑說道:“說實話,我也沒想到會有今天啊,這一切都是托了燕王殿下的福,若是沒有燕王殿下,也不會有陸某的今天。”
“咱家來時路過燕城,但是急著來西關宣旨,也就沒進城,不知燕王殿下如今可安好。”劉公公一臉關切的說道。
“說來我自打來了西關,就沒再回過燕城,不過燕王殿下應該一切安好,有勞公公掛念了。”
“咱家昔日裏也受過丁貴妃的照拂,當年剛進宮的時候,做事毛糙,驚了宮裏的貴人,還是貴妃娘娘替咱家說得情,這才保住一條小命。”孫公公回憶著當初的往事。
“竟還有此事,之前倒是沒聽公公說起過。”陸彪好奇的說道。
孫公公苦笑一聲說道:“許多年前的事兒了!後來時局變了,有些話,也不敢隨便說!”
陸彪知道他的意思,丁老將軍戰死,丁家沒了之前的勢力,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想到這裏陸彪開口問道:“最近朝廷內有什麽其他事發生嗎?”
孫公公也沒有隱瞞什麽,隻是語言含蓄的將五皇子趙衍就藩等事情講述了一遍,還提到了關於大皇子齊王就藩之事在朝堂上引起的爭議。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太子一黨想要將大皇子排擠出朝堂,陸彪對此倒是不以為奇。
由於孫公公等人到達西關之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在西關這麽一耽擱,天色也就黑了,隻能在西關住宿一宿,明日在啟程回京。
晚上,陸彪安排了一頓晚宴,算是給孫公公等人接風。
按理說陸彪作為一個大將軍不需要如此,之所以如此做,一來是出於二人是舊識,又有同鄉之誼,二來是因為陸彪覺得將來還有用到此人的時候,這個時候結個善緣,對將來可能會有幫助。
轉天上午,陸彪將孫公公等人送出西關。
“大將軍多多保重,咱家這就回京城複命了!”
“公公一路保重!”
孫公公走後,陸彪便召集所有郎將官員開會。
西關原本有五萬大軍,經過此前的兩次大戰,西關戰鬥減員約一萬餘人,其他傷者恢複之後可重新加入隊伍,另外朝廷新補充了一萬軍卒。
如今有了戰馬,朝廷也同意組建騎兵,陸彪需要布置一下隊伍的配置。
會議上,樊炙,田贏,景德、墨宇,蘇世芳等十名郎將紛紛要求將自己的部隊轉化成騎兵序列。
騎兵不是說誰想當就能當的,不是說所有的士兵都可以轉化成騎兵,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的。
需要從各部裏挑選選拔出最合適的人選,重新組建騎兵部隊。
而作為騎兵序列的指揮官也需要進行騎術和戰術的綜合比拚,勝出者方可以擔任騎兵的指揮官。
雖然大家都想轉化成騎兵序列,但是對於陸指出的這一觀點大家沒有任何異議。
於是之後的幾天時間裏,在上穀平原內展開了一場針對騎兵的選拔大賽。
幾乎西關所有的主要將領都跪在地麵上,一個三十多歲的太監在大廳中央宣讀的皇上趙無疾的聖旨。
消滅羯族十萬大軍,這是僅次於皇帝趙無疾驅逐羯族人的功績。
作為大夏朝的皇帝,趙無疾必須重賞這些守關的將士,隻有這樣,才能激勵大夏朝的每一位將士。
太監扯著公鴨嗓在大廳之內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加封陸彪為忠武大將軍,賜京城府宅一座,賞金五百兩,加封.....”
由於封賞的人數比較多,宣旨太監足足念了半柱香的時間。
雖然跪在下方的將領都有些累了,但是每當聽到自己的名字的時候,都不由得一陣高興。
待到賞賜聖旨宣讀完畢,陸彪率領眾人齊聲高呼:“臣等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第一道旨意念完了,大將軍接第二道旨意吧!”宣旨太監等眾人謝恩之後繼續開口說道。
“臣陸彪接旨!”
第二道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大致意思就是西關大捷,繳獲戰馬無數,為我大夏解決了戰馬不足之難題,朕心甚慰。令忠武大將軍陸彪依靠西關靠近草原之便利條件,組建三萬大夏騎兵。至於多出來的戰馬,呈交朝廷!
此次西關大戰繳獲的戰馬足足有五六萬之多,如果都能組建成騎兵,勢必會大大增強大夏的戰鬥力。
但是趙無疾不可能將所有的戰馬都交予西關守軍,西關守軍的主要目的還是防守西關,而且趙無疾也擔心西關守軍過於強大,擁兵自重。
陸彪再次跪謝,接過聖旨!
宣旨太監一副殷勤的將陸彪從地上攙扶起來,口裏不住的含笑說道:“恭喜陸大將軍高升啊!”
陸彪則是一臉笑意的回道:“托公公的福啊,來人!”
隨後一個士兵拖著一個托盤進入到大廳之內,托盤之上覆蓋著一層紅布。
陸彪將紅布掀開一角,露出裏麵白花花的銀子。
“公公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這是我代西關將士們的一點心意,還望公公笑納!”
陸彪是宮裏當過差的,這些場麵上的事情他在熟悉不過了。
宣旨太監見到銀子的那一刻,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大將軍實在是太客氣了,這怎麽使得呀!”
太監嘴上謙讓著,但是手上卻絲毫沒有推辭的意思。
“公公不必客氣,都是兄弟們的一點心意,公公若是不收下,反倒顯得我們不通禮數了。”
“那....那就多謝大將軍了!”太監一臉笑意的接過托盤,隨手遞給了身後的隨從。
待到一切事情完畢,陸彪便將眾將官屏退,單獨留下與宣旨太監相談。
陸彪指著一旁的座椅說道:“孫公公請坐!”
孫公公道了一聲謝,便在椅子上坐定,隨即兩人相視一笑。
孫公公開口道:“京城一別數月,沒想到將軍在此立下了如此奇功啊,真是讓咱家羨慕不已啊。”
原來這劉公公和陸彪是舊相識,兩人算的上是同鄉,原來在宮中之時,就偶有來往。
趙斌每次回家省親,這劉公公還讓陸彪給家中捎些銀錢,一來二去,兩人也就更加熟絡了。
陸彪含笑說道:“說實話,我也沒想到會有今天啊,這一切都是托了燕王殿下的福,若是沒有燕王殿下,也不會有陸某的今天。”
“咱家來時路過燕城,但是急著來西關宣旨,也就沒進城,不知燕王殿下如今可安好。”劉公公一臉關切的說道。
“說來我自打來了西關,就沒再回過燕城,不過燕王殿下應該一切安好,有勞公公掛念了。”
“咱家昔日裏也受過丁貴妃的照拂,當年剛進宮的時候,做事毛糙,驚了宮裏的貴人,還是貴妃娘娘替咱家說得情,這才保住一條小命。”孫公公回憶著當初的往事。
“竟還有此事,之前倒是沒聽公公說起過。”陸彪好奇的說道。
孫公公苦笑一聲說道:“許多年前的事兒了!後來時局變了,有些話,也不敢隨便說!”
陸彪知道他的意思,丁老將軍戰死,丁家沒了之前的勢力,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想到這裏陸彪開口問道:“最近朝廷內有什麽其他事發生嗎?”
孫公公也沒有隱瞞什麽,隻是語言含蓄的將五皇子趙衍就藩等事情講述了一遍,還提到了關於大皇子齊王就藩之事在朝堂上引起的爭議。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太子一黨想要將大皇子排擠出朝堂,陸彪對此倒是不以為奇。
由於孫公公等人到達西關之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在西關這麽一耽擱,天色也就黑了,隻能在西關住宿一宿,明日在啟程回京。
晚上,陸彪安排了一頓晚宴,算是給孫公公等人接風。
按理說陸彪作為一個大將軍不需要如此,之所以如此做,一來是出於二人是舊識,又有同鄉之誼,二來是因為陸彪覺得將來還有用到此人的時候,這個時候結個善緣,對將來可能會有幫助。
轉天上午,陸彪將孫公公等人送出西關。
“大將軍多多保重,咱家這就回京城複命了!”
“公公一路保重!”
孫公公走後,陸彪便召集所有郎將官員開會。
西關原本有五萬大軍,經過此前的兩次大戰,西關戰鬥減員約一萬餘人,其他傷者恢複之後可重新加入隊伍,另外朝廷新補充了一萬軍卒。
如今有了戰馬,朝廷也同意組建騎兵,陸彪需要布置一下隊伍的配置。
會議上,樊炙,田贏,景德、墨宇,蘇世芳等十名郎將紛紛要求將自己的部隊轉化成騎兵序列。
騎兵不是說誰想當就能當的,不是說所有的士兵都可以轉化成騎兵,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的。
需要從各部裏挑選選拔出最合適的人選,重新組建騎兵部隊。
而作為騎兵序列的指揮官也需要進行騎術和戰術的綜合比拚,勝出者方可以擔任騎兵的指揮官。
雖然大家都想轉化成騎兵序列,但是對於陸指出的這一觀點大家沒有任何異議。
於是之後的幾天時間裏,在上穀平原內展開了一場針對騎兵的選拔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