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喬氏母女
吃瓜工具人坐上皇位後,他飛升了 作者:妄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昭得知薑婉並未給受刑侍女請大夫的行為後,手中的禦筆停下。
“繼續看著吧。”
薑婉此番經難大變,心性比之前剛入京時,才有了些做精明商人的果斷。
“陛下,鎮北大將軍夫人與其千金,已至京城,此刻正在殿外請見。”
外頭的小太監進來回話。
謝昭將朱砂禦筆擱在筆架上,“傳。”
“是。”
很快,鎮北大將軍的妻女便走了進來。
“鎮北大將軍之妻喬氏,攜女拜見陛下。”
風塵仆仆,一襲墨青鬆雲紋衣的端莊婦人,與她身邊紅衣明媚的少女,整齊地俯首而拜,同聲道:
“願陛下萬年長樂!”
“都起來吧。”謝昭溫聲道:“賜坐上茶。”
“謝陛下隆恩。”
喬氏一直夫駐守邊疆,常常行走奔波在田野和士兵之中,膚色被北雲的烈日曬得發褐,原先溫婉豔麗的眉眼,如今添上了歲月的堅韌,與京中那些貴婦,是截然不同的模樣。
不過,她的女兒喬箏月倒是不同,謝昭所知曉的消息中,喬箏月自打知事起,就跟隨在父親身邊,出去軍營,如一般將士們訓練,甚至還隨軍剿匪過,風吹雨淋的,她身上卻半點看不出是常年待在軍中的人。
少女才十八的年華,身姿窈窕,紅色的廣袖羅裙,配著被梳起來的雲髻,金簪玉釵,膚色如雪,看起來跟京中那些嬌養出來的小姐一樣。
謝昭很難想象出,她那雙看起來柔若無骨的手,拿刀在戰場上進出的模樣。
“鎮北大將軍一直為大周鎮守北雲,勞苦功高,朕初登大寶,委實不知道該如何賞賜鎮北大將軍。”
謝昭麵色真誠的溫言開口,底下坐著的喬夫人微微垂首恭敬道:“陛下此言,實在是折煞我等了。”
“外子他身為大周的將軍,維護邊關安穩,這是他應盡之責,又敢厚顏要賞。”
謝昭道:“正因如此,朕才要更加厚賞。金銀錢財,這些都是舊例,朕思來想去,看到戰王與戰王妃,朕才想起來,大將軍的女兒正值議親的年紀。”
“喬夫人當年出身名門,大將軍又是大周股肱之臣,喬小姐的婚事自然不能馬虎。”
“是以,朕才下旨,請夫人跟小姐回京,擇親賜婚。”
喬夫人聞言立即起身行禮,“陛下厚恩如此,將軍府感激不盡。”
一直沉默的喬箏月忽而開口問道:“陛下,請恕臣女無禮,不知陛下打算為臣女與哪家公子賜婚?”
聲冷硬如冰,與她外表表現出來的沉默無害,截然相反。
謝昭看著她,想到她的名字,便不由得想起鎮北大將軍的一些舊事。
鎮北大將軍是個奇人,他夫人喬氏出自學醫世家,從前朝到大周,家中長輩多在太醫院任職,擔任太醫院院首。
然而風光了近百年的喬家,最後因診治大周一位寵妃,被人構陷,全族被滅,就留下喬氏這麽一根獨苗,
鎮北大將軍求娶喬氏後,生下的長女被他從母姓,說是延續喬家的香火。
當時所有人,哦不,即便現在,還是有人不懂鎮北大將軍的腦子是怎麽想的。
對於那些不理解他,甚至反罵他此舉大損天下男子威嚴的人,鎮北大將軍表示,你誰啊?
於是,喬氏的女兒,就隨母姓,取名箏月。
喬氏幼年家中突逢大變,她過得很不好,婚後,生下一女後傷了身子,再也無法受孕,是以,鎮北大將軍如今就隻喬箏月一個女兒。
謝昭目光溫和的看著她,“婚姻之事,不是兒戲,朕賜婚意在厚賞將軍府,如此,這結親的人選,自然是要你自己挑的喜歡,朕才下旨。”
喬箏月自接到京中要為她折親賜婚的聖旨,心中一直煩躁鬱悶。
她本以為,皇帝叫她回來,立馬就要嫁人,沒想到,竟然是將選擇權交給她。
喬箏月心底對謝昭的不滿減退不少,還好皇帝沒有亂點鴛鴦譜。
“多謝陛下隆恩。”
謝昭讓她們母女起來,“京中有才有貌的未婚公子,多如牛毛,你們母女好不容易回京一次,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多休息一段時間,看看京城的變化,賜婚一事,不著急,慢慢來就是了。”
喬夫人母女又是一番感激,謝昭心領了,賜婚的事暫且就這麽定下。
謝昭朝喬氏又問起之前的事,“鎮北大將軍可曾查明,此前傳信士兵意外消失的原因?”
話題跳得有點快,喬氏仍舊不慌不忙,淡定如常道:“回陛下,將軍他至今未能抓到幕後凶手,但他心中已經有了懷疑。”
謝昭將她眼底的沉重看在眼中,臉色也正了起來,他心底靈光一動,莫名想到後宮中最近異常老實的阿蘭陵,他道:“是北蚩嗎?”
喬氏深呼出一口氣,“陛下心思敏銳。”
“北蚩自與大周求和以來,近年來一直十分安分,並沒有鬧出什麽襲擊大周北雲邊境之事。”謝昭聲音聽不出情緒,“而且,他們在朕登基大典宮宴上,還將他們的公主獻給了朕。”
喬氏道:“是啊,正因如此,將軍他更加懷疑北蚩懷有更大的陰謀。”
說著,她從懷中拿出一封密信,遞給小喜子,謝昭接過小喜子奉來的信,將密信拆開。
在他看信的中間,喬氏沉聲道:“將軍他派人潛入北蚩府城之中,二十人,隻有三人勉強活著回來,帶回一點消息。他不能離開北雲,托臣婦將此信帶給陛下。”
謝昭漆黑的眼珠仔細的從那些墨色字句上看過。
鎮北大將軍雖是個武將,卻寫得一手堪比書法大家的字,六頁的墨紙,通篇下來,重點落在了一點上:
北蚩信奉神明成風,百姓癡狂,行事非人,望陛下謹慎而待。
這一點,謝昭在得知阿蘭陵的身份後,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上行下效,出身皇室的阿蘭陵,都曾入所謂的神殿,供奉神明,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猜測,底下的百姓,會是什麽樣。
鎮北大將軍的這封信,如今徹底將他心中的猜測蓋實。
謝昭將信紙折好,抬頭看向喬氏:“那三名勉強活著回來的探子如何了?”
喬氏堅毅的麵容上露出了不忍,“回陛下,他們回來時,已經不成人形,第三日,交代完消息,就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模樣,讓將軍將自己梟首而亡。”
不成人形,多是用來形容人受了重刑之後慘狀,然而謝昭聽完喬氏的話,竟然無比準確的明白過來,她口中的不成人形,或許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謝昭沉默下去,“他們是大周的勇士,朕會派人傳旨,加賞其身。”
喬氏真心而拜:“陛下仁厚。”
正事都已經說完,喬氏便帶著女兒退下。
上了馬車,喬氏閉上了眼,聲音沉沉:“你身邊那個瘋狗,繩子栓緊了。這裏是京城,不比北雲,狗惹了事,受罰的不隻狗,還有狗主人。”
喬箏月麵色如常,頷首應是。
喬氏聽到她冷硬的聲音,歎了口氣,睜開眼看著被自己精心教養長大的女兒,“月兒,你從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喬箏月看著自己母親一臉複雜情緒的模樣,垂首沉默。
“繼續看著吧。”
薑婉此番經難大變,心性比之前剛入京時,才有了些做精明商人的果斷。
“陛下,鎮北大將軍夫人與其千金,已至京城,此刻正在殿外請見。”
外頭的小太監進來回話。
謝昭將朱砂禦筆擱在筆架上,“傳。”
“是。”
很快,鎮北大將軍的妻女便走了進來。
“鎮北大將軍之妻喬氏,攜女拜見陛下。”
風塵仆仆,一襲墨青鬆雲紋衣的端莊婦人,與她身邊紅衣明媚的少女,整齊地俯首而拜,同聲道:
“願陛下萬年長樂!”
“都起來吧。”謝昭溫聲道:“賜坐上茶。”
“謝陛下隆恩。”
喬氏一直夫駐守邊疆,常常行走奔波在田野和士兵之中,膚色被北雲的烈日曬得發褐,原先溫婉豔麗的眉眼,如今添上了歲月的堅韌,與京中那些貴婦,是截然不同的模樣。
不過,她的女兒喬箏月倒是不同,謝昭所知曉的消息中,喬箏月自打知事起,就跟隨在父親身邊,出去軍營,如一般將士們訓練,甚至還隨軍剿匪過,風吹雨淋的,她身上卻半點看不出是常年待在軍中的人。
少女才十八的年華,身姿窈窕,紅色的廣袖羅裙,配著被梳起來的雲髻,金簪玉釵,膚色如雪,看起來跟京中那些嬌養出來的小姐一樣。
謝昭很難想象出,她那雙看起來柔若無骨的手,拿刀在戰場上進出的模樣。
“鎮北大將軍一直為大周鎮守北雲,勞苦功高,朕初登大寶,委實不知道該如何賞賜鎮北大將軍。”
謝昭麵色真誠的溫言開口,底下坐著的喬夫人微微垂首恭敬道:“陛下此言,實在是折煞我等了。”
“外子他身為大周的將軍,維護邊關安穩,這是他應盡之責,又敢厚顏要賞。”
謝昭道:“正因如此,朕才要更加厚賞。金銀錢財,這些都是舊例,朕思來想去,看到戰王與戰王妃,朕才想起來,大將軍的女兒正值議親的年紀。”
“喬夫人當年出身名門,大將軍又是大周股肱之臣,喬小姐的婚事自然不能馬虎。”
“是以,朕才下旨,請夫人跟小姐回京,擇親賜婚。”
喬夫人聞言立即起身行禮,“陛下厚恩如此,將軍府感激不盡。”
一直沉默的喬箏月忽而開口問道:“陛下,請恕臣女無禮,不知陛下打算為臣女與哪家公子賜婚?”
聲冷硬如冰,與她外表表現出來的沉默無害,截然相反。
謝昭看著她,想到她的名字,便不由得想起鎮北大將軍的一些舊事。
鎮北大將軍是個奇人,他夫人喬氏出自學醫世家,從前朝到大周,家中長輩多在太醫院任職,擔任太醫院院首。
然而風光了近百年的喬家,最後因診治大周一位寵妃,被人構陷,全族被滅,就留下喬氏這麽一根獨苗,
鎮北大將軍求娶喬氏後,生下的長女被他從母姓,說是延續喬家的香火。
當時所有人,哦不,即便現在,還是有人不懂鎮北大將軍的腦子是怎麽想的。
對於那些不理解他,甚至反罵他此舉大損天下男子威嚴的人,鎮北大將軍表示,你誰啊?
於是,喬氏的女兒,就隨母姓,取名箏月。
喬氏幼年家中突逢大變,她過得很不好,婚後,生下一女後傷了身子,再也無法受孕,是以,鎮北大將軍如今就隻喬箏月一個女兒。
謝昭目光溫和的看著她,“婚姻之事,不是兒戲,朕賜婚意在厚賞將軍府,如此,這結親的人選,自然是要你自己挑的喜歡,朕才下旨。”
喬箏月自接到京中要為她折親賜婚的聖旨,心中一直煩躁鬱悶。
她本以為,皇帝叫她回來,立馬就要嫁人,沒想到,竟然是將選擇權交給她。
喬箏月心底對謝昭的不滿減退不少,還好皇帝沒有亂點鴛鴦譜。
“多謝陛下隆恩。”
謝昭讓她們母女起來,“京中有才有貌的未婚公子,多如牛毛,你們母女好不容易回京一次,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多休息一段時間,看看京城的變化,賜婚一事,不著急,慢慢來就是了。”
喬夫人母女又是一番感激,謝昭心領了,賜婚的事暫且就這麽定下。
謝昭朝喬氏又問起之前的事,“鎮北大將軍可曾查明,此前傳信士兵意外消失的原因?”
話題跳得有點快,喬氏仍舊不慌不忙,淡定如常道:“回陛下,將軍他至今未能抓到幕後凶手,但他心中已經有了懷疑。”
謝昭將她眼底的沉重看在眼中,臉色也正了起來,他心底靈光一動,莫名想到後宮中最近異常老實的阿蘭陵,他道:“是北蚩嗎?”
喬氏深呼出一口氣,“陛下心思敏銳。”
“北蚩自與大周求和以來,近年來一直十分安分,並沒有鬧出什麽襲擊大周北雲邊境之事。”謝昭聲音聽不出情緒,“而且,他們在朕登基大典宮宴上,還將他們的公主獻給了朕。”
喬氏道:“是啊,正因如此,將軍他更加懷疑北蚩懷有更大的陰謀。”
說著,她從懷中拿出一封密信,遞給小喜子,謝昭接過小喜子奉來的信,將密信拆開。
在他看信的中間,喬氏沉聲道:“將軍他派人潛入北蚩府城之中,二十人,隻有三人勉強活著回來,帶回一點消息。他不能離開北雲,托臣婦將此信帶給陛下。”
謝昭漆黑的眼珠仔細的從那些墨色字句上看過。
鎮北大將軍雖是個武將,卻寫得一手堪比書法大家的字,六頁的墨紙,通篇下來,重點落在了一點上:
北蚩信奉神明成風,百姓癡狂,行事非人,望陛下謹慎而待。
這一點,謝昭在得知阿蘭陵的身份後,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上行下效,出身皇室的阿蘭陵,都曾入所謂的神殿,供奉神明,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猜測,底下的百姓,會是什麽樣。
鎮北大將軍的這封信,如今徹底將他心中的猜測蓋實。
謝昭將信紙折好,抬頭看向喬氏:“那三名勉強活著回來的探子如何了?”
喬氏堅毅的麵容上露出了不忍,“回陛下,他們回來時,已經不成人形,第三日,交代完消息,就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模樣,讓將軍將自己梟首而亡。”
不成人形,多是用來形容人受了重刑之後慘狀,然而謝昭聽完喬氏的話,竟然無比準確的明白過來,她口中的不成人形,或許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謝昭沉默下去,“他們是大周的勇士,朕會派人傳旨,加賞其身。”
喬氏真心而拜:“陛下仁厚。”
正事都已經說完,喬氏便帶著女兒退下。
上了馬車,喬氏閉上了眼,聲音沉沉:“你身邊那個瘋狗,繩子栓緊了。這裏是京城,不比北雲,狗惹了事,受罰的不隻狗,還有狗主人。”
喬箏月麵色如常,頷首應是。
喬氏聽到她冷硬的聲音,歎了口氣,睜開眼看著被自己精心教養長大的女兒,“月兒,你從前明明不是這樣的。”
喬箏月看著自己母親一臉複雜情緒的模樣,垂首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