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保定戰前夕
軍團視角下最強裝備組裝抗戰 作者:有機有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火車的準確鎖定,我軍迅速掌控了倭寇火車的行蹤。在空軍偵察機的緊密配合下,我軍空軍部隊得以在倭寇火車的行駛過程中精準追蹤到這輛承載著罪惡的列車。此時,倭寇的火車已然駛出了北平城。
空軍的空降師第 305 團,在運輸機的有力保障下,迅速降落在鐵路沿線的鬆林店鎮,並按照預定計劃在指定位置嚴陣以待,做好了周全的埋伏。
空軍飛行大隊也緊密配合空降師部隊,對鐵路展開了猛烈的轟炸,成功阻斷了交通,迫使倭寇火車停滯在了鬆林店鎮外。
倭寇的火車押送隊伍在火車停運的第一時間,就心急火燎地開始呼叫增援。然而,我軍飛機早已開始對四周倭寇的各個駐地實施了嚴密的封鎖,堅決確保倭寇的援軍無法及時趕來。
而我軍空降師部隊果斷地向倭寇的火車發起了進攻。由於火車上裝載著大量令人膽寒的毒氣彈,倭寇士兵心存忌憚,不敢全力防守,隻能邊打邊退。
我軍在行動前做了充分的預防準備,戰士們身著防護服,佩戴防毒麵具,再加上強大而充足的火力壓製,很快就將倭寇部隊逼退,成功控製了火車。
雖然我軍順利掌控了這裏,但望著滿滿一車的毒氣彈,戰士們也是滿心無奈。此時既無法就地銷毀,也難以進行轉移,而且隨車的眾多百姓也難以一並帶走。空降師部隊隻能迅速將情況匯報給軍部。
好在經過審慎商議,我軍第五集團軍在太行山區域附近的一渡鎮建立了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並且有充足的兵力駐守。隨後,我軍空軍部隊空投了大量裝甲運輸車,前來轉移這批危險的毒氣彈。
1938 年 9 月 18 日,華夏空軍第一、第三航空大隊共計 600 餘架 b-24 轟炸機,500 架 me 262 型戰鬥機,毅然啟動了預期為期三天的報複性打擊計劃。
在 9 月 18 日當天中午,我軍空軍第一航空大隊和第三航空大隊,已經對倭寇在保定、津門、北平區域內,包括縣城以及交通要道的倭寇的所有防禦陣地、機場、軍營、火車站、倉庫、炮樓、指揮部,進行了持續一上午的集中打擊。
在這激烈的攻擊態勢下,張凡在金陵城公開發表了擲地有聲的演講。他表示,如果倭寇繼續使用毒氣彈和進行細菌實驗,那麽華夏軍將會大規模製造各種毒氣彈,對倭寇本土展開堅決打擊。
在回答各國記者的問題時,李雙碩嚴正指出,倭寇目前在已然侵略華夏的既定事實基礎上,不僅不主動退兵,還製造全球公開反對的毒氣彈,這是對地球所有國家的公然挑釁,也是對華夏政府的極度藐視。華夏政府雖然成立不久,但作為華夏人民的政府,有堅定的能力和不可推卸的責任保衛國家領土的完整。
從今天起,將對仍滯留在華夏領土範圍內的倭寇所有勢力進行堅決驅除,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如果再有任何倭寇膽敢對我國人民實施屠殺,我國必將予以多倍的有力還擊。
在麵對國內的相關問題時,張凡表示願意以和平的方式接收所有的愛國組織,期望實現和平過渡。並且在報告的最後,我軍駐守蘇省的第二航空大隊、第四航空大隊和第一集團軍的裝甲部隊,紛紛在金陵城外舉行了氣勢恢宏的聯合閱兵儀式。再加上我軍之前在魯東的軍事力量和渤海海戰的海軍力量,整個記者會現場令各國勢力都深感震驚,為之側目。
毒氣彈的銷毀需要專業且嚴格的流程,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高溫焚燒法
1. 原理:
- 將毒氣彈置於特殊的高溫焚燒爐中,在高溫條件下,使毒劑及彈體分解為無害的物質。
- 通過精確控製溫度和氧氣供應,確保毒劑被完全破壞,不會產生二次汙染。
2. 步驟:
- 首先對毒氣彈進行安全檢查和預處理,去除可能存在的外部危險因素。
- 將毒氣彈小心地送入焚燒爐,按照預定的程序逐步升溫。
- 在焚燒過程中,實時監測排放氣體,確保其中不含有毒物質殘留。
二、化學中和法
1. 原理:
- 利用特定的化學試劑與毒劑發生反應,將其轉化為無毒或低毒的物質。
- 根據不同類型的毒劑,選擇合適的中和試劑,確保反應完全且產物穩定。
2. 步驟:
- 確定毒氣彈中的毒劑成分,選擇相應的化學中和試劑。
- 在嚴格控製的條件下,將中和試劑與毒氣彈中的毒劑進行混合反應。
- 對反應後的產物進行檢測,確保其達到安全標準。
三、安全填埋法
1. 原理:
- 將經過預處理的毒氣彈埋入專門設計的安全填埋場中,通過多層防護措施防止毒劑泄漏。
- 填埋場通常具有防滲、防漏、監測等功能,以確保環境安全。
2. 步驟:
- 對毒氣彈進行密封和包裝,以減少泄漏風險。
- 在符合標準的填埋場中,按照規定的深度和方式進行填埋。
- 安裝監測設備,對填埋場進行長期監測,防止意外發生。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毒氣彈的銷毀都必須在專業人員的嚴格操作和監管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環保。
空降兵的裝備如下:
武器類:
- m1加蘭德步槍:標準製式步槍,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30-06口徑子彈,彈倉容量8發,有效射程較遠,能在中遠距離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是空降兵的主要武器之一。
- m1a1卡賓槍:比步槍更輕便,采用.30口徑子彈,可折疊槍托,方便空降兵在狹窄空間攜帶和使用,例如在飛機內或剛著陸時。
- 勃朗寧m1919a4重機槍:空降班機槍組一般配備一挺。該槍是氣冷式、彈鏈供彈的中型機槍,.30口徑,理論射速較高,火力持續性強,能為班組提供強大的壓製火力,但槍身較重,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和攜帶。
- 湯普森衝鋒槍:也叫“湯姆森衝鋒槍”,具有較高的射速和近戰火力,使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有20發和30發等不同類型。早期型號比較笨重,後來經過改進更加輕便,適合在近距離戰鬥和城市巷戰中使用。
- m3衝鋒槍:也稱為“黃油槍”,是一種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的衝鋒槍,采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30發。它的外形獨特,結構相對簡單,便於生產和維護,在戰爭後期被廣泛裝備,可在近戰中提供快速的火力輸出。
- m1911a1手槍:這是一款經典的半自動手槍,使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7發。具有較大的威力和良好的可靠性,是空降兵的自衛武器,在主武器出現故障或近距離遭遇敵人時使用。
- 勃朗寧自動步槍(bar):部分空降班會配備,雖然美軍將其作為補充火力,當作機槍使用,但實際上它是一種自動步槍。使用.30-06口徑子彈,彈匣容量20發,具有較高的射速和一定的火力持續性,能夠在中近距離提供較強的火力支援。
- m2傘兵折疊刀:裝在跳傘服衣領下專門的口袋內,用於在跳傘著陸出現困難時割斷吊傘繩。
- m3戰壕刀:近身搏鬥的刀具,在近距離戰鬥或緊急情況下使用。
- 服裝類:
- m1942傘兵夾克:1941年12月采用,防風防水,前襟從領口一直到底腰位置由拉鏈閉合,整體腰帶配有方形帶扣,胸部帶有2個傾斜胸口袋,僅有這一種製造樣式。
- m1941傘兵長褲:1942年2月規定樣式,帶有2個邊口袋、1個表袋、2個臀口袋以及2個大腿邊側的可擴展型大口袋。
- m1943野戰夾克:精心設計用於空降兵,這是一種未經修改的傘兵服。
- 跳傘靴:為標準的紅褐色高筒靴,帶有特色鞋頭;根據腳的尺碼帶有11到13對同一尺寸規格的鞋眼,以穿過鞋帶;
- 其他裝備:
- t-5降落傘:有主傘和備用傘,傘具采用白色、綠色或淺橄欖褐色重型背帶,有一個附加的帶扣縫在右邊,在胸部位置可以連接武器袋或炸藥包。
- 定位和逃脫設備:供給盟軍空勤人員使用
- 空降兵通信裝備:地麵無線電信標,用於先行的探路者小隊及時發送著陸地區情況以引導後繼運輸機大部隊。飛機儀表盤上有“雷別卡”(reba)儀器,即飛機詢問應答器,可發送詢問電波,地麵無線電信標工作時能發送信號進行飛機導航。每枚信標在使用前要進行前期設置,確定使用某種頻率,針對某個航空運輸機單位。在近距離內,無線電信標可進行短聲或莫爾斯信號的交換,且這種設備帶有自毀裝置
- m36背包:使用y形帶對腰封進行固定,可攜帶一些個人物品,如飯盒、勺子、叉子、水壺(斜挎在身上),以及布袋(可裝水)等。
- 彈藥袋:腰間的彈匣袋可攜帶m1加蘭德步槍的10發彈夾和m1903春田步槍的20發橋夾等。
- 急救包:胸前有急救包,裏麵有繃帶、止血藥等。
- 繩子:有一捆30米長的繩子,用於士兵跳傘後若掛在樹上時可順利落地。
空軍的空降師第 305 團,在運輸機的有力保障下,迅速降落在鐵路沿線的鬆林店鎮,並按照預定計劃在指定位置嚴陣以待,做好了周全的埋伏。
空軍飛行大隊也緊密配合空降師部隊,對鐵路展開了猛烈的轟炸,成功阻斷了交通,迫使倭寇火車停滯在了鬆林店鎮外。
倭寇的火車押送隊伍在火車停運的第一時間,就心急火燎地開始呼叫增援。然而,我軍飛機早已開始對四周倭寇的各個駐地實施了嚴密的封鎖,堅決確保倭寇的援軍無法及時趕來。
而我軍空降師部隊果斷地向倭寇的火車發起了進攻。由於火車上裝載著大量令人膽寒的毒氣彈,倭寇士兵心存忌憚,不敢全力防守,隻能邊打邊退。
我軍在行動前做了充分的預防準備,戰士們身著防護服,佩戴防毒麵具,再加上強大而充足的火力壓製,很快就將倭寇部隊逼退,成功控製了火車。
雖然我軍順利掌控了這裏,但望著滿滿一車的毒氣彈,戰士們也是滿心無奈。此時既無法就地銷毀,也難以進行轉移,而且隨車的眾多百姓也難以一並帶走。空降師部隊隻能迅速將情況匯報給軍部。
好在經過審慎商議,我軍第五集團軍在太行山區域附近的一渡鎮建立了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並且有充足的兵力駐守。隨後,我軍空軍部隊空投了大量裝甲運輸車,前來轉移這批危險的毒氣彈。
1938 年 9 月 18 日,華夏空軍第一、第三航空大隊共計 600 餘架 b-24 轟炸機,500 架 me 262 型戰鬥機,毅然啟動了預期為期三天的報複性打擊計劃。
在 9 月 18 日當天中午,我軍空軍第一航空大隊和第三航空大隊,已經對倭寇在保定、津門、北平區域內,包括縣城以及交通要道的倭寇的所有防禦陣地、機場、軍營、火車站、倉庫、炮樓、指揮部,進行了持續一上午的集中打擊。
在這激烈的攻擊態勢下,張凡在金陵城公開發表了擲地有聲的演講。他表示,如果倭寇繼續使用毒氣彈和進行細菌實驗,那麽華夏軍將會大規模製造各種毒氣彈,對倭寇本土展開堅決打擊。
在回答各國記者的問題時,李雙碩嚴正指出,倭寇目前在已然侵略華夏的既定事實基礎上,不僅不主動退兵,還製造全球公開反對的毒氣彈,這是對地球所有國家的公然挑釁,也是對華夏政府的極度藐視。華夏政府雖然成立不久,但作為華夏人民的政府,有堅定的能力和不可推卸的責任保衛國家領土的完整。
從今天起,將對仍滯留在華夏領土範圍內的倭寇所有勢力進行堅決驅除,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如果再有任何倭寇膽敢對我國人民實施屠殺,我國必將予以多倍的有力還擊。
在麵對國內的相關問題時,張凡表示願意以和平的方式接收所有的愛國組織,期望實現和平過渡。並且在報告的最後,我軍駐守蘇省的第二航空大隊、第四航空大隊和第一集團軍的裝甲部隊,紛紛在金陵城外舉行了氣勢恢宏的聯合閱兵儀式。再加上我軍之前在魯東的軍事力量和渤海海戰的海軍力量,整個記者會現場令各國勢力都深感震驚,為之側目。
毒氣彈的銷毀需要專業且嚴格的流程,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高溫焚燒法
1. 原理:
- 將毒氣彈置於特殊的高溫焚燒爐中,在高溫條件下,使毒劑及彈體分解為無害的物質。
- 通過精確控製溫度和氧氣供應,確保毒劑被完全破壞,不會產生二次汙染。
2. 步驟:
- 首先對毒氣彈進行安全檢查和預處理,去除可能存在的外部危險因素。
- 將毒氣彈小心地送入焚燒爐,按照預定的程序逐步升溫。
- 在焚燒過程中,實時監測排放氣體,確保其中不含有毒物質殘留。
二、化學中和法
1. 原理:
- 利用特定的化學試劑與毒劑發生反應,將其轉化為無毒或低毒的物質。
- 根據不同類型的毒劑,選擇合適的中和試劑,確保反應完全且產物穩定。
2. 步驟:
- 確定毒氣彈中的毒劑成分,選擇相應的化學中和試劑。
- 在嚴格控製的條件下,將中和試劑與毒氣彈中的毒劑進行混合反應。
- 對反應後的產物進行檢測,確保其達到安全標準。
三、安全填埋法
1. 原理:
- 將經過預處理的毒氣彈埋入專門設計的安全填埋場中,通過多層防護措施防止毒劑泄漏。
- 填埋場通常具有防滲、防漏、監測等功能,以確保環境安全。
2. 步驟:
- 對毒氣彈進行密封和包裝,以減少泄漏風險。
- 在符合標準的填埋場中,按照規定的深度和方式進行填埋。
- 安裝監測設備,對填埋場進行長期監測,防止意外發生。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毒氣彈的銷毀都必須在專業人員的嚴格操作和監管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環保。
空降兵的裝備如下:
武器類:
- m1加蘭德步槍:標準製式步槍,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30-06口徑子彈,彈倉容量8發,有效射程較遠,能在中遠距離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是空降兵的主要武器之一。
- m1a1卡賓槍:比步槍更輕便,采用.30口徑子彈,可折疊槍托,方便空降兵在狹窄空間攜帶和使用,例如在飛機內或剛著陸時。
- 勃朗寧m1919a4重機槍:空降班機槍組一般配備一挺。該槍是氣冷式、彈鏈供彈的中型機槍,.30口徑,理論射速較高,火力持續性強,能為班組提供強大的壓製火力,但槍身較重,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和攜帶。
- 湯普森衝鋒槍:也叫“湯姆森衝鋒槍”,具有較高的射速和近戰火力,使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有20發和30發等不同類型。早期型號比較笨重,後來經過改進更加輕便,適合在近距離戰鬥和城市巷戰中使用。
- m3衝鋒槍:也稱為“黃油槍”,是一種較為簡單、成本較低的衝鋒槍,采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30發。它的外形獨特,結構相對簡單,便於生產和維護,在戰爭後期被廣泛裝備,可在近戰中提供快速的火力輸出。
- m1911a1手槍:這是一款經典的半自動手槍,使用.45口徑子彈,彈匣容量7發。具有較大的威力和良好的可靠性,是空降兵的自衛武器,在主武器出現故障或近距離遭遇敵人時使用。
- 勃朗寧自動步槍(bar):部分空降班會配備,雖然美軍將其作為補充火力,當作機槍使用,但實際上它是一種自動步槍。使用.30-06口徑子彈,彈匣容量20發,具有較高的射速和一定的火力持續性,能夠在中近距離提供較強的火力支援。
- m2傘兵折疊刀:裝在跳傘服衣領下專門的口袋內,用於在跳傘著陸出現困難時割斷吊傘繩。
- m3戰壕刀:近身搏鬥的刀具,在近距離戰鬥或緊急情況下使用。
- 服裝類:
- m1942傘兵夾克:1941年12月采用,防風防水,前襟從領口一直到底腰位置由拉鏈閉合,整體腰帶配有方形帶扣,胸部帶有2個傾斜胸口袋,僅有這一種製造樣式。
- m1941傘兵長褲:1942年2月規定樣式,帶有2個邊口袋、1個表袋、2個臀口袋以及2個大腿邊側的可擴展型大口袋。
- m1943野戰夾克:精心設計用於空降兵,這是一種未經修改的傘兵服。
- 跳傘靴:為標準的紅褐色高筒靴,帶有特色鞋頭;根據腳的尺碼帶有11到13對同一尺寸規格的鞋眼,以穿過鞋帶;
- 其他裝備:
- t-5降落傘:有主傘和備用傘,傘具采用白色、綠色或淺橄欖褐色重型背帶,有一個附加的帶扣縫在右邊,在胸部位置可以連接武器袋或炸藥包。
- 定位和逃脫設備:供給盟軍空勤人員使用
- 空降兵通信裝備:地麵無線電信標,用於先行的探路者小隊及時發送著陸地區情況以引導後繼運輸機大部隊。飛機儀表盤上有“雷別卡”(reba)儀器,即飛機詢問應答器,可發送詢問電波,地麵無線電信標工作時能發送信號進行飛機導航。每枚信標在使用前要進行前期設置,確定使用某種頻率,針對某個航空運輸機單位。在近距離內,無線電信標可進行短聲或莫爾斯信號的交換,且這種設備帶有自毀裝置
- m36背包:使用y形帶對腰封進行固定,可攜帶一些個人物品,如飯盒、勺子、叉子、水壺(斜挎在身上),以及布袋(可裝水)等。
- 彈藥袋:腰間的彈匣袋可攜帶m1加蘭德步槍的10發彈夾和m1903春田步槍的20發橋夾等。
- 急救包:胸前有急救包,裏麵有繃帶、止血藥等。
- 繩子:有一捆30米長的繩子,用於士兵跳傘後若掛在樹上時可順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