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扶桑擠過人群,提著燈,在邊上看了一會兒。
小和尚似乎沒有察覺到寧扶桑的到來,他替老人家號脈完後,認真地叮囑老人家的孫子:“回去後,以枸杞二兩、石膏碎一兩、小麥一兩五錢……水二鬥煮,麥熟藥成,去滓,每服一升,一日二次,給老人家服食即可。”
“你阿婆的身體沒有什麽大礙,放心。”
小童連連點頭:“我記下了,多謝大師!”
空生溫和地笑了笑,起身之際,朝提燈的少女打招呼:“寧施主。”
寧扶桑沒有刻意隱藏氣息,她到的時候,空生就察覺了。
“寧施主閉關數日,傷勢可有好轉?”
寧扶桑房門上的防禦,空生自然感知得到,所以這一連數日,都沒有去打擾她。
原本,他是想相贈靈藥,但現在看來,似乎用不上了。
寧扶桑渾身氣息,平穩有力,呼吸綿長,氣色紅潤,傷勢已經徹底痊愈。
她看著隱沒在人群裏的老人家和稚童,唇角輕彎,戲謔道:“小和尚,還懂藥理?”
空生沒有糾正她的稱呼,反而認認真真解釋道:“家師與素靈穀穀主,交情甚篤,便跟著學過一點醫術。”
“哦。”她又沒懷疑小和尚給人亂開方子。
這時,人群騷動起來,有稚童輕呼的聲音傳入耳中。
“姐姐快看,火壺表演要開始了!”
女童梳著雙丫髻,坐在男人的肩頭,發帶飛舞,拂過寧扶桑的眼角。
她沒和小孩計較,抬眸看去,隻見一個身披黑色鬥篷的高大男人,手中各持一把特製的火壺,緩緩步入眾人的視線。
起初,火星隻有零碎的一點點,從壺口飛泄出來。隨著厚重、莊嚴的鼓點聲,一拍一拍響起,火壺被男人舉過頭頂,在空中劃出耀眼的光流。
男人旋轉火壺,表演進入高潮,眾人屏息,隻見火光瀲灩,無數火星像千樹繁花被吹散,亂落如雨,動人心魄。
寧扶桑沒見過這樣的表演,也知道,火光寓意著驅疾避禍,百家安寧,這應該也是大差不差的。
一個七八歲的女童,捧著銅鑼,向大家討賞錢,停在空生麵前的時候,她卻有些猶豫了。
隻聽過和尚向人化緣的,沒聽過有找和尚要錢的,她咬了咬唇,還是避開了這個生得眉目如畫,氣質高潔的和尚。
寧扶桑輕笑出聲,伸手摘下儲物袋,往小姑娘的銅鑼裏一倒,“哐哐當當”的聲響,此起彼伏。
小姑娘眼眸圓睜,沒想過這麽一個小荷包裏,能裝這麽多銅板,感受到手上沉甸甸的重量,連忙道:“多謝姐姐,祝姐姐韶華永駐,長壽無疆!”
韶華永駐,長壽無疆。
寧扶桑咀嚼著這兩句祝詞,眉眼揚起笑意。凡人是做不到這一點了,但修士想韶華永駐,長壽無疆,還是很容易的。
她喚住小姑娘,將花燈塞到她手上:“送你了。”
這盞花燈,呈現魚龍狀,身姿纖細優美,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小姑娘張口欲拒絕,但放眼看去,早已經沒有寧扶桑的身影了。
空生似有不解:“寧施主,怎麽會有這麽多凡人的銀錢?”
寧扶桑說:“買的。”
“買的?”第一次聽說,銀錢還能買,空生更糊塗了。
寧扶桑唇畔輕揚:“我用一塊靈石買的。”
直到見到店小二,空生終於弄明白,她是怎麽買銀錢的了。
一塊靈石,買三百錢,兩方都覺得自己賺了。
寧扶桑沒有星夜趕路的急迫,翌日一早,修煉完畢,才和空生,重新上路。
小半月風雨兼程後,終於到了池州和靈州的交界地帶。
“寧施主,你的這塊石頭,小僧無能為力了。”
空生將石頭還給她。
上麵的禁製,還有最後五層,玄奧非常,複雜無比,空生不是主修陣法、禁製一道,怕損壞她裏麵的東西,因此不敢再繼續拆解。
這個結果,已經很出乎寧扶桑的意料了。想她上次在鬼市,花了兩千靈石,那老頭才給她拆掉六層禁製,小和尚免費就幫她拆了二十層禁製,不愧是空雲寺,古道熱腸的和尚!
寧扶桑收起這古怪的石頭,問道:“小和尚,你在禁製一道上的造詣,大概在什麽水平?”
她心裏有個數之後,也好比照這個水平,去尋更厲害的陣法師。
空生也不知道自己大概是什麽水準,他猜出寧扶桑的意圖,便明言道:“寧施主若是想解剩下的禁製,恐怕要找一位,陣法大宗師。”
陣修按照水準,可分為,普通陣法師、陣法大師、陣法宗師、陣法大宗師,以及無上大宗師。
同理,劍道也是這樣。
寧扶桑不知道陣法大宗師有多難得,但她知道,一位劍道大宗師,是多鳳毛麟角的存在。
即使是南星劍宗,劍道大宗師,也沒多少位。
寧扶桑覺得,她去找一位陣法大宗師,還不如等小和尚在陣道上的造詣,突破大宗師來得快。
石頭上的禁製,寧扶桑自己也是研究過的,共有三十六層,每六層一組,小和尚都能解開最後一組的第一層禁製,說明他的水平,其實離大宗師很接近了。
這合理嗎?
他又不是陣法師。
小和尚學這麽雜就算了,還學得這麽精,讓命道閣的修士,情何以堪?
寧扶桑哪怕是專修劍道,離劍道宗師,都還差得遠呢。
不過她也知道,自己起步太晚。六歲之前,她還在俗世,小和尚就已經在空雲寺跟隨師父修行了。
六歲之後,她在長生殿,那些人隻教她修靈之法,但不會傳授她任何功法。
十一歲她拜入南星劍宗,在洗劍池待了三年,研讀史書,了解鍾靈天下。
十四歲時,跟隨顧夫子打基礎,學習禦劍之術。
十七歲時,進入內門,正式接觸劍道。至如今,不過才過去一年的時間,三十三峰中沒有寧扶桑所追尋的劍道,但她也還未找到,屬於自己的劍道。
殺伐之劍,隻是手段,並非寧扶桑的追求。
將來,她若是能一劍斬開天幕,或許會對自己的劍道,有所感悟吧。
空生還不知道,寧扶桑沒將希望,寄托於找一位陣道大宗師,而是寄希望於自己身上。
她是晚輩,想見一位陣道大宗師哪有那麽容易?即使見到了,她又憑什麽能請人家出手呢?
還是空雲寺的小和尚好,別人寧扶桑不好說,但她確定,空生不收報酬。
小和尚似乎沒有察覺到寧扶桑的到來,他替老人家號脈完後,認真地叮囑老人家的孫子:“回去後,以枸杞二兩、石膏碎一兩、小麥一兩五錢……水二鬥煮,麥熟藥成,去滓,每服一升,一日二次,給老人家服食即可。”
“你阿婆的身體沒有什麽大礙,放心。”
小童連連點頭:“我記下了,多謝大師!”
空生溫和地笑了笑,起身之際,朝提燈的少女打招呼:“寧施主。”
寧扶桑沒有刻意隱藏氣息,她到的時候,空生就察覺了。
“寧施主閉關數日,傷勢可有好轉?”
寧扶桑房門上的防禦,空生自然感知得到,所以這一連數日,都沒有去打擾她。
原本,他是想相贈靈藥,但現在看來,似乎用不上了。
寧扶桑渾身氣息,平穩有力,呼吸綿長,氣色紅潤,傷勢已經徹底痊愈。
她看著隱沒在人群裏的老人家和稚童,唇角輕彎,戲謔道:“小和尚,還懂藥理?”
空生沒有糾正她的稱呼,反而認認真真解釋道:“家師與素靈穀穀主,交情甚篤,便跟著學過一點醫術。”
“哦。”她又沒懷疑小和尚給人亂開方子。
這時,人群騷動起來,有稚童輕呼的聲音傳入耳中。
“姐姐快看,火壺表演要開始了!”
女童梳著雙丫髻,坐在男人的肩頭,發帶飛舞,拂過寧扶桑的眼角。
她沒和小孩計較,抬眸看去,隻見一個身披黑色鬥篷的高大男人,手中各持一把特製的火壺,緩緩步入眾人的視線。
起初,火星隻有零碎的一點點,從壺口飛泄出來。隨著厚重、莊嚴的鼓點聲,一拍一拍響起,火壺被男人舉過頭頂,在空中劃出耀眼的光流。
男人旋轉火壺,表演進入高潮,眾人屏息,隻見火光瀲灩,無數火星像千樹繁花被吹散,亂落如雨,動人心魄。
寧扶桑沒見過這樣的表演,也知道,火光寓意著驅疾避禍,百家安寧,這應該也是大差不差的。
一個七八歲的女童,捧著銅鑼,向大家討賞錢,停在空生麵前的時候,她卻有些猶豫了。
隻聽過和尚向人化緣的,沒聽過有找和尚要錢的,她咬了咬唇,還是避開了這個生得眉目如畫,氣質高潔的和尚。
寧扶桑輕笑出聲,伸手摘下儲物袋,往小姑娘的銅鑼裏一倒,“哐哐當當”的聲響,此起彼伏。
小姑娘眼眸圓睜,沒想過這麽一個小荷包裏,能裝這麽多銅板,感受到手上沉甸甸的重量,連忙道:“多謝姐姐,祝姐姐韶華永駐,長壽無疆!”
韶華永駐,長壽無疆。
寧扶桑咀嚼著這兩句祝詞,眉眼揚起笑意。凡人是做不到這一點了,但修士想韶華永駐,長壽無疆,還是很容易的。
她喚住小姑娘,將花燈塞到她手上:“送你了。”
這盞花燈,呈現魚龍狀,身姿纖細優美,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小姑娘張口欲拒絕,但放眼看去,早已經沒有寧扶桑的身影了。
空生似有不解:“寧施主,怎麽會有這麽多凡人的銀錢?”
寧扶桑說:“買的。”
“買的?”第一次聽說,銀錢還能買,空生更糊塗了。
寧扶桑唇畔輕揚:“我用一塊靈石買的。”
直到見到店小二,空生終於弄明白,她是怎麽買銀錢的了。
一塊靈石,買三百錢,兩方都覺得自己賺了。
寧扶桑沒有星夜趕路的急迫,翌日一早,修煉完畢,才和空生,重新上路。
小半月風雨兼程後,終於到了池州和靈州的交界地帶。
“寧施主,你的這塊石頭,小僧無能為力了。”
空生將石頭還給她。
上麵的禁製,還有最後五層,玄奧非常,複雜無比,空生不是主修陣法、禁製一道,怕損壞她裏麵的東西,因此不敢再繼續拆解。
這個結果,已經很出乎寧扶桑的意料了。想她上次在鬼市,花了兩千靈石,那老頭才給她拆掉六層禁製,小和尚免費就幫她拆了二十層禁製,不愧是空雲寺,古道熱腸的和尚!
寧扶桑收起這古怪的石頭,問道:“小和尚,你在禁製一道上的造詣,大概在什麽水平?”
她心裏有個數之後,也好比照這個水平,去尋更厲害的陣法師。
空生也不知道自己大概是什麽水準,他猜出寧扶桑的意圖,便明言道:“寧施主若是想解剩下的禁製,恐怕要找一位,陣法大宗師。”
陣修按照水準,可分為,普通陣法師、陣法大師、陣法宗師、陣法大宗師,以及無上大宗師。
同理,劍道也是這樣。
寧扶桑不知道陣法大宗師有多難得,但她知道,一位劍道大宗師,是多鳳毛麟角的存在。
即使是南星劍宗,劍道大宗師,也沒多少位。
寧扶桑覺得,她去找一位陣法大宗師,還不如等小和尚在陣道上的造詣,突破大宗師來得快。
石頭上的禁製,寧扶桑自己也是研究過的,共有三十六層,每六層一組,小和尚都能解開最後一組的第一層禁製,說明他的水平,其實離大宗師很接近了。
這合理嗎?
他又不是陣法師。
小和尚學這麽雜就算了,還學得這麽精,讓命道閣的修士,情何以堪?
寧扶桑哪怕是專修劍道,離劍道宗師,都還差得遠呢。
不過她也知道,自己起步太晚。六歲之前,她還在俗世,小和尚就已經在空雲寺跟隨師父修行了。
六歲之後,她在長生殿,那些人隻教她修靈之法,但不會傳授她任何功法。
十一歲她拜入南星劍宗,在洗劍池待了三年,研讀史書,了解鍾靈天下。
十四歲時,跟隨顧夫子打基礎,學習禦劍之術。
十七歲時,進入內門,正式接觸劍道。至如今,不過才過去一年的時間,三十三峰中沒有寧扶桑所追尋的劍道,但她也還未找到,屬於自己的劍道。
殺伐之劍,隻是手段,並非寧扶桑的追求。
將來,她若是能一劍斬開天幕,或許會對自己的劍道,有所感悟吧。
空生還不知道,寧扶桑沒將希望,寄托於找一位陣道大宗師,而是寄希望於自己身上。
她是晚輩,想見一位陣道大宗師哪有那麽容易?即使見到了,她又憑什麽能請人家出手呢?
還是空雲寺的小和尚好,別人寧扶桑不好說,但她確定,空生不收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