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沒去過西藏,這意味著她和小哥沒法直接傳送過去。他們到了那裏附近後,就換成了越野車。
墨脫常年封山,進出困難。這裏正規的郵局一直以來隻能接收信件,沒法寄出信件,最近才建造出了通郵的路徑。但郵車不是每日都有,運作的頻率不高,每周一次已經算頻繁了。
這些都是他們到了郵局時,聽櫃台的人說的。因為墨脫不常來人,尤其是年輕人。因此兩人被關切地詢問了一番。
像蟻這種白發紫眼的年輕女孩,還有小哥這種穿藏藍色連帽衫,兩人身上又背刀帶劍的。明眼人一看都以為是在cosy趕時髦的新潮小孩。
當然,這種結論,是隻有接受了新潮思想,知識麵廣的人才會知道。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把他們看做是穿奇裝異服的叛逆小鬼。
郵局的工作人員是一個老大叔。他用生硬的普通話和小哥聊天,想知道他們為什麽到這裏來。
但是小哥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蟻對於言語套話,有著十足的警惕心,非但沒透露出一星半點,反而還從大叔的嘴裏套出不少情況來。
她指著掛在櫃台後麵牆壁上的一幅油畫,問道:“阿叔,那幅畫畫的哪呀?”
那是一幅畫技粗糙,但用色大膽的油畫。有幾分印象派畫家莫奈的風采……至少在對自然景物的感知上,有那麽一點異曲同工之妙。
畫中有一個側身站著的人,上身穿著喇嘛的衣服,下身穿著一件藏袍,站在山間。
蟻一眼就知道,這人是小哥。她看向小哥,小哥微不可察地點頭。
大叔看向那幅油畫,“畫裏麵的山是卡爾仁次雪山。”
其實蟻不需要問的。藝術家和常人的區別,就是他們往往在自己的作品裏傾注了深刻的情感,盡管有時他們自己都未曾發覺。而這份情感,足以讓蟻探尋到這幅畫的地點。
她親切地問道:“我能湊近看一下嗎?”
這時,一個三十多的男人拎著燒熱的水壺出現了,他皮膚黝黑,平靜的眼神難得起了一絲波瀾。用沙啞的聲音說:“你這樣的小女孩,來到這裏,還喜歡我臨摹的畫,真怪。”
他提醒地說:“看看就好,別碰。本來顏色就掉得差不多了。”
他轉頭回去,看著在一旁站著的小哥,眯了眯眼睛,嘟囔道,“奇怪,我怎麽好像在哪看過你……”
他想了一下,沒想起來,就不想了。給櫃台的大叔倒了一水壺熱水,就徑直回到路邊的鍋爐房中。他的工作,就是在鍋爐房賣燒開的水。
蟻從畫中探查到地點後,遙遙指著門外潔白的雪山後麵,那在蒙蒙的雪霧之中,隱隱顯現的一座銀白色的建築。
“那裏就是你最後的記憶了嗎?”
小哥遙望那個方向,點頭。
“那我們走吧。”
兩人在大叔驚異的目光中,逐漸走向遠方,消失在茫茫的白色之中。
幾個小時後,他們來到了那座銀白色的建築,一座廟門破敗的喇嘛廟前。
喇嘛廟的廟門隻有半個人寬,透過木門,可以看到裏麵有一個小小的庭院,院子裏麵放著石磨、石桌和石椅。
庭院盡頭的房屋依山而建,看著占地很廣,實際內部空間不大。
來到這裏,小哥似乎回憶起了什麽,輕車熟路地敲門,用藏語對著裏麵出來迎客的喇嘛說:“我來了。”
這話沒頭沒尾的,但是喇嘛聽懂了,帶著小哥和蟻去到一間禪房。
整個房間很是昏暗,唯一的光源是破舊的窗簾上的洞。兩人邁過地上成堆的經卷走進去。裏麵有幾個年輕的喇嘛和一個年長的老喇嘛。
老喇嘛目光炯炯地看著小哥,說:“沒想到我還能等到你。有人留了一件東西給你。”
他從僧衣裏掏出一卷經文,但那上麵記錄的並非經文,而是小哥的過往。他把經卷交給小哥,說:“能完成囑托,真是太好了。”
說完,他就閉上了眼睛。
別擔心,人還活得好好的,隻是在閉目養神。
其他幾位年輕的喇嘛把他們從房間裏請了出去。
雖然如此,因為小哥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蟻就陪著他在這裏住了幾天。
喇嘛廟有許多天井,一個連著一個,大小不一,小的天井真就跟一口井一般大。蟻往裏深入,在一處天井裏,看見了小哥的雕像。
這是小哥自己雕的,蟻一眼就看得出來。石像並不精細,也沒有雕刻完全,隻有臉是能看的。蟻對他半吊子的工作態度表示鄙夷。
她自己也會雕一些真人等身石像。隻是每次雕完,她的心情都很down。這種東西,擺出來也容易嚇到人,所以她從沒拿出來過。
雕像上小哥的臉在哭泣。蟻輕聲地問,“你為什麽在哭啊?”
小哥剛好來到這裏,站在她的身後,他不清楚蟻是在和雕像說話,還是在和他說話。
靜止了大概一分鍾,他說:“白瑪,我的母親,死掉了。她隻有三天時間,那時很寂靜,隻有心跳聲和呼吸聲。可是,我像一塊石頭一樣,隻能握著她的手。她試圖教會我‘想’,但是我失敗了。直到我,鑿下了這個東西。”
小哥坐在雕像前麵,他心中隱隱有著期待,但他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麽。
蟻其實不懂他在說什麽,但是情緒是可以傳遞的,所以她能感覺到他沒說出口的悲痛。
她說:“你知道嗎?我家鄉的人,和你們這的人求長生一樣,隻不過,我們在追求神的力量,因為神是無所不能的。
“每個人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要挽回過去的悲劇。
“如果你想的話,我可以回到過去,救你的母親白瑪。”
但是蟻並不想改變過去的軌跡,因為連鎖反應過後,擁有了母親的小哥會變成什麽樣是不可知的:
他或許會早就脫離張家的樊籠,即便會失憶,有母親的愛,他也能過得很好,不再與吳邪、胖子他們相識,而是在一個地方種地過生活。
也或許,他會以一種更為殘酷的方式失去他的母親,從此陷入絕望與仇恨的深淵……
就像蟻回到過去,向她的朋友們尋求幫助,要改變命運的軌跡時,她的朋友已經不再是她的朋友,反而與她為敵一樣。
人與人的交際,需要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殊的事件下,才會開出美麗的花來。
白瑪死了,這是個機會。她保住白瑪的靈魂,在她死後將她複活,帶到這個時間來。她依舊在過去的歲月裏死亡,但是她會活在未來。
可即便如此,結果仍然充滿著不可知。
蟻很嚴肅地說,“如果,你能接受這種情況的話,我就把她帶過來,帶到你的身邊。”
小哥沒有說話,他無言地看著自己流淚的雕像。大雪此刻忽然降下了,紛紛揚揚,小哥坐了下來,蜷縮成一團。
蟻知道答案了。
“小官……”
依稀之中,小哥聽見了一聲呼喚。他沒有聽過這個聲音,卻覺得十分地熟悉。他把埋進臂彎的頭抬起來,看見了一張多年未見,卻始終清晰地留在他心中的臉龐。
她的臉有些蒼白,沒有多少血色,她還好嗎?是不是很快又要睡著了?
小哥著急地看向扶著白瑪胳膊的蟻,雖然他臉上沒什麽表情,但莫名讓人覺得很吵。
蟻沒好氣地說:“你也不看看這是哪,都是雪耶,反的都是白光,打光打得這麽足,誰來都臉色發白。”
“小官。”白瑪又叫了小哥一聲。
兩人十分別扭,想要親近又不知道怎麽做才好。默契地同時看向正在點篝火,讓他們能取暖的蟻。
“看什麽看,我不擅長和媽媽類角色打交道啦。不知道說什麽,不說不就完了,幹坐著唄。”
母子二人相視一笑。小哥臉上的笑雖然十分不明顯,但還是很好地傳達出來。
墨脫常年封山,進出困難。這裏正規的郵局一直以來隻能接收信件,沒法寄出信件,最近才建造出了通郵的路徑。但郵車不是每日都有,運作的頻率不高,每周一次已經算頻繁了。
這些都是他們到了郵局時,聽櫃台的人說的。因為墨脫不常來人,尤其是年輕人。因此兩人被關切地詢問了一番。
像蟻這種白發紫眼的年輕女孩,還有小哥這種穿藏藍色連帽衫,兩人身上又背刀帶劍的。明眼人一看都以為是在cosy趕時髦的新潮小孩。
當然,這種結論,是隻有接受了新潮思想,知識麵廣的人才會知道。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把他們看做是穿奇裝異服的叛逆小鬼。
郵局的工作人員是一個老大叔。他用生硬的普通話和小哥聊天,想知道他們為什麽到這裏來。
但是小哥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蟻對於言語套話,有著十足的警惕心,非但沒透露出一星半點,反而還從大叔的嘴裏套出不少情況來。
她指著掛在櫃台後麵牆壁上的一幅油畫,問道:“阿叔,那幅畫畫的哪呀?”
那是一幅畫技粗糙,但用色大膽的油畫。有幾分印象派畫家莫奈的風采……至少在對自然景物的感知上,有那麽一點異曲同工之妙。
畫中有一個側身站著的人,上身穿著喇嘛的衣服,下身穿著一件藏袍,站在山間。
蟻一眼就知道,這人是小哥。她看向小哥,小哥微不可察地點頭。
大叔看向那幅油畫,“畫裏麵的山是卡爾仁次雪山。”
其實蟻不需要問的。藝術家和常人的區別,就是他們往往在自己的作品裏傾注了深刻的情感,盡管有時他們自己都未曾發覺。而這份情感,足以讓蟻探尋到這幅畫的地點。
她親切地問道:“我能湊近看一下嗎?”
這時,一個三十多的男人拎著燒熱的水壺出現了,他皮膚黝黑,平靜的眼神難得起了一絲波瀾。用沙啞的聲音說:“你這樣的小女孩,來到這裏,還喜歡我臨摹的畫,真怪。”
他提醒地說:“看看就好,別碰。本來顏色就掉得差不多了。”
他轉頭回去,看著在一旁站著的小哥,眯了眯眼睛,嘟囔道,“奇怪,我怎麽好像在哪看過你……”
他想了一下,沒想起來,就不想了。給櫃台的大叔倒了一水壺熱水,就徑直回到路邊的鍋爐房中。他的工作,就是在鍋爐房賣燒開的水。
蟻從畫中探查到地點後,遙遙指著門外潔白的雪山後麵,那在蒙蒙的雪霧之中,隱隱顯現的一座銀白色的建築。
“那裏就是你最後的記憶了嗎?”
小哥遙望那個方向,點頭。
“那我們走吧。”
兩人在大叔驚異的目光中,逐漸走向遠方,消失在茫茫的白色之中。
幾個小時後,他們來到了那座銀白色的建築,一座廟門破敗的喇嘛廟前。
喇嘛廟的廟門隻有半個人寬,透過木門,可以看到裏麵有一個小小的庭院,院子裏麵放著石磨、石桌和石椅。
庭院盡頭的房屋依山而建,看著占地很廣,實際內部空間不大。
來到這裏,小哥似乎回憶起了什麽,輕車熟路地敲門,用藏語對著裏麵出來迎客的喇嘛說:“我來了。”
這話沒頭沒尾的,但是喇嘛聽懂了,帶著小哥和蟻去到一間禪房。
整個房間很是昏暗,唯一的光源是破舊的窗簾上的洞。兩人邁過地上成堆的經卷走進去。裏麵有幾個年輕的喇嘛和一個年長的老喇嘛。
老喇嘛目光炯炯地看著小哥,說:“沒想到我還能等到你。有人留了一件東西給你。”
他從僧衣裏掏出一卷經文,但那上麵記錄的並非經文,而是小哥的過往。他把經卷交給小哥,說:“能完成囑托,真是太好了。”
說完,他就閉上了眼睛。
別擔心,人還活得好好的,隻是在閉目養神。
其他幾位年輕的喇嘛把他們從房間裏請了出去。
雖然如此,因為小哥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蟻就陪著他在這裏住了幾天。
喇嘛廟有許多天井,一個連著一個,大小不一,小的天井真就跟一口井一般大。蟻往裏深入,在一處天井裏,看見了小哥的雕像。
這是小哥自己雕的,蟻一眼就看得出來。石像並不精細,也沒有雕刻完全,隻有臉是能看的。蟻對他半吊子的工作態度表示鄙夷。
她自己也會雕一些真人等身石像。隻是每次雕完,她的心情都很down。這種東西,擺出來也容易嚇到人,所以她從沒拿出來過。
雕像上小哥的臉在哭泣。蟻輕聲地問,“你為什麽在哭啊?”
小哥剛好來到這裏,站在她的身後,他不清楚蟻是在和雕像說話,還是在和他說話。
靜止了大概一分鍾,他說:“白瑪,我的母親,死掉了。她隻有三天時間,那時很寂靜,隻有心跳聲和呼吸聲。可是,我像一塊石頭一樣,隻能握著她的手。她試圖教會我‘想’,但是我失敗了。直到我,鑿下了這個東西。”
小哥坐在雕像前麵,他心中隱隱有著期待,但他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麽。
蟻其實不懂他在說什麽,但是情緒是可以傳遞的,所以她能感覺到他沒說出口的悲痛。
她說:“你知道嗎?我家鄉的人,和你們這的人求長生一樣,隻不過,我們在追求神的力量,因為神是無所不能的。
“每個人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要挽回過去的悲劇。
“如果你想的話,我可以回到過去,救你的母親白瑪。”
但是蟻並不想改變過去的軌跡,因為連鎖反應過後,擁有了母親的小哥會變成什麽樣是不可知的:
他或許會早就脫離張家的樊籠,即便會失憶,有母親的愛,他也能過得很好,不再與吳邪、胖子他們相識,而是在一個地方種地過生活。
也或許,他會以一種更為殘酷的方式失去他的母親,從此陷入絕望與仇恨的深淵……
就像蟻回到過去,向她的朋友們尋求幫助,要改變命運的軌跡時,她的朋友已經不再是她的朋友,反而與她為敵一樣。
人與人的交際,需要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殊的事件下,才會開出美麗的花來。
白瑪死了,這是個機會。她保住白瑪的靈魂,在她死後將她複活,帶到這個時間來。她依舊在過去的歲月裏死亡,但是她會活在未來。
可即便如此,結果仍然充滿著不可知。
蟻很嚴肅地說,“如果,你能接受這種情況的話,我就把她帶過來,帶到你的身邊。”
小哥沒有說話,他無言地看著自己流淚的雕像。大雪此刻忽然降下了,紛紛揚揚,小哥坐了下來,蜷縮成一團。
蟻知道答案了。
“小官……”
依稀之中,小哥聽見了一聲呼喚。他沒有聽過這個聲音,卻覺得十分地熟悉。他把埋進臂彎的頭抬起來,看見了一張多年未見,卻始終清晰地留在他心中的臉龐。
她的臉有些蒼白,沒有多少血色,她還好嗎?是不是很快又要睡著了?
小哥著急地看向扶著白瑪胳膊的蟻,雖然他臉上沒什麽表情,但莫名讓人覺得很吵。
蟻沒好氣地說:“你也不看看這是哪,都是雪耶,反的都是白光,打光打得這麽足,誰來都臉色發白。”
“小官。”白瑪又叫了小哥一聲。
兩人十分別扭,想要親近又不知道怎麽做才好。默契地同時看向正在點篝火,讓他們能取暖的蟻。
“看什麽看,我不擅長和媽媽類角色打交道啦。不知道說什麽,不說不就完了,幹坐著唄。”
母子二人相視一笑。小哥臉上的笑雖然十分不明顯,但還是很好地傳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