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巴是朝廷管控的,我倒不知道咱們家年禮裏居然還有這個。胡氏若是拿這個送年禮的話,那豈不是沒事找事嗎?”
孟綰那有限的曆史知識倒不知道這個,“這麽說,她是故意的,她想讓我挨家都送鹽巴?”
“不會,一定不會,鹽巴每家都是有定額的,且都要去官家鋪子才能買到,憑鹽票每月一次。當然,這隻是針對普通百姓,像咱們家,若是指著那些定額哪裏夠用,自會想其他法子。”
“私鹽?”孟綰突然想起“私鹽販子”來。
“那倒不至於,咱們家怎麽會買私鹽。應該是父親會幫忙給做這個行當的弄鹽引,你知道鹽引嗎?”
孟綰點點頭,“就是有了它,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倒運了。”
“嗯,每年朝廷發放的都是有定量的,所以,沒有人脈的很難弄到。不管是父親給弄的,還是通過其他渠道,我想著,保證府裏不缺鹽是沒問題的。不拘是咱們家,京裏乃至全國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門路。”
周鈺摟著孟綰又躺了回去,“所以,胡氏明晃晃地與你說鹽巴,一定有問題,怕她是在這上麵要做文章呢。”
“她會怎麽做?該不會讓我每家都送幾斤吧,若是那樣,王府還說得清嗎?那豈不引禍上身?”
“所以呀,她不會那麽做。對了,往年的冊子裏有鹽巴嗎?”
孟綰有些沮喪,自己對曆史了解的太少了,對古代的習慣和製度幾乎是一片空白。原以為在與胡氏的“戰鬥”中,自己怎麽也不可能是失敗的那一方,現在看來,這胡氏真不是白給的。
她是看準了自己是內宅小姐,必是不懂這些,而在她的想法裏,周鈺與自己不親近,一些事必不會多問周鈺,或是周鈺不屑與自己多說。
再加上,孟綰把自己的下人們都營造出什麽都不懂的形象,更是讓胡氏放下心來布局。
“這幾日隻看往來的人家,需要的年禮大約合計多少銀子去了,至於明細還真沒好好看。”
周鈺點點頭,“你明天就看看,往年是不是也送過,若是送去就沒有問題,隻按往年的送,不要加也不用減。”
“若是沒送過呢?”孟綰問。
“那就不送。”
“可是,王妃特特提起鹽巴,這就說明她是一定要送的,就算往年沒送過,她一定要讓我今年送呢?”
“你這樣,年底了,父親去胡氏那裏的時候也多了,隻要父親去,你就把送給哪家什麽年禮說一下,著重提送了鹽巴的人家,讓父親也知道這回事。”
孟綰點頭,這樣好,看來明天得先看看禮賬明細了。
躺下的孟綰怎麽也睡不著,胡氏把鹽巴放到年禮裏去的這件事,一定不簡單。
第二天,孟綰就把去年府裏的年禮冊子拿來細細瞧了一遍,果然有鹽巴這一項,隻是送出去的人家很少,大多都是族親,並沒有其他的世家大族。
而送給族親的,一般都是日子過的並不算太好的,對於鹽巴來說隻能吃定額的那種,胡氏這也算是禮物送到人家的心坎上了。
再有就是府裏那些側妃,庶妃還有姨娘小妾家裏會送,份量也都不多,都是一包兩包,最多是送的三包。
“這一包是有多少?”孟綰問綠柳。
綠柳看了看孟綰手指著鹽巴,想了想道,“清和園從來沒送過這個,奴婢也不知道,但依著市麵上的看,應該是一斤吧。”
孟綰點了點頭,又把前年的拿來瞧了瞧,如去年的一樣,無論是人家還是份量都沒有變化。
晚上去君悅居的時候,胡氏笑道,“聽說你的單子都整理出來了?”
孟綰嗯了一聲,“多虧了大嫂和洪媽媽幫忙。”
謝芬喝茶的手一頓,這個孟綰怎麽一陣一陣的,有時說話還算中聽,有時卻讓人無語,居然把主子與下人相提並論起來。
“也是你自己爭氣,既這樣,東西昨天也都入了庫了,你就開始安排人分裝吧。先把族裏的和一些不重要的送出去,打發得用的婆子去就成。然後就是府裏的姻親和通家之好,這些讓洪媽媽,謝媽媽還有你院子裏的孔媽媽親自去送。最後就是各大官員和宮裏的,到時候問過王爺看看是什麽章程再做決定。”
孟綰感激地應是,“是,多謝王妃提醒,兒媳婦原還想問問怎麽個具體送法呢,那賬冊上又沒寫,正沒主意呢。”
“你院子裏的都送完了?”
“差不多了,您也知道二爺交好的那幾位,我備的東西二爺瞧不上,說是他自己直接從外頭買得了送過去。”
胡氏笑道,“鈺哥就是這樣,聽說他去年送給五城兵馬司家孫子的年禮是一袋子土,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把王爺氣的大過年的要抽他。”說完捂著嘴咯咯笑了起來。
“這娶了親,還是孩子氣呀,我還以為今年他的事都會交給你呢。”
“二爺許是怕我做不好,再丟了他的臉。”孟綰漲紅著臉輕聲道。
“罷了,隨他去吧,出了錯讓銘哥或是錚哥去給他收拾就是了,年年如此,我們都習慣了。”說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來,“你家裏的放到後麵,跟著你大嫂的一天送出去。”
然後又扭頭去看謝芬,“你二弟妹才進門,第一次往懷南侯府送年禮,比照著去年給你們家送的,我又加了幾樣,你莫要往心裏去。”
謝芬笑道,“怎麽會,二弟妹初來咱們家,多一些也是應該的。”
孟綰卻道,“這怎麽使得,與大嫂一樣就成。”
“沒關係,二弟妹什麽時候備好了告訴我一聲,我也好讓謝媽媽把時間空出來,隨洪媽媽與孔媽媽一並去。”
就這樣,孟綰的活計進入最後階段,就是將前期統計出來的明細拿到庫房,一家一家地置辦齊了,按著三六九等派人一戶戶送去。每一家送的年禮上都附著一張灑金的大紅單子,詳細地寫著都有什麽,份量是多少,讓人一目了然。
每送完一戶,串兒與彩雲就會勾掉一行,然後再抄錄一遍。
“怎麽回事,這些人真是的,一時看不住就弄錯。”彩兒不滿地走進屋來。
“小聲些,二奶奶還沒醒呢。怎麽了?”串兒輕聲問。
彩兒向屏風後望了望,降低音量道,“今天送出去的是王府的旁支,就是住在城外‘清泉鎮’上的那家。”
串兒點了點頭,那家的東西她記得,因著他們家今年收成不好,特意加了些米麵。
“結果,明明是送三包糖的,裝車的婆子卻隻拿出了兩包,我說她拿少了,她還不認賬,梗著脖子說沒拿錯。她不就是瞧著東西都裝上了,以為我怕麻煩不能再查驗嘛,我偏要查一下。”
“的確是少了?”串兒問。
“嗯,我當時就瞧著她那棉衣怎麽比別人都鼓一些,就上了心的,結果她又說什麽記性不好,忘了之類的狡辯,真真兒讓人氣憤。”
“這也值得你生氣,犯不上。還是二奶奶英名,叫咱們盯得緊一些,多一包少一包平日裏倒無所謂,但隨著單子送到人家,一比對,差了哪樣都不好。”
“可不是這個理,還好咱們盯的緊,過幾天更要上心,我瞧著不若請二奶奶多派幾個點數的吧。從明天開始就要向姻親和大家世族送了。”
兩個丫頭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剛剛彩兒進門,午覺已睡醒的孟綰懶得動,躺在那裏想著還有四天就小年了,得抓緊時間送才行。
靜靜聽著兩人的話,突然,孟綰好似想到了什麽,猛地坐起身子,高聲喊彩兒。
兩個丫頭急急地轉過屏風,走到炕邊掛起帳子。
“二奶奶,是奴婢驚到你了嗎?”彩兒緊張地問。
“沒有,你剛剛說什麽?少拿了?”
“不是少拿了,是那婆子自己想據為己有,被我發現了,她還不承認,我就讓她們重新清點了一下,她才拿出來的。”
孟綰想了想,沒錯,胡氏應該是這樣打算的。
孟綰那有限的曆史知識倒不知道這個,“這麽說,她是故意的,她想讓我挨家都送鹽巴?”
“不會,一定不會,鹽巴每家都是有定額的,且都要去官家鋪子才能買到,憑鹽票每月一次。當然,這隻是針對普通百姓,像咱們家,若是指著那些定額哪裏夠用,自會想其他法子。”
“私鹽?”孟綰突然想起“私鹽販子”來。
“那倒不至於,咱們家怎麽會買私鹽。應該是父親會幫忙給做這個行當的弄鹽引,你知道鹽引嗎?”
孟綰點點頭,“就是有了它,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倒運了。”
“嗯,每年朝廷發放的都是有定量的,所以,沒有人脈的很難弄到。不管是父親給弄的,還是通過其他渠道,我想著,保證府裏不缺鹽是沒問題的。不拘是咱們家,京裏乃至全國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門路。”
周鈺摟著孟綰又躺了回去,“所以,胡氏明晃晃地與你說鹽巴,一定有問題,怕她是在這上麵要做文章呢。”
“她會怎麽做?該不會讓我每家都送幾斤吧,若是那樣,王府還說得清嗎?那豈不引禍上身?”
“所以呀,她不會那麽做。對了,往年的冊子裏有鹽巴嗎?”
孟綰有些沮喪,自己對曆史了解的太少了,對古代的習慣和製度幾乎是一片空白。原以為在與胡氏的“戰鬥”中,自己怎麽也不可能是失敗的那一方,現在看來,這胡氏真不是白給的。
她是看準了自己是內宅小姐,必是不懂這些,而在她的想法裏,周鈺與自己不親近,一些事必不會多問周鈺,或是周鈺不屑與自己多說。
再加上,孟綰把自己的下人們都營造出什麽都不懂的形象,更是讓胡氏放下心來布局。
“這幾日隻看往來的人家,需要的年禮大約合計多少銀子去了,至於明細還真沒好好看。”
周鈺點點頭,“你明天就看看,往年是不是也送過,若是送去就沒有問題,隻按往年的送,不要加也不用減。”
“若是沒送過呢?”孟綰問。
“那就不送。”
“可是,王妃特特提起鹽巴,這就說明她是一定要送的,就算往年沒送過,她一定要讓我今年送呢?”
“你這樣,年底了,父親去胡氏那裏的時候也多了,隻要父親去,你就把送給哪家什麽年禮說一下,著重提送了鹽巴的人家,讓父親也知道這回事。”
孟綰點頭,這樣好,看來明天得先看看禮賬明細了。
躺下的孟綰怎麽也睡不著,胡氏把鹽巴放到年禮裏去的這件事,一定不簡單。
第二天,孟綰就把去年府裏的年禮冊子拿來細細瞧了一遍,果然有鹽巴這一項,隻是送出去的人家很少,大多都是族親,並沒有其他的世家大族。
而送給族親的,一般都是日子過的並不算太好的,對於鹽巴來說隻能吃定額的那種,胡氏這也算是禮物送到人家的心坎上了。
再有就是府裏那些側妃,庶妃還有姨娘小妾家裏會送,份量也都不多,都是一包兩包,最多是送的三包。
“這一包是有多少?”孟綰問綠柳。
綠柳看了看孟綰手指著鹽巴,想了想道,“清和園從來沒送過這個,奴婢也不知道,但依著市麵上的看,應該是一斤吧。”
孟綰點了點頭,又把前年的拿來瞧了瞧,如去年的一樣,無論是人家還是份量都沒有變化。
晚上去君悅居的時候,胡氏笑道,“聽說你的單子都整理出來了?”
孟綰嗯了一聲,“多虧了大嫂和洪媽媽幫忙。”
謝芬喝茶的手一頓,這個孟綰怎麽一陣一陣的,有時說話還算中聽,有時卻讓人無語,居然把主子與下人相提並論起來。
“也是你自己爭氣,既這樣,東西昨天也都入了庫了,你就開始安排人分裝吧。先把族裏的和一些不重要的送出去,打發得用的婆子去就成。然後就是府裏的姻親和通家之好,這些讓洪媽媽,謝媽媽還有你院子裏的孔媽媽親自去送。最後就是各大官員和宮裏的,到時候問過王爺看看是什麽章程再做決定。”
孟綰感激地應是,“是,多謝王妃提醒,兒媳婦原還想問問怎麽個具體送法呢,那賬冊上又沒寫,正沒主意呢。”
“你院子裏的都送完了?”
“差不多了,您也知道二爺交好的那幾位,我備的東西二爺瞧不上,說是他自己直接從外頭買得了送過去。”
胡氏笑道,“鈺哥就是這樣,聽說他去年送給五城兵馬司家孫子的年禮是一袋子土,也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把王爺氣的大過年的要抽他。”說完捂著嘴咯咯笑了起來。
“這娶了親,還是孩子氣呀,我還以為今年他的事都會交給你呢。”
“二爺許是怕我做不好,再丟了他的臉。”孟綰漲紅著臉輕聲道。
“罷了,隨他去吧,出了錯讓銘哥或是錚哥去給他收拾就是了,年年如此,我們都習慣了。”說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來,“你家裏的放到後麵,跟著你大嫂的一天送出去。”
然後又扭頭去看謝芬,“你二弟妹才進門,第一次往懷南侯府送年禮,比照著去年給你們家送的,我又加了幾樣,你莫要往心裏去。”
謝芬笑道,“怎麽會,二弟妹初來咱們家,多一些也是應該的。”
孟綰卻道,“這怎麽使得,與大嫂一樣就成。”
“沒關係,二弟妹什麽時候備好了告訴我一聲,我也好讓謝媽媽把時間空出來,隨洪媽媽與孔媽媽一並去。”
就這樣,孟綰的活計進入最後階段,就是將前期統計出來的明細拿到庫房,一家一家地置辦齊了,按著三六九等派人一戶戶送去。每一家送的年禮上都附著一張灑金的大紅單子,詳細地寫著都有什麽,份量是多少,讓人一目了然。
每送完一戶,串兒與彩雲就會勾掉一行,然後再抄錄一遍。
“怎麽回事,這些人真是的,一時看不住就弄錯。”彩兒不滿地走進屋來。
“小聲些,二奶奶還沒醒呢。怎麽了?”串兒輕聲問。
彩兒向屏風後望了望,降低音量道,“今天送出去的是王府的旁支,就是住在城外‘清泉鎮’上的那家。”
串兒點了點頭,那家的東西她記得,因著他們家今年收成不好,特意加了些米麵。
“結果,明明是送三包糖的,裝車的婆子卻隻拿出了兩包,我說她拿少了,她還不認賬,梗著脖子說沒拿錯。她不就是瞧著東西都裝上了,以為我怕麻煩不能再查驗嘛,我偏要查一下。”
“的確是少了?”串兒問。
“嗯,我當時就瞧著她那棉衣怎麽比別人都鼓一些,就上了心的,結果她又說什麽記性不好,忘了之類的狡辯,真真兒讓人氣憤。”
“這也值得你生氣,犯不上。還是二奶奶英名,叫咱們盯得緊一些,多一包少一包平日裏倒無所謂,但隨著單子送到人家,一比對,差了哪樣都不好。”
“可不是這個理,還好咱們盯的緊,過幾天更要上心,我瞧著不若請二奶奶多派幾個點數的吧。從明天開始就要向姻親和大家世族送了。”
兩個丫頭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剛剛彩兒進門,午覺已睡醒的孟綰懶得動,躺在那裏想著還有四天就小年了,得抓緊時間送才行。
靜靜聽著兩人的話,突然,孟綰好似想到了什麽,猛地坐起身子,高聲喊彩兒。
兩個丫頭急急地轉過屏風,走到炕邊掛起帳子。
“二奶奶,是奴婢驚到你了嗎?”彩兒緊張地問。
“沒有,你剛剛說什麽?少拿了?”
“不是少拿了,是那婆子自己想據為己有,被我發現了,她還不承認,我就讓她們重新清點了一下,她才拿出來的。”
孟綰想了想,沒錯,胡氏應該是這樣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