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自建武元年起,北周皇帝楊佑先後八次調發近三百萬勞力,於北部和西北部邊境修築長城、增建城壘。
--《北朝周史》
長城,是一道巍峨壯觀的防線,不僅高聳堅固,更是智慧與力量的結晶。它不僅僅是一堵城牆,而是一個綜合了城牆、城堡、障礙、亭台和標誌的完整防禦體係。
在修建時,長城遵循了因地製宜、據險為塞的原則,因此並非一成不變的連續牆體,而是在某些地區會有斷開。
以昭武城北的高崗鎮附近的黑河為例,長城在此處斷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而拜火教主等人,正是選擇在這裏穿越長城,向北回歸突厥王庭。
在他們的視線中,那段倒塌的城牆如同一道敞開的大門,形成了一個寬達十餘丈的豁口,直通北方的突厥領地。
拜火教主和他的同伴們對此並無太多感慨,他們隻知道翻過這堵牆,便是回歸突厥的道路。
但對於獨孤恪來說,這是長城,這是漢人家園的圍牆。一旦跨過長城,此生能否回家也是個未知數。
獨孤恪四十多歲,半生早就過去,經曆過朝堂江湖,品嚐過人生百味。
隻是這一次被挾裹著遠離故土家鄉,覺得分外的苦澀。
獨孤恪騎在馬上回首望著隴西的方向,終究低下了頭,眼角濕潤。
塞林在旁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催促他前進,而前方的拜火教主卻回頭,用流利的漢語說道:“應該用尊稱,獨孤太守,請!”
獨孤恪無奈,跟著隊伍向著長城的豁口走去。
然而,當他們即將到達時,一個雄偉的身影已經站在了豁口處。
這是一個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人,仿佛能夠填補整個長城豁口的大將軍。
這個人正是柱國大將軍獨孤萬山。
他微笑著向獨孤恪點了點頭,那一刻,獨孤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剛才在眼角的淚水滑落,滴在了他深愛的漢家土地上。
就在此時,身後的馬蹄聲響起,塵土飛揚。一支由四十餘騎組成的人馬如同一條土龍般直撲而來。領頭的正是李燁、獨孤青石和雷布。
昨晚,李燁已經抵達了昭武城外,與雷布等人會合。他們得知獨孤恪在傍晚時分剛剛進入昭武城。突厥的隊伍在完成交接後,前往了觻得城外的突厥營寨。李燁等人並未輕率行動,而是通知了獨孤萬山。
獨孤萬山得知消息後,也是連夜帶人趕到昭武城外,於是,一張大網在昭武城外悄然鋪開。
拜火教主等人是在清晨從昭武城出發的,而獨孤萬山則親自跟蹤,沿途留下了記號。
他們一直來到這裏,高崗鎮,一個距離昭武城三十裏的地方,一個即將跨越長城的地方。
李燁等人也駐馬於離突厥隊伍一箭之遙的地方。
突厥這邊的侍衛之士馬上擺出了防禦的陣勢,嚴陣以待。
塞林看到來者不善,用他那不太流利的漢語問道:“你是誰?”
獨孤萬山聞言,仰天長笑,聲音震撼四野。
笑聲停止後,他朗聲回答道:“來我的地盤不知道我是誰!給我豎起耳朵聽好了。我是北周柱國大將軍,隴西獨孤萬山!”
突厥一方的人馬聽到這個名字,無不臉色大變,顯得驚慌失措。唯有拜火教主神色如常。
拜火教主環顧了雙方的人馬後,也放聲大笑,隨後翻身下馬,走向前說道:“原來是獨孤大將軍。我是拜火教主瓦雷納。獨孤大將軍,僅憑你們這些人就想阻擋我回家的路,恐怕有些不自量力吧?”
獨孤萬山回應道:“是不是自不量力,打過才知道。廢話少說,就從你我開始吧!”
說完,他抽出了手中的百戰血刀,雙手緊握,氣勢如山般磅礴。這把百戰血刀是由渾鐵凝鋼鍛打而成,刀長五尺三寸,重四十二斤。
拜火教主的臉色開始變得凝重。他對漢人武林的絕頂高手榜有所了解,知道自己排在紅榜第三,而獨孤萬山排在紅榜第七。
因此,他也不敢輕視對手,擎出了自己的兵器——馬茲聖火刀。
馬茲聖火刀是拜火教的聖物,也是拜火教主的信物,是一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彎刀。
獨孤萬山,體內真氣運轉,不動如山,無懼無畏。
拜火教主瓦雷納,凝神戒備,氣息陰沉,灰白的胡子無風自動。
周遭無比沉悶,似乎是天雷地火爆裂前的沉悶。
眾人胯下的馬開始躁動不安。
不知是誰的馬,突然嘶鳴。
“噅……”
獨孤萬山和拜火教主同時動了,兩人之間原本相距三十餘丈,卻仿佛沒有距離。
未等眾人反應,一聲巨響已然傳來,響徹四方。
“鐺。”
這聲巨響,震人耳膜,撼人心神。
兩人一碰即分。
獨孤萬山大喝一聲,百戰血刀遞出,直斬拜火教主。
百戰刀法是戰場殺人技,講究簡單有效。
拜火教主的馬茲聖火刀斜撩而上,砍向獨孤萬山的雙手。
獨孤萬山回身向下斜斬,聲勢駭人。
拜火教主急速後掠,急停,又急衝而上,極致靜和動相互切換。
獨孤萬山的刀看著並不快,隻有一往無前的刀勢。自上向下劈,能劈江河,橫向斬去,能斬山嶽。
每一刀的力道都是全力傾瀉而出,刀刀要人命,讓人難以招架。
拜火教主的刀勢則如陰火,任風雨吹打,依然不滅。這火陰冷,不易覺察,卻是能焚萬物,甚至燒海。
兩人你來我往,從長城這邊,打長城那邊;又從長城那邊,打到長城之上,打得是昏天黑地。
眾人的目光緊緊跟隨,卻是有些追逐不上。
武功稍差的甚至看不清兩人的身形,隻見兩個人影上下翻飛,兵器的碰撞聲不絕於耳。
可是武功高強者,如李燁等人,看得是熱血沸騰,沉浸其中。
這是天下兩大絕頂高手的對決。從兩人對決前的氣勢比拚,到如今的功法比拚,都讓他們受益匪淺。這種層次的高手出手可不是常見的,應該是非常罕見。
眾人對於武道還沒有感悟,隻能學習兩位高手的氣勢、技法和臨戰感覺。
而對於雷布等寥寥數人來說,這是對於更深一步領悟武道的可遇而不苛求的機會。
在場眾人全神貫注,全然忘了這裏也是戰場。
--《北朝周史》
長城,是一道巍峨壯觀的防線,不僅高聳堅固,更是智慧與力量的結晶。它不僅僅是一堵城牆,而是一個綜合了城牆、城堡、障礙、亭台和標誌的完整防禦體係。
在修建時,長城遵循了因地製宜、據險為塞的原則,因此並非一成不變的連續牆體,而是在某些地區會有斷開。
以昭武城北的高崗鎮附近的黑河為例,長城在此處斷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而拜火教主等人,正是選擇在這裏穿越長城,向北回歸突厥王庭。
在他們的視線中,那段倒塌的城牆如同一道敞開的大門,形成了一個寬達十餘丈的豁口,直通北方的突厥領地。
拜火教主和他的同伴們對此並無太多感慨,他們隻知道翻過這堵牆,便是回歸突厥的道路。
但對於獨孤恪來說,這是長城,這是漢人家園的圍牆。一旦跨過長城,此生能否回家也是個未知數。
獨孤恪四十多歲,半生早就過去,經曆過朝堂江湖,品嚐過人生百味。
隻是這一次被挾裹著遠離故土家鄉,覺得分外的苦澀。
獨孤恪騎在馬上回首望著隴西的方向,終究低下了頭,眼角濕潤。
塞林在旁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催促他前進,而前方的拜火教主卻回頭,用流利的漢語說道:“應該用尊稱,獨孤太守,請!”
獨孤恪無奈,跟著隊伍向著長城的豁口走去。
然而,當他們即將到達時,一個雄偉的身影已經站在了豁口處。
這是一個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人,仿佛能夠填補整個長城豁口的大將軍。
這個人正是柱國大將軍獨孤萬山。
他微笑著向獨孤恪點了點頭,那一刻,獨孤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剛才在眼角的淚水滑落,滴在了他深愛的漢家土地上。
就在此時,身後的馬蹄聲響起,塵土飛揚。一支由四十餘騎組成的人馬如同一條土龍般直撲而來。領頭的正是李燁、獨孤青石和雷布。
昨晚,李燁已經抵達了昭武城外,與雷布等人會合。他們得知獨孤恪在傍晚時分剛剛進入昭武城。突厥的隊伍在完成交接後,前往了觻得城外的突厥營寨。李燁等人並未輕率行動,而是通知了獨孤萬山。
獨孤萬山得知消息後,也是連夜帶人趕到昭武城外,於是,一張大網在昭武城外悄然鋪開。
拜火教主等人是在清晨從昭武城出發的,而獨孤萬山則親自跟蹤,沿途留下了記號。
他們一直來到這裏,高崗鎮,一個距離昭武城三十裏的地方,一個即將跨越長城的地方。
李燁等人也駐馬於離突厥隊伍一箭之遙的地方。
突厥這邊的侍衛之士馬上擺出了防禦的陣勢,嚴陣以待。
塞林看到來者不善,用他那不太流利的漢語問道:“你是誰?”
獨孤萬山聞言,仰天長笑,聲音震撼四野。
笑聲停止後,他朗聲回答道:“來我的地盤不知道我是誰!給我豎起耳朵聽好了。我是北周柱國大將軍,隴西獨孤萬山!”
突厥一方的人馬聽到這個名字,無不臉色大變,顯得驚慌失措。唯有拜火教主神色如常。
拜火教主環顧了雙方的人馬後,也放聲大笑,隨後翻身下馬,走向前說道:“原來是獨孤大將軍。我是拜火教主瓦雷納。獨孤大將軍,僅憑你們這些人就想阻擋我回家的路,恐怕有些不自量力吧?”
獨孤萬山回應道:“是不是自不量力,打過才知道。廢話少說,就從你我開始吧!”
說完,他抽出了手中的百戰血刀,雙手緊握,氣勢如山般磅礴。這把百戰血刀是由渾鐵凝鋼鍛打而成,刀長五尺三寸,重四十二斤。
拜火教主的臉色開始變得凝重。他對漢人武林的絕頂高手榜有所了解,知道自己排在紅榜第三,而獨孤萬山排在紅榜第七。
因此,他也不敢輕視對手,擎出了自己的兵器——馬茲聖火刀。
馬茲聖火刀是拜火教的聖物,也是拜火教主的信物,是一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彎刀。
獨孤萬山,體內真氣運轉,不動如山,無懼無畏。
拜火教主瓦雷納,凝神戒備,氣息陰沉,灰白的胡子無風自動。
周遭無比沉悶,似乎是天雷地火爆裂前的沉悶。
眾人胯下的馬開始躁動不安。
不知是誰的馬,突然嘶鳴。
“噅……”
獨孤萬山和拜火教主同時動了,兩人之間原本相距三十餘丈,卻仿佛沒有距離。
未等眾人反應,一聲巨響已然傳來,響徹四方。
“鐺。”
這聲巨響,震人耳膜,撼人心神。
兩人一碰即分。
獨孤萬山大喝一聲,百戰血刀遞出,直斬拜火教主。
百戰刀法是戰場殺人技,講究簡單有效。
拜火教主的馬茲聖火刀斜撩而上,砍向獨孤萬山的雙手。
獨孤萬山回身向下斜斬,聲勢駭人。
拜火教主急速後掠,急停,又急衝而上,極致靜和動相互切換。
獨孤萬山的刀看著並不快,隻有一往無前的刀勢。自上向下劈,能劈江河,橫向斬去,能斬山嶽。
每一刀的力道都是全力傾瀉而出,刀刀要人命,讓人難以招架。
拜火教主的刀勢則如陰火,任風雨吹打,依然不滅。這火陰冷,不易覺察,卻是能焚萬物,甚至燒海。
兩人你來我往,從長城這邊,打長城那邊;又從長城那邊,打到長城之上,打得是昏天黑地。
眾人的目光緊緊跟隨,卻是有些追逐不上。
武功稍差的甚至看不清兩人的身形,隻見兩個人影上下翻飛,兵器的碰撞聲不絕於耳。
可是武功高強者,如李燁等人,看得是熱血沸騰,沉浸其中。
這是天下兩大絕頂高手的對決。從兩人對決前的氣勢比拚,到如今的功法比拚,都讓他們受益匪淺。這種層次的高手出手可不是常見的,應該是非常罕見。
眾人對於武道還沒有感悟,隻能學習兩位高手的氣勢、技法和臨戰感覺。
而對於雷布等寥寥數人來說,這是對於更深一步領悟武道的可遇而不苛求的機會。
在場眾人全神貫注,全然忘了這裏也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