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二年四月,高麗王懾於北周軍威,遣使謝罪。
皇帝楊召罷兵,待之如初。
--《北朝周史》
迭利得知獨孤恪被營救,拜火教主被打傷北逃之後,便率兵徐徐退出張掖郡,一直退到了酒泉郡福祿城。
獨孤萬山於是分出一萬北周軍卒駐紮昭武城,剩餘一萬也進駐了經過修繕的觻得城。
而武威郡的防務則由鹽川郡退回來的萬餘北周軍卒接管。
雙方的對峙一直持續到四月,幽州傳來消息,北周東征高麗勝利,皇帝楊召即將班師回朝。
在李燁看來,這所謂的勝利隻是安天下人的心罷了。
事實上,因道路和天氣的原因,加上糧草供應不上,又遭遇疾病,北周東征高麗的軍卒折損過半,民夫也損失慘重。
而一切,隻是為了征服一個僅有不到三十萬軍隊的高麗。
何況北周還丟了西北三郡之地,西州的酒泉郡,朔州的朔方郡、靈武郡。
如若非要算是勝利的話,也隻能是慘勝吧。
李燁從柱國大將軍臨時府邸出來,麵沉似水,問身旁的獨孤青石道:“兄長,當年我是不是做錯了?”
獨孤青石明白李燁說的是,當年為保太子楊興性命,李燁順勢促成雍王楊召與西蜀公主和親,間接把雍王推上皇位的事情。
獨孤青石愧疚地說道:“都怪我,當時一心想護著我姐,保住太子楊興。”
李燁笑道:“說什麽呢!沒有我的推波助瀾,楊召很大可能也是和親人選。況且這個皇帝位他是誌在必得。我隻是想起當年和人說過的大話。”
獨孤青石饒有興致地問道:“什麽大話?很大嗎?”
“我說,我能把楊召推上皇位,也能把他拉下來,夠大吧?”
獨孤青石嘟囔道:“不大吧,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然而,李燁似乎並沒有聽到獨孤青石的話,他的思緒飄回到了那年的長安薦福寺。
那時,他站在寺廟中,麵對著西蜀三公主劉瑤,也是四月份的時節。
獨孤青石問道:“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李燁苦笑道:“還能有什麽打算呢。等西州軍回防,各自回家。我建議你還是調回涼州任職。
朝廷對西部突厥的邦交政策應該會改變。而且阿翁一卸任,徐則一回來。你在西州也無用武之地,還是回去再做打算。
另外,你最起碼去趟太原看看我姐吧,都將近兩年的時間了。”
獨孤青石傻笑道:“去,當然去。聽你的,回頭我就跟阿翁說,調回涼州。然後第一時間去趟晉陽城。”
“這還差不多。在這之前,我原來答應過那三府軍卒的獎賞,你要幫我兌現。你看一下他們的軍功,雖然沒活下來多少人,但是有功還是得賞。”
“好,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西蜀成都尚書府,尚書令裴顯剛從皇宮出來,回到自己的府邸。
少時父母便去世,以遊學生身份入蜀,前來依靠族叔,好學且聰明過人。
青年時因才學而知名,現如今已到中年,也是位高權重。他長相出眾,風度翩翩。
西蜀文官以尚書令為首,武官則以大司馬為首。
這時,裴顯的夫人孟雅君送來了茶點。
孟雅君知書達禮,溫柔賢惠,與裴顯成親二十餘載。
她見裴顯,眉頭緊皺,關切道:“夫君,可是遇上什麽難事了?”
裴顯回過神來,微笑著說道:“沒有,能有什麽難事。隻是北方傳來消息,北周皇帝楊召東征高麗,得勝而歸。”
“哦,是嗎?北周兵精將廣的,收拾一個小小的高麗還不簡單。”
裴顯苦笑著說道:“要是真是如此就好了。北周百餘萬大軍折損過半,民夫更是死傷不計其數。”
“這事自有別人操心,夫君先吃些糕點。我去廚下看看飯菜好了沒?”
“嗯,夫人辛苦了。”
“不辛苦,應該的。”
孟雅君福了福身退了出去。
二十餘年來,兩人一直相敬如賓。
眨眼之間,五月已至,李燁將手頭的事情都安排妥當,準備啟程回洛陽。
獨孤萬山祖孫三代則需要等到西州軍從幽州歸來換防之後,才能返回涼州。
在觻得城外,獨孤萬山親自為李燁等人送行。他深情地說道:“既然你有事情要忙,那阿翁就不攔你了。記得常來隴西玩,獨孤家永遠對你敞開大門。”
李燁笑著回應道:“當然,我有時間一定會來看您。獨孤家對我來說,就是另一個家。”
聽到這番話,獨孤萬山顯然非常高興,連聲說道:“好,好,好孩子!”
獨孤恪也說道:“李燁,這次真是多虧了你。既然你說是一家人,那我就不說客套話了,替我向你父親問好。”
李燁點頭答應道:“嗯,一定帶到。世叔,您也要保重!”
獨孤青石則是沒有說話,而是上前給了李燁四人每人一個熊抱。
本來李燁來西州的時候是三人,現在多了一個堅持卸甲歸田的張動。
張動在戰場上丟了一隻手臂,又傷了一條腿。
他知道在西州晉升無望,也不想靠著李燁的關係去涼州,畢竟現在的自己已經上不了戰場了。
因此,他很是堅決地選擇了回鄉。
獨孤萬山親自過問,了解了張動的心思,無奈放手。
然後,親自寫了一封舉薦信給順政郡長舉縣縣令,讓其給張動安排一份清閑的差事。
張動當然感激涕零。
李燁回洛陽,正好順路可以送張動回鄉,隻需要稍微繞點道。
於是,回去的時候變成了四個人。
李燁抱拳行禮,開口道:“阿翁,世叔,兄長,各位袍澤請留步。李燁有事在身先行離開,咱們後會有期!”
獨孤萬山等人也是抱拳回禮。
李燁翻身上了天衝青,回望了一眼觻得城。
自去年來到西北之地,到如今將近一年時間,雖然沒有好好看過這西北的風景,但是見識了為西北而戰的人。
更有為此埋骨這裏的好漢子,俞昌生、艾金原、陳大用等等,還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袍澤。
李燁深吸一口氣,轉身打馬而去。
皇帝楊召罷兵,待之如初。
--《北朝周史》
迭利得知獨孤恪被營救,拜火教主被打傷北逃之後,便率兵徐徐退出張掖郡,一直退到了酒泉郡福祿城。
獨孤萬山於是分出一萬北周軍卒駐紮昭武城,剩餘一萬也進駐了經過修繕的觻得城。
而武威郡的防務則由鹽川郡退回來的萬餘北周軍卒接管。
雙方的對峙一直持續到四月,幽州傳來消息,北周東征高麗勝利,皇帝楊召即將班師回朝。
在李燁看來,這所謂的勝利隻是安天下人的心罷了。
事實上,因道路和天氣的原因,加上糧草供應不上,又遭遇疾病,北周東征高麗的軍卒折損過半,民夫也損失慘重。
而一切,隻是為了征服一個僅有不到三十萬軍隊的高麗。
何況北周還丟了西北三郡之地,西州的酒泉郡,朔州的朔方郡、靈武郡。
如若非要算是勝利的話,也隻能是慘勝吧。
李燁從柱國大將軍臨時府邸出來,麵沉似水,問身旁的獨孤青石道:“兄長,當年我是不是做錯了?”
獨孤青石明白李燁說的是,當年為保太子楊興性命,李燁順勢促成雍王楊召與西蜀公主和親,間接把雍王推上皇位的事情。
獨孤青石愧疚地說道:“都怪我,當時一心想護著我姐,保住太子楊興。”
李燁笑道:“說什麽呢!沒有我的推波助瀾,楊召很大可能也是和親人選。況且這個皇帝位他是誌在必得。我隻是想起當年和人說過的大話。”
獨孤青石饒有興致地問道:“什麽大話?很大嗎?”
“我說,我能把楊召推上皇位,也能把他拉下來,夠大吧?”
獨孤青石嘟囔道:“不大吧,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然而,李燁似乎並沒有聽到獨孤青石的話,他的思緒飄回到了那年的長安薦福寺。
那時,他站在寺廟中,麵對著西蜀三公主劉瑤,也是四月份的時節。
獨孤青石問道:“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李燁苦笑道:“還能有什麽打算呢。等西州軍回防,各自回家。我建議你還是調回涼州任職。
朝廷對西部突厥的邦交政策應該會改變。而且阿翁一卸任,徐則一回來。你在西州也無用武之地,還是回去再做打算。
另外,你最起碼去趟太原看看我姐吧,都將近兩年的時間了。”
獨孤青石傻笑道:“去,當然去。聽你的,回頭我就跟阿翁說,調回涼州。然後第一時間去趟晉陽城。”
“這還差不多。在這之前,我原來答應過那三府軍卒的獎賞,你要幫我兌現。你看一下他們的軍功,雖然沒活下來多少人,但是有功還是得賞。”
“好,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西蜀成都尚書府,尚書令裴顯剛從皇宮出來,回到自己的府邸。
少時父母便去世,以遊學生身份入蜀,前來依靠族叔,好學且聰明過人。
青年時因才學而知名,現如今已到中年,也是位高權重。他長相出眾,風度翩翩。
西蜀文官以尚書令為首,武官則以大司馬為首。
這時,裴顯的夫人孟雅君送來了茶點。
孟雅君知書達禮,溫柔賢惠,與裴顯成親二十餘載。
她見裴顯,眉頭緊皺,關切道:“夫君,可是遇上什麽難事了?”
裴顯回過神來,微笑著說道:“沒有,能有什麽難事。隻是北方傳來消息,北周皇帝楊召東征高麗,得勝而歸。”
“哦,是嗎?北周兵精將廣的,收拾一個小小的高麗還不簡單。”
裴顯苦笑著說道:“要是真是如此就好了。北周百餘萬大軍折損過半,民夫更是死傷不計其數。”
“這事自有別人操心,夫君先吃些糕點。我去廚下看看飯菜好了沒?”
“嗯,夫人辛苦了。”
“不辛苦,應該的。”
孟雅君福了福身退了出去。
二十餘年來,兩人一直相敬如賓。
眨眼之間,五月已至,李燁將手頭的事情都安排妥當,準備啟程回洛陽。
獨孤萬山祖孫三代則需要等到西州軍從幽州歸來換防之後,才能返回涼州。
在觻得城外,獨孤萬山親自為李燁等人送行。他深情地說道:“既然你有事情要忙,那阿翁就不攔你了。記得常來隴西玩,獨孤家永遠對你敞開大門。”
李燁笑著回應道:“當然,我有時間一定會來看您。獨孤家對我來說,就是另一個家。”
聽到這番話,獨孤萬山顯然非常高興,連聲說道:“好,好,好孩子!”
獨孤恪也說道:“李燁,這次真是多虧了你。既然你說是一家人,那我就不說客套話了,替我向你父親問好。”
李燁點頭答應道:“嗯,一定帶到。世叔,您也要保重!”
獨孤青石則是沒有說話,而是上前給了李燁四人每人一個熊抱。
本來李燁來西州的時候是三人,現在多了一個堅持卸甲歸田的張動。
張動在戰場上丟了一隻手臂,又傷了一條腿。
他知道在西州晉升無望,也不想靠著李燁的關係去涼州,畢竟現在的自己已經上不了戰場了。
因此,他很是堅決地選擇了回鄉。
獨孤萬山親自過問,了解了張動的心思,無奈放手。
然後,親自寫了一封舉薦信給順政郡長舉縣縣令,讓其給張動安排一份清閑的差事。
張動當然感激涕零。
李燁回洛陽,正好順路可以送張動回鄉,隻需要稍微繞點道。
於是,回去的時候變成了四個人。
李燁抱拳行禮,開口道:“阿翁,世叔,兄長,各位袍澤請留步。李燁有事在身先行離開,咱們後會有期!”
獨孤萬山等人也是抱拳回禮。
李燁翻身上了天衝青,回望了一眼觻得城。
自去年來到西北之地,到如今將近一年時間,雖然沒有好好看過這西北的風景,但是見識了為西北而戰的人。
更有為此埋骨這裏的好漢子,俞昌生、艾金原、陳大用等等,還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袍澤。
李燁深吸一口氣,轉身打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