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頭子,這話就算你不說,我也醒的。
左右我們幾個老姐妹閑來無事,有時間就多跑幾趟竇家,幫著照顧照顧竇氏。
竇氏沒婆母不怕,我們這麽多婆母還照顧不好一個竇氏?
也省得竇鵬那小子一心跨兩頭的,媳婦照顧不好,田裏活計也幹不好。
以後但凡誰家媳婦有喜了,什麽地方不明白的,也別藏著掖著,都說出來。
說出來了,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知道了,村長嬸子!”
“好的,村長嬸子!”
“他日我有孕了,定來麻煩村長嬸子。”
“……”
這一夜,藍家的燈火亮到大半夜,有著賀煙煮好的酸梅湯,一院子男女老少耶不嫌天熱,聊的高興。
如今竇氏有孕,是落溪一村的頭等大喜事。
也預示著落溪一村的日子漸漸上了正軌。
……
翌日天大亮後。
方揚一大早就帶著浩浩蕩蕩的工匠隊伍來了落溪一村。
原來今日已經到了方揚同付村長和藍老爺子商量好的學堂破土動工的日子。
大頭的材料方揚已經讓工匠們幫著采買好,今日正好一起運過來。
那些零零碎碎的材料,付村長帶著藍老大這幾日也已經買了個七七八八,大差不差。
就這樣,在村裏人的各種興奮與期待中,落溪一村的學堂開始轟轟烈烈的動工了。
付及第原本就是生意人,這同工匠們交涉的活計就被安排給他了。
至於藍老大,還在盡職盡責的帶著少部分村民們在田地裏麵忙活著。
不光後山的那些秧苗需要伺弄,屋前的那些田地也被打理出來,種上了各種應季不應季的蔬菜瓜果。
為什麽不應季的也種了?
說來也簡單,因為懶懶一激動,把好幾十斤的各色蔬菜瓜果的種子全部混在了一起。
密密麻麻的幾十斤種子,一樣一樣的挑揀出來,得到猴年馬月?
藍老爺子索性拍板,都種下去吧。
管他應季不應季。
有收成就收回來,沒收成,就當種子爛了肥田呢。
賀煙接則管了廚房的一應活計。
雖然付村長和藍老爺子定的是每日隻提供一餐飯食。
可考慮到天氣原因,每日上午的綠豆湯,下午的酸梅湯,都得賀煙親力親為的動手。
她調出來的味兒,大家最喜歡。
好在村子裏小媳婦們也都會時不時的過來幫幫手。
至於楊思佳,她有更艱巨的任務需要完成。
還記得三小隻尋寶帶回來的兩大九小,一大窩兔子嗎?
兔媽媽趁著家裏人不注意,不知道什麽時候又生出來了一堆的小崽子。
等到楊思佳意識到兔媽媽好幾天沒出來吃草的時候,一扒兔子窩,俏生生的又多了八隻小兔子。
為了藍小一提到的養兔大業順利開展,楊思佳的工作重心都在照顧那些兔崽子們身上了。
至於藍老爺子,他同付村長就是落溪一村的定海神針,當然是哪裏需要往哪裏搬。
至於村子裏的小崽子們,每日也被安排了任務。
在藍家小崽子們的帶領下,沿著眠山山腳采菌子、挖野菜,是忙的不亦樂乎。
偶爾運氣好了,還能抓到隻野雞什麽的。
當然啦,大部分時候是抓不到的。
這是藍老爺子特別囑咐懶懶的。
村裏的小崽子們,嘴巴不一定有多嚴實,他們知道的越少越好。
他們能憑運氣抓到是他們運氣好,不準給予任何額外的優待。
至於家中每日要用到的葷菜,付村長會安排付及第去縣城買回來。
一整個落溪村除了懶懶他們仨,其餘人都是忙的團團轉。
……
轉眼十幾日過去了。
落溪一村學堂已經初具模型,大體框架子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當然啦,這些日子各色材料如流水一樣送進來,銀子也同流水一般花出去。
付村長和藍老爺子還沒急,村子裏幫工的漢子們率先急了。
雖然他們一開始也曾設想過學堂的蓋成,藍家和付家得出不少銀子,可真的讓他們親眼看著每一分花出去的銀子都經由他們手過了一遍。
當然啦,過的是材料!
他們仿佛聽到了銀子長腳,調皮著跑遠的笑鬧聲。
來幫工的村裏人恨不得長了四隻手,同時開工,一天不歇的幹活。
一個時辰掰成三半用。
很可惜,他們都沒這個特殊功能,所以每日一個個的忙的那是腳不沾地。
一個個的有多累,隻有自家婆娘知道。
可即便是頭天晚上累的倒頭就睡,呼嚕聲更是震天響,卻出奇的沒有一個人語露抱怨。
更是沒有一個人喊累的。
他們內心深處都憋了一股勁,暗暗發誓要早點把學堂建好。
這樣家中的小崽子們才能更早的進入學堂學習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們以前看家中小崽子們幫著幹活的時候,每每都欣慰的不行。
如今一看到他們沒事在村子裏晃悠,別提多礙眼。
恨不得再加把勁,第二日學堂就能建好。
他們立刻把家中小崽子們收拾收拾,送學堂去,眼不見為淨。
抱著這樣的想法,第二日起來,一個個的,再次滿血複活,全身心的投入到學堂建設中。
因為幫工們事無巨細的把什麽都提前打理好,賀煙同村裏小媳婦們準備的吃食又味美管飽的,縣城來的工匠們幹活的效率也是大大的提高了。
原本預計需要一個月的工期,如今加上收尾工作,滿打滿算還有個五六天也就差不多能竣工了。
就這樣,眾人又一口氣忙活了足有五六日,隨著最後一鍬土落下,曆時二十天的落溪一村學堂圓滿竣工。
學堂竣工這一日,付村長和藍老爺子一人揮舞著一個大煙袋,來來回回的繞著學堂轉了好幾圈。
邊轉著邊吆喝著幫工的村裏人。
“竇鵬,你就不能小心點嗎?輕拿輕放的道理還要我耳提麵命的強調嗎?”
“啊呦!郭坤小子!你就不能悠著點嗎?這麽粗的木頭,你多跑兩趟身上少塊肉還是怎麽的,非得一趟就搬來?”
“呦……這幫小子!”
“要不怎麽說,嘴巴沒毛,幹活不牢!”
“……”
兩個老爺子還在不遺餘力的吐槽著村裏小年輕。
聽到老爺子們的吐槽,小年輕們也是嗬嗬一笑,都沒當回事。
不過是被老爺子念叨幾句,就衝著兩個老爺子出的那麽多銀錢,就是一人上來給他們一個暴栗子,他們也會笑嗬嗬的收著。
更別說,學堂竣工,他們的開心不比老爺子們少多少。
左右我們幾個老姐妹閑來無事,有時間就多跑幾趟竇家,幫著照顧照顧竇氏。
竇氏沒婆母不怕,我們這麽多婆母還照顧不好一個竇氏?
也省得竇鵬那小子一心跨兩頭的,媳婦照顧不好,田裏活計也幹不好。
以後但凡誰家媳婦有喜了,什麽地方不明白的,也別藏著掖著,都說出來。
說出來了,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知道了,村長嬸子!”
“好的,村長嬸子!”
“他日我有孕了,定來麻煩村長嬸子。”
“……”
這一夜,藍家的燈火亮到大半夜,有著賀煙煮好的酸梅湯,一院子男女老少耶不嫌天熱,聊的高興。
如今竇氏有孕,是落溪一村的頭等大喜事。
也預示著落溪一村的日子漸漸上了正軌。
……
翌日天大亮後。
方揚一大早就帶著浩浩蕩蕩的工匠隊伍來了落溪一村。
原來今日已經到了方揚同付村長和藍老爺子商量好的學堂破土動工的日子。
大頭的材料方揚已經讓工匠們幫著采買好,今日正好一起運過來。
那些零零碎碎的材料,付村長帶著藍老大這幾日也已經買了個七七八八,大差不差。
就這樣,在村裏人的各種興奮與期待中,落溪一村的學堂開始轟轟烈烈的動工了。
付及第原本就是生意人,這同工匠們交涉的活計就被安排給他了。
至於藍老大,還在盡職盡責的帶著少部分村民們在田地裏麵忙活著。
不光後山的那些秧苗需要伺弄,屋前的那些田地也被打理出來,種上了各種應季不應季的蔬菜瓜果。
為什麽不應季的也種了?
說來也簡單,因為懶懶一激動,把好幾十斤的各色蔬菜瓜果的種子全部混在了一起。
密密麻麻的幾十斤種子,一樣一樣的挑揀出來,得到猴年馬月?
藍老爺子索性拍板,都種下去吧。
管他應季不應季。
有收成就收回來,沒收成,就當種子爛了肥田呢。
賀煙接則管了廚房的一應活計。
雖然付村長和藍老爺子定的是每日隻提供一餐飯食。
可考慮到天氣原因,每日上午的綠豆湯,下午的酸梅湯,都得賀煙親力親為的動手。
她調出來的味兒,大家最喜歡。
好在村子裏小媳婦們也都會時不時的過來幫幫手。
至於楊思佳,她有更艱巨的任務需要完成。
還記得三小隻尋寶帶回來的兩大九小,一大窩兔子嗎?
兔媽媽趁著家裏人不注意,不知道什麽時候又生出來了一堆的小崽子。
等到楊思佳意識到兔媽媽好幾天沒出來吃草的時候,一扒兔子窩,俏生生的又多了八隻小兔子。
為了藍小一提到的養兔大業順利開展,楊思佳的工作重心都在照顧那些兔崽子們身上了。
至於藍老爺子,他同付村長就是落溪一村的定海神針,當然是哪裏需要往哪裏搬。
至於村子裏的小崽子們,每日也被安排了任務。
在藍家小崽子們的帶領下,沿著眠山山腳采菌子、挖野菜,是忙的不亦樂乎。
偶爾運氣好了,還能抓到隻野雞什麽的。
當然啦,大部分時候是抓不到的。
這是藍老爺子特別囑咐懶懶的。
村裏的小崽子們,嘴巴不一定有多嚴實,他們知道的越少越好。
他們能憑運氣抓到是他們運氣好,不準給予任何額外的優待。
至於家中每日要用到的葷菜,付村長會安排付及第去縣城買回來。
一整個落溪村除了懶懶他們仨,其餘人都是忙的團團轉。
……
轉眼十幾日過去了。
落溪一村學堂已經初具模型,大體框架子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當然啦,這些日子各色材料如流水一樣送進來,銀子也同流水一般花出去。
付村長和藍老爺子還沒急,村子裏幫工的漢子們率先急了。
雖然他們一開始也曾設想過學堂的蓋成,藍家和付家得出不少銀子,可真的讓他們親眼看著每一分花出去的銀子都經由他們手過了一遍。
當然啦,過的是材料!
他們仿佛聽到了銀子長腳,調皮著跑遠的笑鬧聲。
來幫工的村裏人恨不得長了四隻手,同時開工,一天不歇的幹活。
一個時辰掰成三半用。
很可惜,他們都沒這個特殊功能,所以每日一個個的忙的那是腳不沾地。
一個個的有多累,隻有自家婆娘知道。
可即便是頭天晚上累的倒頭就睡,呼嚕聲更是震天響,卻出奇的沒有一個人語露抱怨。
更是沒有一個人喊累的。
他們內心深處都憋了一股勁,暗暗發誓要早點把學堂建好。
這樣家中的小崽子們才能更早的進入學堂學習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們以前看家中小崽子們幫著幹活的時候,每每都欣慰的不行。
如今一看到他們沒事在村子裏晃悠,別提多礙眼。
恨不得再加把勁,第二日學堂就能建好。
他們立刻把家中小崽子們收拾收拾,送學堂去,眼不見為淨。
抱著這樣的想法,第二日起來,一個個的,再次滿血複活,全身心的投入到學堂建設中。
因為幫工們事無巨細的把什麽都提前打理好,賀煙同村裏小媳婦們準備的吃食又味美管飽的,縣城來的工匠們幹活的效率也是大大的提高了。
原本預計需要一個月的工期,如今加上收尾工作,滿打滿算還有個五六天也就差不多能竣工了。
就這樣,眾人又一口氣忙活了足有五六日,隨著最後一鍬土落下,曆時二十天的落溪一村學堂圓滿竣工。
學堂竣工這一日,付村長和藍老爺子一人揮舞著一個大煙袋,來來回回的繞著學堂轉了好幾圈。
邊轉著邊吆喝著幫工的村裏人。
“竇鵬,你就不能小心點嗎?輕拿輕放的道理還要我耳提麵命的強調嗎?”
“啊呦!郭坤小子!你就不能悠著點嗎?這麽粗的木頭,你多跑兩趟身上少塊肉還是怎麽的,非得一趟就搬來?”
“呦……這幫小子!”
“要不怎麽說,嘴巴沒毛,幹活不牢!”
“……”
兩個老爺子還在不遺餘力的吐槽著村裏小年輕。
聽到老爺子們的吐槽,小年輕們也是嗬嗬一笑,都沒當回事。
不過是被老爺子念叨幾句,就衝著兩個老爺子出的那麽多銀錢,就是一人上來給他們一個暴栗子,他們也會笑嗬嗬的收著。
更別說,學堂竣工,他們的開心不比老爺子們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