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借著稻子的事,我把另一件事也順道說一說。
不管你們信或者不信,我這邊有準確消息說,今年冬日有雪災。”
“先是幹旱,後是蝗蟲,後麵還有雪災。
方師爺雖然同村子相熟,可他也不能命明目張膽的幫著我們村。
說句大不敬的話,朝廷靠不住!”
“咱們村子裏的稻子本就是暗暗栽種的,如今這麽高的產量,稍稍泄露出去一點風聲,必定會引來有心之人的搶奪。”
“一個兩個能對付,三個四個了?五個六個了?
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若想安穩度日,今日這產量就給我全部咽到肚子裏去,丁點風聲不能傳出去。”
“我們這些日子關起門來安心過著自己的日子,得益於誰?
大家心知肚明!
我們都隻是普通人家,沒有那個三頭六臂。
這產量一旦傳出去了,你們能護住這麽老些糧食嗎?
能護住懶懶嗎?
甚至,你們能護住自己嗎?”
“所以,我希望,糧食產量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萬萬不可外傳。”
付村長把裏麵的利害關係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點的說給村民們聽。
剛才還嘻嘻哈哈的漢子們,聽明白付村長的意思後,所有漢子都白了臉,一個個眼中是藏也藏不住的凝重。
“還有懶懶的事,心知肚明就成!
有些話說出來,就有點不得勁兒了。”
邊說著,付村長的嘴巴邊朝著懶懶努了努。
意思不言而喻。
糧食產量,是秘密!
懶懶的一身本事,是秘密!
落溪一村的一切,在外都是秘密!
如果連這麽點覺悟都沒有,隻能說這樣的人不值得懶懶護著。
“村長大叔,我竇鵬膽子小,您可別三天兩頭的嚇唬我,真嚇唬狠了,我就帶著我媳婦兒搬您家去住!
每日吃您的、喝您的,沒事還來氣氣您!”
“竇鵬,你這話說的就不要臉了!我看你是存了心的訛上村長嬸子了吧?
咱們村誰不知道的,藍家大嫂子做飯最好吃,做飯第二好吃的就是村長嬸子。
特別是那獨屬於蜀地的辣味菜,堪稱一絕!”郭坤笑著接過話頭。
話裏話外都在和竇鵬嘴貧,輕飄飄的跳過畝產和懶懶的事。
用實際行動應和付村長的話。
“懶懶丫頭,你說村長奶奶的白菜豬肉大包子好吃不好吃?好吃的話你一會兒帶著你竇鵬叔一起蹭個飯,怎麽樣?”
“額……”這樣式的大人,有點子煩哎。
怎麽就知道為難小孩子了?
她還是個寶寶,寶寶啥也不知道啊。
付村長看的是好笑又好氣,直接一腳踹了過去。
“竇鵬小子!你都多大人了?想吃你村長嬸子包的包子,不知道正大光明的上門啊?咋還欺負上孩子呢?”
“哈哈哈……”
“……”
笑聲飄蕩在曬穀場上,驅散了眾人心底那一絲陰鬱。
還有什麽不滿足的了?
落溪一村齊心協力,安全有保證、糧食產量高、還有福氣寶。
還要啥自行車?
付村長抬手壓了壓,眾人立馬噤聲。
“我和你們藍大叔商量好了,一會兒就分糧食。”
不等眾人歡呼出聲,付村長繼續說道。
“按照契約,這村子裏收上來的糧食,有五成是你們藍大叔家的,也就是說一會兒我們先稱出來一半糧食給你們藍大叔。
你們藍大叔仁義,給村子裏的糧食湊個整,他隻收九萬五千斤,剩下的十萬斤都是村裏的。”
十萬斤糧食,按照約定,拿出來四萬斤按著工分算,剩下的六萬斤,按著戶頭分。
這裏麵,工分計算起來,有點麻煩,所以今天付村長隻分那六萬斤糧食。
六萬斤糧食,一共二十戶,一戶能分三千斤糧食。
一會兒功夫就過了秤,家家戶戶興高采烈的把分到手的糧食搬回了家。
有那熱心腸的,忙完自家的活計,還順帶手的幫起藍家運送糧食。
等到他們看到藍家那甚是華麗的地窖,一個個卯足勁的同慕伯幾兄弟套近乎,嚷嚷著也要挖個同樣規格、不同大小的地窖來。
趁著這功夫,付村長帶著付及第和幾個在藍靈和慕隼的幫助下,算起了從秧苗落地那一刻的所有工分。
最後一通合計下來,一個工分正好是一斤糧食。
這其中,工分最多的幾個人分別是藍老大、郭坤和李達。
三個人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工分自然多。
當然啦,要想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按著戶頭分的糧食,每家每戶都一樣。
可這按著工分分的糧食,隻能是多勞多得。
相對來說,那種家中壯勞動力多的家庭,分到的糧食相對也就多點。
最後一番分下來,家庭成員多的家庭分到有足足六千斤糧食,人口少的家庭,分到手也有四千多斤。
倒也沒人覺得不公平的,糧食多的家裏人口也多。
家中人口多的,吃的也多。
每家每戶,這會兒都樂嗬的不行。
甚至隱隱還聽到好幾個嬸子小媳婦的商量著哪天煮點白米飯來吃吃。
炒上兩個好菜,能香掉牙。
嚐到了豐收的喜悅,付村長相信,明年大家更會幹勁兒十足。
整個落溪一村的凝聚力,又無形中強了起來。
自此以後,分工更是明確起來。
……
這裏麵要說收獲最大的,肯定是藍家。
滿打滿算,藍家收進倉的稻子足足有十三萬斤。
十三萬斤,是什麽概念?
若是放在以前,眾人想都不敢想。
可眼下,這麽老些糧食,大喇喇的擺在眾人眼前。
金黃色的稻殼,晃花了村裏人的眼,卻個個眼底清明,半分不眼紅。
這態度,付村長滿意極了。
“懶懶啊,你說這冬日要用到的棉花和棉絮,我們是用這些穀子換回來的好?還是花銀子買回來的好?”
付村長摸著懶懶的小腦袋,滿懷期待的問道。
不問問懶懶,他不放心。
就算是問完懶懶後,那個決定也是他做的。
可就是問完懶懶後,他不心慌。
小小的人兒沉思片刻,尋著直覺給出建議。
“村長爺爺,我們用銀子買吧!銀子還可以再賺,糧食賣掉了,就買不回來了。”
懶懶說的顛三倒四,付村長卻是秒懂。
懶懶想表達的意思,他瞬間領會。
不管你們信或者不信,我這邊有準確消息說,今年冬日有雪災。”
“先是幹旱,後是蝗蟲,後麵還有雪災。
方師爺雖然同村子相熟,可他也不能命明目張膽的幫著我們村。
說句大不敬的話,朝廷靠不住!”
“咱們村子裏的稻子本就是暗暗栽種的,如今這麽高的產量,稍稍泄露出去一點風聲,必定會引來有心之人的搶奪。”
“一個兩個能對付,三個四個了?五個六個了?
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若想安穩度日,今日這產量就給我全部咽到肚子裏去,丁點風聲不能傳出去。”
“我們這些日子關起門來安心過著自己的日子,得益於誰?
大家心知肚明!
我們都隻是普通人家,沒有那個三頭六臂。
這產量一旦傳出去了,你們能護住這麽老些糧食嗎?
能護住懶懶嗎?
甚至,你們能護住自己嗎?”
“所以,我希望,糧食產量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萬萬不可外傳。”
付村長把裏麵的利害關係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點的說給村民們聽。
剛才還嘻嘻哈哈的漢子們,聽明白付村長的意思後,所有漢子都白了臉,一個個眼中是藏也藏不住的凝重。
“還有懶懶的事,心知肚明就成!
有些話說出來,就有點不得勁兒了。”
邊說著,付村長的嘴巴邊朝著懶懶努了努。
意思不言而喻。
糧食產量,是秘密!
懶懶的一身本事,是秘密!
落溪一村的一切,在外都是秘密!
如果連這麽點覺悟都沒有,隻能說這樣的人不值得懶懶護著。
“村長大叔,我竇鵬膽子小,您可別三天兩頭的嚇唬我,真嚇唬狠了,我就帶著我媳婦兒搬您家去住!
每日吃您的、喝您的,沒事還來氣氣您!”
“竇鵬,你這話說的就不要臉了!我看你是存了心的訛上村長嬸子了吧?
咱們村誰不知道的,藍家大嫂子做飯最好吃,做飯第二好吃的就是村長嬸子。
特別是那獨屬於蜀地的辣味菜,堪稱一絕!”郭坤笑著接過話頭。
話裏話外都在和竇鵬嘴貧,輕飄飄的跳過畝產和懶懶的事。
用實際行動應和付村長的話。
“懶懶丫頭,你說村長奶奶的白菜豬肉大包子好吃不好吃?好吃的話你一會兒帶著你竇鵬叔一起蹭個飯,怎麽樣?”
“額……”這樣式的大人,有點子煩哎。
怎麽就知道為難小孩子了?
她還是個寶寶,寶寶啥也不知道啊。
付村長看的是好笑又好氣,直接一腳踹了過去。
“竇鵬小子!你都多大人了?想吃你村長嬸子包的包子,不知道正大光明的上門啊?咋還欺負上孩子呢?”
“哈哈哈……”
“……”
笑聲飄蕩在曬穀場上,驅散了眾人心底那一絲陰鬱。
還有什麽不滿足的了?
落溪一村齊心協力,安全有保證、糧食產量高、還有福氣寶。
還要啥自行車?
付村長抬手壓了壓,眾人立馬噤聲。
“我和你們藍大叔商量好了,一會兒就分糧食。”
不等眾人歡呼出聲,付村長繼續說道。
“按照契約,這村子裏收上來的糧食,有五成是你們藍大叔家的,也就是說一會兒我們先稱出來一半糧食給你們藍大叔。
你們藍大叔仁義,給村子裏的糧食湊個整,他隻收九萬五千斤,剩下的十萬斤都是村裏的。”
十萬斤糧食,按照約定,拿出來四萬斤按著工分算,剩下的六萬斤,按著戶頭分。
這裏麵,工分計算起來,有點麻煩,所以今天付村長隻分那六萬斤糧食。
六萬斤糧食,一共二十戶,一戶能分三千斤糧食。
一會兒功夫就過了秤,家家戶戶興高采烈的把分到手的糧食搬回了家。
有那熱心腸的,忙完自家的活計,還順帶手的幫起藍家運送糧食。
等到他們看到藍家那甚是華麗的地窖,一個個卯足勁的同慕伯幾兄弟套近乎,嚷嚷著也要挖個同樣規格、不同大小的地窖來。
趁著這功夫,付村長帶著付及第和幾個在藍靈和慕隼的幫助下,算起了從秧苗落地那一刻的所有工分。
最後一通合計下來,一個工分正好是一斤糧食。
這其中,工分最多的幾個人分別是藍老大、郭坤和李達。
三個人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工分自然多。
當然啦,要想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按著戶頭分的糧食,每家每戶都一樣。
可這按著工分分的糧食,隻能是多勞多得。
相對來說,那種家中壯勞動力多的家庭,分到的糧食相對也就多點。
最後一番分下來,家庭成員多的家庭分到有足足六千斤糧食,人口少的家庭,分到手也有四千多斤。
倒也沒人覺得不公平的,糧食多的家裏人口也多。
家中人口多的,吃的也多。
每家每戶,這會兒都樂嗬的不行。
甚至隱隱還聽到好幾個嬸子小媳婦的商量著哪天煮點白米飯來吃吃。
炒上兩個好菜,能香掉牙。
嚐到了豐收的喜悅,付村長相信,明年大家更會幹勁兒十足。
整個落溪一村的凝聚力,又無形中強了起來。
自此以後,分工更是明確起來。
……
這裏麵要說收獲最大的,肯定是藍家。
滿打滿算,藍家收進倉的稻子足足有十三萬斤。
十三萬斤,是什麽概念?
若是放在以前,眾人想都不敢想。
可眼下,這麽老些糧食,大喇喇的擺在眾人眼前。
金黃色的稻殼,晃花了村裏人的眼,卻個個眼底清明,半分不眼紅。
這態度,付村長滿意極了。
“懶懶啊,你說這冬日要用到的棉花和棉絮,我們是用這些穀子換回來的好?還是花銀子買回來的好?”
付村長摸著懶懶的小腦袋,滿懷期待的問道。
不問問懶懶,他不放心。
就算是問完懶懶後,那個決定也是他做的。
可就是問完懶懶後,他不心慌。
小小的人兒沉思片刻,尋著直覺給出建議。
“村長爺爺,我們用銀子買吧!銀子還可以再賺,糧食賣掉了,就買不回來了。”
懶懶說的顛三倒四,付村長卻是秒懂。
懶懶想表達的意思,他瞬間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