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他們都說有懶懶是三生有幸。”懶懶的字典裏,就沒有謙虛二字。
現在也是!
“哈哈哈……”
喬安的笑聲驚醒了山林中已經熟睡的鳥兒。
眾人雖被嚇到,卻第一反應是心疼這個表麵看起來粗獷的漢子。
從第一次見麵,大家看到的都是他黑麵下掩藏的焦灼情緒。
守邊軍,說起來好聽,隻要守護府城的安全就行。
可東邊就是鄰國,一個不小心就……
守城也是每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一個不小心就馬革裹屍。
若是如此,倒也死得坦蕩,還能給家裏留下一筆撫恤金。
可如今這亂世,別說戰死不一定有撫恤金。
就算有撫恤金,又如何送到遠走他鄉的父母親人手中?
藍老爺子開口邀請道。
“小夥子們,反正邊防營離我們這裏也就半日的路程,若是日後軍中不忙,有那閑暇的功夫,不妨來村子裏看一看、歇一歇,
若是不介意的,就把村子當第二個家,回家吃吃嬸子們嫂子們親手做的吃食,聊慰思鄉之情。”
喬安點頭應下,幫著躍躍欲試的士兵們應承了藍老爺子的邀請,感慨著。
“大叔這樣說,喬安可就得幫著兄弟們答應了哈!
今日吃了村子裏的飯,怕是回去能回味上好幾天。
就算大叔今日不邀請,他日喬安都得厚著臉皮帶兄弟們來村子裏叨擾叨擾。”
付村長和藍老爺子聽得心頭一哽。
眼前這些漢子們,又是誰的兒子?還是誰的兄弟?
若不是他們站在抵禦外敵的第一線,他們哪來的這般太平盛世?
看到兩個老爺子眼底藏也藏不住的心疼,喬安有些後悔接這個話頭。
他趕緊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今日多謝兩位大叔和諸位嬸子們嫂子們的盛情款待,兄弟們可算是吃了個心滿意足。
這夜路本就不好走,我們還得早點上路,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付村長未多做挽留,笑著招呼村裏的漢子們幫著邊防軍們把糧食搬上車,目送著一行人走遠。
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走之前,懶懶的懷裏被喬安塞了一大包糖,看起來鼓鼓囊囊。
加上喬安,三十一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卻又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西山腳。
待得繞路上了官道,才快馬加鞭的離開,朝著邊防營疾馳而去。
喬安還貼心的留下兩人,沿途抹去了一切痕跡。
就這樣,邊防營悄無聲息的多了一萬兩千斤的糧食。
說什麽的都有,甚至有那腦洞比較大的,還編出一出纏綿悱惻的故事來。
在邊防營,一度傳為佳話。
當然啦,這裏麵少不了喬安的聽之任之,有些話還是在他的示意下才流傳出去的。
越是這樣,越不會有人懷疑上落溪一村。
……
解決了幾件大事,落溪一村又過上了閉關鎖村的日子。
說閉關鎖村也不太嚴謹,有方揚和方名兄弟倆在,落溪一村雖然閉村不出,可外麵的信息卻一個不落。
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的消息,落溪一村早早的就知道了,還能提前做一些準備。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村民們這段時間忙碌的成果。
自從村民們知道今年冬天可能會大雪封山,都盡可能多的在藍老爺子和付村長那裏兌換了棉衣棉被。
五千多件棉衣,兩千五百多條棉被,被各家嬸子小媳婦們漿洗幹淨後,直接被那心靈手巧的拆拆補補,整個煥然一新。
兩床被子合成一床被子,別的不說,保暖效果是杠杠的。
棉衣因為足夠厚實,除了大小改了改,大家別的都沒做大的改動。
棉被是沒辦法,大小實在不合適床上用。
自家人要用的沒辦法,改棉衣賺錢……
有改棉衣的功夫,各家嬸子小媳婦更願意去山林裏多打些柴火,幫著家中老少爺們多做點吃食,保證他們日日夜夜燒炭時的狀態。
原本兩個老爺子的打算是,把棉衣棉被改一改,賺一筆銀錢。
後來還是在議事時,眾人集思廣益,把賺錢的目標定在了燒炭上。
一個是村子裏有燒炭的好手,手藝都是現成的,不用白不用。
就算最後大雪沒能封山,燒好的炭存上個一兩年,也還得用。
二個就是改棉衣棉被實在太耽誤功夫了。
一算下來,還沒燒炭來的劃算。
最後,付村長直接拍板了。
村子裏的第一筆生意,這會兒在眠山山腳如火如荼的準備著。
因著之前壘護牆用到的木頭數量驚人,這次燒炭用的木頭都是村民們從附近的山上砍回來的。
以防外村人後麵眼紅,藍老爺子又花費銀錢把靠近落溪一村的三座無主山林給買了下來。
當然啦,這三座山林不都是藍家的。
其中靠近眠山的一山是藍老爺子自己買下來的,隔壁的二山和三山則是村子裏湊錢買的。
有了前幾次的前車之鑒,買二山和三山的事,在村子裏很輕易就全票通過。
第二日付村長還沒醒時,各家的銀錢都送了過來。
等付村長醒來,看到自家桌子上一摞碎銀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村民們太好管,他這村長當的也是一點挑戰性沒有。
若是讓外人知道,隻會以為他老人家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別的村子想集體辦件事,不出銀子還行,一說出銀子,指定行不通。
哪有落溪一村這般萬眾一心。
……
轉眼時間來到了九月下旬。
往年這個時候天已經稍稍降溫,不冷,卻是秋意濃,可今年的天氣屬實有點奇怪。
豔陽高照不說,午時的氣溫甚至直逼盛夏,熱的人腦殼疼。
這般情況下,燒炭確實也合適。
唯一不合適的就是大家的心態。
饒是落溪一村的村民們如何信服付村長和藍老爺子,這會兒也被那鬼天氣搞的不自信了。
怕就怕囤的炭量太大,賣不上價倒是小事,畢竟都是無本的生意。
最怕的就是後麵木炭無處安置,畢竟眼下是學堂停課的狀態下征用了學堂來放這段時日燒好的炭。
堆滿了一整個學堂的炭,以前看上去有多喜人,這會兒就有多鬧心。
若是不大雪封山,總不能一直占著學堂,那孩子們的學業可怎麽辦?
原來,最近全村都進入了備戰時刻,自從收穀子征用學堂那次,付村長就直接給小崽子們放了假。
付村長的意思是,大雪封山時正好閑來無事,那時候把課業補上來就是呢。
現在也是!
“哈哈哈……”
喬安的笑聲驚醒了山林中已經熟睡的鳥兒。
眾人雖被嚇到,卻第一反應是心疼這個表麵看起來粗獷的漢子。
從第一次見麵,大家看到的都是他黑麵下掩藏的焦灼情緒。
守邊軍,說起來好聽,隻要守護府城的安全就行。
可東邊就是鄰國,一個不小心就……
守城也是每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一個不小心就馬革裹屍。
若是如此,倒也死得坦蕩,還能給家裏留下一筆撫恤金。
可如今這亂世,別說戰死不一定有撫恤金。
就算有撫恤金,又如何送到遠走他鄉的父母親人手中?
藍老爺子開口邀請道。
“小夥子們,反正邊防營離我們這裏也就半日的路程,若是日後軍中不忙,有那閑暇的功夫,不妨來村子裏看一看、歇一歇,
若是不介意的,就把村子當第二個家,回家吃吃嬸子們嫂子們親手做的吃食,聊慰思鄉之情。”
喬安點頭應下,幫著躍躍欲試的士兵們應承了藍老爺子的邀請,感慨著。
“大叔這樣說,喬安可就得幫著兄弟們答應了哈!
今日吃了村子裏的飯,怕是回去能回味上好幾天。
就算大叔今日不邀請,他日喬安都得厚著臉皮帶兄弟們來村子裏叨擾叨擾。”
付村長和藍老爺子聽得心頭一哽。
眼前這些漢子們,又是誰的兒子?還是誰的兄弟?
若不是他們站在抵禦外敵的第一線,他們哪來的這般太平盛世?
看到兩個老爺子眼底藏也藏不住的心疼,喬安有些後悔接這個話頭。
他趕緊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今日多謝兩位大叔和諸位嬸子們嫂子們的盛情款待,兄弟們可算是吃了個心滿意足。
這夜路本就不好走,我們還得早點上路,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付村長未多做挽留,笑著招呼村裏的漢子們幫著邊防軍們把糧食搬上車,目送著一行人走遠。
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走之前,懶懶的懷裏被喬安塞了一大包糖,看起來鼓鼓囊囊。
加上喬安,三十一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卻又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西山腳。
待得繞路上了官道,才快馬加鞭的離開,朝著邊防營疾馳而去。
喬安還貼心的留下兩人,沿途抹去了一切痕跡。
就這樣,邊防營悄無聲息的多了一萬兩千斤的糧食。
說什麽的都有,甚至有那腦洞比較大的,還編出一出纏綿悱惻的故事來。
在邊防營,一度傳為佳話。
當然啦,這裏麵少不了喬安的聽之任之,有些話還是在他的示意下才流傳出去的。
越是這樣,越不會有人懷疑上落溪一村。
……
解決了幾件大事,落溪一村又過上了閉關鎖村的日子。
說閉關鎖村也不太嚴謹,有方揚和方名兄弟倆在,落溪一村雖然閉村不出,可外麵的信息卻一個不落。
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的消息,落溪一村早早的就知道了,還能提前做一些準備。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村民們這段時間忙碌的成果。
自從村民們知道今年冬天可能會大雪封山,都盡可能多的在藍老爺子和付村長那裏兌換了棉衣棉被。
五千多件棉衣,兩千五百多條棉被,被各家嬸子小媳婦們漿洗幹淨後,直接被那心靈手巧的拆拆補補,整個煥然一新。
兩床被子合成一床被子,別的不說,保暖效果是杠杠的。
棉衣因為足夠厚實,除了大小改了改,大家別的都沒做大的改動。
棉被是沒辦法,大小實在不合適床上用。
自家人要用的沒辦法,改棉衣賺錢……
有改棉衣的功夫,各家嬸子小媳婦更願意去山林裏多打些柴火,幫著家中老少爺們多做點吃食,保證他們日日夜夜燒炭時的狀態。
原本兩個老爺子的打算是,把棉衣棉被改一改,賺一筆銀錢。
後來還是在議事時,眾人集思廣益,把賺錢的目標定在了燒炭上。
一個是村子裏有燒炭的好手,手藝都是現成的,不用白不用。
就算最後大雪沒能封山,燒好的炭存上個一兩年,也還得用。
二個就是改棉衣棉被實在太耽誤功夫了。
一算下來,還沒燒炭來的劃算。
最後,付村長直接拍板了。
村子裏的第一筆生意,這會兒在眠山山腳如火如荼的準備著。
因著之前壘護牆用到的木頭數量驚人,這次燒炭用的木頭都是村民們從附近的山上砍回來的。
以防外村人後麵眼紅,藍老爺子又花費銀錢把靠近落溪一村的三座無主山林給買了下來。
當然啦,這三座山林不都是藍家的。
其中靠近眠山的一山是藍老爺子自己買下來的,隔壁的二山和三山則是村子裏湊錢買的。
有了前幾次的前車之鑒,買二山和三山的事,在村子裏很輕易就全票通過。
第二日付村長還沒醒時,各家的銀錢都送了過來。
等付村長醒來,看到自家桌子上一摞碎銀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村民們太好管,他這村長當的也是一點挑戰性沒有。
若是讓外人知道,隻會以為他老人家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別的村子想集體辦件事,不出銀子還行,一說出銀子,指定行不通。
哪有落溪一村這般萬眾一心。
……
轉眼時間來到了九月下旬。
往年這個時候天已經稍稍降溫,不冷,卻是秋意濃,可今年的天氣屬實有點奇怪。
豔陽高照不說,午時的氣溫甚至直逼盛夏,熱的人腦殼疼。
這般情況下,燒炭確實也合適。
唯一不合適的就是大家的心態。
饒是落溪一村的村民們如何信服付村長和藍老爺子,這會兒也被那鬼天氣搞的不自信了。
怕就怕囤的炭量太大,賣不上價倒是小事,畢竟都是無本的生意。
最怕的就是後麵木炭無處安置,畢竟眼下是學堂停課的狀態下征用了學堂來放這段時日燒好的炭。
堆滿了一整個學堂的炭,以前看上去有多喜人,這會兒就有多鬧心。
若是不大雪封山,總不能一直占著學堂,那孩子們的學業可怎麽辦?
原來,最近全村都進入了備戰時刻,自從收穀子征用學堂那次,付村長就直接給小崽子們放了假。
付村長的意思是,大雪封山時正好閑來無事,那時候把課業補上來就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