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父皇臨終前的字字句句常常在我耳畔響起。
那時的我雖懵懂無知,可他卻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重複著那些話,仿佛要將一生的信念與希冀都傳遞給年幼的我。
誠如大家對父皇的評價一樣,他的一生,遠遠算不上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
可捫心自問,他也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的。
奈何實在平庸,守業都稍顯吃力了點,更是受盡委屈,還是心心念念的想給華國一個光明的未來,也想讓華國的百姓們能吃飽喝足。
作為一國之君,他算不上完美,卻也無愧於天下萬民。
作為一個父親,他也大體是合格的,卻缺席了我人生的所有重要時刻。
他告訴我,要好好活著,不要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更不要為他報仇。
他說,若是日後我能成長起來,有能力也有魄力,一定要為我們的國家找回丟失的尊嚴和骨氣,給老百姓們一個安穩生活的可能。
他還說,如果我沒有那雄心壯誌,泯然眾人也挺好,至少可以平安喜樂地度過一生。
曾經的我猶豫過,也糾結過。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那些責任,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那些挑戰和困難。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這幾年遊學時的所見所聞,我對肩上的責任越發認同起來。
我知道,那個位置意味著權力和責任,也意味著即將麵對的無數挑戰和困難。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
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逃避,不能退縮,因為這是我的使命,這是我的責任。
久違的,昨夜輾轉反側之際,我竟然難能可貴的夢到了先皇。
他讓我代他給在座的諸位道個歉。
若是能重來,他一定不懦弱!
就算是拚盡全力,他也會給大家一個光明璀璨未來的可能。
奈何……
一切都遲了。
我深愛著我的父親,也深愛著我的國家。
我知道,隻有我振臂一呼,才有為父皇報仇的可能性。
隻有我,才能為華國找回丟失的尊嚴和骨氣。
也隻有我登上那個位置,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先誌。
我決定不辜負他的期望,不辜負自己的使命,不辜負國家的重托。
時局動蕩,我要勇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給華國老百姓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我要讓父皇在九泉之下安息,我要讓我的國家在世界之林崛起,我要讓我的人民在和平與安寧中生活,大家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去麵對未知的挑戰。
私心裏,我想給華國一個不一樣的明天,給華國老百姓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當然啦,我說這些不是指望你們撇下一切陪我同舟共進,隻是單純的想給大家透個底。
往後餘生,帶著你們的期待和疼愛,就算是遍布荊棘的未知旅途,我自坦然麵對。
這樣即便最後不能得償所願,能得你們一念,隼哥兒足矣。”
說罷,寧隼彎腰朝著呆愣的眾人深深鞠了一躬。
說的這些話,都是他掏心窩子的話,沒有半分賣慘的意味。
自曝身份,也是他提前征求各方意見後的最終結果。
寧隼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的話語仿佛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眾人紛紛點頭,對他的話表示讚同。
更多的是心疼!
心疼這個曾經的天潢貴胄。
隻能道一句,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在方名的示意下,方以沐搬了一把椅子放下,慕隼點了點頭後慢慢坐下,眼底的暖意更濃,開口說道。
“我雖出身富貴,卻也是孤苦小半生,六親緣淺,時覺人間不值得。
自幼年起,我雖生活奢靡,享受著所謂的錦衣玉食,奴仆成群。
可這看似完美的背後,卻藏著無盡的孤寂和空虛。
每天麵對著唯唯諾諾的宮女太監,和空蕩蕩的宮殿,我曾經無數次想過逃離。
想逃離那個讓我不安的環境,尋求真我。
許是願念太強,竟真的讓我得償所願……”
“有幸落戶落溪一村,遇到大家,才終於明白什麽是家人。
我想盡己所能的守護住這份美好!
今日,在大家的見證下,我寧隼,攜先皇遺旨,劃江而治!”
最後一句話,慕隼說的擲地有聲。
“劃江而治”四個字,如同一滴冷水滴進熱油裏,徹底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天災人禍,是為大忌!
天災傷人,猶可自我安慰幾句,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人禍傷人,唯有奮起反抗,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新帝即位後,才過了一兩年的安穩日子,百姓們也以為迎來了太平盛世,紛紛暢想起未來。
卻不料,恰恰是他們寄予厚望的新帝,給他們帶來了比天災更大的人禍。
皇帝昏聵,朝局動蕩,奸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
寧隼深知,他作為先皇遺孤,手持先皇遺旨,他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國家和百姓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振臂一呼,劃江而治。
這絕對不是他的心血來潮,為了這一刻,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
在過去的八年裏,他白天遊學,尋求知識的真諦;夜裏則挑燈夜讀,不斷地鑽研經史子集、兵書國策。
他用決心和毅力對那些知識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八年間,他把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角度,用自己的眼睛和眼界去丈量人性的善與惡。
是非曲直、善惡忠奸,他爛熟於心。
喬安等人的俯首稱臣,是他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爭取來的。
當然啦,這中間不可避免的有師父和娘親的原因在裏麵。
可那又如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人誠不欺!
做了皇帝,就一定得是孤家寡人一個,活成一座孤島嗎?
做了皇帝,就不能享受人世間最誠摯的感情嗎?
其實不然!
做了皇帝,除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一切都可以如常啊!
明君和仁君並不矛盾啊!
落後才是挨打的根源,仁政不是!
固步自封是挨打的重要原因,良性的勾心鬥角不是!
勤政愛民是好事,孤家寡人不是!
那時的我雖懵懂無知,可他卻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重複著那些話,仿佛要將一生的信念與希冀都傳遞給年幼的我。
誠如大家對父皇的評價一樣,他的一生,遠遠算不上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
可捫心自問,他也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的。
奈何實在平庸,守業都稍顯吃力了點,更是受盡委屈,還是心心念念的想給華國一個光明的未來,也想讓華國的百姓們能吃飽喝足。
作為一國之君,他算不上完美,卻也無愧於天下萬民。
作為一個父親,他也大體是合格的,卻缺席了我人生的所有重要時刻。
他告訴我,要好好活著,不要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更不要為他報仇。
他說,若是日後我能成長起來,有能力也有魄力,一定要為我們的國家找回丟失的尊嚴和骨氣,給老百姓們一個安穩生活的可能。
他還說,如果我沒有那雄心壯誌,泯然眾人也挺好,至少可以平安喜樂地度過一生。
曾經的我猶豫過,也糾結過。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那些責任,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那些挑戰和困難。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這幾年遊學時的所見所聞,我對肩上的責任越發認同起來。
我知道,那個位置意味著權力和責任,也意味著即將麵對的無數挑戰和困難。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
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逃避,不能退縮,因為這是我的使命,這是我的責任。
久違的,昨夜輾轉反側之際,我竟然難能可貴的夢到了先皇。
他讓我代他給在座的諸位道個歉。
若是能重來,他一定不懦弱!
就算是拚盡全力,他也會給大家一個光明璀璨未來的可能。
奈何……
一切都遲了。
我深愛著我的父親,也深愛著我的國家。
我知道,隻有我振臂一呼,才有為父皇報仇的可能性。
隻有我,才能為華國找回丟失的尊嚴和骨氣。
也隻有我登上那個位置,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先誌。
我決定不辜負他的期望,不辜負自己的使命,不辜負國家的重托。
時局動蕩,我要勇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給華國老百姓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我要讓父皇在九泉之下安息,我要讓我的國家在世界之林崛起,我要讓我的人民在和平與安寧中生活,大家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去麵對未知的挑戰。
私心裏,我想給華國一個不一樣的明天,給華國老百姓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當然啦,我說這些不是指望你們撇下一切陪我同舟共進,隻是單純的想給大家透個底。
往後餘生,帶著你們的期待和疼愛,就算是遍布荊棘的未知旅途,我自坦然麵對。
這樣即便最後不能得償所願,能得你們一念,隼哥兒足矣。”
說罷,寧隼彎腰朝著呆愣的眾人深深鞠了一躬。
說的這些話,都是他掏心窩子的話,沒有半分賣慘的意味。
自曝身份,也是他提前征求各方意見後的最終結果。
寧隼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的話語仿佛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眾人紛紛點頭,對他的話表示讚同。
更多的是心疼!
心疼這個曾經的天潢貴胄。
隻能道一句,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在方名的示意下,方以沐搬了一把椅子放下,慕隼點了點頭後慢慢坐下,眼底的暖意更濃,開口說道。
“我雖出身富貴,卻也是孤苦小半生,六親緣淺,時覺人間不值得。
自幼年起,我雖生活奢靡,享受著所謂的錦衣玉食,奴仆成群。
可這看似完美的背後,卻藏著無盡的孤寂和空虛。
每天麵對著唯唯諾諾的宮女太監,和空蕩蕩的宮殿,我曾經無數次想過逃離。
想逃離那個讓我不安的環境,尋求真我。
許是願念太強,竟真的讓我得償所願……”
“有幸落戶落溪一村,遇到大家,才終於明白什麽是家人。
我想盡己所能的守護住這份美好!
今日,在大家的見證下,我寧隼,攜先皇遺旨,劃江而治!”
最後一句話,慕隼說的擲地有聲。
“劃江而治”四個字,如同一滴冷水滴進熱油裏,徹底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天災人禍,是為大忌!
天災傷人,猶可自我安慰幾句,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人禍傷人,唯有奮起反抗,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新帝即位後,才過了一兩年的安穩日子,百姓們也以為迎來了太平盛世,紛紛暢想起未來。
卻不料,恰恰是他們寄予厚望的新帝,給他們帶來了比天災更大的人禍。
皇帝昏聵,朝局動蕩,奸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
寧隼深知,他作為先皇遺孤,手持先皇遺旨,他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國家和百姓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振臂一呼,劃江而治。
這絕對不是他的心血來潮,為了這一刻,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
在過去的八年裏,他白天遊學,尋求知識的真諦;夜裏則挑燈夜讀,不斷地鑽研經史子集、兵書國策。
他用決心和毅力對那些知識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八年間,他把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角度,用自己的眼睛和眼界去丈量人性的善與惡。
是非曲直、善惡忠奸,他爛熟於心。
喬安等人的俯首稱臣,是他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爭取來的。
當然啦,這中間不可避免的有師父和娘親的原因在裏麵。
可那又如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人誠不欺!
做了皇帝,就一定得是孤家寡人一個,活成一座孤島嗎?
做了皇帝,就不能享受人世間最誠摯的感情嗎?
其實不然!
做了皇帝,除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一切都可以如常啊!
明君和仁君並不矛盾啊!
落後才是挨打的根源,仁政不是!
固步自封是挨打的重要原因,良性的勾心鬥角不是!
勤政愛民是好事,孤家寡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