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老弱病殘,得試過才知道。
萬幸的是,有個美食一條街絆著,大家的情緒也就稍稍低落了兩天。
隨著美食一條街的重新營業,眾人又好似被打了雞血一般,幹勁兒十足起來。
以前的美食一條街,大家做生意就圖個隨心所欲,有點進項就成。
賺不賺錢的,沒那麽看重。
這樣的敗家子行為落在懶懶眼裏,也是怒其不爭,大部分時候她都恨不得敲開他們的腦袋看一看,裏麵裝的都是什麽漿糊。
有錢不賺,不是王八蛋是什麽?
萬幸的是她在村子裏待的時間不長,不能時時盯著,索性最後眼不見心不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可這次的美食一條街重新營業後,懶懶驚奇的發現,敗家子們都變了。
大家都變得積極起來了,隱隱有幾分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意思。
大家好似找到了奮鬥的目標,每天忙忙碌碌的。
雖然賺來的銀錢於寧隼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聊勝於無。
原來,他們都是默默的想幫寧隼籌集多些銀錢。
劃江而的消息,是十日後傳回落溪一村來的。
聽到食客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著寧隼劃江而治,正麵與朝廷打擂台的消息,眾人是喜憂參半的。
“我們……真的不幫他們嗎?”付村長眉頭輕皺。
寧隼的身份,他雖然一早就有過猜測,但是也沒敢往那方麵想。
撥亂反正,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
到了他這般年紀,除了憂心下一輩的出路,別的方麵於他而言,不值一提。
是蝸居在落溪一村,過著偏安一隅的生活也好,還是揭竿而起,搶占主動權也罷。
他都不怕。
他唯一怕的就是自家小崽子們在外被人欺負了。
藍老爺子也久違的再次抽起旱煙來。
煙圈嫋嫋升起,藍老爺子的滿臉愁容藏在煙霧裏若隱若現,看不真切。
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或者,他什麽也沒想。
好半晌,他才深深的吸了口氣。
“付老哥啊,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
孩子們長大了,我們也老嘍。
雛鷹展翅,於我們而言,是既欣慰又心疼。
他們小的時候,我們是他們的依靠。
可如今,孩子長大了,有他們的追求和理想,我們的身體和精力卻大不如前,很多時候都力不從心。
認識到我們的局限性,不給他們添亂就是幫最大的忙。
說是去幫忙,一竅不通的我們搞不好幫到最後幫了倒忙,成了他們的負擔,可如何是好?”
“還有啊,我說話不好聽,卻都是大實話。
活到我們這個年紀吧,難免會仗著所謂的‘吃的鹽比孩子們吃的飯都多’,對著孩子們的決定說三道四,‘為老不尊’的給一些自認為正確的建議。
試問問,我們之中,除了百裏,誰上過戰場打過仗的?
我們有什麽立場指手畫腳?
當然啦,肯定有人會說去了能管住嘴,保證不指手畫腳。
可我想問問,我們真的忍得住嗎?”
“其實,我們想為孩子們做些什麽本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畢竟能力有限。
不光能力有限,我們眼界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不能在外給孩子們遮風擋雨的時候,與其去給孩子們添亂,何不在家裏為他們守好大後方?讓他們在外麵闖蕩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的有那麽一天,我們這群老不死的還怕了不成?”說到最後,藍老爺子紅了眼眶,聲音都哽咽起來。
雖然做了最壞的打算,可每每想到,他都心痛的不行。
都是他疼寵著長大的小崽子們,轉眼間就成了要為他們遮風擋雨的大人了。
他想告訴小崽子們,當大人,真的一點都不快樂。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希望他們永遠是那個快樂幸福的小崽子們。
最起碼,不長大的話,他還能保護著他們。
可如今……
他是心疼的!
心疼孩子們出門在外,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有沒有受傷……
讀懂了藍老爺子未盡之言的付村長眼神堅定,“藍老弟,你說的對!是我想左了!左右不過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落溪一村的人這麽點勇氣和擔當還是有的!”
“沒事的!有懶懶在,問題不大。”擔心兩個老爺子心情起伏太大,懶懶適時給了顆定心丸吃。
有了懶懶這句話,兩個老爺子的臉色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這話懶懶是第一次說,也隻說給兩個老爺子聽。
對著別人,哪怕是寧隼,她都未曾說的這般直白過。
當然啦,他也從未問過有關這方麵的事。
這麽多年來,雖然大家對懶懶的能力早有猜測,甚至得到過印證,但是大家都似商量好的一樣,從未有人拿過亂七八糟的問題來煩過她。
除了容易,別的方麵一次都沒有。
就連送子,大家也不會直白的問她。
最多不過是抱一抱她,蹭一蹭好運氣。
那些婚後幾年沒生崽子的人家,才會到她跟前,旁敲側擊的打聽。
再多的話,他們也是不敢問的。
“真的嗎?”
“真的!”
付村長見懶懶點頭保證,當即便道,“如此甚好!”
想了想,付村長猶豫著問道。
“懶懶丫頭啊,老百姓的苦難很快就會結束,對不對?”
懶懶突的坐直了身子,斟酌片刻。
“最多兩年!兩年後,四海皆平!”
許是因為她的突然降臨,給人類世界帶來了大的轉變。
依著事情原本的走向,寧家對華國的統治會在民怨達到頂峰的那一刻,激發了普通老百姓的鬥誌。
真的陷入絕境的 時候,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更何況,活都快活不下去的時候,光腳的還能怕了那穿鞋的?
拚著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勇氣,何愁大業不成?
可時代的局限性造就了悲劇的無限循環。
等到那時候,重新推舉上去的當權者,重複著曾經的不作為……
幾年後,華國老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說到底,這是製度的弊端。
當權者不能打心底裏認同一定意義上的平等,這樣的情況隻會屢見不鮮。
萬幸的是,有個美食一條街絆著,大家的情緒也就稍稍低落了兩天。
隨著美食一條街的重新營業,眾人又好似被打了雞血一般,幹勁兒十足起來。
以前的美食一條街,大家做生意就圖個隨心所欲,有點進項就成。
賺不賺錢的,沒那麽看重。
這樣的敗家子行為落在懶懶眼裏,也是怒其不爭,大部分時候她都恨不得敲開他們的腦袋看一看,裏麵裝的都是什麽漿糊。
有錢不賺,不是王八蛋是什麽?
萬幸的是她在村子裏待的時間不長,不能時時盯著,索性最後眼不見心不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可這次的美食一條街重新營業後,懶懶驚奇的發現,敗家子們都變了。
大家都變得積極起來了,隱隱有幾分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意思。
大家好似找到了奮鬥的目標,每天忙忙碌碌的。
雖然賺來的銀錢於寧隼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聊勝於無。
原來,他們都是默默的想幫寧隼籌集多些銀錢。
劃江而的消息,是十日後傳回落溪一村來的。
聽到食客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著寧隼劃江而治,正麵與朝廷打擂台的消息,眾人是喜憂參半的。
“我們……真的不幫他們嗎?”付村長眉頭輕皺。
寧隼的身份,他雖然一早就有過猜測,但是也沒敢往那方麵想。
撥亂反正,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
到了他這般年紀,除了憂心下一輩的出路,別的方麵於他而言,不值一提。
是蝸居在落溪一村,過著偏安一隅的生活也好,還是揭竿而起,搶占主動權也罷。
他都不怕。
他唯一怕的就是自家小崽子們在外被人欺負了。
藍老爺子也久違的再次抽起旱煙來。
煙圈嫋嫋升起,藍老爺子的滿臉愁容藏在煙霧裏若隱若現,看不真切。
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或者,他什麽也沒想。
好半晌,他才深深的吸了口氣。
“付老哥啊,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
孩子們長大了,我們也老嘍。
雛鷹展翅,於我們而言,是既欣慰又心疼。
他們小的時候,我們是他們的依靠。
可如今,孩子長大了,有他們的追求和理想,我們的身體和精力卻大不如前,很多時候都力不從心。
認識到我們的局限性,不給他們添亂就是幫最大的忙。
說是去幫忙,一竅不通的我們搞不好幫到最後幫了倒忙,成了他們的負擔,可如何是好?”
“還有啊,我說話不好聽,卻都是大實話。
活到我們這個年紀吧,難免會仗著所謂的‘吃的鹽比孩子們吃的飯都多’,對著孩子們的決定說三道四,‘為老不尊’的給一些自認為正確的建議。
試問問,我們之中,除了百裏,誰上過戰場打過仗的?
我們有什麽立場指手畫腳?
當然啦,肯定有人會說去了能管住嘴,保證不指手畫腳。
可我想問問,我們真的忍得住嗎?”
“其實,我們想為孩子們做些什麽本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畢竟能力有限。
不光能力有限,我們眼界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不能在外給孩子們遮風擋雨的時候,與其去給孩子們添亂,何不在家裏為他們守好大後方?讓他們在外麵闖蕩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的有那麽一天,我們這群老不死的還怕了不成?”說到最後,藍老爺子紅了眼眶,聲音都哽咽起來。
雖然做了最壞的打算,可每每想到,他都心痛的不行。
都是他疼寵著長大的小崽子們,轉眼間就成了要為他們遮風擋雨的大人了。
他想告訴小崽子們,當大人,真的一點都不快樂。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希望他們永遠是那個快樂幸福的小崽子們。
最起碼,不長大的話,他還能保護著他們。
可如今……
他是心疼的!
心疼孩子們出門在外,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有沒有受傷……
讀懂了藍老爺子未盡之言的付村長眼神堅定,“藍老弟,你說的對!是我想左了!左右不過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落溪一村的人這麽點勇氣和擔當還是有的!”
“沒事的!有懶懶在,問題不大。”擔心兩個老爺子心情起伏太大,懶懶適時給了顆定心丸吃。
有了懶懶這句話,兩個老爺子的臉色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這話懶懶是第一次說,也隻說給兩個老爺子聽。
對著別人,哪怕是寧隼,她都未曾說的這般直白過。
當然啦,他也從未問過有關這方麵的事。
這麽多年來,雖然大家對懶懶的能力早有猜測,甚至得到過印證,但是大家都似商量好的一樣,從未有人拿過亂七八糟的問題來煩過她。
除了容易,別的方麵一次都沒有。
就連送子,大家也不會直白的問她。
最多不過是抱一抱她,蹭一蹭好運氣。
那些婚後幾年沒生崽子的人家,才會到她跟前,旁敲側擊的打聽。
再多的話,他們也是不敢問的。
“真的嗎?”
“真的!”
付村長見懶懶點頭保證,當即便道,“如此甚好!”
想了想,付村長猶豫著問道。
“懶懶丫頭啊,老百姓的苦難很快就會結束,對不對?”
懶懶突的坐直了身子,斟酌片刻。
“最多兩年!兩年後,四海皆平!”
許是因為她的突然降臨,給人類世界帶來了大的轉變。
依著事情原本的走向,寧家對華國的統治會在民怨達到頂峰的那一刻,激發了普通老百姓的鬥誌。
真的陷入絕境的 時候,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更何況,活都快活不下去的時候,光腳的還能怕了那穿鞋的?
拚著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勇氣,何愁大業不成?
可時代的局限性造就了悲劇的無限循環。
等到那時候,重新推舉上去的當權者,重複著曾經的不作為……
幾年後,華國老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說到底,這是製度的弊端。
當權者不能打心底裏認同一定意義上的平等,這樣的情況隻會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