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又旁若無人的打趣了兩句,各自忙碌起來。
藍小五繼續帶手下的兵卒操練起來,懶懶這邊則是進了藍靈的營帳,絞盡腦汁的準備宴客用的菜單。
菜單很快列好了,可擺在眼前還有最大的問題——
夥房營有這個手藝麽?
她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據其了解,通常情況下,除了一些重要節日以外,夥房營準備的基本都是大雜燴式的飯菜。
俗稱“一鍋熟”。
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統統丟進一口大鍋裏燉煮。
這種烹飪方式不僅節省時間和精力,還能夠讓食物相互融合,味道能更豐富些,烹調得當的話也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需求,對於行軍打仗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特別是葷腥少的時候,一鍋熟也能讓大家都能咂摸點兒葷腥味兒,撈點油水吃一吃。
尤其戰事緊張時,大家的訴求就更簡單了,能填飽肚子就成。
大家都是從災荒年裏過來的,特別是以前,那個糧草匱乏的年代裏,別說大鍋飯了,有時候甚至連那稀薄得幾乎看不見米粒的稀粥都難以保證供應。
曾經還有許多戰士不得不在饑腸轆轆的狀態下衝上戰場,奮勇殺敵。
考慮到這些現實因素,懶懶開始重新審視起自己精心擬定的那份菜單,並拿起筆來不斷地修改塗抹著上麵的字跡。
因著戰事越發緊張,所有主事人這會兒都聚在營帳內議事商討,隻剩下百裏略和藍小三兩個無事可做的大閑人被留下來陪著懶懶,供她差遣。
有懶懶這個堅實的後盾在,守邊軍的夥食自然不會太差。
當然啦,也沒特別好就是嘍,隻能講尚且過得去。
能夠確保的隻有一點,管夠管飽!
一日三頓,倒也是頓頓不重樣。
通常情況下,早上做完晨訓後,每個人都會得到一碗滿滿當當的米粥以及五六個厚實的貼麵餅子,頂餓又管飽。
中午通常是一個燉菜,再加一人一碗糙米飯,貼麵餅子管夠。
晚飯相對來說會簡單一些,夏天的時候一人來上一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而冬天則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辣糊湯之類。
這些東西聽起來屬實有點子寒酸,但在當下這個大環境下,已經算得上不錯的夥食了。
且先不論其他,單就吃食方麵而言,與華國眾多駐地的普通士兵的日常三餐相比較,已然是天壤之別。
這年頭,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整個華國都處於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之下。
試問一下,除了青陽縣每家每戶能夠保證一日三餐頓頓不落,在偌大的華國中,除了那些有權有勢的世家貴族之外,又有多少尋常百姓家能夠真正做到呢?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懶懶初來乍到,並不想過於招搖顯眼。
更為重要的是,她不願因為自己的行為而令寧隼遭受他人的非議和詬病。
對她來說,被別人指責幾句無關緊要,反正她總有辦法還擊回去。
她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名聲什麽的,對她來說,全屬雞肋。
但寧隼卻不同!
身在其位,必謀其事,身居高位者,所受到的限製遠比她要多得多。
這大概就是一個上位者必須要做出的犧牲吧。
了解實情之人自然清楚這些食物均由她供應,但若落入那些不明真相、喜歡挑事的刺頭兒眼中,他們在背後又將會如何編排詆毀她和寧隼呢?
真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所有的責任都會統統歸咎到寧隼身上。
什麽博紅顏一笑之類的狗屁言論,必然甚囂塵上。
她和隼哥哥清清白白的一生,可不能沾染上這些雞零狗碎之事。
當然啦,因著懶懶身份未明,又有殿下等人相護,那些刺頭們當下還是忌憚幾分的。
即便看不慣懶懶,覺得懶懶女子的身份不該來軍營重地,卻也不敢隨便得罪。
不光不敢得罪,還得賠著小心。
懶懶從錦鯉空間拿出準備用於晚飯的大量食材,並將它們通通堆放在藍靈的營帳內。
由於食材的種類實在太多,百裏略便隨意挑選了幾十名士兵來幫忙把這些食材搬到營帳前麵的空地上。
本來懶懶是想好好慰勞一下守邊軍將士們,但又覺得如果太麻煩大家就不好了,於是經過一番思考後,她最終決定選擇吃火鍋這種相對簡單方便的方式。
盡管吃火鍋確實比較省心省力,但畢竟用餐人數眾多,所以準備菜品仍然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
對守邊軍來說,他們最不缺的就是人。
因此,懶懶毫不猶豫地將備菜這個重要工作分配給了其他士兵去完成。
可鍋底製作上,她卻無法假手於人,隻能親自上陣,無法當一個悠閑的甩手掌櫃。
鍋底,懶懶準備做兩種,一種是骨湯三鮮鍋底,另一種則是魚湯三鮮鍋底。
同為三鮮鍋底,為何要準備兩種呢?
隻恐守邊軍人數眾多,若是有人對魚過敏的話,可就耽誤大事了。
如此節骨眼上,她不想好心了辦壞事,給人留下話柄。
熬製魚湯,懶懶選用的都是手掌大小的鯽魚,雖然魚刺多了些,但個頭不大,懶懶那錦鯉空間裏勝在存貨充足,也足夠一人分上一條。
至於那些不吃魚,或者對魚嚴重過敏的人,醬好的大骨頭每人來上一塊,也能解解饞。
在懶懶的指揮下,百裏、藍小三,還有偷摸溜出來的百裏玄,將十幾桶鯽魚搬到了河邊,宰殺清洗幹淨後,魚被陸續送進了夥房營。
在夥房營兵卒們的協助下,起鍋燒油煎魚,動作一氣嗬成。
很快,大大小小的鯽魚就被煎得兩麵金黃。
大的盛起來放在一邊備用,小一點的則被懶懶眼疾手快地放入一大碗薑絲,薑絲遇熱,香氣激出,隨後用大鍋鏟將其一一搗碎。
也不知道是懶懶手上力氣太大,還是鯽魚太小,又或是煎得太脆,不光魚肉爛了,就連魚骨也碎得厲害。
這一幕,讓一旁幫忙的幾個夥房營大廚心疼不已。
藍小五繼續帶手下的兵卒操練起來,懶懶這邊則是進了藍靈的營帳,絞盡腦汁的準備宴客用的菜單。
菜單很快列好了,可擺在眼前還有最大的問題——
夥房營有這個手藝麽?
她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據其了解,通常情況下,除了一些重要節日以外,夥房營準備的基本都是大雜燴式的飯菜。
俗稱“一鍋熟”。
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統統丟進一口大鍋裏燉煮。
這種烹飪方式不僅節省時間和精力,還能夠讓食物相互融合,味道能更豐富些,烹調得當的話也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需求,對於行軍打仗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特別是葷腥少的時候,一鍋熟也能讓大家都能咂摸點兒葷腥味兒,撈點油水吃一吃。
尤其戰事緊張時,大家的訴求就更簡單了,能填飽肚子就成。
大家都是從災荒年裏過來的,特別是以前,那個糧草匱乏的年代裏,別說大鍋飯了,有時候甚至連那稀薄得幾乎看不見米粒的稀粥都難以保證供應。
曾經還有許多戰士不得不在饑腸轆轆的狀態下衝上戰場,奮勇殺敵。
考慮到這些現實因素,懶懶開始重新審視起自己精心擬定的那份菜單,並拿起筆來不斷地修改塗抹著上麵的字跡。
因著戰事越發緊張,所有主事人這會兒都聚在營帳內議事商討,隻剩下百裏略和藍小三兩個無事可做的大閑人被留下來陪著懶懶,供她差遣。
有懶懶這個堅實的後盾在,守邊軍的夥食自然不會太差。
當然啦,也沒特別好就是嘍,隻能講尚且過得去。
能夠確保的隻有一點,管夠管飽!
一日三頓,倒也是頓頓不重樣。
通常情況下,早上做完晨訓後,每個人都會得到一碗滿滿當當的米粥以及五六個厚實的貼麵餅子,頂餓又管飽。
中午通常是一個燉菜,再加一人一碗糙米飯,貼麵餅子管夠。
晚飯相對來說會簡單一些,夏天的時候一人來上一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而冬天則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辣糊湯之類。
這些東西聽起來屬實有點子寒酸,但在當下這個大環境下,已經算得上不錯的夥食了。
且先不論其他,單就吃食方麵而言,與華國眾多駐地的普通士兵的日常三餐相比較,已然是天壤之別。
這年頭,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整個華國都處於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之下。
試問一下,除了青陽縣每家每戶能夠保證一日三餐頓頓不落,在偌大的華國中,除了那些有權有勢的世家貴族之外,又有多少尋常百姓家能夠真正做到呢?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懶懶初來乍到,並不想過於招搖顯眼。
更為重要的是,她不願因為自己的行為而令寧隼遭受他人的非議和詬病。
對她來說,被別人指責幾句無關緊要,反正她總有辦法還擊回去。
她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名聲什麽的,對她來說,全屬雞肋。
但寧隼卻不同!
身在其位,必謀其事,身居高位者,所受到的限製遠比她要多得多。
這大概就是一個上位者必須要做出的犧牲吧。
了解實情之人自然清楚這些食物均由她供應,但若落入那些不明真相、喜歡挑事的刺頭兒眼中,他們在背後又將會如何編排詆毀她和寧隼呢?
真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所有的責任都會統統歸咎到寧隼身上。
什麽博紅顏一笑之類的狗屁言論,必然甚囂塵上。
她和隼哥哥清清白白的一生,可不能沾染上這些雞零狗碎之事。
當然啦,因著懶懶身份未明,又有殿下等人相護,那些刺頭們當下還是忌憚幾分的。
即便看不慣懶懶,覺得懶懶女子的身份不該來軍營重地,卻也不敢隨便得罪。
不光不敢得罪,還得賠著小心。
懶懶從錦鯉空間拿出準備用於晚飯的大量食材,並將它們通通堆放在藍靈的營帳內。
由於食材的種類實在太多,百裏略便隨意挑選了幾十名士兵來幫忙把這些食材搬到營帳前麵的空地上。
本來懶懶是想好好慰勞一下守邊軍將士們,但又覺得如果太麻煩大家就不好了,於是經過一番思考後,她最終決定選擇吃火鍋這種相對簡單方便的方式。
盡管吃火鍋確實比較省心省力,但畢竟用餐人數眾多,所以準備菜品仍然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
對守邊軍來說,他們最不缺的就是人。
因此,懶懶毫不猶豫地將備菜這個重要工作分配給了其他士兵去完成。
可鍋底製作上,她卻無法假手於人,隻能親自上陣,無法當一個悠閑的甩手掌櫃。
鍋底,懶懶準備做兩種,一種是骨湯三鮮鍋底,另一種則是魚湯三鮮鍋底。
同為三鮮鍋底,為何要準備兩種呢?
隻恐守邊軍人數眾多,若是有人對魚過敏的話,可就耽誤大事了。
如此節骨眼上,她不想好心了辦壞事,給人留下話柄。
熬製魚湯,懶懶選用的都是手掌大小的鯽魚,雖然魚刺多了些,但個頭不大,懶懶那錦鯉空間裏勝在存貨充足,也足夠一人分上一條。
至於那些不吃魚,或者對魚嚴重過敏的人,醬好的大骨頭每人來上一塊,也能解解饞。
在懶懶的指揮下,百裏、藍小三,還有偷摸溜出來的百裏玄,將十幾桶鯽魚搬到了河邊,宰殺清洗幹淨後,魚被陸續送進了夥房營。
在夥房營兵卒們的協助下,起鍋燒油煎魚,動作一氣嗬成。
很快,大大小小的鯽魚就被煎得兩麵金黃。
大的盛起來放在一邊備用,小一點的則被懶懶眼疾手快地放入一大碗薑絲,薑絲遇熱,香氣激出,隨後用大鍋鏟將其一一搗碎。
也不知道是懶懶手上力氣太大,還是鯽魚太小,又或是煎得太脆,不光魚肉爛了,就連魚骨也碎得厲害。
這一幕,讓一旁幫忙的幾個夥房營大廚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