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雜貨鋪又大肆采買了一番,留了送貨地址後,眾人這才有時間閑逛起來。
街上的諸多小吃食,懶懶是敬謝不敏。
想當年,她可是吃遍了這條街啊!
每一種小吃的味道都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腦海裏,至今難忘。
如今的她早已經過了對什麽都好奇的年紀了,特別是這街頭沒吃過的吃食,對現在的她來說是半分吸引力都沒有。
雖然對小吃失去了興趣,但當她看到路邊一個又一個賣小玩意兒的攤子時,卻立刻邁不開腳步了。
這些小玩意兒實在是太可愛了!
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手工小製品擺滿了整個攤子。
懶懶興奮地在各個攤子之間穿梭著,眼睛閃閃發光,仿佛發現了寶藏一般。
她先是在一個攤子前停下腳步,拿起一隻小巧玲瓏的木偶娃娃仔細端詳著。
那木偶娃娃有著圓圓的臉蛋和活靈活現的大眼睛,隻看上一眼,就叫人喜歡的不行。
接著,她又被另一個攤子上的木質拚圖所吸引,忍不住擺弄起來。
她一邊挑選著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一邊還不忘將它們送給身邊的人。
一會兒給村長媳婦懷裏塞個小鼓,一會兒又給賀煙手裏塞個搖鈴……
就這樣,她在這個小玩意兒的世界裏玩得不亦樂乎,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直到日上中天,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這條熱鬧的街道。
賀煙和村長媳婦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看,並沒有上前阻止。
暫且不論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小丫頭用自己的銀錢買來把玩的,就算是讓她們幫忙付錢,隻要看到小家夥如此開心滿足的樣子,哪怕花費再多的錢財也是值得的。
買東西,不就買個心頭好嘛!
大不了等小家夥玩耍厭倦之後,回到家再全部打包送給學堂裏的其他孩子們,這樣既不會造成浪費又能讓大家都感受到快樂。
好料子已經買完了,該逛的雜貨鋪也都逛過了,就在路過一家首飾鋪子的時候,懶懶才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遺忘了一些事情。
這麽多年以來,雖然她一直都很喜歡收集各種各樣值錢的小玩意,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家裏人額外購置一些金銀首飾的。
娘和嬸娘倒是也不缺首飾就是嘍,大部分都是青顏姑姑和岑溪嬸嬸逢年過節送的。
在她的眼中,那些金銀首飾不過是些黃白之物罷了。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這樣貪財啊!
對於絕大多數女子而言,首飾對她們的吸引力甚至超過了那些漂亮的衣物。
於是乎,第四站,眾人一臉茫然地跟著懶懶走進了家首飾鋪子。
當看到眾人眼中閃爍著對台麵上琳琅滿目的首飾的渴望之光時,懶懶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家首飾鋪果然沒選錯!”
畢竟,對於女性來說,無論貧窮富貴、年長年幼,又有誰會不愛美的呢?
懶懶自己並不缺少首飾,也不熱衷於佩戴它們。但若是碰到需要佩戴首飾出場的特殊場合,她那些壓箱底的精美頭麵拿出來,同樣能夠驚豔眾人。
因此,進入首飾鋪後,她直接找了個凳子坐下來,放任其他人三三兩兩地聚一堆挑選著心儀的飾品。
就讓她們先選吧,等她們挑得差不多了,她再隨意挑選幾樣,應該也就差不多了。
懶懶說了今日消費由她買單之後,村長媳婦等人雖然嘴上應承著,但實際上誰又會真的一文錢都不帶就出門呢?
畢竟落溪一村的婦人們生活富足、家庭無憂,家中的大部分銀錢也都盡數掌握在她們手中,平日裏根本沒有什麽需要花銀子的地方。
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出門的機會,終於讓她們逮到了可以花錢的機會。
其實也不用帶很多,每個人身上隨隨便便帶個三五百兩也夠用了。
一開始大家本來沒想過要進首飾鋪子的,但是既然現在已經進來了,那也就沒必要再忸怩作態了,於是紛紛朝著自己喜歡的款式走去。
轉眼間,原本冷清的首飾鋪子一下子變得熱鬧非凡起來。
首飾鋪子的圓臉掌櫃和小夥計們被這一群人指揮得暈頭轉向的,一會兒這個說要看看簪子和耳環,一會兒那個又說要看看珠釵和步搖......
別看落溪一村的婦人們近幾年穿著打扮樸實無華,但若是回到逃荒之前,她們家家戶戶都算得上富裕人家。
正因為如此,她們對於首飾的鑒賞能力自然也是相當出色的,這挑選首飾的眼光自然差不到哪裏去。
那些糊弄小老百姓的首飾根本入不了這群婦人的法眼。
隻有真正具有一定品質和價值的首飾,才會被掌櫃的和夥計們小心翼翼地拿出來展示給她們。
單這一點,就夠圓臉掌櫃的高看一群人好幾眼的。
今日,恐怕是遇上了一群出手闊綽的大主顧了啊!
賀煙那邊陪著村長媳婦好一通挑選後,尋了個空當走到正在打盹的懶懶身邊,輕聲說道。
“懶懶,今日沒來的奶奶們和嬸子們,要不要給她們也帶一套合適的頭麵兒回去呀?多出來的銀子娘親貼補給你!”
賀煙想得很周到,她知道尚衣閣之行雖然花了不少銀錢,但那大頭都出在布料上麵,而且那些料子絕大部分都是懶懶自己精挑細選出來有別的用途的。
實際上,給各家嬸嬸小媳婦做衣服頂天也就每家花了十幾兩銀子而已,並沒有太多。
不過頭麵就不同了,就算是鋪子裏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一套頭麵也得十幾二十兩呢。
要是再講究一下樣式和做工的話,價格恐怕還得往五十兩左右去了。
所以,賀煙才會這麽問懶懶,一早沒有買首飾的打算,可眼下不是首飾鋪子也進了,沒來的嬸子小媳婦們的頭麵買不買倒成了個大問題。
都買的話,相信那些沒到場的嬸嬸奶奶們一定會非常開心的,就是花的銀錢指定少不了。
她倒不是心疼銀子,就是有點子心疼閨女。
畢竟,自家閨女可是個鑽錢眼裏的性子。
不都買的話,又顯得厚此薄彼了,不利於一村團結。
街上的諸多小吃食,懶懶是敬謝不敏。
想當年,她可是吃遍了這條街啊!
每一種小吃的味道都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腦海裏,至今難忘。
如今的她早已經過了對什麽都好奇的年紀了,特別是這街頭沒吃過的吃食,對現在的她來說是半分吸引力都沒有。
雖然對小吃失去了興趣,但當她看到路邊一個又一個賣小玩意兒的攤子時,卻立刻邁不開腳步了。
這些小玩意兒實在是太可愛了!
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手工小製品擺滿了整個攤子。
懶懶興奮地在各個攤子之間穿梭著,眼睛閃閃發光,仿佛發現了寶藏一般。
她先是在一個攤子前停下腳步,拿起一隻小巧玲瓏的木偶娃娃仔細端詳著。
那木偶娃娃有著圓圓的臉蛋和活靈活現的大眼睛,隻看上一眼,就叫人喜歡的不行。
接著,她又被另一個攤子上的木質拚圖所吸引,忍不住擺弄起來。
她一邊挑選著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一邊還不忘將它們送給身邊的人。
一會兒給村長媳婦懷裏塞個小鼓,一會兒又給賀煙手裏塞個搖鈴……
就這樣,她在這個小玩意兒的世界裏玩得不亦樂乎,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直到日上中天,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這條熱鬧的街道。
賀煙和村長媳婦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看,並沒有上前阻止。
暫且不論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小丫頭用自己的銀錢買來把玩的,就算是讓她們幫忙付錢,隻要看到小家夥如此開心滿足的樣子,哪怕花費再多的錢財也是值得的。
買東西,不就買個心頭好嘛!
大不了等小家夥玩耍厭倦之後,回到家再全部打包送給學堂裏的其他孩子們,這樣既不會造成浪費又能讓大家都感受到快樂。
好料子已經買完了,該逛的雜貨鋪也都逛過了,就在路過一家首飾鋪子的時候,懶懶才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遺忘了一些事情。
這麽多年以來,雖然她一直都很喜歡收集各種各樣值錢的小玩意,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家裏人額外購置一些金銀首飾的。
娘和嬸娘倒是也不缺首飾就是嘍,大部分都是青顏姑姑和岑溪嬸嬸逢年過節送的。
在她的眼中,那些金銀首飾不過是些黃白之物罷了。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這樣貪財啊!
對於絕大多數女子而言,首飾對她們的吸引力甚至超過了那些漂亮的衣物。
於是乎,第四站,眾人一臉茫然地跟著懶懶走進了家首飾鋪子。
當看到眾人眼中閃爍著對台麵上琳琅滿目的首飾的渴望之光時,懶懶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家首飾鋪果然沒選錯!”
畢竟,對於女性來說,無論貧窮富貴、年長年幼,又有誰會不愛美的呢?
懶懶自己並不缺少首飾,也不熱衷於佩戴它們。但若是碰到需要佩戴首飾出場的特殊場合,她那些壓箱底的精美頭麵拿出來,同樣能夠驚豔眾人。
因此,進入首飾鋪後,她直接找了個凳子坐下來,放任其他人三三兩兩地聚一堆挑選著心儀的飾品。
就讓她們先選吧,等她們挑得差不多了,她再隨意挑選幾樣,應該也就差不多了。
懶懶說了今日消費由她買單之後,村長媳婦等人雖然嘴上應承著,但實際上誰又會真的一文錢都不帶就出門呢?
畢竟落溪一村的婦人們生活富足、家庭無憂,家中的大部分銀錢也都盡數掌握在她們手中,平日裏根本沒有什麽需要花銀子的地方。
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出門的機會,終於讓她們逮到了可以花錢的機會。
其實也不用帶很多,每個人身上隨隨便便帶個三五百兩也夠用了。
一開始大家本來沒想過要進首飾鋪子的,但是既然現在已經進來了,那也就沒必要再忸怩作態了,於是紛紛朝著自己喜歡的款式走去。
轉眼間,原本冷清的首飾鋪子一下子變得熱鬧非凡起來。
首飾鋪子的圓臉掌櫃和小夥計們被這一群人指揮得暈頭轉向的,一會兒這個說要看看簪子和耳環,一會兒那個又說要看看珠釵和步搖......
別看落溪一村的婦人們近幾年穿著打扮樸實無華,但若是回到逃荒之前,她們家家戶戶都算得上富裕人家。
正因為如此,她們對於首飾的鑒賞能力自然也是相當出色的,這挑選首飾的眼光自然差不到哪裏去。
那些糊弄小老百姓的首飾根本入不了這群婦人的法眼。
隻有真正具有一定品質和價值的首飾,才會被掌櫃的和夥計們小心翼翼地拿出來展示給她們。
單這一點,就夠圓臉掌櫃的高看一群人好幾眼的。
今日,恐怕是遇上了一群出手闊綽的大主顧了啊!
賀煙那邊陪著村長媳婦好一通挑選後,尋了個空當走到正在打盹的懶懶身邊,輕聲說道。
“懶懶,今日沒來的奶奶們和嬸子們,要不要給她們也帶一套合適的頭麵兒回去呀?多出來的銀子娘親貼補給你!”
賀煙想得很周到,她知道尚衣閣之行雖然花了不少銀錢,但那大頭都出在布料上麵,而且那些料子絕大部分都是懶懶自己精挑細選出來有別的用途的。
實際上,給各家嬸嬸小媳婦做衣服頂天也就每家花了十幾兩銀子而已,並沒有太多。
不過頭麵就不同了,就算是鋪子裏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一套頭麵也得十幾二十兩呢。
要是再講究一下樣式和做工的話,價格恐怕還得往五十兩左右去了。
所以,賀煙才會這麽問懶懶,一早沒有買首飾的打算,可眼下不是首飾鋪子也進了,沒來的嬸子小媳婦們的頭麵買不買倒成了個大問題。
都買的話,相信那些沒到場的嬸嬸奶奶們一定會非常開心的,就是花的銀錢指定少不了。
她倒不是心疼銀子,就是有點子心疼閨女。
畢竟,自家閨女可是個鑽錢眼裏的性子。
不都買的話,又顯得厚此薄彼了,不利於一村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