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斯容微微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沉思之色。
她深知這些世家大族在朝中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如果貿然行動,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但如果不加以嚴懲,又難以平心頭怒氣,更無法維護朝廷的威嚴。
沉默片刻後,慕斯容緩緩開口道,“妹妹所言不無道理。
但讓本宮就這麽放任始作俑者逍遙法外,本宮委實做不到。”
“洪福傳本宮懿旨,陛下病危,召閣老重臣進宮!”
“是!”
這一日的京都熱鬧極了,一連幾日的宮門緊閉,這會兒有看到一隊又一隊的侍衛們踏馬而出,朝著四處去了。
這一日大家看到的朝廷重臣,比以往一年看到的都要多。
平頭老百姓,這輩子也算見著了平日裏高高在上的官老爺頭一次衣冠不整地爬上馬車,哆哆嗦嗦著朝著皇宮去了。
所有人的目光這一天都有意無意的朝著皇宮的方向看去,眼裏是直白的驚疑和好奇。
午時剛過,宮裏的鍾聲響了。
一聲接著一聲,整整敲了八十一下才停。
這鍾聲……
好久沒響過了啊。
上一次還是先帝駕崩時……
難道……
所有人屏氣凝神,有那反應快的,一聲聲數下來……
不多不少!
整整八十一聲!
有人已經察覺出不對勁兒來了。
“這青天白日的,怎麽會有鍾聲響起?”
“沒聽錯的話,是宮裏的鍾聲,難道……”
“別是皇帝駕崩了吧?上一次聽這鍾聲響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皇帝駕崩的話,鍾聲得響八十一下,你們有人數嗎?剛剛響了多少下?”
“我數了!一下不多一下不少,正正好八十一下。”
“你確定?”
“我確定!”
“我也數了,就是八十一下!”
“那就沒錯了!難怪這幾天京都城人心惶惶的,原來……”
“是皇帝駕崩了!”
眾人慌忙跪倒在地,心裏暗恨不已。
明知道這兩日京都戒嚴,怎麽就沒管住自己這腿了,在家待著不好嗎?怎麽就非得湊這熱鬧了。
這下好了吧!
走了也不是,留也不是,隻能從大流似的跪地起來。
鍾聲剛停,關了三日的宮門“吱呀”一聲,全開了,一隊又一隊禦林軍快馬出宮,朝著各個街道跑動起來。
待得禦林軍走了,各處平日張貼公文的公告欄下瞬時湧過去一大群人。
“老李頭,你識字,這公告欄上寫了什麽啊?”
“對啊!有認識字的,給我們說道說道唄。”
“皇帝殯天了,這是發的布告!”
“百姓聞喪,皆為之悲傷。我皇蒙殉社稷,應召歸天!
君喪臣哀,行在躊躇。於此時,餘懷念百姓,特向萬民告慰。
平定內亂,收複失地,經緯正平,重現繁華,號令四方。十有五載,浩氣長存。
然身有不適,寒鴉悲啼,吉凶難辨,乾坤崩裂,餘由號啕。
盛德之君,不幸之日,恍如繁星墜地。百姓之心,上憂下愁。
但餘一日為帝,終身為父。
言之盡言,毫無保留。
今遽逝於人間,讓百姓痛苦。
若餘有靈,仰望汝等。
供奉香煙,勿忘吾名。
一代英明,功業山川,後嗣未立,國運未濟,臣子齊心,未來可期。
……”
公告洋洋灑灑一大篇,讀起來很是拗口,幸有人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了一番。
簡而言之,皇帝殯天,天下戴孝,百天內禁婚嫁、酒樂。
如有違反,可就是藐視皇權的大罪了。
此言一出,眾人如鳥獸狀散,恨不得用最快的速度飛回家去。
門前過年剛掛上紅燈籠先摘了,有條件的已經替換上了白燈籠。
家中男女老少但凡帶顏色的衣服,通通換了下來,素衣上身。
家中原定辦喜事的,也緊急叫停,通通押後。
老百姓們做完這些也就差不多了,隻要不犯了大忌諱,倒是也牽扯不到他們身上去。
至於有官身和誥命的,需得攜家帶口的趕去宮門前跪拜哭靈去。
整整忙了有小半個時辰,京都亂成一鍋粥的情況才稍稍有了幾分好轉。
不明真相的眾人,這才得空討論開來。
“按理說,這陛下正值壯年,無病無災的,怎麽就去了呢?”
“陛下登基這麽多年,也沒留下個一兒半女的,這突然去了,皇位該由誰來繼承啊?”
“希望陛下自知時日無多,有遺詔留下才好,不然的話,這偌大的華北國,該交到誰手上才好?”
“你就別鹹吃蘿卜淡操心了,這皇位誰來坐我是不知道,反正怎麽的也不會落到你和我的頭上就成。
有時間擔心這些有的沒的,我更想知道陛下駕崩的因由。”
“難道說……這裏麵有貓膩?”
“你是不是傻?沒貓膩的話,這兩日為何宮門緊閉?沒貓膩的話,為何閣老重臣今早是被侍衛請進宮去的?
這說請進宮去的還是好聽的說話,說不好聽點,我都覺得他們是被押進宮去的!”
“這就不知道了,那些子秘聞,豈是我們這等著平頭老百姓能知道的?
我啊,公告怎麽說,我就怎麽認為。
其他的,我沒那個腦子,也沒那個命,就不關心嘍!”
“你這說的也對,我們看著聽著就成。”
與此同時,宮門口跪著哭靈的隊伍裏,趁著守門侍衛不注意,也在交頭接耳地說著什麽。
“也沒聽後宮哪個娘娘有身孕的,陛下膝下又沒有子嗣,這皇位該誰來坐呢?”
“這還用說嗎?南邊不是有個現成的嗎?
皇家血脈本就單薄,陛下成婚多年一無所處,如今這世上,南邊那位是皇室唯一血脈了,除了他這皇位還能讓誰來做?
拋開血脈不談,南邊那位少年有成、文武雙全、馬背上打天下,他還沒登基稱帝,南邊老百姓的生活可謂是蒸蒸日上啊!
特別是年前的大暴雪,聽說那邊連帶著遼國十三城,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們這個爛攤子,南邊那位願意接手嗎?一旦接手了,我們都是累贅!”
“確實!如果是我的話,我才不會幫著收拾爛攤子!”
她深知這些世家大族在朝中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如果貿然行動,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但如果不加以嚴懲,又難以平心頭怒氣,更無法維護朝廷的威嚴。
沉默片刻後,慕斯容緩緩開口道,“妹妹所言不無道理。
但讓本宮就這麽放任始作俑者逍遙法外,本宮委實做不到。”
“洪福傳本宮懿旨,陛下病危,召閣老重臣進宮!”
“是!”
這一日的京都熱鬧極了,一連幾日的宮門緊閉,這會兒有看到一隊又一隊的侍衛們踏馬而出,朝著四處去了。
這一日大家看到的朝廷重臣,比以往一年看到的都要多。
平頭老百姓,這輩子也算見著了平日裏高高在上的官老爺頭一次衣冠不整地爬上馬車,哆哆嗦嗦著朝著皇宮去了。
所有人的目光這一天都有意無意的朝著皇宮的方向看去,眼裏是直白的驚疑和好奇。
午時剛過,宮裏的鍾聲響了。
一聲接著一聲,整整敲了八十一下才停。
這鍾聲……
好久沒響過了啊。
上一次還是先帝駕崩時……
難道……
所有人屏氣凝神,有那反應快的,一聲聲數下來……
不多不少!
整整八十一聲!
有人已經察覺出不對勁兒來了。
“這青天白日的,怎麽會有鍾聲響起?”
“沒聽錯的話,是宮裏的鍾聲,難道……”
“別是皇帝駕崩了吧?上一次聽這鍾聲響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皇帝駕崩的話,鍾聲得響八十一下,你們有人數嗎?剛剛響了多少下?”
“我數了!一下不多一下不少,正正好八十一下。”
“你確定?”
“我確定!”
“我也數了,就是八十一下!”
“那就沒錯了!難怪這幾天京都城人心惶惶的,原來……”
“是皇帝駕崩了!”
眾人慌忙跪倒在地,心裏暗恨不已。
明知道這兩日京都戒嚴,怎麽就沒管住自己這腿了,在家待著不好嗎?怎麽就非得湊這熱鬧了。
這下好了吧!
走了也不是,留也不是,隻能從大流似的跪地起來。
鍾聲剛停,關了三日的宮門“吱呀”一聲,全開了,一隊又一隊禦林軍快馬出宮,朝著各個街道跑動起來。
待得禦林軍走了,各處平日張貼公文的公告欄下瞬時湧過去一大群人。
“老李頭,你識字,這公告欄上寫了什麽啊?”
“對啊!有認識字的,給我們說道說道唄。”
“皇帝殯天了,這是發的布告!”
“百姓聞喪,皆為之悲傷。我皇蒙殉社稷,應召歸天!
君喪臣哀,行在躊躇。於此時,餘懷念百姓,特向萬民告慰。
平定內亂,收複失地,經緯正平,重現繁華,號令四方。十有五載,浩氣長存。
然身有不適,寒鴉悲啼,吉凶難辨,乾坤崩裂,餘由號啕。
盛德之君,不幸之日,恍如繁星墜地。百姓之心,上憂下愁。
但餘一日為帝,終身為父。
言之盡言,毫無保留。
今遽逝於人間,讓百姓痛苦。
若餘有靈,仰望汝等。
供奉香煙,勿忘吾名。
一代英明,功業山川,後嗣未立,國運未濟,臣子齊心,未來可期。
……”
公告洋洋灑灑一大篇,讀起來很是拗口,幸有人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了一番。
簡而言之,皇帝殯天,天下戴孝,百天內禁婚嫁、酒樂。
如有違反,可就是藐視皇權的大罪了。
此言一出,眾人如鳥獸狀散,恨不得用最快的速度飛回家去。
門前過年剛掛上紅燈籠先摘了,有條件的已經替換上了白燈籠。
家中男女老少但凡帶顏色的衣服,通通換了下來,素衣上身。
家中原定辦喜事的,也緊急叫停,通通押後。
老百姓們做完這些也就差不多了,隻要不犯了大忌諱,倒是也牽扯不到他們身上去。
至於有官身和誥命的,需得攜家帶口的趕去宮門前跪拜哭靈去。
整整忙了有小半個時辰,京都亂成一鍋粥的情況才稍稍有了幾分好轉。
不明真相的眾人,這才得空討論開來。
“按理說,這陛下正值壯年,無病無災的,怎麽就去了呢?”
“陛下登基這麽多年,也沒留下個一兒半女的,這突然去了,皇位該由誰來繼承啊?”
“希望陛下自知時日無多,有遺詔留下才好,不然的話,這偌大的華北國,該交到誰手上才好?”
“你就別鹹吃蘿卜淡操心了,這皇位誰來坐我是不知道,反正怎麽的也不會落到你和我的頭上就成。
有時間擔心這些有的沒的,我更想知道陛下駕崩的因由。”
“難道說……這裏麵有貓膩?”
“你是不是傻?沒貓膩的話,這兩日為何宮門緊閉?沒貓膩的話,為何閣老重臣今早是被侍衛請進宮去的?
這說請進宮去的還是好聽的說話,說不好聽點,我都覺得他們是被押進宮去的!”
“這就不知道了,那些子秘聞,豈是我們這等著平頭老百姓能知道的?
我啊,公告怎麽說,我就怎麽認為。
其他的,我沒那個腦子,也沒那個命,就不關心嘍!”
“你這說的也對,我們看著聽著就成。”
與此同時,宮門口跪著哭靈的隊伍裏,趁著守門侍衛不注意,也在交頭接耳地說著什麽。
“也沒聽後宮哪個娘娘有身孕的,陛下膝下又沒有子嗣,這皇位該誰來坐呢?”
“這還用說嗎?南邊不是有個現成的嗎?
皇家血脈本就單薄,陛下成婚多年一無所處,如今這世上,南邊那位是皇室唯一血脈了,除了他這皇位還能讓誰來做?
拋開血脈不談,南邊那位少年有成、文武雙全、馬背上打天下,他還沒登基稱帝,南邊老百姓的生活可謂是蒸蒸日上啊!
特別是年前的大暴雪,聽說那邊連帶著遼國十三城,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們這個爛攤子,南邊那位願意接手嗎?一旦接手了,我們都是累贅!”
“確實!如果是我的話,我才不會幫著收拾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