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藍靈說話,寧隼抬手製止了後續的話題。
他麵色平靜,聲音冷淡道,“要不這皇帝給你們當?能者居之?本宮繼續回青陽縣守著本宮那一畝三分地去!”
“臣等不敢!陛下恕罪!”
“本宮”二字一出,一眾官員都被他嚇得連忙跪地。
朕都不說了,這是真的生氣了啊!
寧隼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既然不敢,下次再遇到朕的家事,你們就少發表自己的意見。
許是朕太好說話了,竟寵的你們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從始至終,這個位置都是你們求著朕來坐的。
既然求著朕來坐這皇位,你們就徹底歇了心裏那點子小九九。
朕不是先帝,更不是寧逸,華南和遼國是朕和朕身後數以萬計的守邊軍一刀一槍拚下來的。
你們誰也不要意圖挑戰朕、裹挾朕,朕不是個好說話的主。
也別在朕眼前玩那等子上不得台麵的小手段。
朕這人最是護犢子了,饒是你們想方設法或刁難或陷害長公主,隻要朕不相信,一切都白搭。
朕不妨再給你們透個底,但凡安寧長公主前一秒說要朕這皇位,下一秒朕就退位讓賢。
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朕希望你們該懂的不該懂的,都心裏過一道吧!”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不信的話,盡管試一試!”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氣氛安靜到窒息。
他們聽到了什麽?
安寧長公主要皇位,上麵的這位都能退位讓賢?
還搞什麽?
這會兒,他們似那陰溝裏的老鼠,活成個笑話。
百裏略適時跳出來,“陛下,這裏沒臣的事了吧?
與其在這瞎耽誤功夫,臣想和朱大人先去商議商議這安寧長公主的生辰宴該如何籌備。
長公主喜歡熱鬧,臣和朱大人可有的忙了。”
寧隼點頭應允,“退朝!”
說罷,直接起身走了。
百裏略一隻手攙扶著朱大人,另一隻手同藍靈揮了揮。
“我說你們也是沒事找事!
有這閑工夫,倒不如多操心操心城外災民的安置問題。
都一大把年紀了,怎麽還事事仰仗著別人。
光拿俸祿不幹事,那俸祿拿著不虧心嗎?
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他想怎麽做不就怎麽做,你們有多嘴的必要嗎?
沒有兜底的能力,你們拿什麽來置喙他的一切決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別告訴我你們這幫老狐狸不知道?
左右不過是倚老賣老,一再試探陛下的底線罷了!
莫說安寧長公主文武雙全、憂國憂民,就是她真真是廢物,陛下也樂意寵著點,犯了什麽王法?
或者說,你們隻是想要一個被你們牽著鼻子走的傀儡皇帝?”
“百裏略,你這般口無遮攔,總有吃虧的一天!”
“簡直是目無法紀!”
“黃口小兒!”
“……”
百裏略譏諷一笑,“陛下都沒讓我別說話,你們又算是哪根蔥?”
“對了,提醒下戶部尚書大人,近日抽空去安寧長公主那裏走一遭吧。
有些賬,也該算算清楚了!”
說完,他拉著朱大人瀟灑走了。
留下一群朝臣,麵麵相覷著相互看了一眼,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百裏略的話再一次提醒了他們,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同先帝和寧逸大不相同。
先帝的一生,都在竭盡全力的守基業。
對於一眾朝臣,先帝始終抱著知人善用的心態,為此很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就過去了。
他們偶爾的放肆,先帝不會上綱上線的計較。
至於寧逸,那就是個不管事的主,沒什麽畏懼的。
不然的話,他們哪裏來的膽子敢下毒?
而現在這一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遼國十三城。
包括華南十二城在內,都在他的統治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趨勢。
如今那一位當朝把對長公主的榮寵說的此般直白,他們豈敢再胡作非為?
爭不過的鋒芒,唯有避開。
漸漸地,寧惹怒陛下不能惹怒長公主的傳言在京都城就這麽傳開了。
丞相府……
“祖父,我們就這樣看著那泥腿子如此得盛寵嗎?
若是繼續放任下去,就算是婉兒坐上了後位,豈不是還得被她壓一頭?
一個鄉下泥腿子,不過就是改良出了高產糧種,怎麽就這般得盛寵了?
她藍嵐才幾歲,怎麽可能在幾年前就摸索出高產糧的?
依我看,不過是那藍家人把一切功勞都盡數壓在她一人身上,謀求往上爬的可能罷了。”
王婉兒氣到直接摔了手邊的茶盞。
“還有,祖父,你們也是老糊塗了。
當時在朝堂上怎麽就被那藍家小子給糊弄住了呢?
兩萬萬五千萬兩黃金?
她一個尚未及笄的鄉下丫頭片子,哪裏來的這些銀錢?
祖父,您是被他們糊住了啊!”
“婉兒,慎言!”王勉麵上若有所思,出言提醒道。
王婉兒是王家的最後一張底牌。
一個好名聲,於她而言,大有裨益。
“婉兒知道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中間的事,無需我們出頭,必然會有人先我們一步出來跳腳。
等到生辰宴那一日,就等著看吧!”
王婉兒在自家府邸也就不遮著掩著了,王勉的話雖聽進去了,臉色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看,手指死死地拽著手裏的帕子。
“可婉兒不服!明明是我同祖父先去的邊城,憑什麽讓她一個鄉下泥腿子摘了桃子。
婉兒不服!
輸給她,婉兒不服!”
“婉兒,你心裏有怨祖父知道。可誰叫她占了個青梅竹馬的情誼在,左右也不過給了她個長公主當一當。
若陛下真的把她放在心尖上寵著,依著陛下這般唯我獨尊的架勢,為何不直接給了她皇後之位?
還不是德不配位?難堪大用!”
“祖父,您說的是真的嗎?”王婉兒一臉希冀地看向王勉。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名義上是陛下為她辦的生辰宴,婉兒努努力,何嚐不能為你做了嫁衣呢?
生辰宴,再隆重也不過是些女兒家的聚會。
適時有人提出個才藝比試,再推波助瀾搞些彩頭……”
他麵色平靜,聲音冷淡道,“要不這皇帝給你們當?能者居之?本宮繼續回青陽縣守著本宮那一畝三分地去!”
“臣等不敢!陛下恕罪!”
“本宮”二字一出,一眾官員都被他嚇得連忙跪地。
朕都不說了,這是真的生氣了啊!
寧隼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既然不敢,下次再遇到朕的家事,你們就少發表自己的意見。
許是朕太好說話了,竟寵的你們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從始至終,這個位置都是你們求著朕來坐的。
既然求著朕來坐這皇位,你們就徹底歇了心裏那點子小九九。
朕不是先帝,更不是寧逸,華南和遼國是朕和朕身後數以萬計的守邊軍一刀一槍拚下來的。
你們誰也不要意圖挑戰朕、裹挾朕,朕不是個好說話的主。
也別在朕眼前玩那等子上不得台麵的小手段。
朕這人最是護犢子了,饒是你們想方設法或刁難或陷害長公主,隻要朕不相信,一切都白搭。
朕不妨再給你們透個底,但凡安寧長公主前一秒說要朕這皇位,下一秒朕就退位讓賢。
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朕希望你們該懂的不該懂的,都心裏過一道吧!”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不信的話,盡管試一試!”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氣氛安靜到窒息。
他們聽到了什麽?
安寧長公主要皇位,上麵的這位都能退位讓賢?
還搞什麽?
這會兒,他們似那陰溝裏的老鼠,活成個笑話。
百裏略適時跳出來,“陛下,這裏沒臣的事了吧?
與其在這瞎耽誤功夫,臣想和朱大人先去商議商議這安寧長公主的生辰宴該如何籌備。
長公主喜歡熱鬧,臣和朱大人可有的忙了。”
寧隼點頭應允,“退朝!”
說罷,直接起身走了。
百裏略一隻手攙扶著朱大人,另一隻手同藍靈揮了揮。
“我說你們也是沒事找事!
有這閑工夫,倒不如多操心操心城外災民的安置問題。
都一大把年紀了,怎麽還事事仰仗著別人。
光拿俸祿不幹事,那俸祿拿著不虧心嗎?
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他想怎麽做不就怎麽做,你們有多嘴的必要嗎?
沒有兜底的能力,你們拿什麽來置喙他的一切決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別告訴我你們這幫老狐狸不知道?
左右不過是倚老賣老,一再試探陛下的底線罷了!
莫說安寧長公主文武雙全、憂國憂民,就是她真真是廢物,陛下也樂意寵著點,犯了什麽王法?
或者說,你們隻是想要一個被你們牽著鼻子走的傀儡皇帝?”
“百裏略,你這般口無遮攔,總有吃虧的一天!”
“簡直是目無法紀!”
“黃口小兒!”
“……”
百裏略譏諷一笑,“陛下都沒讓我別說話,你們又算是哪根蔥?”
“對了,提醒下戶部尚書大人,近日抽空去安寧長公主那裏走一遭吧。
有些賬,也該算算清楚了!”
說完,他拉著朱大人瀟灑走了。
留下一群朝臣,麵麵相覷著相互看了一眼,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百裏略的話再一次提醒了他們,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同先帝和寧逸大不相同。
先帝的一生,都在竭盡全力的守基業。
對於一眾朝臣,先帝始終抱著知人善用的心態,為此很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就過去了。
他們偶爾的放肆,先帝不會上綱上線的計較。
至於寧逸,那就是個不管事的主,沒什麽畏懼的。
不然的話,他們哪裏來的膽子敢下毒?
而現在這一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遼國十三城。
包括華南十二城在內,都在他的統治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趨勢。
如今那一位當朝把對長公主的榮寵說的此般直白,他們豈敢再胡作非為?
爭不過的鋒芒,唯有避開。
漸漸地,寧惹怒陛下不能惹怒長公主的傳言在京都城就這麽傳開了。
丞相府……
“祖父,我們就這樣看著那泥腿子如此得盛寵嗎?
若是繼續放任下去,就算是婉兒坐上了後位,豈不是還得被她壓一頭?
一個鄉下泥腿子,不過就是改良出了高產糧種,怎麽就這般得盛寵了?
她藍嵐才幾歲,怎麽可能在幾年前就摸索出高產糧的?
依我看,不過是那藍家人把一切功勞都盡數壓在她一人身上,謀求往上爬的可能罷了。”
王婉兒氣到直接摔了手邊的茶盞。
“還有,祖父,你們也是老糊塗了。
當時在朝堂上怎麽就被那藍家小子給糊弄住了呢?
兩萬萬五千萬兩黃金?
她一個尚未及笄的鄉下丫頭片子,哪裏來的這些銀錢?
祖父,您是被他們糊住了啊!”
“婉兒,慎言!”王勉麵上若有所思,出言提醒道。
王婉兒是王家的最後一張底牌。
一個好名聲,於她而言,大有裨益。
“婉兒知道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中間的事,無需我們出頭,必然會有人先我們一步出來跳腳。
等到生辰宴那一日,就等著看吧!”
王婉兒在自家府邸也就不遮著掩著了,王勉的話雖聽進去了,臉色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看,手指死死地拽著手裏的帕子。
“可婉兒不服!明明是我同祖父先去的邊城,憑什麽讓她一個鄉下泥腿子摘了桃子。
婉兒不服!
輸給她,婉兒不服!”
“婉兒,你心裏有怨祖父知道。可誰叫她占了個青梅竹馬的情誼在,左右也不過給了她個長公主當一當。
若陛下真的把她放在心尖上寵著,依著陛下這般唯我獨尊的架勢,為何不直接給了她皇後之位?
還不是德不配位?難堪大用!”
“祖父,您說的是真的嗎?”王婉兒一臉希冀地看向王勉。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名義上是陛下為她辦的生辰宴,婉兒努努力,何嚐不能為你做了嫁衣呢?
生辰宴,再隆重也不過是些女兒家的聚會。
適時有人提出個才藝比試,再推波助瀾搞些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