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祿捐了就捐了,他每日吃的用的都在錦鯉空間,就連四時衣物都有懶懶讚助。
若非怕他口出狂言,隼哥兒真抓著他不放,他都想說一次性捐個十年二十年的。
說少點的話,又怕沒誠意。
“當然啦,邊城老百姓受災者重,光我一人的俸祿無異於杯水車薪。
所以,微臣這裏建議在座的諸位大臣都能同心同德,幫助邊城老百姓渡過難關!
捐多捐少,都是諸位的心意。
不過我這個家徒四壁的小官都能拉饑荒來捐錢,想來諸位比我要富裕的多!”
眾朝臣:“……”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最後一句話不說,他們還真以為百裏略人莽心善,初入官場不懂內裏門道。
最後一句話一出,他們才驚覺,又被這小子算計上了。
想來也是,這小子平日上朝悶聲不吭,但凡他開口了,一準說的他們大氣都不敢出。
偏偏這憨貨開口都是有理有據的,說到最後,通常都是他們敗北。
有好幾次他們不得不懷疑陛下破例把他放在言官的位置上,就是拿來對付他們的。
奈何,他們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力證據支持他們的猜想。
想找個理由彈劾他吧,除了和長公主親近幾分外,他竟半分雷池不越,彈劾都找不到理由彈劾。
也不是沒想過用他與長公主過分親近來彈劾,奈何實在證據不足,他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從今日這情況來看,許是陛下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的目的就是來對付他們的。
隻要百裏略說話做事都能占理,陛下必然應和。
“百裏愛卿大義,朕替受災諸城老百姓謝過愛卿了!”
這下大家的注意力都落到王勉身上了。
百官之首,是他該表態的時候了。
王勉:“……”
怎麽好事就沒想到他了?
如今這得罪人的事就讓他來做?
百裏略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加上寧隼對百裏絕的誇讚,擺在眼前的還有第二條路能走嗎?
這會兒,他隻考慮一個問題。
能不能多拉些人下水。
王勉輕咳一聲,心中暗自嘀咕:“哼,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來個順水推舟、禍水東引吧!”
他抬起頭,看著眾人說道,“正如百裏大人所言,地龍翻身確實是一場天災,我們又怎能袖手旁觀呢?”
說著,他轉頭看向百裏略的方向,露出頗為讚賞的神色,繼續道。
“百裏大人大義,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未來五年的俸祿都捐獻了出來,這種行為實在令人欽佩,堪稱年輕一輩的楷模啊!”
王勉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一絲堅定之色,接著說道。
“而我作為一個老家夥,自然也不能被年輕人比下去啊!
所以,老臣決定將餘生的俸祿全部拿出來,為這次救災工作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雖然隻是杯水車薪,但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說完,他看向寧隼的方向,等待著他的回應。
豈料,寧隼隻是點了點頭,對著沒表態的眾人開口道。
“諸位大人,怎麽說?”
“臣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臣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臣也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
應和王勉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
“好!好!好!”寧隼一連說了三個好,“不愧是我華國的肱骨之臣啊!朕在這裏替受災諸城感念諸位的慷慨解囊了。
為免延誤救災工作,還請諸位在明起早朝前盡數把捐款交給……”
寧隼猶豫道,“交給百裏略吧!”
“百裏略,上前聽旨!”
“臣在!”活爹啊,你又要整什麽幺蛾子啊?
預感很不好!
警報一直響,又要給他整事了。
“傳朕口諭,著封百裏略為此次賑災大臣,待籌集完救災物資後,不日前往邊城賑災!”寧隼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地說道。
“臣遵旨!”百裏略恭敬地回答道,但心中卻暗暗叫苦不迭。
就說吧,鐵定憋不出什麽好屁來。
說好聽點是欽差大臣,說不好聽點,他又被抓壯丁了。
邊城有喬安坐鎮,隻要他能把物資安安全全的送入邊城,後續的災民安置工作,他可以徹底當個甩手掌櫃的。
之所以選他,防著的就是這沿途。
古往今來,救災物資哪一次能丁點不差的送到災民手上呢?
哪一次不是這邊挪一點,那邊摳一點……
到了災民手上的,不過是些虛名罷了。
對於這個所謂的欽差大臣的職位,百裏略並沒有太多的期待,甚至有些不屑。
在他看來,所謂的欽差大臣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幫助受災民眾度過難關。
物資,才是最實際的!
百裏略深知這次賑災任務的艱難程度。災區情況複雜,災民眾多,物資匱乏,需要他全力以赴去解決沿途可能遇到的問題。
但他並不畏懼困難,反而將其視為一次挑戰。
與懶懶做的比起來,他即將要做的又算得了什麽?
他雖後知後覺,卻也知道寧隼和藍靈的良苦用心。
懶懶已經夠惹眼了,賑災的一應事宜能不讓懶懶摻和進來就不讓懶懶摻和進來。
特別是懶懶宜安公子的身份,能晚一點公布就晚一天公布。
不然的話,依著京都這些人的尿性,指不定往後一躺,啥事都不管,將所有責任盡數推給懶懶。
到那時候,問題又要落回懶懶頭上。
宜安公子的身份,不是懶懶最大的底牌,卻是懶懶未來某天可能用上的手段。
宜遲不宜早!
偏偏事與願違,他越怕什麽,越有人迫不及待的禍水東引。
“回稟陛下,老臣還有個不情之請!”王勉開口了。
皇帝看著他,心裏冷哼一聲,這老狐狸又憋著什麽壞呢?
但還是不動聲色地說,“哦?王愛卿有何請求,說來聽聽。”
“如今國庫空虛,難堪賑災所需!不知陛下可能同安寧長公主開口,借些銀錢來賑災,以解燃眉之急!”王勉說道。
寧隼心裏一沉,他最不願提及的就是這個話題。
寧隼沉思片刻後,問道,“那愛卿以為朕同長公主開口借多少銀錢周轉合適?”
這會兒,他倒是想看看這些人能無恥到什麽程度。
國庫空虛到需要問女眷借錢這話,也是一國丞相能說出口的?
不得不說,臉皮屬實夠厚!
若非怕他口出狂言,隼哥兒真抓著他不放,他都想說一次性捐個十年二十年的。
說少點的話,又怕沒誠意。
“當然啦,邊城老百姓受災者重,光我一人的俸祿無異於杯水車薪。
所以,微臣這裏建議在座的諸位大臣都能同心同德,幫助邊城老百姓渡過難關!
捐多捐少,都是諸位的心意。
不過我這個家徒四壁的小官都能拉饑荒來捐錢,想來諸位比我要富裕的多!”
眾朝臣:“……”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最後一句話不說,他們還真以為百裏略人莽心善,初入官場不懂內裏門道。
最後一句話一出,他們才驚覺,又被這小子算計上了。
想來也是,這小子平日上朝悶聲不吭,但凡他開口了,一準說的他們大氣都不敢出。
偏偏這憨貨開口都是有理有據的,說到最後,通常都是他們敗北。
有好幾次他們不得不懷疑陛下破例把他放在言官的位置上,就是拿來對付他們的。
奈何,他們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力證據支持他們的猜想。
想找個理由彈劾他吧,除了和長公主親近幾分外,他竟半分雷池不越,彈劾都找不到理由彈劾。
也不是沒想過用他與長公主過分親近來彈劾,奈何實在證據不足,他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從今日這情況來看,許是陛下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的目的就是來對付他們的。
隻要百裏略說話做事都能占理,陛下必然應和。
“百裏愛卿大義,朕替受災諸城老百姓謝過愛卿了!”
這下大家的注意力都落到王勉身上了。
百官之首,是他該表態的時候了。
王勉:“……”
怎麽好事就沒想到他了?
如今這得罪人的事就讓他來做?
百裏略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加上寧隼對百裏絕的誇讚,擺在眼前的還有第二條路能走嗎?
這會兒,他隻考慮一個問題。
能不能多拉些人下水。
王勉輕咳一聲,心中暗自嘀咕:“哼,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來個順水推舟、禍水東引吧!”
他抬起頭,看著眾人說道,“正如百裏大人所言,地龍翻身確實是一場天災,我們又怎能袖手旁觀呢?”
說著,他轉頭看向百裏略的方向,露出頗為讚賞的神色,繼續道。
“百裏大人大義,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未來五年的俸祿都捐獻了出來,這種行為實在令人欽佩,堪稱年輕一輩的楷模啊!”
王勉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一絲堅定之色,接著說道。
“而我作為一個老家夥,自然也不能被年輕人比下去啊!
所以,老臣決定將餘生的俸祿全部拿出來,為這次救災工作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雖然隻是杯水車薪,但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說完,他看向寧隼的方向,等待著他的回應。
豈料,寧隼隻是點了點頭,對著沒表態的眾人開口道。
“諸位大人,怎麽說?”
“臣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臣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臣也願意效仿丞相大人!”
“……”
應和王勉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
“好!好!好!”寧隼一連說了三個好,“不愧是我華國的肱骨之臣啊!朕在這裏替受災諸城感念諸位的慷慨解囊了。
為免延誤救災工作,還請諸位在明起早朝前盡數把捐款交給……”
寧隼猶豫道,“交給百裏略吧!”
“百裏略,上前聽旨!”
“臣在!”活爹啊,你又要整什麽幺蛾子啊?
預感很不好!
警報一直響,又要給他整事了。
“傳朕口諭,著封百裏略為此次賑災大臣,待籌集完救災物資後,不日前往邊城賑災!”寧隼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地說道。
“臣遵旨!”百裏略恭敬地回答道,但心中卻暗暗叫苦不迭。
就說吧,鐵定憋不出什麽好屁來。
說好聽點是欽差大臣,說不好聽點,他又被抓壯丁了。
邊城有喬安坐鎮,隻要他能把物資安安全全的送入邊城,後續的災民安置工作,他可以徹底當個甩手掌櫃的。
之所以選他,防著的就是這沿途。
古往今來,救災物資哪一次能丁點不差的送到災民手上呢?
哪一次不是這邊挪一點,那邊摳一點……
到了災民手上的,不過是些虛名罷了。
對於這個所謂的欽差大臣的職位,百裏略並沒有太多的期待,甚至有些不屑。
在他看來,所謂的欽差大臣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幫助受災民眾度過難關。
物資,才是最實際的!
百裏略深知這次賑災任務的艱難程度。災區情況複雜,災民眾多,物資匱乏,需要他全力以赴去解決沿途可能遇到的問題。
但他並不畏懼困難,反而將其視為一次挑戰。
與懶懶做的比起來,他即將要做的又算得了什麽?
他雖後知後覺,卻也知道寧隼和藍靈的良苦用心。
懶懶已經夠惹眼了,賑災的一應事宜能不讓懶懶摻和進來就不讓懶懶摻和進來。
特別是懶懶宜安公子的身份,能晚一點公布就晚一天公布。
不然的話,依著京都這些人的尿性,指不定往後一躺,啥事都不管,將所有責任盡數推給懶懶。
到那時候,問題又要落回懶懶頭上。
宜安公子的身份,不是懶懶最大的底牌,卻是懶懶未來某天可能用上的手段。
宜遲不宜早!
偏偏事與願違,他越怕什麽,越有人迫不及待的禍水東引。
“回稟陛下,老臣還有個不情之請!”王勉開口了。
皇帝看著他,心裏冷哼一聲,這老狐狸又憋著什麽壞呢?
但還是不動聲色地說,“哦?王愛卿有何請求,說來聽聽。”
“如今國庫空虛,難堪賑災所需!不知陛下可能同安寧長公主開口,借些銀錢來賑災,以解燃眉之急!”王勉說道。
寧隼心裏一沉,他最不願提及的就是這個話題。
寧隼沉思片刻後,問道,“那愛卿以為朕同長公主開口借多少銀錢周轉合適?”
這會兒,他倒是想看看這些人能無恥到什麽程度。
國庫空虛到需要問女眷借錢這話,也是一國丞相能說出口的?
不得不說,臉皮屬實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