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衛國夫人似乎很樂意看著紫桐與玉簪二人拌嘴,互掐,她嘴角含笑,並不阻止。
碧羅生怕紫桐吃虧,忙起身說道:“奴家不過是貧民之女,落難之時幸得公子相救,哪裏敢癡心妄想,攀高往上?
奴隻求能在貴府做個粗使丫鬟,盡心盡力,以報答公子的救命之恩。
紫桐妹妹講笑而已,請各位千萬不要當真。”
“你倒很會說話,懂得自己是什麽身份。哼。”玉簪冷笑道。
衛國夫人問慕容青鬆:“你是鐵了心要娶她了?”
慕容連忙跪下,說道:“全憑老太太做主,如能娶夏侯姑娘,孫兒感激不盡,從此被別無所求。”
玉簪急了,對平城公主說:“公主,你都被人家欺負到頭上了,怎麽還不說話?隻管這樣委曲求全,你我今後恐怕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平城公主這才發話,責怪玉簪:“老太太一向公正廉明,從不偏袒,她絕不會讓我受委屈的。
我平時怎麽教你來的?要知道‘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我雖然貴為公主,但也是人妻。豈有不明白這個的道理?公子是你我的丈夫,你我就應該三從四德,委曲求全才是。”
又起身對慕容青鬆說:“夫君有心納夏侯姑娘為二房,本公主不敢阻攔。隻求夫君能夠念及妾身平日的好處,略微分一點好處與我們,使我夫妻二人不至於反目,惹人笑話。”
又過來拉著碧羅的手,哭道:“妹妹天姿國色,金尊玉貴,我等草質凡胎,卑賤下流,自愧不如,難怪公子偏愛,我情願讓出正妻之位,你做大,我做小,還望妹妹在夫君麵前美言幾句,讓我有一處容身之地,我絕不抱怨。”
言畢流下淚來。
一屋子的人聽了,無不動容。
紫桐在心裏罵道:“又在演戲了。”
衛國夫人心疼難禁,眼裏含淚,忙叫人拉了平城公主歸座,嗔道:“你這說的是什麽話?你堂堂金枝玉葉,千金之體,誰還比你高貴?你是陛下親自賜婚,鬆兒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休妻另娶。
你是何等尊貴的身份,誰敢淩駕於你之上?鬆兒就算喜歡這女子,也最多不過是納她為妾,地位尚在玉簪之後,你又何必自輕自賤呢?”
平城公主方才拭淚道:“老太太說的很是,孫兒媳婦從此記住就是了。”
衛國夫人對慕容說道:“雖說大家子三妻四妾平常,你也應該有個尺度,不該擅自做主,到處拈花惹草,什麽好的不好的都拉回來,惹得公主傷心。
得虧公主賢良淑德,不計較,要是稍微換個厲害人物,她回去陛下麵前告你一狀,你不死也得脫層皮。”
慕容青鬆連忙說是。
“還不去安慰你媳婦?”
慕容青鬆隻得走到平城公主麵前,拉著她的手,陪笑道:“是我昏了頭,不該不請示公主就把她帶回府裏,還請公主大人有大量,不同我計較才是。”
公主這才轉悲為喜,站起身說道:“夫君言重了,臣妾如何擔當得起。”
衛國夫人見他二人和好,笑問公主道:“依我看,就讓鬆兒納了夏侯姑娘為妾,開了臉,住進竹林居裏麵,給她一個丫鬟一個婆子就使喚夠了。那竹林居久未有人居住,十分破敗,讓她住進去也不算越禮。”
玉簪聽了,喜道:“還是老太太明理,這還算便宜她了呢。依我說,最多收她為屋裏人,做個通房丫頭。”
平城公主嗔道:“你懂什麽?”
碧羅聽了,急的忙說:“奴才從未奢望能做公子的小妾,隻願做一個粗使丫頭。”
衛國夫人臉色一沉:“這兒哪裏有你說話的份?讓你做妾是抬舉你了,你還不知足,故意甩臉子給我們看,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什麽身份。再嚷嚷,我把你拉出去配一個小廝。”
紫桐連忙說道:“奴才願意做夏侯姑娘跟前的丫鬟,伺候姑娘起居。”
衛國夫人冷哼一聲:“我還沒問你的過錯呢,你自己倒尋摸上來了。你仗著大公子喜歡你,就胡作非為,天天生事,挑唆公子不幹正事。”
紫桐嚇得不敢抬頭,小聲說道:“奴才並不敢做犯法違禮的事。”
“還敢強嘴!”衛國夫人罵道,“我當初見你聰明伶俐,乖覺聽話,因此抬舉你起來,做了公子身邊的大丫鬟,讓你時常陪伴公子左右。他在外麵眠花臥柳,你該及時來報才是,誰知你不但不勸阻,反而助他。你說你該死不該死?”
紫桐連忙跪下,不敢再出一言。
玉簪見紫桐受辱,得意地說:“這紫桐丫鬟越來越張狂了,早該打一頓,攆到下房去掃廁所。”
慕容青鬆最是個孝順的人,他見老祖母生氣,自然也不敢為紫桐辯解,隻是拿眼看著平城公主。
平城公主會意,出言道:“老太太息怒,不必為了一個賤婢傷了自己身體。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丫鬟,讓孫兒媳婦來處罰她就是了。我正不知該派哪個丫鬟去服侍夏侯姑娘呢,她既然想去,那正好。”
衛國夫人笑道:“我還不是怕你多心。你現在是當家主母,凡事你做主就是了。”
又對紫桐喝道:“還不謝過公主!”
紫桐忙給平城公主磕頭道謝,起身站在碧羅身旁,朝碧羅吐了一下舌頭。
碧羅此時有苦說不出。
她深知,如果這時候她再拒絕,必然會被衛國夫人趕出宰相府。
哼,大仇未報,我如何能夠輕易赴死!也不知道她在心裏籌劃什麽。
平城公主見她皺著眉頭,便故意問她:“夏侯姑娘難道不願意?”
碧羅忙道:“奴家破人亡,身世飄零,幸蒙老太太和公子公主垂憐,奴焉有不願之理?隻是奴父母身亡不過百日,屍骨未寒,還望過了百日之忌再與公子圓房。”
玉簪冷笑道:“裝的可真像,我看你巴不得今晚就和公子共度春宵呢。”
平城公主忙喝住了她。
公主微笑道:“這樣才是正理,可見你一份孝心。就依你所言,百日後再與公子圓房。”
大家陪著衛國夫人說了一會子閑話,都散了。
碧羅生怕紫桐吃虧,忙起身說道:“奴家不過是貧民之女,落難之時幸得公子相救,哪裏敢癡心妄想,攀高往上?
奴隻求能在貴府做個粗使丫鬟,盡心盡力,以報答公子的救命之恩。
紫桐妹妹講笑而已,請各位千萬不要當真。”
“你倒很會說話,懂得自己是什麽身份。哼。”玉簪冷笑道。
衛國夫人問慕容青鬆:“你是鐵了心要娶她了?”
慕容連忙跪下,說道:“全憑老太太做主,如能娶夏侯姑娘,孫兒感激不盡,從此被別無所求。”
玉簪急了,對平城公主說:“公主,你都被人家欺負到頭上了,怎麽還不說話?隻管這樣委曲求全,你我今後恐怕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平城公主這才發話,責怪玉簪:“老太太一向公正廉明,從不偏袒,她絕不會讓我受委屈的。
我平時怎麽教你來的?要知道‘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我雖然貴為公主,但也是人妻。豈有不明白這個的道理?公子是你我的丈夫,你我就應該三從四德,委曲求全才是。”
又起身對慕容青鬆說:“夫君有心納夏侯姑娘為二房,本公主不敢阻攔。隻求夫君能夠念及妾身平日的好處,略微分一點好處與我們,使我夫妻二人不至於反目,惹人笑話。”
又過來拉著碧羅的手,哭道:“妹妹天姿國色,金尊玉貴,我等草質凡胎,卑賤下流,自愧不如,難怪公子偏愛,我情願讓出正妻之位,你做大,我做小,還望妹妹在夫君麵前美言幾句,讓我有一處容身之地,我絕不抱怨。”
言畢流下淚來。
一屋子的人聽了,無不動容。
紫桐在心裏罵道:“又在演戲了。”
衛國夫人心疼難禁,眼裏含淚,忙叫人拉了平城公主歸座,嗔道:“你這說的是什麽話?你堂堂金枝玉葉,千金之體,誰還比你高貴?你是陛下親自賜婚,鬆兒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休妻另娶。
你是何等尊貴的身份,誰敢淩駕於你之上?鬆兒就算喜歡這女子,也最多不過是納她為妾,地位尚在玉簪之後,你又何必自輕自賤呢?”
平城公主方才拭淚道:“老太太說的很是,孫兒媳婦從此記住就是了。”
衛國夫人對慕容說道:“雖說大家子三妻四妾平常,你也應該有個尺度,不該擅自做主,到處拈花惹草,什麽好的不好的都拉回來,惹得公主傷心。
得虧公主賢良淑德,不計較,要是稍微換個厲害人物,她回去陛下麵前告你一狀,你不死也得脫層皮。”
慕容青鬆連忙說是。
“還不去安慰你媳婦?”
慕容青鬆隻得走到平城公主麵前,拉著她的手,陪笑道:“是我昏了頭,不該不請示公主就把她帶回府裏,還請公主大人有大量,不同我計較才是。”
公主這才轉悲為喜,站起身說道:“夫君言重了,臣妾如何擔當得起。”
衛國夫人見他二人和好,笑問公主道:“依我看,就讓鬆兒納了夏侯姑娘為妾,開了臉,住進竹林居裏麵,給她一個丫鬟一個婆子就使喚夠了。那竹林居久未有人居住,十分破敗,讓她住進去也不算越禮。”
玉簪聽了,喜道:“還是老太太明理,這還算便宜她了呢。依我說,最多收她為屋裏人,做個通房丫頭。”
平城公主嗔道:“你懂什麽?”
碧羅聽了,急的忙說:“奴才從未奢望能做公子的小妾,隻願做一個粗使丫頭。”
衛國夫人臉色一沉:“這兒哪裏有你說話的份?讓你做妾是抬舉你了,你還不知足,故意甩臉子給我們看,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什麽身份。再嚷嚷,我把你拉出去配一個小廝。”
紫桐連忙說道:“奴才願意做夏侯姑娘跟前的丫鬟,伺候姑娘起居。”
衛國夫人冷哼一聲:“我還沒問你的過錯呢,你自己倒尋摸上來了。你仗著大公子喜歡你,就胡作非為,天天生事,挑唆公子不幹正事。”
紫桐嚇得不敢抬頭,小聲說道:“奴才並不敢做犯法違禮的事。”
“還敢強嘴!”衛國夫人罵道,“我當初見你聰明伶俐,乖覺聽話,因此抬舉你起來,做了公子身邊的大丫鬟,讓你時常陪伴公子左右。他在外麵眠花臥柳,你該及時來報才是,誰知你不但不勸阻,反而助他。你說你該死不該死?”
紫桐連忙跪下,不敢再出一言。
玉簪見紫桐受辱,得意地說:“這紫桐丫鬟越來越張狂了,早該打一頓,攆到下房去掃廁所。”
慕容青鬆最是個孝順的人,他見老祖母生氣,自然也不敢為紫桐辯解,隻是拿眼看著平城公主。
平城公主會意,出言道:“老太太息怒,不必為了一個賤婢傷了自己身體。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丫鬟,讓孫兒媳婦來處罰她就是了。我正不知該派哪個丫鬟去服侍夏侯姑娘呢,她既然想去,那正好。”
衛國夫人笑道:“我還不是怕你多心。你現在是當家主母,凡事你做主就是了。”
又對紫桐喝道:“還不謝過公主!”
紫桐忙給平城公主磕頭道謝,起身站在碧羅身旁,朝碧羅吐了一下舌頭。
碧羅此時有苦說不出。
她深知,如果這時候她再拒絕,必然會被衛國夫人趕出宰相府。
哼,大仇未報,我如何能夠輕易赴死!也不知道她在心裏籌劃什麽。
平城公主見她皺著眉頭,便故意問她:“夏侯姑娘難道不願意?”
碧羅忙道:“奴家破人亡,身世飄零,幸蒙老太太和公子公主垂憐,奴焉有不願之理?隻是奴父母身亡不過百日,屍骨未寒,還望過了百日之忌再與公子圓房。”
玉簪冷笑道:“裝的可真像,我看你巴不得今晚就和公子共度春宵呢。”
平城公主忙喝住了她。
公主微笑道:“這樣才是正理,可見你一份孝心。就依你所言,百日後再與公子圓房。”
大家陪著衛國夫人說了一會子閑話,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