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郎見碧羅低頭默然,柔聲道:“你也別太著急了。車到山前必有路,你我還是先應付麵前的問題吧。
太子和永盛王子的爭鬥已經擺到台麵上來了,我不可能一直夾在中間做牆頭草。一旦選邊站隊,勢必會受到另一方的打擊報複。
你說說,我是繼續跟隨扶不起來的阿鬥太子呢,還是審時度勢,選擇年輕有為的永盛王子?”
碧羅答道:“自然是太子了。他雖不才,玩世不恭,但背景深厚。明有統攝六宮母儀天下的皇後,暗有把握實權呼風喚雨的大司馬。
那皇後雖然看上去賢良淑德,溫和謙恭,與世無爭,實際心機深沉,善於以柔克剛。大司馬統領天下兵馬,權勢熏天,連皇帝都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
賢真妃雖然深蒙聖寵,永盛王又才華橫溢,但是畢竟根基尚淺,沒有後台,拿什麽同太子鬥?
何況廢長立幼,本來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既不合理更不合法。朝中那幫迂腐的老臣,豈能坐視不管?
十郎博古通今,難道不知道當年戚夫人和呂後爭鬥的結果?”
李十郎歎道:“娘子一番話,醍醐灌頂。我如何不知道戚夫人和呂後的故事?
西漢高祖劉邦死後,戚夫人便被呂後做成人彘,折磨致死,她的兒子劉如意則被毒死。這就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的下場。
為夫就聽娘子的話,誓死追隨太子殿下吧。”
碧羅心裏苦笑不已:“你若改弦易轍,投靠永盛王,李家的江山可就牢不可破了。
賢真妃審時度勢,豈是鼠目寸光的戚夫人之流?永盛王胸懷大誌,更不是隨波逐流的劉如意。還有機智過人的婉芬公主,堪比太平公主。
十郎隻知戚夫人,卻不知還有一個武則天。
武則天憑借一己之力,爬到權利的頂峰。這個賢真妃,機謀深遠,恐怕並不輸於她呢。
大司馬雖然厲害,然而垂垂老矣,如今已年過七旬,死期將近。而皇帝正當盛年,又對賢真妃言聽計從,隻怕笑到最後的是永盛王了。
十郎啊十郎,你休怪我無情,我也是為了我甘氏的江山社稷。誰叫你不聽我的話呢!”
牡丹園內,平城公主責怪慕容青鬆:“今日宴會之上,你為何不幫太子說話?那永盛王都欺負到我們頭上了。
皇兄太子之位若然不保,你我還有好日子過麽?所謂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也!駙馬不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慕容青鬆冷哼道:“你要我怎麽幫他?他自己不爭氣,一灘爛泥扶不上牆,我不去看他笑話已經不錯了。”
“你!”
平城公主氣得指著他說:“別忘了,你們慕容家若不是因為我,早就樹倒猢猻散了。”
慕容青鬆冷笑道:“你也別忘了,慕容家現在還有另一個公主。她可是你的死對頭。放心,你倒了,慕容家還有她撐腰呢。”
一句話正好說中了平城公主的心病。
自從婉芬公主進了宰相府,處處與她作對,處處都占上風,能說會道,長得又比她漂亮,比自己更得人心,而且慕容豔這個老東西和玉真那個野尼姑似乎都有偏袒她的嫌疑。
眼看自己在慕容家的地位不保,這如何不叫她心慌意亂?
因此對慕容青鬆大喊道:“難道駙馬也要和我作對嗎?”
“我不過是在陳述事實罷了。”
平城公主想了一陣,冷笑道:“可惜駙馬不是慕容光華。你是我的夫君,我若倒了,難道駙馬還能夠置身事外?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的,居然替仇人開心。”
慕容青鬆心道:“你們都是我的敵人。最好你二人鬥得死去活來,兩敗俱傷才好。”
菊花營中,慕容光華把碧羅的意思傳達給了司徒放。
司徒放麵上顯露出為難之色:“青鬆公子留在京城作為我軍內應沒問題,隻是安寧公主絕不能再留了。她的身份一旦暴露,不但我軍受製,她的性命也難保全。必須盡快帶她出城。”
方統領上前進言:“在下有一妙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司徒放忙道:“快說!”
“我軍所忌憚者,唯有李十郎也!如果鏟除了李十郎這個攔路虎,我軍大獲全勝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不如讓菊花營在京城散播消息,說將軍夫人就是安寧公主本尊。
朝廷知道了,誰還敢用李十郎?必會削去他的兵權,逮捕入獄。如果李十郎反抗,我軍正好可以收留他。如此兩全其美的計策,對我方軍實屬百利而無一弊,大人何不用之?”
慕容青鬆忙道:“此計萬萬不可!你們把安寧公主的安危放在何處?李十郎這個陰險小人,恐怕會借口並不知情,先下手殺了安寧公主,大義滅親,對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場,以求自保。”
司徒放點點頭:“對啊,如果李十郎如此操作,反而會因禍得福,地位更加穩固了,而安寧公主則會白白犧牲。
這種結果,夏侯將軍是絕不會允許的。”
方統領忙道:“大人說的極是,在下疏忽了,倒沒有想到這一層來。如此說來,還是趕緊救出公主為第一要務了。”
大家又商議營救之法,一時不得要領。
唯有司徒放明白,如果碧羅不配合,他們是帶不走她的,隻有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兵行險著,強行擄掠而去才行。
於是讓大家都散了,自己暗暗籌劃。
一日,司徒放與慕容青鬆喝酒聊天,說起安寧公主。
慕容青鬆說道:“夏侯將軍是個做大事的,不該如此兒女情長,為了一個安寧公主影響複國大業。
何況他身邊已有玉陽公主陪伴。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安寧公主雖然是原配妻子,但是分別這麽多年,各自經曆坎坷,早已物是人非,何必如此執著,苦苦不放,貽誤大事呢?”
司徒放歎了一口氣:“誰叫安寧公主豔冠天下,古今無雙呢!要是這世上還有一個同公主一模一樣的女子,也許夏侯將軍才會放棄對她的愛吧。”
一句話觸動了慕容青鬆的心事,加之喝了酒,於是笑道:“你還別說,這世上還真有那麽一個人和安寧公主模樣相似呢,隻是年紀尚小,還不到一十五歲。”
司徒放聽了,忙問:“公子說的可是真事?”
“我親眼所見,怎麽不真?”
“那此人現在何處?”
“她就是張翰林家小姐的伴讀丫鬟青鸞。因她生的婉轉風流,聰明伶俐,張翰林夫婦把她當女兒一般對待,吃穿用度同他家小姐洛璃並無二致。
雖然是不明來曆的丫鬟,然而氣質風度卻遠勝小姐。”
太子和永盛王子的爭鬥已經擺到台麵上來了,我不可能一直夾在中間做牆頭草。一旦選邊站隊,勢必會受到另一方的打擊報複。
你說說,我是繼續跟隨扶不起來的阿鬥太子呢,還是審時度勢,選擇年輕有為的永盛王子?”
碧羅答道:“自然是太子了。他雖不才,玩世不恭,但背景深厚。明有統攝六宮母儀天下的皇後,暗有把握實權呼風喚雨的大司馬。
那皇後雖然看上去賢良淑德,溫和謙恭,與世無爭,實際心機深沉,善於以柔克剛。大司馬統領天下兵馬,權勢熏天,連皇帝都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
賢真妃雖然深蒙聖寵,永盛王又才華橫溢,但是畢竟根基尚淺,沒有後台,拿什麽同太子鬥?
何況廢長立幼,本來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既不合理更不合法。朝中那幫迂腐的老臣,豈能坐視不管?
十郎博古通今,難道不知道當年戚夫人和呂後爭鬥的結果?”
李十郎歎道:“娘子一番話,醍醐灌頂。我如何不知道戚夫人和呂後的故事?
西漢高祖劉邦死後,戚夫人便被呂後做成人彘,折磨致死,她的兒子劉如意則被毒死。這就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的下場。
為夫就聽娘子的話,誓死追隨太子殿下吧。”
碧羅心裏苦笑不已:“你若改弦易轍,投靠永盛王,李家的江山可就牢不可破了。
賢真妃審時度勢,豈是鼠目寸光的戚夫人之流?永盛王胸懷大誌,更不是隨波逐流的劉如意。還有機智過人的婉芬公主,堪比太平公主。
十郎隻知戚夫人,卻不知還有一個武則天。
武則天憑借一己之力,爬到權利的頂峰。這個賢真妃,機謀深遠,恐怕並不輸於她呢。
大司馬雖然厲害,然而垂垂老矣,如今已年過七旬,死期將近。而皇帝正當盛年,又對賢真妃言聽計從,隻怕笑到最後的是永盛王了。
十郎啊十郎,你休怪我無情,我也是為了我甘氏的江山社稷。誰叫你不聽我的話呢!”
牡丹園內,平城公主責怪慕容青鬆:“今日宴會之上,你為何不幫太子說話?那永盛王都欺負到我們頭上了。
皇兄太子之位若然不保,你我還有好日子過麽?所謂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也!駙馬不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慕容青鬆冷哼道:“你要我怎麽幫他?他自己不爭氣,一灘爛泥扶不上牆,我不去看他笑話已經不錯了。”
“你!”
平城公主氣得指著他說:“別忘了,你們慕容家若不是因為我,早就樹倒猢猻散了。”
慕容青鬆冷笑道:“你也別忘了,慕容家現在還有另一個公主。她可是你的死對頭。放心,你倒了,慕容家還有她撐腰呢。”
一句話正好說中了平城公主的心病。
自從婉芬公主進了宰相府,處處與她作對,處處都占上風,能說會道,長得又比她漂亮,比自己更得人心,而且慕容豔這個老東西和玉真那個野尼姑似乎都有偏袒她的嫌疑。
眼看自己在慕容家的地位不保,這如何不叫她心慌意亂?
因此對慕容青鬆大喊道:“難道駙馬也要和我作對嗎?”
“我不過是在陳述事實罷了。”
平城公主想了一陣,冷笑道:“可惜駙馬不是慕容光華。你是我的夫君,我若倒了,難道駙馬還能夠置身事外?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的,居然替仇人開心。”
慕容青鬆心道:“你們都是我的敵人。最好你二人鬥得死去活來,兩敗俱傷才好。”
菊花營中,慕容光華把碧羅的意思傳達給了司徒放。
司徒放麵上顯露出為難之色:“青鬆公子留在京城作為我軍內應沒問題,隻是安寧公主絕不能再留了。她的身份一旦暴露,不但我軍受製,她的性命也難保全。必須盡快帶她出城。”
方統領上前進言:“在下有一妙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司徒放忙道:“快說!”
“我軍所忌憚者,唯有李十郎也!如果鏟除了李十郎這個攔路虎,我軍大獲全勝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不如讓菊花營在京城散播消息,說將軍夫人就是安寧公主本尊。
朝廷知道了,誰還敢用李十郎?必會削去他的兵權,逮捕入獄。如果李十郎反抗,我軍正好可以收留他。如此兩全其美的計策,對我方軍實屬百利而無一弊,大人何不用之?”
慕容青鬆忙道:“此計萬萬不可!你們把安寧公主的安危放在何處?李十郎這個陰險小人,恐怕會借口並不知情,先下手殺了安寧公主,大義滅親,對朝廷表明自己的立場,以求自保。”
司徒放點點頭:“對啊,如果李十郎如此操作,反而會因禍得福,地位更加穩固了,而安寧公主則會白白犧牲。
這種結果,夏侯將軍是絕不會允許的。”
方統領忙道:“大人說的極是,在下疏忽了,倒沒有想到這一層來。如此說來,還是趕緊救出公主為第一要務了。”
大家又商議營救之法,一時不得要領。
唯有司徒放明白,如果碧羅不配合,他們是帶不走她的,隻有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兵行險著,強行擄掠而去才行。
於是讓大家都散了,自己暗暗籌劃。
一日,司徒放與慕容青鬆喝酒聊天,說起安寧公主。
慕容青鬆說道:“夏侯將軍是個做大事的,不該如此兒女情長,為了一個安寧公主影響複國大業。
何況他身邊已有玉陽公主陪伴。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安寧公主雖然是原配妻子,但是分別這麽多年,各自經曆坎坷,早已物是人非,何必如此執著,苦苦不放,貽誤大事呢?”
司徒放歎了一口氣:“誰叫安寧公主豔冠天下,古今無雙呢!要是這世上還有一個同公主一模一樣的女子,也許夏侯將軍才會放棄對她的愛吧。”
一句話觸動了慕容青鬆的心事,加之喝了酒,於是笑道:“你還別說,這世上還真有那麽一個人和安寧公主模樣相似呢,隻是年紀尚小,還不到一十五歲。”
司徒放聽了,忙問:“公子說的可是真事?”
“我親眼所見,怎麽不真?”
“那此人現在何處?”
“她就是張翰林家小姐的伴讀丫鬟青鸞。因她生的婉轉風流,聰明伶俐,張翰林夫婦把她當女兒一般對待,吃穿用度同他家小姐洛璃並無二致。
雖然是不明來曆的丫鬟,然而氣質風度卻遠勝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