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文臣武將分列兩排。
皇帝剛剛坐定,李十郎突然跪下稟道:“微臣罪該萬死,請陛下賜臣死罪!”
眾皆嘩然。
大司馬忙道:“神威將軍精忠報國,浴血沙場,功勳卓著,何來死罪?就算偶有敗績,也是兵家常事。
想是將軍連日為國事操勞,神思不暢,以至於胡言亂語起來。來人呐,快扶將軍下去休息。”
大理寺卿慕容光華忙出列說道:“神威將軍紅光滿麵,思路清晰,不像是胡言亂語。不如讓陛下問個明白,以解除大家的疑惑。”
大司馬疾步走到李十郎身邊,低聲說道:“將軍快裝瘋,否則後果難料。”
李十郎忙道:“大司馬無須擔憂,我自有道理。”
大司馬見他胸有成竹,知他別有所圖,便放心地走開了。
皇帝問李十郎:“李愛卿何出此言?”
“微臣不敢妄言,欺瞞陛下。日前吾妻夏侯碧羅外出訪客,突然失蹤,微臣連日追查其下落,才知道她已被叛賊夏侯煊的人擄往玉陽。
於是微臣派出細作前往玉陽打探,方知她就是前朝的安寧公主。
當初這賤人淪落民間,微臣還是一介鄉野民夫,從歹人手上救下了她。
賤人謊稱其是普通民女,家破人亡,願意以身相許。微臣被其美色所惑,便娶她為妻。時至今日方才大悟。
然而大錯已經鑄成,她既是前朝公主,嫁我為妻,微臣焉能無罪?因而特請陛下降罪,賜我死罪,以謝天下。”
宰相進言道:“神威將軍窩藏前朝公主,論罪當誅,陛下趕緊賜他一死,全他英名吧。”
大司馬冷笑道:“不知者不為罪,將軍何罪之有?他若存心窩藏前朝公主,何必和盤托出,自打嘴巴?可見神威將軍是一個一心為國,大義滅親的忠臣。
陛下不但不可治罪於他,反而應該嘉獎,以安天下愛國誌士的赤誠之心。”
一旁的慕容青鬆早已呆了。
原來碧羅就是安寧公主,怪不得如此聖潔高貴,滿腹經綸,含章秀出。
光祿大夫進言道:“神威將軍就算不知道夏侯碧羅的真實身份,也犯了輕率不查的大罪,雖然罪不至死,也應依律懲處。決不可功過相抵,使其逍遙法外。”
皇帝沉吟片刻,問他:“光祿大夫所言甚是,隻是神威將軍乃國之棟梁,不知該定何罪?”
光祿大夫答道:“神威將軍為國效力,功勳卓著,不應嚴懲,將其逮捕入獄,不如削去他的手中兵權,連貶三級,讓其閉門思過,以平複民心,待風頭過後再起複原職。”
大司馬冷笑道:“好一個權宜之計。如此一來,豈不正中了夏侯煊的離間之計!我朝危矣!”
宰相說道:“大司馬未免太看低我朝文武了。難道除了神威將軍,我朝就無人可以和夏侯煊抗衡了麽?”
“那宰相就指出一個人來,可以代替神威將軍對抗夏侯煊。”
“大理寺卿慕容駙馬難道不算一個?慕容駙馬文武兼具,年輕有為,比之李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將軍身經百戰,豈能跟紙上談兵之流相提並論?”
宰相冷笑道:“大司馬難道是說慕容駙馬是虛有其表,徒有其名了?”
“你——”
諫議大夫忙道:“陛下,大司馬所言極是,切莫中了反賊的離間之計啊。夏侯煊所忌憚者,唯有神威將軍。如果解除神威將軍兵權,無異於自毀長城,給敵軍可乘之機。”
慕容光華也稟道:“若論領兵打仗,微臣確實不如神威將軍。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要中了敵人的奸計。”
大司馬大喜,對皇帝說:“陛下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罰將軍將功補過,剿滅夏侯煊,活捉安寧公主。陛下若不聽老臣忠言,恐怕皇位不保。”
說著拿眼狠狠地盯了皇帝一眼。
皇帝心中一凜,知道大司馬的厲害,何況他自己並不是昏君,於是開言對李十郎說道:“將軍為安寧公主蒙蔽,實不知情,又敢於自首,以表心跡,實乃忠君愛國的良將。
朕就罰你閉門思過十日,爭取早日剿滅夏侯叛賊,活捉安寧公主。另廢除夏侯碧羅軒轅公主稱號,告示天下。”
李十郎連忙謝恩:“臣遵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朝之後,大司馬請李十郎過去談話。
太子李高也在場。
大司馬對李十郎說道:“今日之事,實屬凶險。我近日也耳聞你家夫人就是安寧公主真身,一時想不到破解之法,正為此擔憂。沒想到將軍破釜沉舟,拚死一搏,自爆其醜,從而反敗為勝,實乃諸葛孔明在世啊。”
李十郎忙道:“若不是大司馬拚力維護,末將未必能夠扭轉局勢。”
太子李高哼道:“怪不得你家娘子美豔絕倫,原來她就是安寧公主。將軍真是豔福不淺啊。
本宮之前久聞安寧公主美名,曾發誓要得到她,後來聽說她墜崖身死,本宮還為她掉了幾滴眼淚呢,誰知竟然被你占了便宜。
他日攻破玉陽,將軍可別同我爭美人。那玉陽公主歸你,安寧公主就讓給我吧。”
李十郎大怒,好容易忍了這口氣下去,冷笑道:“就怕玉陽沒有攻破,神都反而被夏侯煊占領了。”
“有將軍坐鎮,我們高枕無憂也。”
大司馬罵道:“你可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啊。幸虧將軍寬宏大量,不和你計較。
如今賢真妃和永盛王明爭暗搶,來勢洶洶,你不但沒有危機感,和將軍緊密合作,一致對外,還是這般吊兒郎當,不思進取,等我哪天死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太子聽了,不敢再調笑,忙對李十郎作了一個揖:“剛才戲言,多有冒犯將軍之處,還望將軍大人有大量,不和本宮計較才是。”
李十郎笑道:“殿下多慮了。末將誓死追隨大司馬和太子殿下,絕無二心。”
宰相府中,春陽院內,婉芬公主責怪慕容光華:“駙馬不該為李十郎說好話。我好不容易逮住這個機會,要讓李十郎身敗名裂,為我哥永盛王鏟除異己,也為駙馬鋪平上升的道路,誰知你反而助紂為虐,使其化險為夷。
為了你這個不聽話,害得我被母妃和皇兄好一頓責備。”
皇帝剛剛坐定,李十郎突然跪下稟道:“微臣罪該萬死,請陛下賜臣死罪!”
眾皆嘩然。
大司馬忙道:“神威將軍精忠報國,浴血沙場,功勳卓著,何來死罪?就算偶有敗績,也是兵家常事。
想是將軍連日為國事操勞,神思不暢,以至於胡言亂語起來。來人呐,快扶將軍下去休息。”
大理寺卿慕容光華忙出列說道:“神威將軍紅光滿麵,思路清晰,不像是胡言亂語。不如讓陛下問個明白,以解除大家的疑惑。”
大司馬疾步走到李十郎身邊,低聲說道:“將軍快裝瘋,否則後果難料。”
李十郎忙道:“大司馬無須擔憂,我自有道理。”
大司馬見他胸有成竹,知他別有所圖,便放心地走開了。
皇帝問李十郎:“李愛卿何出此言?”
“微臣不敢妄言,欺瞞陛下。日前吾妻夏侯碧羅外出訪客,突然失蹤,微臣連日追查其下落,才知道她已被叛賊夏侯煊的人擄往玉陽。
於是微臣派出細作前往玉陽打探,方知她就是前朝的安寧公主。
當初這賤人淪落民間,微臣還是一介鄉野民夫,從歹人手上救下了她。
賤人謊稱其是普通民女,家破人亡,願意以身相許。微臣被其美色所惑,便娶她為妻。時至今日方才大悟。
然而大錯已經鑄成,她既是前朝公主,嫁我為妻,微臣焉能無罪?因而特請陛下降罪,賜我死罪,以謝天下。”
宰相進言道:“神威將軍窩藏前朝公主,論罪當誅,陛下趕緊賜他一死,全他英名吧。”
大司馬冷笑道:“不知者不為罪,將軍何罪之有?他若存心窩藏前朝公主,何必和盤托出,自打嘴巴?可見神威將軍是一個一心為國,大義滅親的忠臣。
陛下不但不可治罪於他,反而應該嘉獎,以安天下愛國誌士的赤誠之心。”
一旁的慕容青鬆早已呆了。
原來碧羅就是安寧公主,怪不得如此聖潔高貴,滿腹經綸,含章秀出。
光祿大夫進言道:“神威將軍就算不知道夏侯碧羅的真實身份,也犯了輕率不查的大罪,雖然罪不至死,也應依律懲處。決不可功過相抵,使其逍遙法外。”
皇帝沉吟片刻,問他:“光祿大夫所言甚是,隻是神威將軍乃國之棟梁,不知該定何罪?”
光祿大夫答道:“神威將軍為國效力,功勳卓著,不應嚴懲,將其逮捕入獄,不如削去他的手中兵權,連貶三級,讓其閉門思過,以平複民心,待風頭過後再起複原職。”
大司馬冷笑道:“好一個權宜之計。如此一來,豈不正中了夏侯煊的離間之計!我朝危矣!”
宰相說道:“大司馬未免太看低我朝文武了。難道除了神威將軍,我朝就無人可以和夏侯煊抗衡了麽?”
“那宰相就指出一個人來,可以代替神威將軍對抗夏侯煊。”
“大理寺卿慕容駙馬難道不算一個?慕容駙馬文武兼具,年輕有為,比之李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將軍身經百戰,豈能跟紙上談兵之流相提並論?”
宰相冷笑道:“大司馬難道是說慕容駙馬是虛有其表,徒有其名了?”
“你——”
諫議大夫忙道:“陛下,大司馬所言極是,切莫中了反賊的離間之計啊。夏侯煊所忌憚者,唯有神威將軍。如果解除神威將軍兵權,無異於自毀長城,給敵軍可乘之機。”
慕容光華也稟道:“若論領兵打仗,微臣確實不如神威將軍。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要中了敵人的奸計。”
大司馬大喜,對皇帝說:“陛下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罰將軍將功補過,剿滅夏侯煊,活捉安寧公主。陛下若不聽老臣忠言,恐怕皇位不保。”
說著拿眼狠狠地盯了皇帝一眼。
皇帝心中一凜,知道大司馬的厲害,何況他自己並不是昏君,於是開言對李十郎說道:“將軍為安寧公主蒙蔽,實不知情,又敢於自首,以表心跡,實乃忠君愛國的良將。
朕就罰你閉門思過十日,爭取早日剿滅夏侯叛賊,活捉安寧公主。另廢除夏侯碧羅軒轅公主稱號,告示天下。”
李十郎連忙謝恩:“臣遵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朝之後,大司馬請李十郎過去談話。
太子李高也在場。
大司馬對李十郎說道:“今日之事,實屬凶險。我近日也耳聞你家夫人就是安寧公主真身,一時想不到破解之法,正為此擔憂。沒想到將軍破釜沉舟,拚死一搏,自爆其醜,從而反敗為勝,實乃諸葛孔明在世啊。”
李十郎忙道:“若不是大司馬拚力維護,末將未必能夠扭轉局勢。”
太子李高哼道:“怪不得你家娘子美豔絕倫,原來她就是安寧公主。將軍真是豔福不淺啊。
本宮之前久聞安寧公主美名,曾發誓要得到她,後來聽說她墜崖身死,本宮還為她掉了幾滴眼淚呢,誰知竟然被你占了便宜。
他日攻破玉陽,將軍可別同我爭美人。那玉陽公主歸你,安寧公主就讓給我吧。”
李十郎大怒,好容易忍了這口氣下去,冷笑道:“就怕玉陽沒有攻破,神都反而被夏侯煊占領了。”
“有將軍坐鎮,我們高枕無憂也。”
大司馬罵道:“你可真是扶不起的阿鬥啊。幸虧將軍寬宏大量,不和你計較。
如今賢真妃和永盛王明爭暗搶,來勢洶洶,你不但沒有危機感,和將軍緊密合作,一致對外,還是這般吊兒郎當,不思進取,等我哪天死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太子聽了,不敢再調笑,忙對李十郎作了一個揖:“剛才戲言,多有冒犯將軍之處,還望將軍大人有大量,不和本宮計較才是。”
李十郎笑道:“殿下多慮了。末將誓死追隨大司馬和太子殿下,絕無二心。”
宰相府中,春陽院內,婉芬公主責怪慕容光華:“駙馬不該為李十郎說好話。我好不容易逮住這個機會,要讓李十郎身敗名裂,為我哥永盛王鏟除異己,也為駙馬鋪平上升的道路,誰知你反而助紂為虐,使其化險為夷。
為了你這個不聽話,害得我被母妃和皇兄好一頓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