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公主笑道:“若真是契丹的軍隊占領了京城,我反而不擔心呢。
老太太難道不知契丹人的征南大將軍是李十郎?
有他在,我必然無事。”
婉芬公主心道:“可千萬別小看了我這個姐姐,連這一層她都想到了。”
於是笑道:“姐姐想的如此周到,你留下來我也放心了。姐姐足智多謀,想必這個家在你手裏也會得到保全了。”
又對衛國夫人和玉真說道:“老太太,太太,我姐姐說的十分有理,你們就讓她留下來吧。
青鬆大爺不看在我姐姐的份上,也會看在驕哥兒的份上,設法保全他們母子的。
她在京城站住腳跟,萬一哪天朝廷有變,我們也好有個退路。”
衛國夫人聽了,點頭道:“你說的也不錯,就這樣吧,牡丹園的人都留下來看家。
智心禪師也不用走了。”
玉真忙道:“禪師不來,我怎麽辦呢?”
一句話沒有說完,臉先緋紅了。
“淫婦!”
婉芬公主和平城公主均在心頭罵道。
衛國夫人喝道:“真是越老越不像話。你沒有了禪師難道會死人不成?”
玉真隻得低下了頭,偷看了智心一眼。
沒想到智心也正在看她,眼神裏滿是委屈和怨恨。
玉簪和碧玉聽說自己要留下來,慌了神。
玉簪哭道:“難道我們也要陪公主不走嗎?”
衛國夫人罵道:“你主子不走,你們不留下來伺候她,難道還想溜麽?”
平城公主說道:“留下她兩個反而是累贅,我還要操心她們的安危,還是讓她們跟老太太去西京吧。”
玉簪和碧玉喜的說道:“多謝公主成全!”
玉簪又說:“不如讓奴婢將驕哥兒也帶走吧,萬一公主有什麽三長兩短,還有他繼承衣缽不是。”
玉簪心想,驕哥兒可是我的親骨肉,我可不願他給你陪葬。
正好借此機會帶走了他,最好你死在京城,那樣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他的母親了。
平城公主冷冷地說道:“你還是先照顧好自己吧。驕哥兒是我的親兒子,輪不到你來保護。”
晚上慕容光華回來,聽說平城公主不願西遷,心道:“她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如今太子一派已經式微,若是再有人向皇上進讒言,他們的處境就更艱難了。
賢真妃覬覦皇後之位已久,我擔心不但太子之位不保,皇後也會被打入冷宮。”
婉芬公主對慕容光華說:“駙馬千萬別再去勸我姐姐,到時候裏外不是人。”
慕容光華便道:“依你之言便是。我天天忙得焦頭爛額,哪有閑心管家裏這些閑事?
老太太雖然精明,無奈年事已高,我母親又多病多痛,最是個不管事的,公主就多費心一點吧。”
婉芬公主嗔道:“這個自然,何須駙馬吩咐!”
心裏暗道:“平城公主,你不去最好。不去西京,你那個草包哥哥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數日後。
張翰林府上,孫夫人正在催促洛璃小姐上路:“祖宗,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洛璃說道:“父親都還沒回來,急什麽?”
孫夫人急道:“都什麽時候了,老爺還像個沒事人似的,隻管在外麵浪。春兒,你去外麵看看老爺回來了沒有。”
丫鬟春兒答應著出去了。
不一會兒,張翰林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拍著手笑道:“完了,走不了了!”
孫夫人忙道:“老爺瘋瘋癲癲的幹什麽?走不了了你還這樣高興?”
張翰林喘了一口氣,坐下來喝了一口水,正色道:“朝廷這幫奸賊把我們拋棄了。人家早在半月前就溜了,你我還蒙在鼓裏做夢呢。”
原來張翰林是閑職,不在朝廷通知撤離的名單裏麵,自然是最後才收到風聲了。
孫夫人說道:“趁著叛軍還沒有打進來,我們趕快走吧,能走多遠走多遠,總之不要在京城就好。
你女兒生的如此美貌,難道想要讓她落入敵人手中嗎?”
說罷禁不住哭了起來。
張翰林聽了,唉了一聲:“司徒放的軍隊已經包圍了京城,出不去了,隻有聽天由命了。”
洛璃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安慰她父母道:“父親母親不要傷心。孩兒聽說義軍是仁義之師,軍紀嚴明,從不騷擾百姓。”
“可我們家世代官宦,雖說微不足道,但也並不是什麽老百姓啊。”
孫夫人哭道:“最可恨的是我娘家人,他們明明知道遷都的事,卻瞞著不告訴我們。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
先不說他們如何躲藏避禍,因為京城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司徒放得知朝廷西遷,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告訴了夏侯煊。
夏侯煊大喜過望,狂道:“我夏侯煊稱王稱霸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於是命令司徒放即刻啟程,率領大軍朝神京進發,自己則在玉陽起兵十萬,親自掛帥,領著夏侯青木向北進發。
一路上所向披靡,那些朝廷將士知道大勢已去,為了保命,紛紛丟盔棄甲,聞風而降。
不日,司徒放率領的大軍便兵臨京城腳下,暫時安紮在城外,等待與夏侯煊的軍隊匯合。
其實在夏侯煊出發之前,便遭到了碧羅的極力勸阻。
碧羅說:“朝廷西遷,玩的就是一個請君入甕的把戲。王爺入了京城,必然直麵契丹人的鐵騎。
李十郎驍勇善戰,又手握重兵,駙馬必受其害,千萬不要上了朝廷的當。”
夏侯煊冷笑道:“公主何必長他人誌氣。他李十郎是戰神,司徒放難道不是?我難道就比他差?
我看你是對他餘情未了。”
碧羅急道:“王爺誤會臣妾了。臣妾身為甘氏皇朝的後代,無時無刻不想重返神京,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個李十郎而廢國家大事?
慕容光華正是因為畏懼契丹人的強悍,才退守西京,讓義軍和他們互相殘殺,他們好從中取利。
王爺英明神武,難道這樣的計策都看不出來嗎?”
“是又怎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慕容光華怕契丹人,我可不怕。”
碧羅還想勸說,夏侯煊大手一揮:“公主不必多言,本王主意已決。攻破神京就在此一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慕容青鬆也說:“皇妹多慮了。朝廷昏聵,單靠慕容光華一己之力自然抵禦不了契丹人的鐵騎,但義軍羽翼早已經豐滿,豈是朝廷那幫屍位素餐的敗類所能比擬的。
你放心,此去京城,必會無往不利。契丹人要膽敢跟我們爭奪神京,早就行動了。必然是忌憚我們,所以按兵不動。”
老太太難道不知契丹人的征南大將軍是李十郎?
有他在,我必然無事。”
婉芬公主心道:“可千萬別小看了我這個姐姐,連這一層她都想到了。”
於是笑道:“姐姐想的如此周到,你留下來我也放心了。姐姐足智多謀,想必這個家在你手裏也會得到保全了。”
又對衛國夫人和玉真說道:“老太太,太太,我姐姐說的十分有理,你們就讓她留下來吧。
青鬆大爺不看在我姐姐的份上,也會看在驕哥兒的份上,設法保全他們母子的。
她在京城站住腳跟,萬一哪天朝廷有變,我們也好有個退路。”
衛國夫人聽了,點頭道:“你說的也不錯,就這樣吧,牡丹園的人都留下來看家。
智心禪師也不用走了。”
玉真忙道:“禪師不來,我怎麽辦呢?”
一句話沒有說完,臉先緋紅了。
“淫婦!”
婉芬公主和平城公主均在心頭罵道。
衛國夫人喝道:“真是越老越不像話。你沒有了禪師難道會死人不成?”
玉真隻得低下了頭,偷看了智心一眼。
沒想到智心也正在看她,眼神裏滿是委屈和怨恨。
玉簪和碧玉聽說自己要留下來,慌了神。
玉簪哭道:“難道我們也要陪公主不走嗎?”
衛國夫人罵道:“你主子不走,你們不留下來伺候她,難道還想溜麽?”
平城公主說道:“留下她兩個反而是累贅,我還要操心她們的安危,還是讓她們跟老太太去西京吧。”
玉簪和碧玉喜的說道:“多謝公主成全!”
玉簪又說:“不如讓奴婢將驕哥兒也帶走吧,萬一公主有什麽三長兩短,還有他繼承衣缽不是。”
玉簪心想,驕哥兒可是我的親骨肉,我可不願他給你陪葬。
正好借此機會帶走了他,最好你死在京城,那樣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他的母親了。
平城公主冷冷地說道:“你還是先照顧好自己吧。驕哥兒是我的親兒子,輪不到你來保護。”
晚上慕容光華回來,聽說平城公主不願西遷,心道:“她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如今太子一派已經式微,若是再有人向皇上進讒言,他們的處境就更艱難了。
賢真妃覬覦皇後之位已久,我擔心不但太子之位不保,皇後也會被打入冷宮。”
婉芬公主對慕容光華說:“駙馬千萬別再去勸我姐姐,到時候裏外不是人。”
慕容光華便道:“依你之言便是。我天天忙得焦頭爛額,哪有閑心管家裏這些閑事?
老太太雖然精明,無奈年事已高,我母親又多病多痛,最是個不管事的,公主就多費心一點吧。”
婉芬公主嗔道:“這個自然,何須駙馬吩咐!”
心裏暗道:“平城公主,你不去最好。不去西京,你那個草包哥哥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數日後。
張翰林府上,孫夫人正在催促洛璃小姐上路:“祖宗,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洛璃說道:“父親都還沒回來,急什麽?”
孫夫人急道:“都什麽時候了,老爺還像個沒事人似的,隻管在外麵浪。春兒,你去外麵看看老爺回來了沒有。”
丫鬟春兒答應著出去了。
不一會兒,張翰林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拍著手笑道:“完了,走不了了!”
孫夫人忙道:“老爺瘋瘋癲癲的幹什麽?走不了了你還這樣高興?”
張翰林喘了一口氣,坐下來喝了一口水,正色道:“朝廷這幫奸賊把我們拋棄了。人家早在半月前就溜了,你我還蒙在鼓裏做夢呢。”
原來張翰林是閑職,不在朝廷通知撤離的名單裏麵,自然是最後才收到風聲了。
孫夫人說道:“趁著叛軍還沒有打進來,我們趕快走吧,能走多遠走多遠,總之不要在京城就好。
你女兒生的如此美貌,難道想要讓她落入敵人手中嗎?”
說罷禁不住哭了起來。
張翰林聽了,唉了一聲:“司徒放的軍隊已經包圍了京城,出不去了,隻有聽天由命了。”
洛璃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安慰她父母道:“父親母親不要傷心。孩兒聽說義軍是仁義之師,軍紀嚴明,從不騷擾百姓。”
“可我們家世代官宦,雖說微不足道,但也並不是什麽老百姓啊。”
孫夫人哭道:“最可恨的是我娘家人,他們明明知道遷都的事,卻瞞著不告訴我們。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
先不說他們如何躲藏避禍,因為京城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司徒放得知朝廷西遷,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告訴了夏侯煊。
夏侯煊大喜過望,狂道:“我夏侯煊稱王稱霸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於是命令司徒放即刻啟程,率領大軍朝神京進發,自己則在玉陽起兵十萬,親自掛帥,領著夏侯青木向北進發。
一路上所向披靡,那些朝廷將士知道大勢已去,為了保命,紛紛丟盔棄甲,聞風而降。
不日,司徒放率領的大軍便兵臨京城腳下,暫時安紮在城外,等待與夏侯煊的軍隊匯合。
其實在夏侯煊出發之前,便遭到了碧羅的極力勸阻。
碧羅說:“朝廷西遷,玩的就是一個請君入甕的把戲。王爺入了京城,必然直麵契丹人的鐵騎。
李十郎驍勇善戰,又手握重兵,駙馬必受其害,千萬不要上了朝廷的當。”
夏侯煊冷笑道:“公主何必長他人誌氣。他李十郎是戰神,司徒放難道不是?我難道就比他差?
我看你是對他餘情未了。”
碧羅急道:“王爺誤會臣妾了。臣妾身為甘氏皇朝的後代,無時無刻不想重返神京,怎麽可能會為了一個李十郎而廢國家大事?
慕容光華正是因為畏懼契丹人的強悍,才退守西京,讓義軍和他們互相殘殺,他們好從中取利。
王爺英明神武,難道這樣的計策都看不出來嗎?”
“是又怎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慕容光華怕契丹人,我可不怕。”
碧羅還想勸說,夏侯煊大手一揮:“公主不必多言,本王主意已決。攻破神京就在此一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慕容青鬆也說:“皇妹多慮了。朝廷昏聵,單靠慕容光華一己之力自然抵禦不了契丹人的鐵騎,但義軍羽翼早已經豐滿,豈是朝廷那幫屍位素餐的敗類所能比擬的。
你放心,此去京城,必會無往不利。契丹人要膽敢跟我們爭奪神京,早就行動了。必然是忌憚我們,所以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