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心知事情敗露,更清楚婉芬公主的手段,於是隻得磕頭求饒:“奴才該死!請公主饒命。
因那日奴才要結果那和尚的性命時,他突然說自己是二爺的親生父親,指天發誓,奴才不得不信,所以才放了他一條生路,並讓他承諾永世不得返回京城。
誰知他竟去投靠了李十郎。”
婉芬公主怒道:“混賬東西,休得信他胡言亂語。駙馬是何等人物,怎麽可能是他的兒子?
來人哪,把這個違抗主子命令的奴才給我拖下去砍了!”
婉芬公主明白,如果不殺了張華滅口,保不定他哪天跟人喝醉了酒不留心說了出來,到時駙馬如何做人?
而駙馬若是知道是她派人暗殺自己的親生父親,豈會原諒她!
玉真師姑更不能容她。
因此一心要置他於死地,以絕後患,無論張華怎麽哀求都不為所動。
可憐張華這個忠仆,卻因為一時的慈悲之念而葬送了自己性命。
晚上慕容光華回到府裏,知道張華被殺的消息,大發雷霆,指責婉芬公主:“張華是我最出力得用的親隨,對我忠心耿耿,公主為何要殺他?
就算你要殺他,也該事先同我商量才是。
你這樣先斬後奏,算哪門子事情?你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丈夫了?”
婉芬忙分辯道:“駙馬不要冤枉了我,我難道不知道張華是個好人?奈何他辦錯了事,不可原諒。
我也是為了你好,為了整個慕容家族好。”
慕容光華冷笑道:“你還要狡辯。我問你,他辦錯了什麽事,能夠讓公主你痛下殺手。”
婉芬公主屏退四周,悄聲道:“張華已經知曉駙馬的身世。駙馬也想一想,我們豈能留他?”
慕容光華聽了,怒氣稍減,問道:“他是怎麽知道的?”
“是智心和尚告訴他的。如果我沒有猜錯,李十郎說的那個知情者一定就是這禿賊了。
可見他早就對你沒有了父子之情。
李十郎膽敢要挾駙馬,還不是因為手上有他。
這禿賊既然無情無義,駙馬也不必再念什麽骨肉血親了,趁早要了這禿賊的性命,讓他永遠開不了口。”
慕容光華痛苦地扶著頭,說:“可他始終是我的親生父親啊,我怎麽下得去手。”
婉芬哼道:“無毒不丈夫。駙馬如果總是優柔寡斷,怎麽能成大事?
你和李十郎是一山不能容二虎,不是他死就是你活。就算他能放過你,等到李高登上皇位,你我遲早也是一個死。”
一席話說得慕容光華沉默不語。
他突然心灰意冷,對官場充滿了厭倦,於是拉住婉芬公主的手,說道:“不如我們隱退江湖吧,效仿陶淵明,一家子尋一處寧靜的去處,采菊東籬下,過那與世無爭的日子。
公主說好不好?”
婉芬公主連忙甩開他的手,後退數步,驚恐地說道:“駙馬難道瘋了?你我是皇族,身負家國重任,高貴無比,豈能去學人家做隱士?
就算你我無所謂,但是咱們的孩子怎麽辦?難道讓他們成為卑微的任人欺淩的賤民嗎?
駙馬醒醒吧。”
慕容光華苦笑道:“公主不必吃驚,算我沒說過。你想做什麽,隨你去做吧,我也不管了。”
說罷轉身走了。
慕容光華行走在風中,邊走邊流淚,心裏歎道:“難道這個世上就沒有能懂我的人嗎?”
突然想到碧羅,心裏越發傷痛。
那裏丫鬟清雲對婉芬公主說道:“公主說話也太無情了,駙馬看上去十分痛苦,公主也該安慰安慰他。”
婉芬嗔道:“你懂什麽!我自有道理。駙馬不過是一時想不開,過兩天就好了。
先不要理他,咱們辦正事要緊。自家男人無能,隻有靠我們自己了。”
第二日,婉芬公主進宮去了。
她先與賢真妃和太子李鈺密謀達成一致,再去找皇後敘話。
婉芬公主見了皇後,盈盈一拜,說道:“女兒來給母後請安。祝母後身體安康,萬事順意。”
皇後見她過來,沒有好臉色,冷哼一聲:“無事不登三寶殿,公主前來必然有事。不妨直說,何必遮遮掩掩。”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不要誤會女兒。女兒想到皇兄安樂王遠在邊疆苦寒之地受苦,心裏就不好受。
皇兄是母後的親生骨肉,和他長期分離不能相見,豈有不想念他的?
因此女兒特地請求父皇下旨恩準皇兄來京與母後相聚。”
皇後聽了,臉色逐漸緩和,說道:“隻怕你是別有用心。”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怎麽這樣看待女兒?我是母後從小看到大的,女兒是什麽樣的人,母後難道還不清楚?
我也知道我母妃與你作對,母後恨屋及烏,因此不待見女兒。但是我與母妃分屬兩人,她是她,我是我。
女兒常常勸母妃,要尊重母後,可她偏不聽啊。我也沒辦法。
當初廢長立幼,我也是極力阻止,奈何人微言輕,勢單力薄,改變不了什麽。女兒還為此哭了三天呢。
母妃到現在都還罵我白眼狼呢。
今日進宮,女兒也是專程來探望母後的,我母妃根本不知道。
母後既然不喜歡女兒過來,那女兒就先告辭了。”
說罷哭了起來,一邊用衣袖拭淚,一邊轉身欲走。
皇後是個心腸軟弱之人,聽了婉芬公主的話,豈有不動情的,於是連忙喊住她:“公主別走,留下來陪我說會子話吧。”
婉芬公主轉悲為喜,過來依偎在皇後身邊,破涕為笑:“女兒得知母後近來睡不好,身子消瘦,心裏著急,想法搜尋到一支千年野參,特來獻給母後。
母後服用之後,必會藥到病除,身體複原。”
皇後歎道:“你是知道我的心事的,我不過是想念遠在邊關的太子罷了。心病還需心藥醫,隻要他回到我的身邊,不用吃這千年人參,我的病自然就好了。”
婉芬公主忙道:“女兒也是這樣認為。所以特地進宮懇求父皇開恩,讓皇兄回京陪伴母後。”
皇後搖了搖頭:“你皇兄是廢太子,皇帝是不會答應讓他回來的。”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無須擔憂,女兒已經求過父皇了。其實父皇也早有此意,隻是擔心皇兄對他恨意難消,拒絕回來,所以不好開口。
此事還得母後出麵,親自給皇兄寫一封信,說明情由,讓他回來。”
皇後聽了,喜出望外,忙道:“這有何難?我即刻書信一封,令太子回京。”
因那日奴才要結果那和尚的性命時,他突然說自己是二爺的親生父親,指天發誓,奴才不得不信,所以才放了他一條生路,並讓他承諾永世不得返回京城。
誰知他竟去投靠了李十郎。”
婉芬公主怒道:“混賬東西,休得信他胡言亂語。駙馬是何等人物,怎麽可能是他的兒子?
來人哪,把這個違抗主子命令的奴才給我拖下去砍了!”
婉芬公主明白,如果不殺了張華滅口,保不定他哪天跟人喝醉了酒不留心說了出來,到時駙馬如何做人?
而駙馬若是知道是她派人暗殺自己的親生父親,豈會原諒她!
玉真師姑更不能容她。
因此一心要置他於死地,以絕後患,無論張華怎麽哀求都不為所動。
可憐張華這個忠仆,卻因為一時的慈悲之念而葬送了自己性命。
晚上慕容光華回到府裏,知道張華被殺的消息,大發雷霆,指責婉芬公主:“張華是我最出力得用的親隨,對我忠心耿耿,公主為何要殺他?
就算你要殺他,也該事先同我商量才是。
你這樣先斬後奏,算哪門子事情?你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丈夫了?”
婉芬忙分辯道:“駙馬不要冤枉了我,我難道不知道張華是個好人?奈何他辦錯了事,不可原諒。
我也是為了你好,為了整個慕容家族好。”
慕容光華冷笑道:“你還要狡辯。我問你,他辦錯了什麽事,能夠讓公主你痛下殺手。”
婉芬公主屏退四周,悄聲道:“張華已經知曉駙馬的身世。駙馬也想一想,我們豈能留他?”
慕容光華聽了,怒氣稍減,問道:“他是怎麽知道的?”
“是智心和尚告訴他的。如果我沒有猜錯,李十郎說的那個知情者一定就是這禿賊了。
可見他早就對你沒有了父子之情。
李十郎膽敢要挾駙馬,還不是因為手上有他。
這禿賊既然無情無義,駙馬也不必再念什麽骨肉血親了,趁早要了這禿賊的性命,讓他永遠開不了口。”
慕容光華痛苦地扶著頭,說:“可他始終是我的親生父親啊,我怎麽下得去手。”
婉芬哼道:“無毒不丈夫。駙馬如果總是優柔寡斷,怎麽能成大事?
你和李十郎是一山不能容二虎,不是他死就是你活。就算他能放過你,等到李高登上皇位,你我遲早也是一個死。”
一席話說得慕容光華沉默不語。
他突然心灰意冷,對官場充滿了厭倦,於是拉住婉芬公主的手,說道:“不如我們隱退江湖吧,效仿陶淵明,一家子尋一處寧靜的去處,采菊東籬下,過那與世無爭的日子。
公主說好不好?”
婉芬公主連忙甩開他的手,後退數步,驚恐地說道:“駙馬難道瘋了?你我是皇族,身負家國重任,高貴無比,豈能去學人家做隱士?
就算你我無所謂,但是咱們的孩子怎麽辦?難道讓他們成為卑微的任人欺淩的賤民嗎?
駙馬醒醒吧。”
慕容光華苦笑道:“公主不必吃驚,算我沒說過。你想做什麽,隨你去做吧,我也不管了。”
說罷轉身走了。
慕容光華行走在風中,邊走邊流淚,心裏歎道:“難道這個世上就沒有能懂我的人嗎?”
突然想到碧羅,心裏越發傷痛。
那裏丫鬟清雲對婉芬公主說道:“公主說話也太無情了,駙馬看上去十分痛苦,公主也該安慰安慰他。”
婉芬嗔道:“你懂什麽!我自有道理。駙馬不過是一時想不開,過兩天就好了。
先不要理他,咱們辦正事要緊。自家男人無能,隻有靠我們自己了。”
第二日,婉芬公主進宮去了。
她先與賢真妃和太子李鈺密謀達成一致,再去找皇後敘話。
婉芬公主見了皇後,盈盈一拜,說道:“女兒來給母後請安。祝母後身體安康,萬事順意。”
皇後見她過來,沒有好臉色,冷哼一聲:“無事不登三寶殿,公主前來必然有事。不妨直說,何必遮遮掩掩。”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不要誤會女兒。女兒想到皇兄安樂王遠在邊疆苦寒之地受苦,心裏就不好受。
皇兄是母後的親生骨肉,和他長期分離不能相見,豈有不想念他的?
因此女兒特地請求父皇下旨恩準皇兄來京與母後相聚。”
皇後聽了,臉色逐漸緩和,說道:“隻怕你是別有用心。”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怎麽這樣看待女兒?我是母後從小看到大的,女兒是什麽樣的人,母後難道還不清楚?
我也知道我母妃與你作對,母後恨屋及烏,因此不待見女兒。但是我與母妃分屬兩人,她是她,我是我。
女兒常常勸母妃,要尊重母後,可她偏不聽啊。我也沒辦法。
當初廢長立幼,我也是極力阻止,奈何人微言輕,勢單力薄,改變不了什麽。女兒還為此哭了三天呢。
母妃到現在都還罵我白眼狼呢。
今日進宮,女兒也是專程來探望母後的,我母妃根本不知道。
母後既然不喜歡女兒過來,那女兒就先告辭了。”
說罷哭了起來,一邊用衣袖拭淚,一邊轉身欲走。
皇後是個心腸軟弱之人,聽了婉芬公主的話,豈有不動情的,於是連忙喊住她:“公主別走,留下來陪我說會子話吧。”
婉芬公主轉悲為喜,過來依偎在皇後身邊,破涕為笑:“女兒得知母後近來睡不好,身子消瘦,心裏著急,想法搜尋到一支千年野參,特來獻給母後。
母後服用之後,必會藥到病除,身體複原。”
皇後歎道:“你是知道我的心事的,我不過是想念遠在邊關的太子罷了。心病還需心藥醫,隻要他回到我的身邊,不用吃這千年人參,我的病自然就好了。”
婉芬公主忙道:“女兒也是這樣認為。所以特地進宮懇求父皇開恩,讓皇兄回京陪伴母後。”
皇後搖了搖頭:“你皇兄是廢太子,皇帝是不會答應讓他回來的。”
婉芬公主笑道:“母後無須擔憂,女兒已經求過父皇了。其實父皇也早有此意,隻是擔心皇兄對他恨意難消,拒絕回來,所以不好開口。
此事還得母後出麵,親自給皇兄寫一封信,說明情由,讓他回來。”
皇後聽了,喜出望外,忙道:“這有何難?我即刻書信一封,令太子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