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揚子江電池成了香餑餑
黑科技:誰讓他這麽造手機的 作者:尹陽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總,截止到昨天晚上8點,我們紅星3代加上線下,一共銷售87萬台,其中2+16版本的隻有18萬台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沈柔就把匯總出來昨天的銷售數據給陳塵匯報。
“我們的紅星手環線上銷售13萬支,線下的數據還沒有匯總上來,pro版本占了20%,有將近3萬支。”
“隻有掃地機器人情況不是特別理想,首銷數據隻有7000多台。”
沈柔合上文件夾以後,陳塵說道:“嗯,預料之中,首日銷量能達到7000台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就是手環沒有陳塵想象中那麽火爆,他預想著這個手環上市起碼得有20萬到30萬的銷量,沒想到首銷隻有十幾萬。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才2013年,各大龍頭企業的手環起碼要到年底和明年才會上市。
紅星做手環還屬於先行者,需要市場發酵,對整體銷量陳塵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不說什麽上千萬支,一年能賣個幾百萬支還是可以做到的。
“陳總,水果公司和大江公司都在今天早上發來了拜訪函,想和您討論一下合作事宜。”
“又是水果公司?”
上次水果華夏的副總裁已經來紅星一次了,想讓紅星加入水果的供應鏈,但是沒談攏。
而且上次米切爾森是以個人身份來的,並不能代表水果公司,所以很多事情他並不能做決定。
這次水果公司親自下場,恐怕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該怎麽應對。
對於加入水果的供應鏈陳塵一直很糾結。
揚子江能源成為水果的供應商,好處就是不愁訂單,雖然現在也不愁訂單,但更多的訂單對於公司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而且要是能拿著水果的錢去擴大公司,能讓揚子江能源公司快速的發展起來,還能憑借水果的訂單賺取豐厚的利潤。
要知道他們的出貨量都是以億計的。
陳塵糾結的地方還有一個點就是,揚子江電池屬於紅星領先全世界的技術,供應給水果對於未來一兩年裏鯤鵬手機衝擊高端市場沒什麽好處,鯤鵬手機就又少了一個巨大的賣點。
所以陳塵特別糾結,內部進行了幾次的會議,大家也都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陳塵詢問過電池研究室那邊,想知道揚子江電池能不能再未來兩年裏達到最大理論能量密度,如果可以,那就加入水果的供應鏈,兩年以後可以進行技術更新,推出比現有揚子江電池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也就不怕水果手機使用。
負責人告訴陳塵,現在的揚子江電池距理論值還有一定的差距,想達到理論數據恐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你回複水果,到下月底吧。”
陳塵決定先拖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在公司內部再進行討論一次。
“陳總,那大江的鄭總呢?”
鄭江這個人陳塵就見過一次,還是和大江簽訂投資協議的時候見的,去年紅星對大江公司投資了3千萬美金,兩億多的人民幣,獲得了24%的股份,這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可以說是溢價很多。
陳塵不在乎,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大江公司未來的發展有多厲害,既然自己有入股的機會,那肯定是要收購最多的股權,之所以大江能接受紅星的投資,一是因為紅星給的是在是太多了,二則是在協議裏說明了紅星不參與大江的管理。
這兩點才讓鄭江決定接受紅星的投資,除了鄭江作為創始人持股57%最多以外,還有幾個聯合創始人持股18%,以及國資持股一部分,可以說紅星是除了鄭江以外最大的持股機構了。
至於原來曆史上的二馬和紅杉資本,由於大江沒有啟動第二輪的融資,所以他們暫時沒機會進入這個未來的獨角獸公司。
就算大江想再次融資,紅星也有優先追投權。
“鄭江你問他後天有沒有時間吧。”
“好的陳總。”
鄭江來找自己,恐怕也是為了揚子江電池而來的,畢竟無人機想要更長的續航,就需要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現在市場上的聚合物電池壽命倒是上去了,能量密度還是一般般,而揚子江電池則是兼具了能量密度高,重量輕的優點,肯定是大江無人機電池最好的選擇。
至於大江未來使用的高壓電池還有鈷電池,目前的價格還很高。
對於大江陳塵則是不介意給他們供應電芯,都是華夏企業,還是自己投資的公司,沒有拒絕的理由,更何況大江現在也用不了太多的電池,稍微擠出來點產能就夠他們用的了。
華威想用紅星的揚子江電池,大米的雷俊也和自己通過電話想采購揚子江電池,再加上水果公司,現在又有大江公司,看來未來一到兩年裏,還真得需要將揚子江能源進行擴建。
等到紅星的第二代揚子江電池研發完成,就可以給這些廠家敞開了供貨,狠狠地賺他一筆,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打基礎。
至於三桑,那就算了,自己要是給他供應電池,就會打破曆史的發展。
如果可以的話,陳塵甚至都不願意現在和三桑起衝突給他壓力。
給他供應電池豈不是讓原本曆史上存在的note7爆炸事件不存在了?
陳塵可是計劃著等三桑爆炸事件發生來個一波流呢。
至於紅星的下一步戰略目標,就是線下和國際市場,現在的紅星本質上還是一個線上的手機公司,銷售手機也是以線上為主。
一個以線上模式為主的手機公司想要真正轉型到線下,不僅需要足夠的資金實力,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布局。
現在是2013年,布局線下市場基本不算晚,紅星目前不缺錢,也有足夠的時間,陳塵預計用兩年的時間去布局線下,就能在線下市場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反倒是12月份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紅星發布會,陳塵不怎麽想去。
第二天一大早,沈柔就把匯總出來昨天的銷售數據給陳塵匯報。
“我們的紅星手環線上銷售13萬支,線下的數據還沒有匯總上來,pro版本占了20%,有將近3萬支。”
“隻有掃地機器人情況不是特別理想,首銷數據隻有7000多台。”
沈柔合上文件夾以後,陳塵說道:“嗯,預料之中,首日銷量能達到7000台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就是手環沒有陳塵想象中那麽火爆,他預想著這個手環上市起碼得有20萬到30萬的銷量,沒想到首銷隻有十幾萬。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才2013年,各大龍頭企業的手環起碼要到年底和明年才會上市。
紅星做手環還屬於先行者,需要市場發酵,對整體銷量陳塵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不說什麽上千萬支,一年能賣個幾百萬支還是可以做到的。
“陳總,水果公司和大江公司都在今天早上發來了拜訪函,想和您討論一下合作事宜。”
“又是水果公司?”
上次水果華夏的副總裁已經來紅星一次了,想讓紅星加入水果的供應鏈,但是沒談攏。
而且上次米切爾森是以個人身份來的,並不能代表水果公司,所以很多事情他並不能做決定。
這次水果公司親自下場,恐怕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該怎麽應對。
對於加入水果的供應鏈陳塵一直很糾結。
揚子江能源成為水果的供應商,好處就是不愁訂單,雖然現在也不愁訂單,但更多的訂單對於公司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而且要是能拿著水果的錢去擴大公司,能讓揚子江能源公司快速的發展起來,還能憑借水果的訂單賺取豐厚的利潤。
要知道他們的出貨量都是以億計的。
陳塵糾結的地方還有一個點就是,揚子江電池屬於紅星領先全世界的技術,供應給水果對於未來一兩年裏鯤鵬手機衝擊高端市場沒什麽好處,鯤鵬手機就又少了一個巨大的賣點。
所以陳塵特別糾結,內部進行了幾次的會議,大家也都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陳塵詢問過電池研究室那邊,想知道揚子江電池能不能再未來兩年裏達到最大理論能量密度,如果可以,那就加入水果的供應鏈,兩年以後可以進行技術更新,推出比現有揚子江電池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也就不怕水果手機使用。
負責人告訴陳塵,現在的揚子江電池距理論值還有一定的差距,想達到理論數據恐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你回複水果,到下月底吧。”
陳塵決定先拖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在公司內部再進行討論一次。
“陳總,那大江的鄭總呢?”
鄭江這個人陳塵就見過一次,還是和大江簽訂投資協議的時候見的,去年紅星對大江公司投資了3千萬美金,兩億多的人民幣,獲得了24%的股份,這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可以說是溢價很多。
陳塵不在乎,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大江公司未來的發展有多厲害,既然自己有入股的機會,那肯定是要收購最多的股權,之所以大江能接受紅星的投資,一是因為紅星給的是在是太多了,二則是在協議裏說明了紅星不參與大江的管理。
這兩點才讓鄭江決定接受紅星的投資,除了鄭江作為創始人持股57%最多以外,還有幾個聯合創始人持股18%,以及國資持股一部分,可以說紅星是除了鄭江以外最大的持股機構了。
至於原來曆史上的二馬和紅杉資本,由於大江沒有啟動第二輪的融資,所以他們暫時沒機會進入這個未來的獨角獸公司。
就算大江想再次融資,紅星也有優先追投權。
“鄭江你問他後天有沒有時間吧。”
“好的陳總。”
鄭江來找自己,恐怕也是為了揚子江電池而來的,畢竟無人機想要更長的續航,就需要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現在市場上的聚合物電池壽命倒是上去了,能量密度還是一般般,而揚子江電池則是兼具了能量密度高,重量輕的優點,肯定是大江無人機電池最好的選擇。
至於大江未來使用的高壓電池還有鈷電池,目前的價格還很高。
對於大江陳塵則是不介意給他們供應電芯,都是華夏企業,還是自己投資的公司,沒有拒絕的理由,更何況大江現在也用不了太多的電池,稍微擠出來點產能就夠他們用的了。
華威想用紅星的揚子江電池,大米的雷俊也和自己通過電話想采購揚子江電池,再加上水果公司,現在又有大江公司,看來未來一到兩年裏,還真得需要將揚子江能源進行擴建。
等到紅星的第二代揚子江電池研發完成,就可以給這些廠家敞開了供貨,狠狠地賺他一筆,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打基礎。
至於三桑,那就算了,自己要是給他供應電池,就會打破曆史的發展。
如果可以的話,陳塵甚至都不願意現在和三桑起衝突給他壓力。
給他供應電池豈不是讓原本曆史上存在的note7爆炸事件不存在了?
陳塵可是計劃著等三桑爆炸事件發生來個一波流呢。
至於紅星的下一步戰略目標,就是線下和國際市場,現在的紅星本質上還是一個線上的手機公司,銷售手機也是以線上為主。
一個以線上模式為主的手機公司想要真正轉型到線下,不僅需要足夠的資金實力,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布局。
現在是2013年,布局線下市場基本不算晚,紅星目前不缺錢,也有足夠的時間,陳塵預計用兩年的時間去布局線下,就能在線下市場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反倒是12月份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紅星發布會,陳塵不怎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