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年前開始,他在專注於語音智能方麵的研究之外,研究最深的領域就是關於腦機,關於神經信號。


    此刻坐在椅子上的劉海,感受著一陣一陣的微電流,在唐教授的引導輔助下,頓時感覺到一陣舒爽。


    就像是用了靈魂提取器在抓自己的頭皮一樣。


    成教授看著電腦上采集到的數據,和劉海頭上的電極位置一一對應,隨後他發現,這次采集實驗隻采集到了不足17個電極信號。


    看著數據,他略微沉思一下,“老唐,小劉,先暫停吧。”


    “電極定位的問題很大,這個模型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聞言唐教授也點了點頭,摘下劉海頭上的頭套。


    “儀器是可用的,就是這個頭套設計還有點問題,沒辦法捕捉到足夠的電極信號。”


    “需要改進一下,等我回去重新建模,下次再進行采集實驗。”


    隨後成文飛帶著設備和電極頭套離開了唐教授所在的機械臂實驗室,把自己關到了自己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辦公室裏,對整個模型進行改進。


    很快,成教授根據自己頭圍和50多個電極采集點的位置,生成了一個曲麵坐標係。


    隨後成文飛根據坐標係上麵的參數調整著電極的位置,緩緩將頭套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時間一分一分的過去,成文飛戴上采集頭套以後,操作完電腦就一直閉著眼,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采集軟件界麵裏的數據一直在跑,不過這些數據一般人是看不出個子醜寅卯來的。


    當成文飛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鍾,整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成員都已經下班,由於他在之前交代過其他人不要打擾自己,所以一直到所有人走完都沒人來打擾。


    推開自己小辦公室的門,整個實驗室空無一人。


    看著辦公室門口桌子上的飯盒,成文飛微微一笑。


    這肯定是自己的助理給自己打的晚飯。


    將所有采集到的數據輸入到另一台電腦上,成文飛邊吃飯邊看著數據傳輸。


    和唐教授一起開發這個項目,是成文飛提議的。


    唐教授是想利用人腦電波信號,去控製機械的運轉,從而達到讓人通過設備,能直接去控製一個機械臂。


    就像是一個人真正又長出一個手臂一樣。


    現在開發出了足夠的硬件,也開發出了能夠協調信號與裝置的智能程序。


    但唯一缺少的就是信號源。


    如果選擇讓電腦程序控製,那這個機械裝置又有什麽用呢?


    紅星並沒有那種能智能識別場景,自動控製機械臂動作的技術。


    而這個腦電波信號,就是成文飛和唐教授提出了的,雙方合作想試試能不能從這方麵入手,提取出腦電波信號,然後再轉化成2進製輸出給機械臂上麵的智能程序。


    在沒有腦機接口的前提下,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在成文飛提出以後,唐教授也同意合作共同開發。


    ps:刪除了一些更為扯淡的內容,大意就是成教授圈養的那個人工智能通過這個腦電波裝置和他交流,想想還是算了,目前的算力根本達不到。


    隨後的時間裏,唐教授的團隊和成文飛的團隊輪番上陣,搞了將近三個周的時間,才算采集到了比較滿意的信號。


    “是不是接下來沒我的活了?”隨著唐教授揮手示意,劉海也摘下頭套,露出鋥光瓦亮的光頭。


    這半個多月的時間每天戴著這玩意,剛開始還覺得挺有意思,戴久了覺得這就是一個煎熬。


    “暫時不需要了。”唐教授頭也不回的回答道。


    “那好,老師,下次別找我了,你讓宋哥來。”


    旁邊的宋文運呸的一聲,每天往那一坐幾個小時,還要根據要求去冥想一些東西,換誰也受不了。


    “行了,接下來這邊暫時沒什麽事了。”


    “接下來就是算法和注釋,我讓我們那邊的人搞定。”成文飛說道。


    無數的腦電信號被采集到,還要對這些信號進行處理,過濾掉一些沒用的信號,把有價值的信號將其轉化成機械臂的驅動信號。


    這可是個大工程。


    12月25日。


    紅星科技園。


    一間幾百平米的倉庫裏,裏麵已經被收拾的幹幹淨淨,隻有幾個人在裏麵忙碌。


    “唐教授,陳總來了。”唐教授手下的劉海是負責這邊服務器搭建的,見陳塵和路衛兵進來,急忙從一旁的桌子後麵站起來身來。


    陳塵環顧倉庫,差不多有200平米,除了機械臂平台以外,進門以後得左邊還有一個用玻璃覆蓋起來的小房間。


    唐教授和成文飛就在那個房間裏,在電腦前對代碼進行著調試。


    陳塵拉開門走進去,“唐教授,成教授,怎麽說?”


    “說的簡單點就是,我們用開發出來的機械臂,構建了一個簡易的流水線,等下會進行機械臂流水線作業實驗。”唐教授起身說道。


    陳塵看了一眼成文飛的電腦界麵,隨即出門又走向機械臂的位置。


    這個倉庫裏一共安裝了6台機械臂,其中4台硬結構機械臂,從4軸到6軸都有。


    通過程序控製,它們能完美的模擬出來所有需要機械臂的行業需求。


    這些機械臂自然都是在陳塵拿出的那個柔性機械臂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硬結構機械臂,經過幾輪的改進,這基本上是算第三代的產品了。


    而剩下兩台則是像軟體一樣,應該就是唐教授他們開發的柔性機械臂。


    這些機械臂自然不是在紅星生產出來的,而是設計完成後找專門的廠商一個零部件一個零部件的進行定製,最後在紅星科技園完成整機裝配。


    “如果實驗通過,那整套係統是不是就可以進行量產?”陳塵問向唐教授。


    “現在整個係統的穩定性還沒經過大規模的測試,小規模的測試裏表現倒是比我們預料中的要強。”


    唐教授雙手插兜,看著幾台機械臂說道。


    “不過這些都可以通過電腦模擬來跑,上線量產應該會很快。”


    “陳總,我們先離遠一點,小劉,準備開機進行第一輪測試。”


    “這個,礙於空間限製,現在隻能展示一個簡單的流水線作業程序,但真的進行應用就可以通過對不同環境的設定滿足所有測試。”


    說完拉著陳塵來到那個玻璃搭建的房子裏,無他,就擔心出什麽意外。


    隨著係統開機,4支硬結構機械臂率先進入工作狀態,隨後兩台柔性機械臂也開始支棱起來準備工作。


    劉海把一個紅星電視的料板放到流水線上,啟動以後,第一台機械臂馬上便開始對準物料然後開始操作起來。


    十幾秒鍾以後,隨著流水線走完,機械臂的任務也隨之完成。


    “陳總,這算是標準的工序演示。”


    “現在普通的智能車間,以前的流水線車間其實也是這種流程。”


    “機械臂和工人一起相互配合。”


    陳塵點了點頭,“人工流水線和機械臂配合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工人能夠給機械臂消除一些程序之外的意外,機械臂則是給工人留出一定的餘量,二者高度配合。”


    “而我們柔性機械臂則是代替了工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誰讓他這麽造手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陽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陽君並收藏黑科技:誰讓他這麽造手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