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家要離去
被極品兒女遺棄?我直接掏出空間 作者:芸芸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昌黎溫言解釋:“地裏的藥材還沒有收獲,所以就算長輩們都同意拋下一切離開這裏,年輕一輩都不願意。”
“再說大家就算要走也得準備充足才走,因此我想了又想決定跟獵戶一起帶著村裏的青壯年去打獵,然後把獵物賣了換錢。”
“如果獵物換不了多少錢,也可以直接做成肉幹帶在路上吃。”
陳昌黎這一番話說下來著實讓村長心中微有詫異,不由對他多了些注意。
卻見他本就俊美的臉帶著一份溫柔淺笑,如春風拂麵讓人心中不自覺帶出一份信任。
他不由暗中猜測陳昌黎恐非常人,平日裏與他多結交說不定能安穩的度過天災帶來的危機。
“你這個主意不錯,我會和長輩們提起此事。”村長說完這話就離開了陳家。
陳昌黎目送他離開後就把陳濤喊了過來問:“你想學武嗎?”
陳濤緊鎖雙眉顯出幾分茫然:“爹,您怎會這麽問?難道你要教我武功嗎?”
他說到這神情很緊張,雙手也不自覺揪住了衣袖,很快就將衣袖弄皺了。
“我是有這個打算。”陳昌黎語氣裏透露了一絲關切,“畢竟你讀書就頭疼幹活卻有一把力氣,我就想著你應該很適合學武,將來要是合適的話說不定還能建功立業。”
陳濤眼中閃過慌張,聲音急促道:“我不想學武。”
陳昌黎疑惑地問:“為何?”
“我就想在家裏種田,哪裏都不去。”陳濤飛速的說完這一句話,不敢再看陳昌黎一眼像身後有狗在追似的一溜煙的跑個沒影。
陳昌黎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他那一句話的意思,眼前就不見了他的人。
等反應過來後,他才恍然明白陳濤為何會那麽說,明顯是因為他去當兵十年不歸的事帶來的影響。
陳昌黎眸中泛起苦澀,心神也不禁有些亂。
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做,想一想和萬淑芳說過的話,雖然不決定去正陽縣了,他還是要去一趟鎮上了解一些事情。
一進入小鎮,陳昌黎就敏銳的察覺到小鎮變得蕭條了,唯一還算熱鬧的就隻有藥材鋪。
可惜這樣的熱鬧越發顯得整個鎮子的蕭條有多驚人。
陳昌黎在藥材鋪外站了一會,才一臉凝重的前往半關門的客棧。
他進入二樓的廂房耐心等一會就等來了敲門聲:“客人,你需要酒嗎?”
“需要一壺東風烈。”陳昌黎從容的回答。
門外那人聽後很快離去,不一會一道粗重的腳步聲就在外麵響起,然後門就被推開了。
“小人萬聰和見過陳大人。”一個麵頰凹陷,左嘴邊有一顆黑痣的中年男人走進來恭敬的對陳昌黎行了一個禮。
“不必多禮。”陳昌黎斜斜看了他一眼,但見他愁眉苦臉似有什麽煩心事,就開口讓他起來詢問道,“山賊的事可有什麽後續?”
“縣令沒有把事情告訴知府,而是直接寫奏折快馬加鞭的上報給了陛下。按照路程來算,前幾日陛下就收到了這份奏折,至於這些山賊該如何處置,恐怕得等朝堂那邊吵完了,小的才能收到主上給來的消息。”
聽著萬聰和的話,陳昌黎屈起手在桌麵上敲了敲,一下又一下仿若敲在了那些山賊的腦袋上。
不過半盞茶,他就將手握成拳聲音冷冷的道:“朝堂上的那些人吵來吵去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根本就不會在意山賊屯糧的背後代表了什麽。”
“按照他們的想法,他們巴不得就這麽吵下去,看來這件事情還真的隻能交給你的主上了。”
“萬聰和,你去準備一份筆墨,我要寫一封信。”
“請大人稍等。”萬聰和聽到他的話連忙去準備筆墨。
陳昌黎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再加上難民的事情,這才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務必要讓那位頗有才幹的人把一切都查清楚。
最後他問萬聰和:“揚州那邊可有人去賑災?”
“陛下派了禮部左侍郎前去賑災,不過這位大人能力不足,再加上來得太晚,這災情不僅沒有得到控製,反而越演越烈。”
萬聰和聽他問到賑災的事,連忙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然後看著他的神情有些欲言又止。
陳昌黎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微妙,當即就問:“那位大人是不是還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王聰和忙不迭的點頭:“他下令把難民往其他地方趕,現在難民四處逃荒惹得人心惶惶,而西南地界才鬧了蝗災,難民們逃到這裏隻會更加絕望。”
“小的這幾天特意去找難民了解的情況,他們這一路上都是拚著一口氣來到了西南地界,得知這裏的情況不太好,他們大部分人都沒了求生的念頭。”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可偏偏他們中有人成為了流民。”
最後一句話才是萬聰和想要告訴陳昌黎。
“竟然出現流民了。”陳昌黎驚得眼皮子直跳,“那些流民如今在什麽地方?”
“有一部分人已經到了正陽縣。”萬聰和把話說到這一臉愧疚的道,“大人,小的準備帶著一家老小離開這裏了。”
“你帶著他們盡快離開吧。”陳昌黎說完這話就匆匆的離開客棧。
他本想直接回家,轉念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在鎮上。
他轉身就去了白家。
一到白家卻看到白家的下人在收拾東西,他走進一個人狀似無意的問:“白員外這是準備去哪呀?”
那人下意識的回:“員外瞧著鎮上的情況不好,準備帶著小姐和姑爺前去京城投奔親戚。”
陳昌黎冷下眉眼:“要帶上姑爺一起?那你家姑爺這兩天可有出門?”
“你誰呀?這麽關心我家姑爺做什麽?”那人一聽覺得不對勁,連忙瞪了一眼陳昌黎。
“我聽說你家姑爺今年要下場考試,現在不就是九月份了嗎?我就擔心你家姑爺離開鎮上怕是沒有機會參加考試了。”陳昌黎眉眼依舊很冷,脫口而出的語氣卻有幾分緩和。
“這難民都跑到鎮上來了,縣令忙著安撫難民都來不及,哪裏還會讓書生去考試?”
聽到陳昌黎的話,那人態度倨傲,聲音諷刺。
“你是鄉下來的吧,我跟你說,你要是有親戚在其他地方就趕緊帶著家人去投奔,千萬別在鄉下待著了,免得把命都給丟了。”
“再說大家就算要走也得準備充足才走,因此我想了又想決定跟獵戶一起帶著村裏的青壯年去打獵,然後把獵物賣了換錢。”
“如果獵物換不了多少錢,也可以直接做成肉幹帶在路上吃。”
陳昌黎這一番話說下來著實讓村長心中微有詫異,不由對他多了些注意。
卻見他本就俊美的臉帶著一份溫柔淺笑,如春風拂麵讓人心中不自覺帶出一份信任。
他不由暗中猜測陳昌黎恐非常人,平日裏與他多結交說不定能安穩的度過天災帶來的危機。
“你這個主意不錯,我會和長輩們提起此事。”村長說完這話就離開了陳家。
陳昌黎目送他離開後就把陳濤喊了過來問:“你想學武嗎?”
陳濤緊鎖雙眉顯出幾分茫然:“爹,您怎會這麽問?難道你要教我武功嗎?”
他說到這神情很緊張,雙手也不自覺揪住了衣袖,很快就將衣袖弄皺了。
“我是有這個打算。”陳昌黎語氣裏透露了一絲關切,“畢竟你讀書就頭疼幹活卻有一把力氣,我就想著你應該很適合學武,將來要是合適的話說不定還能建功立業。”
陳濤眼中閃過慌張,聲音急促道:“我不想學武。”
陳昌黎疑惑地問:“為何?”
“我就想在家裏種田,哪裏都不去。”陳濤飛速的說完這一句話,不敢再看陳昌黎一眼像身後有狗在追似的一溜煙的跑個沒影。
陳昌黎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他那一句話的意思,眼前就不見了他的人。
等反應過來後,他才恍然明白陳濤為何會那麽說,明顯是因為他去當兵十年不歸的事帶來的影響。
陳昌黎眸中泛起苦澀,心神也不禁有些亂。
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做,想一想和萬淑芳說過的話,雖然不決定去正陽縣了,他還是要去一趟鎮上了解一些事情。
一進入小鎮,陳昌黎就敏銳的察覺到小鎮變得蕭條了,唯一還算熱鬧的就隻有藥材鋪。
可惜這樣的熱鬧越發顯得整個鎮子的蕭條有多驚人。
陳昌黎在藥材鋪外站了一會,才一臉凝重的前往半關門的客棧。
他進入二樓的廂房耐心等一會就等來了敲門聲:“客人,你需要酒嗎?”
“需要一壺東風烈。”陳昌黎從容的回答。
門外那人聽後很快離去,不一會一道粗重的腳步聲就在外麵響起,然後門就被推開了。
“小人萬聰和見過陳大人。”一個麵頰凹陷,左嘴邊有一顆黑痣的中年男人走進來恭敬的對陳昌黎行了一個禮。
“不必多禮。”陳昌黎斜斜看了他一眼,但見他愁眉苦臉似有什麽煩心事,就開口讓他起來詢問道,“山賊的事可有什麽後續?”
“縣令沒有把事情告訴知府,而是直接寫奏折快馬加鞭的上報給了陛下。按照路程來算,前幾日陛下就收到了這份奏折,至於這些山賊該如何處置,恐怕得等朝堂那邊吵完了,小的才能收到主上給來的消息。”
聽著萬聰和的話,陳昌黎屈起手在桌麵上敲了敲,一下又一下仿若敲在了那些山賊的腦袋上。
不過半盞茶,他就將手握成拳聲音冷冷的道:“朝堂上的那些人吵來吵去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根本就不會在意山賊屯糧的背後代表了什麽。”
“按照他們的想法,他們巴不得就這麽吵下去,看來這件事情還真的隻能交給你的主上了。”
“萬聰和,你去準備一份筆墨,我要寫一封信。”
“請大人稍等。”萬聰和聽到他的話連忙去準備筆墨。
陳昌黎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再加上難民的事情,這才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務必要讓那位頗有才幹的人把一切都查清楚。
最後他問萬聰和:“揚州那邊可有人去賑災?”
“陛下派了禮部左侍郎前去賑災,不過這位大人能力不足,再加上來得太晚,這災情不僅沒有得到控製,反而越演越烈。”
萬聰和聽他問到賑災的事,連忙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然後看著他的神情有些欲言又止。
陳昌黎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微妙,當即就問:“那位大人是不是還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王聰和忙不迭的點頭:“他下令把難民往其他地方趕,現在難民四處逃荒惹得人心惶惶,而西南地界才鬧了蝗災,難民們逃到這裏隻會更加絕望。”
“小的這幾天特意去找難民了解的情況,他們這一路上都是拚著一口氣來到了西南地界,得知這裏的情況不太好,他們大部分人都沒了求生的念頭。”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可偏偏他們中有人成為了流民。”
最後一句話才是萬聰和想要告訴陳昌黎。
“竟然出現流民了。”陳昌黎驚得眼皮子直跳,“那些流民如今在什麽地方?”
“有一部分人已經到了正陽縣。”萬聰和把話說到這一臉愧疚的道,“大人,小的準備帶著一家老小離開這裏了。”
“你帶著他們盡快離開吧。”陳昌黎說完這話就匆匆的離開客棧。
他本想直接回家,轉念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在鎮上。
他轉身就去了白家。
一到白家卻看到白家的下人在收拾東西,他走進一個人狀似無意的問:“白員外這是準備去哪呀?”
那人下意識的回:“員外瞧著鎮上的情況不好,準備帶著小姐和姑爺前去京城投奔親戚。”
陳昌黎冷下眉眼:“要帶上姑爺一起?那你家姑爺這兩天可有出門?”
“你誰呀?這麽關心我家姑爺做什麽?”那人一聽覺得不對勁,連忙瞪了一眼陳昌黎。
“我聽說你家姑爺今年要下場考試,現在不就是九月份了嗎?我就擔心你家姑爺離開鎮上怕是沒有機會參加考試了。”陳昌黎眉眼依舊很冷,脫口而出的語氣卻有幾分緩和。
“這難民都跑到鎮上來了,縣令忙著安撫難民都來不及,哪裏還會讓書生去考試?”
聽到陳昌黎的話,那人態度倨傲,聲音諷刺。
“你是鄉下來的吧,我跟你說,你要是有親戚在其他地方就趕緊帶著家人去投奔,千萬別在鄉下待著了,免得把命都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