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奇因公負傷的消息在特務科不脛而走,除了老劉沒去,其他隊長級人員都去,一些關係比較不錯的隊員們也有去看望的。


    人情往來不過如此。


    白冰待人接物現在恰到好處,讓人感覺不被冷落的同時,也知道人家現在心情不好。


    這種事情幾乎就是露個麵讓人知道自己來了,就可以。過多的牽扯病患的精力不大好。


    劉曉娣算是很給麵子,帶著自家夫人前來安慰白冰,整個特務科的慰問組待了得有一段時間才離開。


    特別行動組出去送人回來,見小油王不知何時竟然不見了。


    “他去哪了?”


    “不清楚啊。”


    白冰喊了楚秀娥,讓她去老雷那拿藥,他給開了安神固身的藥。


    “小油王呢?”她也問,大家都沒吃飯,她想張羅小油王去搞點吃的。


    “出去了吧。”池生說道,“我去搞定晚餐。”


    池生離開,他得第一時間把鄭開奇的變故告訴上級。


    他不清楚,顧東來早早就報告了出去。


    李青山抱著淳樸的想法,整個特務科就他家最富,這種買東西的事他應該全包。於是他追了出去。


    於是,他看見池生並沒有第一時間去飯店,反而去了電話亭打出去一個電話。


    李青山有些疑惑,卻也沒說什麽。


    在進入特務科後,起初父親李春秋什麽也不說,也不管,隻是冷眼旁觀,後來見自己兒子幹的開心,關係也混的融洽,才慢慢跟李青山聊。


    以李春秋的實力,想讓李青山進任何部門,當個小領導都沒有問題。肥差,缺差隨便選。


    但是,李春秋與市長的關係,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屏障既保護了李春秋,也限製了李春秋。


    他就是市長的人。政界,經濟界,都是一樣。


    整個上海華人圈子權力最大的人是你舅子,你還有什麽必要去依附別人麽?


    沒有必要。


    李春秋完全不踏足政界就是如此。


    那些經濟界的虛名並沒有實質威懾力。


    他不是不想把手真正伸進政界,是他對自己舅子的擔憂。


    明麵上他是上海市市長,日本人眼中的寵臣。


    但在經濟界的李春秋清楚,這位舅子並不能滿足日本人的需求,甚至就是一個過渡。


    日本的財政經濟已經難看到學經濟一兩年的新生就能看出來的糟糕。


    李春秋這種頂級的權謀家,更是一清二楚。


    舅子的地位不僅不穩固,還很容易輕信別人,自視甚高,得罪的人不在少數。


    料定他不長久的李春秋絕對不會在他掌權時踏足政界。


    但時局變化快,一直不入局,也不是好事。


    他想讓兒子去一個中立的地方試一試水。


    他看到的契機在哪?


    在與鄭開奇的矛盾裏。


    鄭開奇這個人之前算是名不見經傳,在上層偶爾露出點名頭,是因為他配合劉曉娣戳穿了付市長身邊秘書是地下黨的陰謀。


    普通人可能會在意劉曉娣。但李春秋不是普通人。


    他研究了劉曉娣過往經曆,無一亮眼,典型的大樹底下好紈絝。


    反而是那個第一次聽說的鄭開奇,短短幾個月的履曆,異常亮眼。


    而他兒子掉入了鄭開奇的手裏,更是讓他冥冥中覺得是一次機會。


    高明的獵人以獵物的形象出現。他李春秋以身試局,在與鄭開奇討價還價過程中也研究了鄭開奇。


    鄭開奇身上迷霧重重,出身,經曆,都與他在特務科的表現衝突。


    日本人還在局裏,邊用他邊懷疑,局外的李春秋自然想的更清楚。


    他跟李青山約法三章,多學習,多花錢,少張嘴。


    李青山就一個要求,他的父親別管太多。


    李春秋知曉,鄭開奇根本沒有把李青山放在眼裏。


    他處理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根本沒在意他李春秋父子。


    後來李青山帶回了鄭開奇要挾他們的把柄,李春秋的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兒子肯定牽扯到了某些案件中,要麽出力了,要麽有的新的把柄。


    李春秋手下的三位奇人不是吃幹飯的,很快就知曉,是幾個日本軍官被囚禁,被殺害。


    李春秋悚然一驚的同時,開始重新審視鄭開奇,也是從那時起,他轉換了一條思路。


    兒子李青山不應該作為他闖蕩政界的一條蹊徑,而是他走向另一條道路的試金石。


    不管鄭開奇是為了什麽目的,要麽他身份有疑,要麽,他也在為以後的變局準備一條路。


    日本人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


    起碼李春秋覺得中國不會亡。在商界老板裏,在工人中,很多人都是這樣想。


    委曲求全的活著,等著中國士兵奮起在戰場上創造奇跡。


    鄭開奇的後路,就是他身邊人的後路,也就是他兒子李青山的後路。


    隻要這後路通,他李春秋就能憑借自己的經濟軟實力,輕鬆踏上這條兒子走的路。


    所以,李青山察覺到,他的兒子在裏麵愈發上進時,他就開始慢慢教兒子,辦公室的秘訣。


    新人就是多學多花錢,少說話。事情跟著做,別搶著做。


    “特務科是什麽地方?容易建功立業?也容易頂雷受死。”


    “看見不懂的別問,別說。要揣著糊塗裝明白。”


    “你要相信你看見的不懂的,有人也看見了。人家不說,你也別說。”


    “需要你做的好好做,不需要你做的,看著別人怎麽做的。”


    李青山之前向來不愛聽他那個陰著臉的老爹的。他感覺自己那一套很好用,後來在特務科吃了虧,乃至後來進了特務科,又發現自己老爹說的都是真理。


    他那一套,讓李青山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大家庭。


    所以今天,他看見了池生的怪異舉動後,,選擇了靜觀其變。


    池生的上級不是別人,就是李默。


    李默在殺了老展後第一時間溜回租界。


    慈恩醫院的差事暴露後,他本想進振邦貨倉,齊多娣沒同意。


    “你是連接租界和日占區的橋梁。進了貨倉出出進進太麻煩,容易惹人耳目,不好看。”


    齊多娣給他參謀了一個新職務,離他的茶店不遠,為碼頭提供苦力的掮客小店。美其名曰,人力資源。


    不知道齊多娣哪裏學來的洋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戰代號:未亡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年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年節並收藏諜戰代號:未亡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