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木耳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姐,你怎麽了?”
她這一叫喚,嚇得周明書把手裏的小石子給全撂了出去,急忙過來攙扶她。
“腳疼,有東西咬我。”
周明棋晃晃悠悠的抬起那隻受傷的腳。
大拇指滲出了一些血,但還好,傷口不深。
“啥東西咬的,不會是螞蟥吧?”媽呀,她最怕的就是這玩意兒。
“不是,不是,應該是小螃蟹,我踩到它了,夾了我一下。”
周明棋有感覺,她踩到了一個又硬又滑的東西。
“什麽?小螃蟹?”周明書又驚又喜。
沒想到在這山窩窩裏頭還能遇著螃蟹。
“嗯嗯,沒事兒,就這點小口子,到不了家就好了。”
周明棋甩了甩腳上的水,坐在一旁的石頭上,開始淘洗野菜。
周明書也不玩了,老實蹲在一旁,不過腦子裏想的卻是這小螃蟹的各種吃法。
清蒸?油炸?水煮?
翻了翻腳邊的石塊,下麵確實有不少的螃蟹米,這些還沒長大,就不帶它們回家了。
這麽長的河流,仔細找找真說不準能整一盤菜呢。
“傻笑啥呢,趕緊洗洗回家,天越來越熱了。”
大姐端著三個筐子過來了,兩姐妹一人接過一個,開始淘洗背簍裏麵的野菜。
等淘洗的差不多,控幹了水分,三人便相攜回家了。
劉氏朱氏馮氏三妯娌在屋後各自洗著自家的衣服,周老太太帶著小孫女正在門口剝花生。
等過段時間落了雨,花生就可以種下了。
“呦!回來了,挺麻利的呢,把筐子放在屋頂上曬就行,省得占地方。”
“二丫,三丫,給你大姐扶著梯子。”
周老太太是操不完的心。
親自看著大丫頭把野菜筐子放好,這才收回了目光,繼續剝花生。
大粒的就當種子,小粒的就留著自家人吃,而花生皮,就放廚房裏留著燒鍋。
周明畫趴在奶奶的大腿上,時不時接受老人家的投喂。
三姐妹放好背簍,便拿了小板凳坐在門口。
一起幫著奶奶剝花生。
人多力量大,一人剝一把,一個小盆就滿了。
周老太太扒拉了一下盆子,覺著剝了這麽多,種個一畝地差不多可以了。
但又怕不夠,又剝了一把以防萬一。
收拾完大門口的東西,她往山腳那邊看了看,還是沒見幾個小子的影兒。
今個是咋回事兒,怎麽一趟柴都沒送回來。
不會是出現什麽意外了吧。
手裏一沒活兒,腦袋裏就容易瞎想。
“大丫,你去村裏轉轉,看你爹咋還沒回來,二丫,你帶著四丫在家看家,三丫,你跟我去前麵看看你哥哥弟弟咋還沒回來。”
周老太太解了圍裙,就急衝衝的往外走。
周明書也快步跟了上去。
“奶奶,你不會是擔心大哥他們有什麽意外吧?他們都那麽大人了,怎麽可能照顧不好自己,我猜他們可能是撿了太多的柴,有些背不會來了。”
她本是要開導開導她老人家,誰知道她老人家一點不領情,還被斜著眼睛瞪了一眼。
好吧,在奶奶眼裏,她就是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她說的話被當成一個屁,給放了唄。
日頭升了老高,她們走了沒多久,身上便被熱出了汗。
但倆人的速度是一點也沒減。
路上遇到了人,也都是隨便打個招呼應付。
周明誌和周明傑各自撿了兩捆柴,本打算用幹草繩捆好了後,將粗棍子插進柴垛裏就可以挑著下山了。
明遠年紀小,隨便撿一些,給他綁上,他拖著拽著也能到家,他就是個打醬油的。
但這小子從小眼神就好,每次進山都能發現好東西,這次也不例外。
先是找著了一棵枯死的樹,繼而又在樹上發現很多菌子,樹下的斷枝上埋在樹葉下,扒拉了一下枯葉,上麵的紅木耳長得又肥又大。
除了這些木耳,還有一些小蘑菇,他們不太認得。
三人大喜過望,於是撂了柴垛便開始著手采。
但三人都沒有拿盛放的工具,撓了撓頭,周明誌從樹下薅了一些茅草,他打算用草編一個草袋子。
這木耳這麽多,怎麽著也能吃兩頓,他們可舍不得放在這裏,萬一一會兒有別人來了撿走了就虧大發了。
這麽一來就耽誤了時辰
等周老太太和周明書尋來的時候,他們肩膀上扛上柴垛正打算回去呢。
“奶奶,二妹,你們怎麽來了?”
周老太太見三個孫子沒什麽事兒,這才把心放肚子裏。
這一路走過來,山裏安靜的很,連一絲鳥叫聲都聽不到,她們這心裏就越是忐忑。
“還問我們怎麽來了?你們怎麽還沒回去?就撿這一點柴,都夠我來回送兩趟的了。”
看著周老太太有些慍怒的臉,周明誌和周明傑臉色訕訕。
是他們的錯,又讓奶奶擔心了。
“奶奶,我們找見了不少木耳,你看。”
周明遠提溜著一個大草包,裏麵黑乎乎的,周明書接過來一看。
的確是木耳,而且品質相當的好。
同時,係統也發出滴滴滴的聲音。
【天然野生紅木耳三斤,價值30積分,是否兌換?】
【天然野生羊皮木耳一斤,價值10積分,是否兌換?】
手裏的草包抱著確實是挺沉的,竟然采了四斤的木耳,算是撿柴之外的意外之喜了。
係統沒有聽到周明書的聲音,於是便沒有成功兌換。
周明書將盛放木耳的草包往前一遞。
“奶奶,你看,我就說吧,大哥他們都那麽大人了,撿個柴而已,怎麽可能會有事?”
周老太太拿過草包一看,確實是木耳,還是很多,頓時喜笑顏開。
“我知道了,要是不過來看看,我這心裏不踏實。”
說罷將木耳又塞進袋子裏,打算回家。
“大哥,你們在哪撿的,還有嗎?”
聞言,周老太太邁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看著麵前的大孫子。
“剛才找著的都撿完了,不過那樹枝上還有一個菌子,我們不認識,不知道能不能吃,便沒敢采。”
他這麽一說,周老太太的心更熱了。
“放下,放下,帶我們去看看。”
於是一行人又回到了那棵枯樹附近。
周老太太看了看上麵的小蘑菇,頓時喜笑顏開起來。
她這一叫喚,嚇得周明書把手裏的小石子給全撂了出去,急忙過來攙扶她。
“腳疼,有東西咬我。”
周明棋晃晃悠悠的抬起那隻受傷的腳。
大拇指滲出了一些血,但還好,傷口不深。
“啥東西咬的,不會是螞蟥吧?”媽呀,她最怕的就是這玩意兒。
“不是,不是,應該是小螃蟹,我踩到它了,夾了我一下。”
周明棋有感覺,她踩到了一個又硬又滑的東西。
“什麽?小螃蟹?”周明書又驚又喜。
沒想到在這山窩窩裏頭還能遇著螃蟹。
“嗯嗯,沒事兒,就這點小口子,到不了家就好了。”
周明棋甩了甩腳上的水,坐在一旁的石頭上,開始淘洗野菜。
周明書也不玩了,老實蹲在一旁,不過腦子裏想的卻是這小螃蟹的各種吃法。
清蒸?油炸?水煮?
翻了翻腳邊的石塊,下麵確實有不少的螃蟹米,這些還沒長大,就不帶它們回家了。
這麽長的河流,仔細找找真說不準能整一盤菜呢。
“傻笑啥呢,趕緊洗洗回家,天越來越熱了。”
大姐端著三個筐子過來了,兩姐妹一人接過一個,開始淘洗背簍裏麵的野菜。
等淘洗的差不多,控幹了水分,三人便相攜回家了。
劉氏朱氏馮氏三妯娌在屋後各自洗著自家的衣服,周老太太帶著小孫女正在門口剝花生。
等過段時間落了雨,花生就可以種下了。
“呦!回來了,挺麻利的呢,把筐子放在屋頂上曬就行,省得占地方。”
“二丫,三丫,給你大姐扶著梯子。”
周老太太是操不完的心。
親自看著大丫頭把野菜筐子放好,這才收回了目光,繼續剝花生。
大粒的就當種子,小粒的就留著自家人吃,而花生皮,就放廚房裏留著燒鍋。
周明畫趴在奶奶的大腿上,時不時接受老人家的投喂。
三姐妹放好背簍,便拿了小板凳坐在門口。
一起幫著奶奶剝花生。
人多力量大,一人剝一把,一個小盆就滿了。
周老太太扒拉了一下盆子,覺著剝了這麽多,種個一畝地差不多可以了。
但又怕不夠,又剝了一把以防萬一。
收拾完大門口的東西,她往山腳那邊看了看,還是沒見幾個小子的影兒。
今個是咋回事兒,怎麽一趟柴都沒送回來。
不會是出現什麽意外了吧。
手裏一沒活兒,腦袋裏就容易瞎想。
“大丫,你去村裏轉轉,看你爹咋還沒回來,二丫,你帶著四丫在家看家,三丫,你跟我去前麵看看你哥哥弟弟咋還沒回來。”
周老太太解了圍裙,就急衝衝的往外走。
周明書也快步跟了上去。
“奶奶,你不會是擔心大哥他們有什麽意外吧?他們都那麽大人了,怎麽可能照顧不好自己,我猜他們可能是撿了太多的柴,有些背不會來了。”
她本是要開導開導她老人家,誰知道她老人家一點不領情,還被斜著眼睛瞪了一眼。
好吧,在奶奶眼裏,她就是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她說的話被當成一個屁,給放了唄。
日頭升了老高,她們走了沒多久,身上便被熱出了汗。
但倆人的速度是一點也沒減。
路上遇到了人,也都是隨便打個招呼應付。
周明誌和周明傑各自撿了兩捆柴,本打算用幹草繩捆好了後,將粗棍子插進柴垛裏就可以挑著下山了。
明遠年紀小,隨便撿一些,給他綁上,他拖著拽著也能到家,他就是個打醬油的。
但這小子從小眼神就好,每次進山都能發現好東西,這次也不例外。
先是找著了一棵枯死的樹,繼而又在樹上發現很多菌子,樹下的斷枝上埋在樹葉下,扒拉了一下枯葉,上麵的紅木耳長得又肥又大。
除了這些木耳,還有一些小蘑菇,他們不太認得。
三人大喜過望,於是撂了柴垛便開始著手采。
但三人都沒有拿盛放的工具,撓了撓頭,周明誌從樹下薅了一些茅草,他打算用草編一個草袋子。
這木耳這麽多,怎麽著也能吃兩頓,他們可舍不得放在這裏,萬一一會兒有別人來了撿走了就虧大發了。
這麽一來就耽誤了時辰
等周老太太和周明書尋來的時候,他們肩膀上扛上柴垛正打算回去呢。
“奶奶,二妹,你們怎麽來了?”
周老太太見三個孫子沒什麽事兒,這才把心放肚子裏。
這一路走過來,山裏安靜的很,連一絲鳥叫聲都聽不到,她們這心裏就越是忐忑。
“還問我們怎麽來了?你們怎麽還沒回去?就撿這一點柴,都夠我來回送兩趟的了。”
看著周老太太有些慍怒的臉,周明誌和周明傑臉色訕訕。
是他們的錯,又讓奶奶擔心了。
“奶奶,我們找見了不少木耳,你看。”
周明遠提溜著一個大草包,裏麵黑乎乎的,周明書接過來一看。
的確是木耳,而且品質相當的好。
同時,係統也發出滴滴滴的聲音。
【天然野生紅木耳三斤,價值30積分,是否兌換?】
【天然野生羊皮木耳一斤,價值10積分,是否兌換?】
手裏的草包抱著確實是挺沉的,竟然采了四斤的木耳,算是撿柴之外的意外之喜了。
係統沒有聽到周明書的聲音,於是便沒有成功兌換。
周明書將盛放木耳的草包往前一遞。
“奶奶,你看,我就說吧,大哥他們都那麽大人了,撿個柴而已,怎麽可能會有事?”
周老太太拿過草包一看,確實是木耳,還是很多,頓時喜笑顏開。
“我知道了,要是不過來看看,我這心裏不踏實。”
說罷將木耳又塞進袋子裏,打算回家。
“大哥,你們在哪撿的,還有嗎?”
聞言,周老太太邁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看著麵前的大孫子。
“剛才找著的都撿完了,不過那樹枝上還有一個菌子,我們不認識,不知道能不能吃,便沒敢采。”
他這麽一說,周老太太的心更熱了。
“放下,放下,帶我們去看看。”
於是一行人又回到了那棵枯樹附近。
周老太太看了看上麵的小蘑菇,頓時喜笑顏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