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裏的木耳更是不得了,一朵木耳比一個人的手掌還要大。


    隨便撿幾朵,便拿不下了,濕漉漉的也不好用衣服包著,幾個人隻好下山。


    朽掉的棍子上長得全是,紅木耳和羊皮木耳參差的長著,幾朵就夠炒一盤菜的,長的真是太大了。


    遇到這樣的棍子,周明誌直接選擇把棍子帶上,這樣好拿一些。


    “下了這場雨,山裏的菌子都長出來了,你看,就是太小了,咱們明天來正合適。”


    有些空地上星星點點的菌子剛剛露頭,呆呆萌萌的,惹得他們動了惻隱之心,放它們一馬,下次再來撿。


    山裏不止有他們,良林村有不少得空的村民,背著背簍都進了山,看看能不能撿點菌子什麽的,盼著可以加加菜。


    遇到了人,便少不了打招呼。


    有周明誌在,她們三個隻管撿菌子便是。


    王家二爺拿著一根棍子,指著一個方向,“那邊有很多黃瓜香,你們去摘吧,多得很,摘都摘不完,趕緊去。”


    什麽黃瓜香?周明書不知道,黃瓜的花嗎?但其他三人已經激動起來了。


    謝過王二爺後,幾人便往背簍那個方向走,手裏的木耳需要放一放。


    四人背上背簍,周明誌在前麵領頭,快步前行。


    那一片是黃瓜香的窩子,他們隻想著找木耳竹筍呢,倒是把這一道美食給忘記了。


    遠遠望去,草地上長出了很多根根,一條一條的站著,原來黃瓜香就是這個東西。


    係統也滴滴滴叫了起來,原來這道野菜屬於蕨類。


    前麵是山澗,一條小溪從其中穿過,嘩嘩啦啦的響聲不絕於耳,樹林裏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環境甚是清幽。


    怪不得此處會長黃瓜香呢,不缺水又不被曬,確實是個好地方。


    幾個人開始折菜,周明書也跟著折,專挑那些小的下手,鮮嫩得很,稍微一使勁,便一掰兩斷。


    他們的心情也美麗的很,一人折了好些,直到背簍實在是放不下,這才準備下山。


    “哎呀,這背簍真沉,我從沒有背過這麽沉的背簍。”


    “哈哈,二姐,這難道不是幸福的感覺嗎?沉甸甸的幸福。”


    “你這丫頭,說的有道理。”


    周明誌也是不忍心妹子們背這麽多東西,害怕把小小的身板給壓壞了。


    於是從她們的背簍中抽出了一些筍子。


    “小心一些,路滑,背不動就提前說一聲,咱們歇歇。”


    幾個人下山走的非常小心,背簍沉也就算了,路還那麽滑。


    周明傑膽子大,率先摔了一個屁股墩兒。


    還好是下山,山坡抵住了背簍底兒,這才沒有將菜撒掉。


    走到了山腳下,回到了平地上,這才好了一些。


    大老遠的,周老三便看到前麵幾個孩子。


    他正和村裏人說話呢,連忙止住了話頭接過去,從孩子們手中接過背簍。


    “好家夥,你們這是上山了,整了這麽多野菜,真能幹。”


    周守德接過兩個侄女的背簍,一手提一個,他拎著很輕鬆的樣子。


    路上的幾個漢子見了,也急忙過來搭把手,卸了周明誌和明傑的背簍。


    他們都是周守德的好哥們,好弟兄,拎著背簍幫他們送回了家。


    一路上對幾個孩子是讚不絕口,到了家裏對著周老太太直誇,周老太太被誇的喜笑顏開,捆了幾把竹筍,非得讓幾個小輩帶回去嚐嚐鮮。


    眾人推辭不過,才各自拎了一把回家了。


    周老太太拿了幾個空盆子過來,將幾個背簍裏的菜分類擺放好後,將竹筍全部倒進盆中,這一會子,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來過。


    劉氏和朱氏還在傻缸家幫忙洗碗呢。


    馮氏和周明琴搬了幾個凳子過來,打算將這些竹筍剝出來。


    這可是今年的第一茬筍,嫩著呢。


    “你們幾個偷摸著上山了?也不告訴家裏人一聲,下次再去山裏得告訴家裏人一聲知道了嗎?”


    周老太太故意虎著臉嚇唬他們,還好幾個小的沒事兒,要是摔著了碰著了,非得打一頓不可。


    “這是啥,撿這玩意兒作甚,黏糊糊的糊一手。”


    周老太太抓一把就想扔了,被周明書給攔下了。


    “奶奶,你先別扔,這是地耳,和木耳是一樣的東西,就是長得醜了點,是可以吃的。”


    “這玩意兒能吃?像綠色的大黏鼻涕,要吃你吃,我們可不吃。”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家裏現在有木耳和竹筍,還有黃瓜香,哪一個看起來都比這地耳要好吃。


    “你們真不吃呀?那到時候做出來可別跟我搶哦,這地耳炒雞蛋炒肉做湯喝都好吃,比木耳還要鮮嫩……”


    聽她這麽繪聲繪色的說著,他們不禁咽了咽口水。


    要是真有這麽好吃,到時候嚐一口也不是不可以。


    周明書拿了盆子,將地耳撿過去,去屋後的小河裏淘洗。


    地耳比較難洗,上麵不僅有幹草泥土,還會有苔蘚小蟲子,得反複淘洗才能幹淨。


    而其他人在剝竹筍,四隻背簍的筍子,夠他們剝一會兒的了。


    周明書洗了十幾遍,手都搓白了,真是洗到懷疑人生,這洗幹淨後,回到家又用井水洗了兩遍才罷休。


    好東西是好東西,但也不宜多食呀,要不然手能洗禿嚕皮。


    吃進嘴裏的東西,要多多小心。


    剝好的竹筍焯水煮過後,有些被切成了片,有些被撕成了絲,留夠了現吃的,其他那些都被周老太太曬到了柿子樹上。


    周老大很適時的回來了,他在門口磕了磕鞋底,甩掉上麵的泥巴,給家裏人說著地裏的情況。


    隻要不出現什麽意外,今年想要有個好收成是不難的。


    得了空,他到井邊提溜起來他的那塊豬肚子,收拾的差不多了,等弄熟了喝點小酒還是不錯的。


    有了這些野菜,家裏的晚飯便十分好準備。


    劉氏和朱氏兩妯娌不在家,周老太太一個人也能將幾道菜整出鍋,每道菜裏她還加了豬油。


    如今家裏有油,山裏有吃不完的野菜,便給孩子們多吃點油水,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能虧了孩子。


    現在新糧也快要下來了,到時候收了糧換了錢,也不會再餓著家裏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酒癡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酒癡酒並收藏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