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捉魚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哥,給,咱們在筐子上撒一些粟米,看小魚來不來吃,如果有動靜,咱們就把筐子慢慢挑起來。”
“你這個辦法不錯,咱們試試。”
把筐子上的繩子用兩根竹竿挑著,慢慢放下了水,不一會兒,周明誌便感覺筐子上有動靜,高興的他都不敢大幅度喘氣。
他屏住呼吸,慢慢用胳膊的巧勁把筐子挑上來。
這魚還是太機靈了,幾個甩尾便消失在水中,但也有兩條傻的,被擱淺在筐子裏。
“有了,有了,真的有了,大哥他逮到魚了。”
周明誌捉了兩條小板鯽,一旁的周明傑比他還要激動。
“哈哈,本來有兩條大的,在筐子快要出水的時候撲棱走了。”
“大哥,你好厲害,咱們明天又有魚吃了。”
周明棋抱著他的手,一通誇。
周明書也在笑,沒想到她這個小機靈鬼兒隨便出了一個主意,還真讓大哥和小傑給捉到魚了。
周明琴捧著手裏的螺也是十分開心,仿佛又聞到了紅燒魚的香味兒。
“你們等著,我回家拿個盆來。”
周明琴回家不止拿了個盆,還把周家仨兄弟給喊來了,一人手裏還拿了筐子,看樣子,她曬的梔子花渣滓已經被他們收起來了。
而周家的院子裏卻傳來了周明遠的哭聲,原因是因為他正在洗澡,朱氏沒讓他跟來,給急哭了。
周明誌將那兩條小板鯽放進盆中,一群人圍著看小魚在盆裏遊來遊去。
他們各自在筐裏撒了一些粟米,沉在河水中,而姑娘們則去了遠一些的地方撿螺。
院子後麵的這塊地方,大點的螺已經撿的差不多了,她們隻好去遠一些的地方撿大的。
明天不僅有魚吃,還會有螺吃,想起來都美滋滋。
也不知道自己撒的辣椒種子出芽了嗎?已經好幾天了,回家好好看看。
往常這個時間,家裏人都是在洗漱的,而今天,一群大老爺們蹲坐在她們平時洗衣服的地方,垂筐釣魚,也不怕蚊蟲叮咬。
天色已經擦黑,姑娘們端著撿來的螺回了家,而他們五個還是雷打不動。
等姑娘們洗漱好,都準備回屋睡覺的時候,幾個男人還沒回家,周老太太把小孫女兒哄睡著,這才出了門找人,挨個把人給揪回來了。
還真別說,盆子裏麵的魚雖然不大,但勝在數量多,總得加起來也得有兩三斤了。
周明遠在房間裏又開始哼哼唧唧了,朱氏隻好給他穿了鞋子讓他出來,於是他光著屁股蛋子跑出門看魚。
因為這一盆魚,老周家今晚睡得都晚了一些。
周明書躺在床上,心裏不知道美什麽,但卻是笑著睡著的。
隔日醒來的時候,阿爹和三叔已經去上工了。
大伯將那些小魚挨個開膛破了肚,隻不過這次的工具是剪刀。
見她起來,周老大十分憨厚的笑了起來。
“三丫,你說俺們咋沒這麽好的運氣,挑了這麽長時間的筐子,一尾大的魚都沒撈著,都是這些小魚。”
“大伯,這大魚都藏起來了,它們喜歡在深水區域,下次把筐子藏在水草下麵試一試,我上次就是運氣好碰到一條傻魚,要不然憑我的本事才捉不到呢,還是你們厲害,這小魚炸出來才香呢,我就喜歡吃小的。”
周老大聽侄女這麽說,哈哈大笑了起來,三丫說的話他聽著心裏就是熨帖。
他將殺好的魚用清水衝洗了兩三遍,最後泡在涼井水中去除最後一些魚血。
“走,端碗吃飯,等會兒咱們去鎮上。”
早飯是紅莧菜鹹疙瘩,疙瘩是麵粉揉成的疙瘩,也叫麵魚兒,但老周家都叫它疙瘩。
一人端著一碗,呼呼啦啦的吃完,然後將碗浸在洗碗盆中。
周老太太拿過來背簍,將留好的竹筍放在底部,上麵鋪了一層幹草後,再放上嬌嫩的菌子。
一切準備完畢,三個人便出了門。
到了李家村,那牛車上果然還有些空位。
幾個李家村的婦女坐在上麵嘮嗑,等著還沒過來的人。
兩個村子挨得近,村裏的大小事兒過不了多久就能傳過去,大家趕集逛街也經常遇到,左右都是一些熟人。
“哎呦周嬸子,這是帶著孫女上街呢。”
“哎,是的,你們也上街去。”
……
幾個婦女互相打了招呼,牛車便開始慢慢前行。
她們空著手,牛車尾部放著她們的籃子,籃子裏什麽都沒放,與她們的背簍不同,她們背簍裏麵裝得滿滿的。
周老太太和她們打了招呼後,便坐在角落裏不說話,這和她以往的性格不同。
那幾個婦女說著她們村的八卦,唾沫星子都飛出去老遠,周明書瞧著,覺著她們罵著別人的嘴臉可真是醜陋。
於是動了動身子離周老太太近了一些,和她說著悄悄話,說到開心處還哈哈笑了起來。
而周老大坐在最前頭,和趕車人說點爺們兒之間聊的話題。
牛車晃晃悠悠的前行,不到一個時辰便到了金廟鎮。
周老大掏出三個銅錢交給那個老大爺,還交代了要等一等他們,回去的時候還要坐車。
車上的那幾個婦女挎上籃子就一起走了,都沒和他們打招呼。
“奶奶,在車上你怎麽不同那些人聊天啊?”
“說她們作甚,和她們不是一路人,就算是插話也插不上,她們根本沒從心底裏瞧得起咱們。”
“啊?這是為啥?不過我隻是覺著你今天很安靜,不太像你的風格,也不是非得和她們說話。”
周老太太笑了笑說,“她們嫌咱家窮看不起咱們,以前也不是不和她們說話,其中就有討人嫌的把話說到明麵上,從那以後便不怎麽和她們這些人來往了,最多打個招呼……”
三人朝著街裏走去,周老太太和她說著之前的那些遭遇,周明書聽得心中十分氣憤。
果然,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這些婦女在後頭嚼別人家的舌根子,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麽好人,就算自己家裏境況極好,她們周家也是不樂意與這些人沾染上關係的。
主街上的人很多,周老大背著筐子帶著一老一小,繞了小路,這才輕鬆了很多。
姨奶奶的家就在後街不遠處,穿過一條巷子,一直往裏走,走到頭便是她家。
她正站在巷子口同街坊鄰居聊天呢,遠遠的便看見姐姐和外甥過來了。
“你這個辦法不錯,咱們試試。”
把筐子上的繩子用兩根竹竿挑著,慢慢放下了水,不一會兒,周明誌便感覺筐子上有動靜,高興的他都不敢大幅度喘氣。
他屏住呼吸,慢慢用胳膊的巧勁把筐子挑上來。
這魚還是太機靈了,幾個甩尾便消失在水中,但也有兩條傻的,被擱淺在筐子裏。
“有了,有了,真的有了,大哥他逮到魚了。”
周明誌捉了兩條小板鯽,一旁的周明傑比他還要激動。
“哈哈,本來有兩條大的,在筐子快要出水的時候撲棱走了。”
“大哥,你好厲害,咱們明天又有魚吃了。”
周明棋抱著他的手,一通誇。
周明書也在笑,沒想到她這個小機靈鬼兒隨便出了一個主意,還真讓大哥和小傑給捉到魚了。
周明琴捧著手裏的螺也是十分開心,仿佛又聞到了紅燒魚的香味兒。
“你們等著,我回家拿個盆來。”
周明琴回家不止拿了個盆,還把周家仨兄弟給喊來了,一人手裏還拿了筐子,看樣子,她曬的梔子花渣滓已經被他們收起來了。
而周家的院子裏卻傳來了周明遠的哭聲,原因是因為他正在洗澡,朱氏沒讓他跟來,給急哭了。
周明誌將那兩條小板鯽放進盆中,一群人圍著看小魚在盆裏遊來遊去。
他們各自在筐裏撒了一些粟米,沉在河水中,而姑娘們則去了遠一些的地方撿螺。
院子後麵的這塊地方,大點的螺已經撿的差不多了,她們隻好去遠一些的地方撿大的。
明天不僅有魚吃,還會有螺吃,想起來都美滋滋。
也不知道自己撒的辣椒種子出芽了嗎?已經好幾天了,回家好好看看。
往常這個時間,家裏人都是在洗漱的,而今天,一群大老爺們蹲坐在她們平時洗衣服的地方,垂筐釣魚,也不怕蚊蟲叮咬。
天色已經擦黑,姑娘們端著撿來的螺回了家,而他們五個還是雷打不動。
等姑娘們洗漱好,都準備回屋睡覺的時候,幾個男人還沒回家,周老太太把小孫女兒哄睡著,這才出了門找人,挨個把人給揪回來了。
還真別說,盆子裏麵的魚雖然不大,但勝在數量多,總得加起來也得有兩三斤了。
周明遠在房間裏又開始哼哼唧唧了,朱氏隻好給他穿了鞋子讓他出來,於是他光著屁股蛋子跑出門看魚。
因為這一盆魚,老周家今晚睡得都晚了一些。
周明書躺在床上,心裏不知道美什麽,但卻是笑著睡著的。
隔日醒來的時候,阿爹和三叔已經去上工了。
大伯將那些小魚挨個開膛破了肚,隻不過這次的工具是剪刀。
見她起來,周老大十分憨厚的笑了起來。
“三丫,你說俺們咋沒這麽好的運氣,挑了這麽長時間的筐子,一尾大的魚都沒撈著,都是這些小魚。”
“大伯,這大魚都藏起來了,它們喜歡在深水區域,下次把筐子藏在水草下麵試一試,我上次就是運氣好碰到一條傻魚,要不然憑我的本事才捉不到呢,還是你們厲害,這小魚炸出來才香呢,我就喜歡吃小的。”
周老大聽侄女這麽說,哈哈大笑了起來,三丫說的話他聽著心裏就是熨帖。
他將殺好的魚用清水衝洗了兩三遍,最後泡在涼井水中去除最後一些魚血。
“走,端碗吃飯,等會兒咱們去鎮上。”
早飯是紅莧菜鹹疙瘩,疙瘩是麵粉揉成的疙瘩,也叫麵魚兒,但老周家都叫它疙瘩。
一人端著一碗,呼呼啦啦的吃完,然後將碗浸在洗碗盆中。
周老太太拿過來背簍,將留好的竹筍放在底部,上麵鋪了一層幹草後,再放上嬌嫩的菌子。
一切準備完畢,三個人便出了門。
到了李家村,那牛車上果然還有些空位。
幾個李家村的婦女坐在上麵嘮嗑,等著還沒過來的人。
兩個村子挨得近,村裏的大小事兒過不了多久就能傳過去,大家趕集逛街也經常遇到,左右都是一些熟人。
“哎呦周嬸子,這是帶著孫女上街呢。”
“哎,是的,你們也上街去。”
……
幾個婦女互相打了招呼,牛車便開始慢慢前行。
她們空著手,牛車尾部放著她們的籃子,籃子裏什麽都沒放,與她們的背簍不同,她們背簍裏麵裝得滿滿的。
周老太太和她們打了招呼後,便坐在角落裏不說話,這和她以往的性格不同。
那幾個婦女說著她們村的八卦,唾沫星子都飛出去老遠,周明書瞧著,覺著她們罵著別人的嘴臉可真是醜陋。
於是動了動身子離周老太太近了一些,和她說著悄悄話,說到開心處還哈哈笑了起來。
而周老大坐在最前頭,和趕車人說點爺們兒之間聊的話題。
牛車晃晃悠悠的前行,不到一個時辰便到了金廟鎮。
周老大掏出三個銅錢交給那個老大爺,還交代了要等一等他們,回去的時候還要坐車。
車上的那幾個婦女挎上籃子就一起走了,都沒和他們打招呼。
“奶奶,在車上你怎麽不同那些人聊天啊?”
“說她們作甚,和她們不是一路人,就算是插話也插不上,她們根本沒從心底裏瞧得起咱們。”
“啊?這是為啥?不過我隻是覺著你今天很安靜,不太像你的風格,也不是非得和她們說話。”
周老太太笑了笑說,“她們嫌咱家窮看不起咱們,以前也不是不和她們說話,其中就有討人嫌的把話說到明麵上,從那以後便不怎麽和她們這些人來往了,最多打個招呼……”
三人朝著街裏走去,周老太太和她說著之前的那些遭遇,周明書聽得心中十分氣憤。
果然,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這些婦女在後頭嚼別人家的舌根子,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麽好人,就算自己家裏境況極好,她們周家也是不樂意與這些人沾染上關係的。
主街上的人很多,周老大背著筐子帶著一老一小,繞了小路,這才輕鬆了很多。
姨奶奶的家就在後街不遠處,穿過一條巷子,一直往裏走,走到頭便是她家。
她正站在巷子口同街坊鄰居聊天呢,遠遠的便看見姐姐和外甥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