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人窮可以,但一定不能髒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個鍾頭左右,那幾個婦人語笑嫣然著回來了,籃子裏裝的不止有瓜果蔬菜還有一些針線。
嘴裏還念叨著布料的花樣,說到某一種布料的時候,還搖頭惋惜沒有搶到。
怪不得回來這麽晚,想必是在布樁裏搶布料去了。
一車人已經湊齊,那老大爺收了煙杆,敲了敲上麵的灰,手中的牛鞭一甩,那老牛叫了兩聲,拖動這沉甸甸的車板走上歸途。
見車後這麽多的東西,那幾個婦人眼神飄忽,向周老太太開口詢問買這麽多竹筐子幹啥用。
周老太太嗬嗬一笑,摸了摸麵前的幾個筐子,“這竹筐子還能有啥用,平時不就是用來曬曬菜幹的嘛。”
一聽是用來曬野菜的,幾位婦人的眼神裏盛滿了鄙夷。
買這麽多竹筐子還道是要做什麽大事兒呢,沒想到竟是曬野菜的,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
幾位婦人又開始討論繡什麽花樣子,周老太太也不太願意和她們說話,挪了挪身麵朝著車後,正好可以欣賞一下夕陽。
周明書也是一樣,小小的身體靠在周老太太旁邊,牛車一晃一晃的,竟生生的把她晃睡著了。
一直到了李家溝,周老太太才把她叫醒起來。
那幾位婦人走得快,周老大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後,還給趕車的老大爺留下一捧甜杏,小老頭開心的眯起了眼睛,說正好給家裏的小孫子吃。
周老大將背簍背上,手裏拿著兩隻竹筐,而周老太太拿了另兩隻,周明書隻好拿最輕的那一隻魚簍。
這魚簍是用藤條編的,兩頭小中間大,裏麵還有機關,想必魚兒進去後便出不來了。
“大伯,有了這魚簍就不愁捉不到大魚了,以後咱家就有吃不完的魚嘍~”
正好方便自己偷偷往裏麵塞魚,真開心呀。
周老太太和周老大看著麵前的丫頭,開心的笑了起來。
有好吃的誰都開心,周家的三妯娌已經把晚飯做進鍋裏了。
早上處理好的小魚被她們來回炸上兩遍,裏外焦酥的很,油罐子的油下去了不少,不知道婆婆回來會不會生氣。
一旁的幾個小的正拿著簽子撬螺肉,等會兒再來一個爆炒螺肉。
飯桌上多少也是有些葷腥了,再配上幾道素菜,吃的也算是有滋有味。
沒過多久,周老太太三人便回到了家,家裏炊煙嫋嫋,晚飯就快要做好。
“哎呦,可累死我了。”
周老太太將筐子倚在門上,捶了捶胳膊,周老大把背簍放下,就去廚房裏拿了些粟米放進魚簍中。
周明誌幾個男孩子隨著他去屋後放魚簍去了,院子裏頓時少了一些熱鬧。
“娘,你們累壞了吧,快坐下歇歇。”馮氏遞過來板凳後,又倒了兩碗茶水過來。
“你們姨婆又給了許多杏子,本不想要的,但耐不住她硬給,你們這幾天趕緊吃,都熟透了,要不然都壞掉了。”
她說完便喝了幾口茶,拿了一個小筐子捧了一些出來去村裏了。
“阿娘,奶奶這是去哪?”
“應該是去你二老祖祖那兒去了,送了杏應該就會來了。”
朱氏拿了另一個小筐,將杏拿出來一些用井水洗幹淨後拿進廚房,大家一人拿幾個,筐子很快便見了底。
幾個人和周明書說著話,問著街上發生的事情。
周明書挑了一些有趣兒的事情說了,逗得大家十分的開心。
還說了後麵要多做一些止癢膏,她們後麵要有的忙了。
家裏一旦要忙起來,這就意味著有錢賺,一時之間,廚房裏很是熱鬧。
周老太太拿著空筐子回來,便見到大家喜笑顏開的樣子,受到大家情緒的渲染,她的笑容也跟著燦爛了幾分。
“好好幹,咱們今天可是訂了一千個瓷瓶,必須全部賣完,要不然瓶子可就要砸手裏了,這都是本錢,瓷器鋪子可不給退。”
周老太太頓了頓,她將周明書要去百草堂學字的事情說了出來。
大家在片刻的怔愣過後,爆發出激動的歡呼聲,特別是朱氏,激動的紅了眼角。
這個場景讓周明書十分意外,大家真的太激動了,能夠想象出來,讀書認字這件事在大家心中是什麽地位。
“三丫,那你可要好好學,回來好教我們認認。”周明琴的聲音都有了顫音,沒想到這輩子還有認字的機會。
“大姐,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的,陳大夫也很樂意教我。”
“三丫,你不能光學認字,還要學認藥材,等去了山上,你好帶我們認,要不然遇到藥材都不認識,白白丟掉好大一筆錢,那多可惜呀。”
“二姐,你可真是個小財迷,你放心吧,我不僅學認藥材,我還學瞧病,到時候就拿你試試手。”
說到這裏,樂得周明棋笑出了一個鼻涕泡,“臭三丫,好事兒想不到我,壞事兒我準逃不過。”
廚房裏的氣氛十分火熱,周老大帶著孩子們回來便見她們十分開心,雖不知她們說著什麽,但自己臉上也是一樣的笑容。
周老二周老三一回來便洗手上桌吃飯。
周老太太見人齊便將今日的好消息又都說了一遍,見桌上的人麵上都是笑容,周老三咬了一口饃饃說,“敢情兒你們都知道了,就我們哥倆兒是最後才知道的。”
“誰讓你們回來的最晚,你們整日早出晚歸的,家裏有什麽情況不知道也是理所當然。”
周老三和兩位嫂嫂開著玩笑,飯桌上的氣氛十分熱鬧。
眾人吃過飯,便洗了兩筐杏子,坐在一起聊天。
周老二和周老三整日在鎮子裏做工,在鎮子上聽了不少的八卦和瑣事兒,回到家便要念叨念叨。
金廟鎮說大也很大,說小也很小。
老周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鄰裏街坊都認識不少,隨便說上幾個人名都是拐著彎兒的親戚,多多少少都會認識一些。
周明書沒什麽興趣,打了水在屋子裏洗澡。
今天在鎮子上跑了一天,身上出了不少汗,有些黏膩。
從明天開始她就要去百草堂幫忙,這是她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得珍惜。
周明書拆了發辮清洗起來,人窮可以,但一定不能髒。
嘴裏還念叨著布料的花樣,說到某一種布料的時候,還搖頭惋惜沒有搶到。
怪不得回來這麽晚,想必是在布樁裏搶布料去了。
一車人已經湊齊,那老大爺收了煙杆,敲了敲上麵的灰,手中的牛鞭一甩,那老牛叫了兩聲,拖動這沉甸甸的車板走上歸途。
見車後這麽多的東西,那幾個婦人眼神飄忽,向周老太太開口詢問買這麽多竹筐子幹啥用。
周老太太嗬嗬一笑,摸了摸麵前的幾個筐子,“這竹筐子還能有啥用,平時不就是用來曬曬菜幹的嘛。”
一聽是用來曬野菜的,幾位婦人的眼神裏盛滿了鄙夷。
買這麽多竹筐子還道是要做什麽大事兒呢,沒想到竟是曬野菜的,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
幾位婦人又開始討論繡什麽花樣子,周老太太也不太願意和她們說話,挪了挪身麵朝著車後,正好可以欣賞一下夕陽。
周明書也是一樣,小小的身體靠在周老太太旁邊,牛車一晃一晃的,竟生生的把她晃睡著了。
一直到了李家溝,周老太太才把她叫醒起來。
那幾位婦人走得快,周老大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後,還給趕車的老大爺留下一捧甜杏,小老頭開心的眯起了眼睛,說正好給家裏的小孫子吃。
周老大將背簍背上,手裏拿著兩隻竹筐,而周老太太拿了另兩隻,周明書隻好拿最輕的那一隻魚簍。
這魚簍是用藤條編的,兩頭小中間大,裏麵還有機關,想必魚兒進去後便出不來了。
“大伯,有了這魚簍就不愁捉不到大魚了,以後咱家就有吃不完的魚嘍~”
正好方便自己偷偷往裏麵塞魚,真開心呀。
周老太太和周老大看著麵前的丫頭,開心的笑了起來。
有好吃的誰都開心,周家的三妯娌已經把晚飯做進鍋裏了。
早上處理好的小魚被她們來回炸上兩遍,裏外焦酥的很,油罐子的油下去了不少,不知道婆婆回來會不會生氣。
一旁的幾個小的正拿著簽子撬螺肉,等會兒再來一個爆炒螺肉。
飯桌上多少也是有些葷腥了,再配上幾道素菜,吃的也算是有滋有味。
沒過多久,周老太太三人便回到了家,家裏炊煙嫋嫋,晚飯就快要做好。
“哎呦,可累死我了。”
周老太太將筐子倚在門上,捶了捶胳膊,周老大把背簍放下,就去廚房裏拿了些粟米放進魚簍中。
周明誌幾個男孩子隨著他去屋後放魚簍去了,院子裏頓時少了一些熱鬧。
“娘,你們累壞了吧,快坐下歇歇。”馮氏遞過來板凳後,又倒了兩碗茶水過來。
“你們姨婆又給了許多杏子,本不想要的,但耐不住她硬給,你們這幾天趕緊吃,都熟透了,要不然都壞掉了。”
她說完便喝了幾口茶,拿了一個小筐子捧了一些出來去村裏了。
“阿娘,奶奶這是去哪?”
“應該是去你二老祖祖那兒去了,送了杏應該就會來了。”
朱氏拿了另一個小筐,將杏拿出來一些用井水洗幹淨後拿進廚房,大家一人拿幾個,筐子很快便見了底。
幾個人和周明書說著話,問著街上發生的事情。
周明書挑了一些有趣兒的事情說了,逗得大家十分的開心。
還說了後麵要多做一些止癢膏,她們後麵要有的忙了。
家裏一旦要忙起來,這就意味著有錢賺,一時之間,廚房裏很是熱鬧。
周老太太拿著空筐子回來,便見到大家喜笑顏開的樣子,受到大家情緒的渲染,她的笑容也跟著燦爛了幾分。
“好好幹,咱們今天可是訂了一千個瓷瓶,必須全部賣完,要不然瓶子可就要砸手裏了,這都是本錢,瓷器鋪子可不給退。”
周老太太頓了頓,她將周明書要去百草堂學字的事情說了出來。
大家在片刻的怔愣過後,爆發出激動的歡呼聲,特別是朱氏,激動的紅了眼角。
這個場景讓周明書十分意外,大家真的太激動了,能夠想象出來,讀書認字這件事在大家心中是什麽地位。
“三丫,那你可要好好學,回來好教我們認認。”周明琴的聲音都有了顫音,沒想到這輩子還有認字的機會。
“大姐,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的,陳大夫也很樂意教我。”
“三丫,你不能光學認字,還要學認藥材,等去了山上,你好帶我們認,要不然遇到藥材都不認識,白白丟掉好大一筆錢,那多可惜呀。”
“二姐,你可真是個小財迷,你放心吧,我不僅學認藥材,我還學瞧病,到時候就拿你試試手。”
說到這裏,樂得周明棋笑出了一個鼻涕泡,“臭三丫,好事兒想不到我,壞事兒我準逃不過。”
廚房裏的氣氛十分火熱,周老大帶著孩子們回來便見她們十分開心,雖不知她們說著什麽,但自己臉上也是一樣的笑容。
周老二周老三一回來便洗手上桌吃飯。
周老太太見人齊便將今日的好消息又都說了一遍,見桌上的人麵上都是笑容,周老三咬了一口饃饃說,“敢情兒你們都知道了,就我們哥倆兒是最後才知道的。”
“誰讓你們回來的最晚,你們整日早出晚歸的,家裏有什麽情況不知道也是理所當然。”
周老三和兩位嫂嫂開著玩笑,飯桌上的氣氛十分熱鬧。
眾人吃過飯,便洗了兩筐杏子,坐在一起聊天。
周老二和周老三整日在鎮子裏做工,在鎮子上聽了不少的八卦和瑣事兒,回到家便要念叨念叨。
金廟鎮說大也很大,說小也很小。
老周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鄰裏街坊都認識不少,隨便說上幾個人名都是拐著彎兒的親戚,多多少少都會認識一些。
周明書沒什麽興趣,打了水在屋子裏洗澡。
今天在鎮子上跑了一天,身上出了不少汗,有些黏膩。
從明天開始她就要去百草堂幫忙,這是她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得珍惜。
周明書拆了發辮清洗起來,人窮可以,但一定不能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