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捉蝴蝶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你歇著給我們剝一些花生吧,我們打算發一些花生豌豆放在菌油中,這樣吃起來會更香。”
“行,那你們把花生給我拿過來。”周老太太一口答應下來,在菌油中加一些花生豌豆確實會增加一些香味,兒媳婦想的還挺周到的。
而周老大則是從柴房的角落搬出了幾個落了灰的罐子刷洗起來,裏裏外外刷洗幹淨還不夠,還用熱水燙了兩遍才罷休。
要是把這幾個罐子全部裝滿,他們一家人就算吃到冬天也吃不完。
即使非常勞累,但大家卻非常的開心。
剩下的工作便是熬豬油和菌油,小孩子幫不上忙,於是就去各忙各的。
除了周明琴外,周明誌則帶著弟弟妹妹們在地上寫字,不是他教弟弟妹妹,而是弟弟妹妹們在教他。
周老大從兒子旁邊來回路過,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笑了起來,“我說老大呀,你腦子是怎麽長的?是不是小時候被牛踢過?你爹我都三四十歲了,你弟弟教了你這幾遍我在一邊聽都學會了,你還沒有學會?”
周明誌撓了撓頭,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一個爹娘生的,一個夫子教的,別人都學得會就他學不會,急得額頭上都出汗了。
“爹,你不能這樣說哥哥,你沒看出來哥哥在努力的學嗎?他隻不過是學的慢了些,三丫說了,我們要‘因材施教’。”
周老大不明白‘因材施教’是什麽意思,見閨女這麽維護兒子他隻得走遠了些,選擇不打擾他們,也不惹他們煩。
周老太太看著她幾個孫子在認字,猛然想起有財說也要認字呢,她怎麽給忘了!
“老大,你有空就給有財說一聲,他兒子閨女要是想認字兒就讓他們跟著大誌學,有財說的對,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能認幾個是幾個。”
周老大收拾著雞圈應了聲,等他有空就去說一句。
“娘,咱們雞圈這麽湊合下去也不是那麽個回事兒,要不我去砍一些竹子回來,把雞圈好好收拾一下。”
“這些你自己看著辦就行,我本來還想讓你做一些土坯蓋個結實的呐,既然你想用竹子,那用竹子也行。”
周明琴和嬸子一起做了些麵條,裏麵加了一些豆芽和野菜,還打了雞蛋碎兒,一人一碗簡單吃點。
熬菌油是今天的大工程,等把麵做好盛出來,另一口鍋也被安排上菌油了。
等到下午,除了劉氏和朱氏還在看著鍋中的菌油,其他人都去忙活別的事情。
周老太太帶著小兒媳在堂屋裏裁剪衣服,好不容易得了點空,她得把那些布料裁出來,好給孩子們做兩身衣服。
周老大帶著兩個兒子上山去伐一些竹子,而周明琴帶著妹妹在給香膏裝瓶。
這些香膏是昨日她們才做出來的,三丫忙著在鎮上當小工,她們得把這些東西做出來,也算是了了一個心思。
等她們把這些活兒全部做完,天色還早著,她又去拿了自己的針線筐子和奶奶嬸子一起做香包,她也是個閑不住的。
周明棋見大家都有事情做,就她和四丫坐在一起幹瞪眼。
“四丫,咱們拿著小籃子出門,大家都在幹活兒,咱們也不能吃白飯,我們要為老周家出出力。”
“二姐姐,咱們怎麽出出力呀?可是現在太陽好大,咱們能戴個帽子嗎?”
周明畫提醒的很及時,硬生生讓周明棋的腳步折了一個彎。
四丫說的對,太陽這麽大,不戴草帽都曬黑了。
“等一下,我去拿草帽。”
兩姐妹戴上草帽,挎著小籃子去了山腳下,就算隻是挖一些野菜,也算是沒有閑著。
周明畫年紀小,挖了一會兒野菜,心就隨著蝴蝶飛走了。
不一會兒,褲腿上就沾滿了蒼耳,紮的她亂叫。
“二姐姐,我褲子上好多‘綠色的小刺蝟’,咬到我了…”周明畫撇了撇嘴角,眼睛紅紅的,馬上就要哭出來了。
“別怕,別怕,什麽‘小刺蝟’,這是蒼耳,這是草的種子,不會咬你的,二姐姐給你摘下來。”
周明畫伸著小短腿,周明棋一把一把的給她揪下來,連帶著褲子都起毛了。
“看看,讓你亂跑,褲子都不好看了吧。”
“可是那邊有好多好看的蝴蝶,我想捉一隻。”
周明棋順著四丫的手勢看過去,的確如她所說,裏麵有很多蝴蝶。
不過那邊不靠路,一般人都不願意過去,怪不得長這麽多的蒼耳呢。
“行,我們去看看,看著點腳下,小心有蛇。”
周明棋拉著周明畫,慢慢朝前麵的草叢靠近,走到哪兒,哪裏就會飛起一片一片的蝴蝶,不止有黃的,還有淡藍色,白色和黑色。
周明棋割了一把草,避著地上的蒼耳,來回甩了幾下,隨隨便便就被她打到了幾隻蝴蝶。
它們掉在地上,微微扇動著翅膀,看起來有些可憐。
周明畫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捧在手心裏,極為嗬護。
“好了,捉到了咱們就回去吧。”
周明棋回到原先挖野菜的地方,繼續挖著手邊的馬齒莧和紫花地丁,偶爾還會挖上一些婆婆丁。
沒多久,竹籃就裝滿了,姐妹二人相攜回家。
“二姐姐,咱們用什麽東西把蝴蝶裝起來呀,我一鬆手,它們就要飛跑了。”
周明棋看了看家裏的東西,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器具。
還是馮氏從屋裏找了一個過年時保存下來的小燈籠,把下麵的口封住,把蝴蝶放了進去。
上麵留著通氣口,蝴蝶也不會被悶死,在外麵也能看見。
“二丫,過來,我看著比一下。”周老太太拎了幾塊布料,喊著周明棋。
周明棋咧著個大嘴跑過來,“奶奶,我的衣服已經裁好了嗎?怎麽這麽快?”
周老太太也嗬嗬笑出聲,“裁好了,裁個衣服還能不快,慢的在後麵呢。”
周明棋和周明書的身高體型差不多,前後不過差了半歲,確定了一個人的衣服版型,另一個人的也很快能做出來。
所以周老太太就先給她們兩人裁的,剩下的繡花就交給大丫,後麵她再將衣服縫在一起就做好了。
“行,那你們把花生給我拿過來。”周老太太一口答應下來,在菌油中加一些花生豌豆確實會增加一些香味,兒媳婦想的還挺周到的。
而周老大則是從柴房的角落搬出了幾個落了灰的罐子刷洗起來,裏裏外外刷洗幹淨還不夠,還用熱水燙了兩遍才罷休。
要是把這幾個罐子全部裝滿,他們一家人就算吃到冬天也吃不完。
即使非常勞累,但大家卻非常的開心。
剩下的工作便是熬豬油和菌油,小孩子幫不上忙,於是就去各忙各的。
除了周明琴外,周明誌則帶著弟弟妹妹們在地上寫字,不是他教弟弟妹妹,而是弟弟妹妹們在教他。
周老大從兒子旁邊來回路過,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笑了起來,“我說老大呀,你腦子是怎麽長的?是不是小時候被牛踢過?你爹我都三四十歲了,你弟弟教了你這幾遍我在一邊聽都學會了,你還沒有學會?”
周明誌撓了撓頭,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一個爹娘生的,一個夫子教的,別人都學得會就他學不會,急得額頭上都出汗了。
“爹,你不能這樣說哥哥,你沒看出來哥哥在努力的學嗎?他隻不過是學的慢了些,三丫說了,我們要‘因材施教’。”
周老大不明白‘因材施教’是什麽意思,見閨女這麽維護兒子他隻得走遠了些,選擇不打擾他們,也不惹他們煩。
周老太太看著她幾個孫子在認字,猛然想起有財說也要認字呢,她怎麽給忘了!
“老大,你有空就給有財說一聲,他兒子閨女要是想認字兒就讓他們跟著大誌學,有財說的對,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能認幾個是幾個。”
周老大收拾著雞圈應了聲,等他有空就去說一句。
“娘,咱們雞圈這麽湊合下去也不是那麽個回事兒,要不我去砍一些竹子回來,把雞圈好好收拾一下。”
“這些你自己看著辦就行,我本來還想讓你做一些土坯蓋個結實的呐,既然你想用竹子,那用竹子也行。”
周明琴和嬸子一起做了些麵條,裏麵加了一些豆芽和野菜,還打了雞蛋碎兒,一人一碗簡單吃點。
熬菌油是今天的大工程,等把麵做好盛出來,另一口鍋也被安排上菌油了。
等到下午,除了劉氏和朱氏還在看著鍋中的菌油,其他人都去忙活別的事情。
周老太太帶著小兒媳在堂屋裏裁剪衣服,好不容易得了點空,她得把那些布料裁出來,好給孩子們做兩身衣服。
周老大帶著兩個兒子上山去伐一些竹子,而周明琴帶著妹妹在給香膏裝瓶。
這些香膏是昨日她們才做出來的,三丫忙著在鎮上當小工,她們得把這些東西做出來,也算是了了一個心思。
等她們把這些活兒全部做完,天色還早著,她又去拿了自己的針線筐子和奶奶嬸子一起做香包,她也是個閑不住的。
周明棋見大家都有事情做,就她和四丫坐在一起幹瞪眼。
“四丫,咱們拿著小籃子出門,大家都在幹活兒,咱們也不能吃白飯,我們要為老周家出出力。”
“二姐姐,咱們怎麽出出力呀?可是現在太陽好大,咱們能戴個帽子嗎?”
周明畫提醒的很及時,硬生生讓周明棋的腳步折了一個彎。
四丫說的對,太陽這麽大,不戴草帽都曬黑了。
“等一下,我去拿草帽。”
兩姐妹戴上草帽,挎著小籃子去了山腳下,就算隻是挖一些野菜,也算是沒有閑著。
周明畫年紀小,挖了一會兒野菜,心就隨著蝴蝶飛走了。
不一會兒,褲腿上就沾滿了蒼耳,紮的她亂叫。
“二姐姐,我褲子上好多‘綠色的小刺蝟’,咬到我了…”周明畫撇了撇嘴角,眼睛紅紅的,馬上就要哭出來了。
“別怕,別怕,什麽‘小刺蝟’,這是蒼耳,這是草的種子,不會咬你的,二姐姐給你摘下來。”
周明畫伸著小短腿,周明棋一把一把的給她揪下來,連帶著褲子都起毛了。
“看看,讓你亂跑,褲子都不好看了吧。”
“可是那邊有好多好看的蝴蝶,我想捉一隻。”
周明棋順著四丫的手勢看過去,的確如她所說,裏麵有很多蝴蝶。
不過那邊不靠路,一般人都不願意過去,怪不得長這麽多的蒼耳呢。
“行,我們去看看,看著點腳下,小心有蛇。”
周明棋拉著周明畫,慢慢朝前麵的草叢靠近,走到哪兒,哪裏就會飛起一片一片的蝴蝶,不止有黃的,還有淡藍色,白色和黑色。
周明棋割了一把草,避著地上的蒼耳,來回甩了幾下,隨隨便便就被她打到了幾隻蝴蝶。
它們掉在地上,微微扇動著翅膀,看起來有些可憐。
周明畫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捧在手心裏,極為嗬護。
“好了,捉到了咱們就回去吧。”
周明棋回到原先挖野菜的地方,繼續挖著手邊的馬齒莧和紫花地丁,偶爾還會挖上一些婆婆丁。
沒多久,竹籃就裝滿了,姐妹二人相攜回家。
“二姐姐,咱們用什麽東西把蝴蝶裝起來呀,我一鬆手,它們就要飛跑了。”
周明棋看了看家裏的東西,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器具。
還是馮氏從屋裏找了一個過年時保存下來的小燈籠,把下麵的口封住,把蝴蝶放了進去。
上麵留著通氣口,蝴蝶也不會被悶死,在外麵也能看見。
“二丫,過來,我看著比一下。”周老太太拎了幾塊布料,喊著周明棋。
周明棋咧著個大嘴跑過來,“奶奶,我的衣服已經裁好了嗎?怎麽這麽快?”
周老太太也嗬嗬笑出聲,“裁好了,裁個衣服還能不快,慢的在後麵呢。”
周明棋和周明書的身高體型差不多,前後不過差了半歲,確定了一個人的衣服版型,另一個人的也很快能做出來。
所以周老太太就先給她們兩人裁的,剩下的繡花就交給大丫,後麵她再將衣服縫在一起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