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家行動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叔,你知道咱們三水縣有賣花苗的嗎?我想種一些花兒。”
周明書手裏有係統,自是想要什麽花就有什麽花,但要是直接拿出來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個嘛……”陳生皺著眉頭思索了一下,“這個我不能很確定,不過我可以幫你打聽打聽,花草皆可入藥,有藥的地方便會有花草,順著這個思路往上找一找。”
“嗯嗯,明書在此先謝過陳叔。”
“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要不是我家半夏是個閨女,我都想撮合你倆了哈哈。”
“爹,你說啥呢你,大白天的說什麽夢話。”
陳生被閨女嗔怪了兩句拍了拍自己的嘴,去了一邊忙活兒。
“明書妹妹,你別聽我爹瞎說,他經常接待病人,和人家打諢說慣這樣的話了。”
“哈哈,半夏姐姐,陳叔說的沒錯,你要是男子,我鐵定是會喜歡你的,畢竟你是女兒身的時候,我都那麽喜歡你了。”
“沒想到你也是個諢的,竟然打趣我來了……”
“好姐姐,好姐姐,別撓了,我錯了。”
聽到周明書求饒,陳半夏才收回了手,“你快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打算的?”
“嗯哼~打算的什麽?”
陳半夏抓著手裏的藥包看向她,“剛才你不是說要種花嗎?你打算種什麽花?是梔子花嗎?”
“這個嘛,說實話我還沒想好,雖說家裏現在在掙錢,但家裏的外債還沒開始還,等還完這些債,家裏還是一窮二白的,沒有地也沒花苗,就算想好了也是徒勞。”
說完這些,剛才歡快的氣氛陡得沉悶下來。
“也是,不過你也不要太過憂心,一切都在慢慢變好,就算你種不成花,你還有艾草膏和梔子花香膏呢,光這兩種也夠你忙的。”
“嗯嗯,不愁不愁,就算天塌了也有個高的頂著。”
兩姐妹一邊貧嘴一邊給病人抓藥,輕鬆又愉快。
……
老周家今日可忙活壞了,吃過早飯後,周老太太就開始安排活計,就連五歲的周明畫都沒有放過。
“三蛋,你今天帶著四丫去挖野菜,要挖夠中午吃的,喂雞的也要挖;老大,你帶著大誌小傑把雞圈圍好之後就帶著他倆進山,把梔子花再去摘一遍,剩下的就交給我們。”
周老太太帶著幾個兒媳孫女把那些潮濕的稻穀攤開晾了晾,多少沾染了一些潮氣,她害怕發黴會糟蹋了。
將衣服洗完後就帶著眾人去割艾草和香茅,家裏的存貨都用完了,想要做艾草膏,這些材料全部都得張羅起來。
周明琴和周明棋去村頭采薄荷,同行的人還有王小丹。
她今日將家中的活兒幹完,本是過來找她們玩的。
誰知道她們活兒那麽多,於是跟著她們幫著摘一些,這摘薄荷也不費什麽力氣,還能聽她們講一些有趣的事兒,她很樂意。
“小丹,我聽我爹說你們家也買了豬肉,你家可熬菌子油了?”
“熬了,我都好久沒有吃過菌子油了,昨天吃的菌油拌麵,油光滑亮的,我吃了一大盆,撐得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王小丹一邊說一邊打著手勢,和彩霞嬸如出一轍,說得周明棋直流口水。
“哇塞,一聽就很好吃的樣子。”
她也好久沒有吃菌油拌麵了,要是能來上一碗解解她的饞就好了。
“別急,反正你家做了菌油,想吃的話讓你娘給你做就成了。”
“嗯嗯,那是,等我回家問一問。”
有了王小丹的幫忙,兩姐妹的背簍滿的很快。
周明琴將薄荷葉往下壓了壓,繼續在薄荷叢中掃蕩。
家裏那麽多的瓷瓶,這些薄荷可不夠呀,而且想吃薄荷葉炒蛋了,她掐了一把嫩的放在一邊。
“小丹,你別光給我們摘了,你摘一把薄荷葉嫩芽回家用雞蛋炒一炒,味道還不錯。”
王小丹看著手裏翠綠的薄荷,眼睛裏盛滿驚訝,“琴琴姐,這薄荷還能炒菜呀,我才知道,每次找你們玩都能認識新東西,看樣子以後我要多和你們處一處。”
“得了吧你,你這麽說我可是不信,你娘哪天不拘著你。”
說到這兒,王小丹燦爛的臉上出現了裂縫,還真是的,她娘管她是有些嚴。
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她說女子生存不易,女孩子長大後就不能總在外頭拋頭露麵了。
她隻有一個哥哥,沒有姐妹,平時出門她總不放心,還說等以後嫁了人受到的拘束會更多。
想到這裏,王小丹微微歎了一口氣。
周明棋見自己戳到了她的痛處,有些內疚,“小丹姐,你之前不是說要認字嗎,我奶奶說你們隨時找我們,我們可以教你。”
“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我等會兒就去告訴我爹我娘。”說到認字,王小丹又開心了起來,“認字需要準備什麽東西嗎?”
“啥也不用準備,帶著腦子來就行了。”
聽二丫這麽說,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見背簍裏的東西滿了,三個人說說笑笑著往家裏走。
王家和周家雖然不是緊挨著,但也不是很遠。
到了路口,王小丹拿著一把薄荷葉和她們擺了手回家去。
“嬸子,我們回來了,看我們摘的多不多?”
“多,這些夠用的了,不過也夠你們洗一陣子的了。”
馮氏剛喝完藥,口中還有些苦澀,連忙漱了口,這才感覺好了一些。
“沒事兒,又不用一片一片的洗。”
周明琴將薄荷嫩芽放進小盆裏,與其他葉片區分開,然後將大木盆移過來。
大木盆早上剛用過,馮氏用來清洗瓷瓶的,裏麵還有一些水,她們直接把薄荷倒進水中淘洗起來。
這些薄荷最少要洗三遍才能幹淨,第一遍水即使是用過的也沒啥關係,而且也不髒。
“你們在家看著家,我出去看看明遠和四丫在哪呢。”
馮氏有些不放心,當娘的就是這樣,孩子在哪兒她的心就在哪兒,一會兒見不著就提心吊膽的。
挎上家裏最後一隻小籃子,她拿著鏟子出了門。
周明書手裏有係統,自是想要什麽花就有什麽花,但要是直接拿出來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個嘛……”陳生皺著眉頭思索了一下,“這個我不能很確定,不過我可以幫你打聽打聽,花草皆可入藥,有藥的地方便會有花草,順著這個思路往上找一找。”
“嗯嗯,明書在此先謝過陳叔。”
“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要不是我家半夏是個閨女,我都想撮合你倆了哈哈。”
“爹,你說啥呢你,大白天的說什麽夢話。”
陳生被閨女嗔怪了兩句拍了拍自己的嘴,去了一邊忙活兒。
“明書妹妹,你別聽我爹瞎說,他經常接待病人,和人家打諢說慣這樣的話了。”
“哈哈,半夏姐姐,陳叔說的沒錯,你要是男子,我鐵定是會喜歡你的,畢竟你是女兒身的時候,我都那麽喜歡你了。”
“沒想到你也是個諢的,竟然打趣我來了……”
“好姐姐,好姐姐,別撓了,我錯了。”
聽到周明書求饒,陳半夏才收回了手,“你快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打算的?”
“嗯哼~打算的什麽?”
陳半夏抓著手裏的藥包看向她,“剛才你不是說要種花嗎?你打算種什麽花?是梔子花嗎?”
“這個嘛,說實話我還沒想好,雖說家裏現在在掙錢,但家裏的外債還沒開始還,等還完這些債,家裏還是一窮二白的,沒有地也沒花苗,就算想好了也是徒勞。”
說完這些,剛才歡快的氣氛陡得沉悶下來。
“也是,不過你也不要太過憂心,一切都在慢慢變好,就算你種不成花,你還有艾草膏和梔子花香膏呢,光這兩種也夠你忙的。”
“嗯嗯,不愁不愁,就算天塌了也有個高的頂著。”
兩姐妹一邊貧嘴一邊給病人抓藥,輕鬆又愉快。
……
老周家今日可忙活壞了,吃過早飯後,周老太太就開始安排活計,就連五歲的周明畫都沒有放過。
“三蛋,你今天帶著四丫去挖野菜,要挖夠中午吃的,喂雞的也要挖;老大,你帶著大誌小傑把雞圈圍好之後就帶著他倆進山,把梔子花再去摘一遍,剩下的就交給我們。”
周老太太帶著幾個兒媳孫女把那些潮濕的稻穀攤開晾了晾,多少沾染了一些潮氣,她害怕發黴會糟蹋了。
將衣服洗完後就帶著眾人去割艾草和香茅,家裏的存貨都用完了,想要做艾草膏,這些材料全部都得張羅起來。
周明琴和周明棋去村頭采薄荷,同行的人還有王小丹。
她今日將家中的活兒幹完,本是過來找她們玩的。
誰知道她們活兒那麽多,於是跟著她們幫著摘一些,這摘薄荷也不費什麽力氣,還能聽她們講一些有趣的事兒,她很樂意。
“小丹,我聽我爹說你們家也買了豬肉,你家可熬菌子油了?”
“熬了,我都好久沒有吃過菌子油了,昨天吃的菌油拌麵,油光滑亮的,我吃了一大盆,撐得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王小丹一邊說一邊打著手勢,和彩霞嬸如出一轍,說得周明棋直流口水。
“哇塞,一聽就很好吃的樣子。”
她也好久沒有吃菌油拌麵了,要是能來上一碗解解她的饞就好了。
“別急,反正你家做了菌油,想吃的話讓你娘給你做就成了。”
“嗯嗯,那是,等我回家問一問。”
有了王小丹的幫忙,兩姐妹的背簍滿的很快。
周明琴將薄荷葉往下壓了壓,繼續在薄荷叢中掃蕩。
家裏那麽多的瓷瓶,這些薄荷可不夠呀,而且想吃薄荷葉炒蛋了,她掐了一把嫩的放在一邊。
“小丹,你別光給我們摘了,你摘一把薄荷葉嫩芽回家用雞蛋炒一炒,味道還不錯。”
王小丹看著手裏翠綠的薄荷,眼睛裏盛滿驚訝,“琴琴姐,這薄荷還能炒菜呀,我才知道,每次找你們玩都能認識新東西,看樣子以後我要多和你們處一處。”
“得了吧你,你這麽說我可是不信,你娘哪天不拘著你。”
說到這兒,王小丹燦爛的臉上出現了裂縫,還真是的,她娘管她是有些嚴。
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她說女子生存不易,女孩子長大後就不能總在外頭拋頭露麵了。
她隻有一個哥哥,沒有姐妹,平時出門她總不放心,還說等以後嫁了人受到的拘束會更多。
想到這裏,王小丹微微歎了一口氣。
周明棋見自己戳到了她的痛處,有些內疚,“小丹姐,你之前不是說要認字嗎,我奶奶說你們隨時找我們,我們可以教你。”
“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我等會兒就去告訴我爹我娘。”說到認字,王小丹又開心了起來,“認字需要準備什麽東西嗎?”
“啥也不用準備,帶著腦子來就行了。”
聽二丫這麽說,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見背簍裏的東西滿了,三個人說說笑笑著往家裏走。
王家和周家雖然不是緊挨著,但也不是很遠。
到了路口,王小丹拿著一把薄荷葉和她們擺了手回家去。
“嬸子,我們回來了,看我們摘的多不多?”
“多,這些夠用的了,不過也夠你們洗一陣子的了。”
馮氏剛喝完藥,口中還有些苦澀,連忙漱了口,這才感覺好了一些。
“沒事兒,又不用一片一片的洗。”
周明琴將薄荷嫩芽放進小盆裏,與其他葉片區分開,然後將大木盆移過來。
大木盆早上剛用過,馮氏用來清洗瓷瓶的,裏麵還有一些水,她們直接把薄荷倒進水中淘洗起來。
這些薄荷最少要洗三遍才能幹淨,第一遍水即使是用過的也沒啥關係,而且也不髒。
“你們在家看著家,我出去看看明遠和四丫在哪呢。”
馮氏有些不放心,當娘的就是這樣,孩子在哪兒她的心就在哪兒,一會兒見不著就提心吊膽的。
挎上家裏最後一隻小籃子,她拿著鏟子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