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瓜皮菜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瓜主人切了一整隻瓜免費給大家品嚐,先嚐嚐瓜甜不甜,不甜不要錢。
有換瓜的,自然也有家裏窮不舍的換的,於是在旁邊看著熱鬧,趁機也能摸上一塊不要錢的瓜嚐一嚐。
王癩子蹲在一邊,吃著手裏的瓜,他沒錢,就算是有錢也不會買瓜吃的,又不壓餓,一泡尿就尿沒了。
腳邊扔了四五塊西瓜皮,他摸了摸吃飽了的肚子,擦了擦嘴直接回家了。
那賣瓜娘子早就注意到這個人了,從來了後就一直吃瓜,就是不見的拿錢買或者是拿糧來換,她也不是不讓他吃,一連吃了那麽多塊,明顯就是來占便宜的。
如今見他吃飽走了,忍不住問旁邊的婦女,那人是哪家的?
“哎呦,別提了,俺們村說他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癩頭鬼,進到他肚子裏的東西,可甭想給他摳出來。”
“是呀,你們第一次來不知道,以後知道就行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看你們夫妻倆的小身板,也打不過他。”
“哎呀這位大嫂,你說笑了,我們就是普通的瓜農,做點小買賣,不會惹是生非的,就是不認識問一問,不過也多謝大嫂提醒了,以後再來可不會這樣了。”
他們本來是不願意來這小山村的,山裏的路不好走,也廢驢,搞不好連車上的瓜都給碰爛了。
但挨不住當家的想過來看一看。
畢竟他們同村的那些瓜農早就把附近的幾個村轉悠好幾遍了,他們跑了一上午都沒賣出幾個瓜,隻好過來碰碰運氣。
這不就運氣來了嘛,這才來了半個時辰,這半車的瓜就賣出去了,總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趁天色還早,他們還想把剩下的這些瓜賣出去,便問了村民,附近還有沒有類似的山村,他們去跑一趟。
“要不你們去杏花村吧,那個村比俺們這個村還要大一點,不過路也不好走……”
王有財給他們說了路線,杏花村就是他表哥在的村子,那瓜農揚起小驢鞭,車便慢慢走了。
等路上的村民變少,他們的驢車跑得快了一些。
周明書看著心想,這小毛驢跑的還挺快,比牛車要快多了。
還好自己一直鍾情於買小毛驢,要不然現在都要反悔了。
見沒什麽熱鬧可看,大家聊了一會兒天,便各自回家吃瓜了。
老周家是第一個買瓜的人家,所以買的瓜又圓又大,原因無它,是周老太太為他們指了路,是第一個知道賣瓜的人來了。
看著盆裏的西瓜皮,周老太太拿了刀慢慢的削了起來。
“奶奶,你切西瓜皮幹什麽?”
“嗬嗬,這西瓜皮可以做菜的,晚上咱們炒一個嚐嚐鮮。”
周明書知道西瓜皮可以做菜,但她一直都沒吃過,這下趕巧了,能嚐試一下新菜了,也不知道這瓜皮菜好不好吃,但西瓜都這麽甜了,這瓜皮菜應該也不會差吧。
她沒多想,喊了兄弟姐妹們去認字
隻要她能一整天在家,其實是可以安排兩堂課的,這樣大家認字的速度也會快起來,比較有上課的緊奏感。
但目前來說,這樣的天數不多,所以她對幾個人沒什麽嚴苛的要求。
“人家的西瓜都開始賣了,看樣子地裏的麥子快要收了,老大,稻穀啥時候賣,你有空問問有財,家裏要給麥子騰地方。”
“知道了娘,我這就去問。”周老大在凳子上還沒坐熱呢,就又出了門子。
等他回來的時候,身後跟了兩個人,正是王大山和王小丹。
聽周老大說三丫在教識字呢,這倆孩子就跟著過來了。
與上次不同的是,老周家的孩子手裏都有一塊小黑板,拿著粉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王大山和王小丹別提有多羨慕了。
見他們兄妹倆沒有,周老太太從柴房裏找了兩塊還算平坦的木板,湊合著能用。
一直教到快要吃飯的時間才結束。
周老太太本想留倆孩子用飯,但他倆跑的比誰都快,硬是沒喊住。
“娘,跑就跑吧,要是真留下來了,有財和彩霞少不得還得罵他們。”周老二說。
“嗯,你說的也是,他們夫妻倆平時拘孩子拘的有些緊,就是怕他倆長歪了,怕和他那堂兄家的一樣呢。”
本是好好的,突然想到自己討厭的人,周老太太嘴一橫,罵了一聲晦氣。
可能是近幾日吃的葷腥有些多,晚飯吃的有些清淡,不過西瓜皮菜並不如周明書想象的那麽好吃。
口感雖然清脆,但味道有些酸酸的,她有些吃不太習慣,如果要是加上一些辣椒,做成酸辣口味,她應該會很喜歡。
牆角的辣椒就快要開花了,等結了果子,就不愁沒的用了。
但家裏的其他人可不如她這麽想,山裏的野菜和菌子是想吃就能吃到的菜,現在換了一個新口味,大家都覺著口感新鮮,很是喜歡,一盆菜很快就吃完了。
今天家裏大多數人都有些閑,所以晚飯也吃的早,等把碗筷洗好,太陽都還沒落山呢。
周老大拎了家夥,打算去打土坯,這個時候的溫度已經比上午頭兒涼快多了。
此時不去幹活,更待何時呀?!
叫上家裏的老少爺們兒,等天黑之前,多多少少可以打出不少土坯來,畢竟家裏的主力軍都已經在這兒了。
周明棋和周明書約定去屋後撿螺,到了才發現,今日撿螺的孩子不隻有她倆。
“哎嘿?怎麽回事兒,除了咱們怎麽還有人撿螺,不會是撿了去喂鴨子吧。”
周明棋皺了皺眉頭,前一陣子村裏的那些大娘不還在嫌棄呢嘛?
周明書笑她太天真,“肯定不是喂鴨子,應該和我們一樣,撿來炒菜用的。”
宴客那天桌上有一道熱炒田螺肉,可能各位叔伯們吃著味道不錯,於是叫了家裏的孩子過來撿一些,所以撿螺的那些孩子她們都認識。
不過離得有些遠,大家都在低頭撿螺,也沒打什麽招呼。
“那完了,以後有人和我們爭了。”周明棋嘖嘖了兩下,覺著有些惋惜。
“哈哈這有啥,反正都是河裏長的,有人撿一些回家改善一下生活條件也挺好的,咱們快撿吧,你不是說還要去看他們打土坯嘛。”
有換瓜的,自然也有家裏窮不舍的換的,於是在旁邊看著熱鬧,趁機也能摸上一塊不要錢的瓜嚐一嚐。
王癩子蹲在一邊,吃著手裏的瓜,他沒錢,就算是有錢也不會買瓜吃的,又不壓餓,一泡尿就尿沒了。
腳邊扔了四五塊西瓜皮,他摸了摸吃飽了的肚子,擦了擦嘴直接回家了。
那賣瓜娘子早就注意到這個人了,從來了後就一直吃瓜,就是不見的拿錢買或者是拿糧來換,她也不是不讓他吃,一連吃了那麽多塊,明顯就是來占便宜的。
如今見他吃飽走了,忍不住問旁邊的婦女,那人是哪家的?
“哎呦,別提了,俺們村說他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癩頭鬼,進到他肚子裏的東西,可甭想給他摳出來。”
“是呀,你們第一次來不知道,以後知道就行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看你們夫妻倆的小身板,也打不過他。”
“哎呀這位大嫂,你說笑了,我們就是普通的瓜農,做點小買賣,不會惹是生非的,就是不認識問一問,不過也多謝大嫂提醒了,以後再來可不會這樣了。”
他們本來是不願意來這小山村的,山裏的路不好走,也廢驢,搞不好連車上的瓜都給碰爛了。
但挨不住當家的想過來看一看。
畢竟他們同村的那些瓜農早就把附近的幾個村轉悠好幾遍了,他們跑了一上午都沒賣出幾個瓜,隻好過來碰碰運氣。
這不就運氣來了嘛,這才來了半個時辰,這半車的瓜就賣出去了,總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趁天色還早,他們還想把剩下的這些瓜賣出去,便問了村民,附近還有沒有類似的山村,他們去跑一趟。
“要不你們去杏花村吧,那個村比俺們這個村還要大一點,不過路也不好走……”
王有財給他們說了路線,杏花村就是他表哥在的村子,那瓜農揚起小驢鞭,車便慢慢走了。
等路上的村民變少,他們的驢車跑得快了一些。
周明書看著心想,這小毛驢跑的還挺快,比牛車要快多了。
還好自己一直鍾情於買小毛驢,要不然現在都要反悔了。
見沒什麽熱鬧可看,大家聊了一會兒天,便各自回家吃瓜了。
老周家是第一個買瓜的人家,所以買的瓜又圓又大,原因無它,是周老太太為他們指了路,是第一個知道賣瓜的人來了。
看著盆裏的西瓜皮,周老太太拿了刀慢慢的削了起來。
“奶奶,你切西瓜皮幹什麽?”
“嗬嗬,這西瓜皮可以做菜的,晚上咱們炒一個嚐嚐鮮。”
周明書知道西瓜皮可以做菜,但她一直都沒吃過,這下趕巧了,能嚐試一下新菜了,也不知道這瓜皮菜好不好吃,但西瓜都這麽甜了,這瓜皮菜應該也不會差吧。
她沒多想,喊了兄弟姐妹們去認字
隻要她能一整天在家,其實是可以安排兩堂課的,這樣大家認字的速度也會快起來,比較有上課的緊奏感。
但目前來說,這樣的天數不多,所以她對幾個人沒什麽嚴苛的要求。
“人家的西瓜都開始賣了,看樣子地裏的麥子快要收了,老大,稻穀啥時候賣,你有空問問有財,家裏要給麥子騰地方。”
“知道了娘,我這就去問。”周老大在凳子上還沒坐熱呢,就又出了門子。
等他回來的時候,身後跟了兩個人,正是王大山和王小丹。
聽周老大說三丫在教識字呢,這倆孩子就跟著過來了。
與上次不同的是,老周家的孩子手裏都有一塊小黑板,拿著粉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王大山和王小丹別提有多羨慕了。
見他們兄妹倆沒有,周老太太從柴房裏找了兩塊還算平坦的木板,湊合著能用。
一直教到快要吃飯的時間才結束。
周老太太本想留倆孩子用飯,但他倆跑的比誰都快,硬是沒喊住。
“娘,跑就跑吧,要是真留下來了,有財和彩霞少不得還得罵他們。”周老二說。
“嗯,你說的也是,他們夫妻倆平時拘孩子拘的有些緊,就是怕他倆長歪了,怕和他那堂兄家的一樣呢。”
本是好好的,突然想到自己討厭的人,周老太太嘴一橫,罵了一聲晦氣。
可能是近幾日吃的葷腥有些多,晚飯吃的有些清淡,不過西瓜皮菜並不如周明書想象的那麽好吃。
口感雖然清脆,但味道有些酸酸的,她有些吃不太習慣,如果要是加上一些辣椒,做成酸辣口味,她應該會很喜歡。
牆角的辣椒就快要開花了,等結了果子,就不愁沒的用了。
但家裏的其他人可不如她這麽想,山裏的野菜和菌子是想吃就能吃到的菜,現在換了一個新口味,大家都覺著口感新鮮,很是喜歡,一盆菜很快就吃完了。
今天家裏大多數人都有些閑,所以晚飯也吃的早,等把碗筷洗好,太陽都還沒落山呢。
周老大拎了家夥,打算去打土坯,這個時候的溫度已經比上午頭兒涼快多了。
此時不去幹活,更待何時呀?!
叫上家裏的老少爺們兒,等天黑之前,多多少少可以打出不少土坯來,畢竟家裏的主力軍都已經在這兒了。
周明棋和周明書約定去屋後撿螺,到了才發現,今日撿螺的孩子不隻有她倆。
“哎嘿?怎麽回事兒,除了咱們怎麽還有人撿螺,不會是撿了去喂鴨子吧。”
周明棋皺了皺眉頭,前一陣子村裏的那些大娘不還在嫌棄呢嘛?
周明書笑她太天真,“肯定不是喂鴨子,應該和我們一樣,撿來炒菜用的。”
宴客那天桌上有一道熱炒田螺肉,可能各位叔伯們吃著味道不錯,於是叫了家裏的孩子過來撿一些,所以撿螺的那些孩子她們都認識。
不過離得有些遠,大家都在低頭撿螺,也沒打什麽招呼。
“那完了,以後有人和我們爭了。”周明棋嘖嘖了兩下,覺著有些惋惜。
“哈哈這有啥,反正都是河裏長的,有人撿一些回家改善一下生活條件也挺好的,咱們快撿吧,你不是說還要去看他們打土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