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喂小毛驢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像牛馬驢這種體型較大的牲畜,食量都是非常大的,隻要食槽裏有食物,它們能嚼上一天不帶停的。
真是難為周明遠了。
周老太太擇著手裏的菜笑了笑沒有解釋,“累了就別喂了,坐下來歇一會兒,幫奶奶擇一下菜。”
周明遠玩累了也沒有再往外跑,乖乖的拉來一個凳子幫著奶奶擇菜。
晚上的飯菜準備的很豐盛,一道涼拌黃花菜,一道絲瓜炒雞蛋,一道木耳炒水芹,還有一道油炸野蔥酥餅並一道鹹湯。
一蟹兩吃,除了清蒸外,周明書又做了蒜香螃蟹,蒜香味兒十足,大家都吃的非常過癮。
周老大嗦螃蟹嗦到最後,舌頭上還起了一個水泡,被周老太太舉著鞋底罵了一頓。
本來想小酌兩杯的,但看周老太太的樣子,周老大隻好放棄了。
而且這水泡又不是他願意長的,是嗦這螃蟹殼嗦的嘛。
這螃蟹的小味兒太到位了,香的很。
最後,連盆裏的蒜片都被吃的一幹二淨。
飯後時間,是周明書的教學時間,大家抱著小黑板乖乖的跟著她識字認字。
其他大人則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
晚上入夜前,周老大三兄弟終於把大家的遮雨板全部給安裝好了。
有了這遮雨板,不僅可以雨天遮雨,晴天也可以遮陽,湧進屋子裏的空氣也會更加的清爽。
不過經此一事,家裏的竹子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隔天一大早,周家三兄弟扛上斧子便進了山。
家裏的草棚還需要加固一下,他們打算用竹子挨著土牆再栽一道籬笆牆。
雙牆齊下,就算小偷來鑿牆,也得廢上一些力氣,因為竹子這玩意兒可不好弄斷。
周明書早上起來,先是收拾了屋子裏的花花草草,然後拿了一些綠豆泡上,打算多做一些綠豆涼粉出來給大家解膩解暑。
除了這些事情,也沒什麽需要她忙的。
她將院子裏的石臼搬到自己屋裏,拿了石錘慢慢的臼著田螺殼兒。
這些零碎的東西可以提前準備好,她打算收完麥子後,發力做肥皂。
而門口則傳來了周明棋罵罵咧咧的聲音,“三丫,你看我今天撿的螺,個頭小了好大一截,大的好少好少。”
周明書知道她在想什麽,於是出聲寬慰,“二姐,你這大早上的生什麽氣,這麽大的螺剛剛好,螺肉是最嫩最好吃的,那些大的螺肉都老了。”
周明棋的視線移到了她的臉上,“真的?”
“當然是真的了,不信咱們中午試一試,到時候多放點小蔥芹菜,再加上一個雞蛋,我保管螺肉嫩的很。”
“行,那我就去準備一下,到時候就這樣炒。”
牆角的辣椒已經開花了,一個一個的小白花藏在葉片之下,過不了幾天就要結辣椒了。
想一想都覺著刺激。
她已經好久沒有吃過辣了,嘴裏麵總覺著少了一些味兒,馬上就能彌補一下這個不足。
到了晌午頭兒,周明書拉著周明棋去村長家門口用磨盤,這次需要磨的綠豆多了一些,兩個人磨了好一會兒才磨完。
回到家就忙著過濾搓洗漿粉,把兩人累的不行。
而良林村一年一度的麥收慢慢拉開了帷幕。
烈日驕陽似火,天氣再熱也得下地。
好多村民拿著鐮刀下地收割,見周老太太坐在門口慢悠悠的擇菜就催著她趕緊的,她家的麥地還是挺多的。
周老太太心中自有盤算,這大熱的天秸稈曬的都焦了,稍微一使勁麥穗就會被折斷掉落,到時候還得再撿,麻煩。
她情願明日早上早起一會兒。
昨日買來的小毛驢,今日就開始幹活。
砍了一上午的竹子,給它套上板車後,來回拉了兩趟就運完了,與人力相比那是方便多了。
“娘,我見好多人家都已經下地開始割麥子了,咱們什麽時候開始。”周老二問。
“明天,咱們種的比他們晚兩天,明天開始割正好,麥穗也不會折斷很多。”
“行,那我們去搭幾個底座,萬一下雨就不好了。”
麥收忙,麥收前的準備工作也忙。
周老二和周老三一連搭了四個底座才堪堪停手。
這些底座可以把麥堆捧起來,後麵也可以用來捧秸稈堆,秸稈可以喂牲畜也可以燒鍋引火,到了冬日,還可以鋪在床褥之下用於取暖,總之是有用的。
家裏的人個個都是熱的滿頭大汗,吃了午飯後就回屋休息涼快。
周老太太沒有閑著,把家裏菜地裏的韭菜全部割了一遍,擇完後切碎,打算烙一些韭菜餅子。
明天就要忙著收麥,哪還有時間去忙著做飯呐。
多準備一些菜餅,吃飯的時候也方便。
同樣忙碌的還有周明書,她在房裏做綠豆粉漿糊糊,怎麽著也得晚上吃上一頓。
等全部弄好,等著定型後,她才稍稍休息了一會兒。
半下午,太陽剛弱了一些。
劉氏和朱氏背上背簍出去了,她們今天下午要多去割一些草回來。
家裏的牲畜都要吃草,特別是小毛驢,不吃飽怎麽有力氣幹活兒。
周明書把已經臼好的螺殼粉收起來包好,戴上草帽牽著小毛驢也出門了。
她們良林村本就是山村,滿山遍地都是草,平日的草就讓它自己尋著吃,不必麻煩自己給它挖回家。
這麽熱的天,這不是忙著給自己找活兒幹嗎。
她找了一個樹樁,坐在下麵悠閑的看著小毛驢啃食青草。
這小毛驢還算乖的,也不亂叫也不亂跑。
山腳下時不時吹來一陣風,還算是涼快,她都想在這樹林裏係一個吊床了。
她在係統裏買了兩個蘋果,驢一個她一個,一口一個嘎嘣脆,吃著很是悠閑。
忙活了一天,俯瞰整個良林村,金黃色的麥田出現了一個一個的缺口。
地裏的村民化作一個一個的小點點在麥田中來回移動,慢慢的往家運送麥子。
等這麽多的麥子全部收割回家,恐怕得三四天的時間。
吃累了的小毛驢臥在樹影下休息,周圍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它都會支棱著耳朵睜開眼睛瞧一瞧,對周圍的一切都十分的敏感。
見到家裏廚房開始冒煙,周明書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然後牽著小毛驢回家。
路過河道,小毛驢卻怎麽都不願意再往前走了。
真是難為周明遠了。
周老太太擇著手裏的菜笑了笑沒有解釋,“累了就別喂了,坐下來歇一會兒,幫奶奶擇一下菜。”
周明遠玩累了也沒有再往外跑,乖乖的拉來一個凳子幫著奶奶擇菜。
晚上的飯菜準備的很豐盛,一道涼拌黃花菜,一道絲瓜炒雞蛋,一道木耳炒水芹,還有一道油炸野蔥酥餅並一道鹹湯。
一蟹兩吃,除了清蒸外,周明書又做了蒜香螃蟹,蒜香味兒十足,大家都吃的非常過癮。
周老大嗦螃蟹嗦到最後,舌頭上還起了一個水泡,被周老太太舉著鞋底罵了一頓。
本來想小酌兩杯的,但看周老太太的樣子,周老大隻好放棄了。
而且這水泡又不是他願意長的,是嗦這螃蟹殼嗦的嘛。
這螃蟹的小味兒太到位了,香的很。
最後,連盆裏的蒜片都被吃的一幹二淨。
飯後時間,是周明書的教學時間,大家抱著小黑板乖乖的跟著她識字認字。
其他大人則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
晚上入夜前,周老大三兄弟終於把大家的遮雨板全部給安裝好了。
有了這遮雨板,不僅可以雨天遮雨,晴天也可以遮陽,湧進屋子裏的空氣也會更加的清爽。
不過經此一事,家裏的竹子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隔天一大早,周家三兄弟扛上斧子便進了山。
家裏的草棚還需要加固一下,他們打算用竹子挨著土牆再栽一道籬笆牆。
雙牆齊下,就算小偷來鑿牆,也得廢上一些力氣,因為竹子這玩意兒可不好弄斷。
周明書早上起來,先是收拾了屋子裏的花花草草,然後拿了一些綠豆泡上,打算多做一些綠豆涼粉出來給大家解膩解暑。
除了這些事情,也沒什麽需要她忙的。
她將院子裏的石臼搬到自己屋裏,拿了石錘慢慢的臼著田螺殼兒。
這些零碎的東西可以提前準備好,她打算收完麥子後,發力做肥皂。
而門口則傳來了周明棋罵罵咧咧的聲音,“三丫,你看我今天撿的螺,個頭小了好大一截,大的好少好少。”
周明書知道她在想什麽,於是出聲寬慰,“二姐,你這大早上的生什麽氣,這麽大的螺剛剛好,螺肉是最嫩最好吃的,那些大的螺肉都老了。”
周明棋的視線移到了她的臉上,“真的?”
“當然是真的了,不信咱們中午試一試,到時候多放點小蔥芹菜,再加上一個雞蛋,我保管螺肉嫩的很。”
“行,那我就去準備一下,到時候就這樣炒。”
牆角的辣椒已經開花了,一個一個的小白花藏在葉片之下,過不了幾天就要結辣椒了。
想一想都覺著刺激。
她已經好久沒有吃過辣了,嘴裏麵總覺著少了一些味兒,馬上就能彌補一下這個不足。
到了晌午頭兒,周明書拉著周明棋去村長家門口用磨盤,這次需要磨的綠豆多了一些,兩個人磨了好一會兒才磨完。
回到家就忙著過濾搓洗漿粉,把兩人累的不行。
而良林村一年一度的麥收慢慢拉開了帷幕。
烈日驕陽似火,天氣再熱也得下地。
好多村民拿著鐮刀下地收割,見周老太太坐在門口慢悠悠的擇菜就催著她趕緊的,她家的麥地還是挺多的。
周老太太心中自有盤算,這大熱的天秸稈曬的都焦了,稍微一使勁麥穗就會被折斷掉落,到時候還得再撿,麻煩。
她情願明日早上早起一會兒。
昨日買來的小毛驢,今日就開始幹活。
砍了一上午的竹子,給它套上板車後,來回拉了兩趟就運完了,與人力相比那是方便多了。
“娘,我見好多人家都已經下地開始割麥子了,咱們什麽時候開始。”周老二問。
“明天,咱們種的比他們晚兩天,明天開始割正好,麥穗也不會折斷很多。”
“行,那我們去搭幾個底座,萬一下雨就不好了。”
麥收忙,麥收前的準備工作也忙。
周老二和周老三一連搭了四個底座才堪堪停手。
這些底座可以把麥堆捧起來,後麵也可以用來捧秸稈堆,秸稈可以喂牲畜也可以燒鍋引火,到了冬日,還可以鋪在床褥之下用於取暖,總之是有用的。
家裏的人個個都是熱的滿頭大汗,吃了午飯後就回屋休息涼快。
周老太太沒有閑著,把家裏菜地裏的韭菜全部割了一遍,擇完後切碎,打算烙一些韭菜餅子。
明天就要忙著收麥,哪還有時間去忙著做飯呐。
多準備一些菜餅,吃飯的時候也方便。
同樣忙碌的還有周明書,她在房裏做綠豆粉漿糊糊,怎麽著也得晚上吃上一頓。
等全部弄好,等著定型後,她才稍稍休息了一會兒。
半下午,太陽剛弱了一些。
劉氏和朱氏背上背簍出去了,她們今天下午要多去割一些草回來。
家裏的牲畜都要吃草,特別是小毛驢,不吃飽怎麽有力氣幹活兒。
周明書把已經臼好的螺殼粉收起來包好,戴上草帽牽著小毛驢也出門了。
她們良林村本就是山村,滿山遍地都是草,平日的草就讓它自己尋著吃,不必麻煩自己給它挖回家。
這麽熱的天,這不是忙著給自己找活兒幹嗎。
她找了一個樹樁,坐在下麵悠閑的看著小毛驢啃食青草。
這小毛驢還算乖的,也不亂叫也不亂跑。
山腳下時不時吹來一陣風,還算是涼快,她都想在這樹林裏係一個吊床了。
她在係統裏買了兩個蘋果,驢一個她一個,一口一個嘎嘣脆,吃著很是悠閑。
忙活了一天,俯瞰整個良林村,金黃色的麥田出現了一個一個的缺口。
地裏的村民化作一個一個的小點點在麥田中來回移動,慢慢的往家運送麥子。
等這麽多的麥子全部收割回家,恐怕得三四天的時間。
吃累了的小毛驢臥在樹影下休息,周圍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它都會支棱著耳朵睜開眼睛瞧一瞧,對周圍的一切都十分的敏感。
見到家裏廚房開始冒煙,周明書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然後牽著小毛驢回家。
路過河道,小毛驢卻怎麽都不願意再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