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去遠山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伯娘,你不是說等下種完之後要去賣涼粉嘛,那你可以提前準備一下調味料,調料準備的充足,後麵調出來的涼粉才會更好吃。”周明書這麽一說,劉氏停下了手裏的動作。
“哎呀,三丫說得對,咱們得提前準備,省得到時候急的火燒眉毛沒時間做這些,耽誤了生意,還自己氣自己。”
劉氏這樣一想,手裏的動作做的更帶勁了。
“三丫,你說咱們平時吃的這個味道可以嗎?還要再加點什麽嗎?”
“咱們平時吃的這個味道就已經夠好吃的了,如果再加一些辣椒香菜也許會更好,聽說糖也可以提鮮,加一點也行。”
如果能把這些湊齊,這萬能小料汁就算是涼拌鞋底也好吃呀。
“行,這些家裏都有,就是糖和香菜得去街上買,等做生意之前,我們會操辦齊的。”
劉氏滿意的笑了笑,這些東西她要盡快操辦齊,開攤子之前自家人一定要多試試。
洗好的野蔥一部分做了蔥油,剩下一些打算做成小炒菜。
時間過得很快。
三天後,一場大雨澆滅了良林村的燥熱。
等不了雨停,周明書便背上背簍前往山林中尋找菌子。
周明棋饞菌饞的不得了,很快便能滿足她了。
為了防止小毛驢淋雨生病,周明書很貼心的給它穿了一層油紙布雨衣,另外給它戴了一個防雨頭盔。
無論人還是驢,都整備的很齊整。
老周家的人趁著雨小,坐著驢車去了之前的那座遠山。
驢車自是載不了那麽多人,下著綿綿細雨,自然也有不想進山的人。
所以,車上除了周明書周明棋外,就還有周明誌,周老大夫妻和周老二。
這座山周明書還沒有去過。
但她對它一直都很期待。
她相信這座山裏的‘寶物’要比之前的那些山更豐厚。
他們到了地方後,便把小毛驢拴到一個避雨的地方,然後帶著背簍進了山。
因為下著雨,山裏的霧氣很大,雨點砸下來‘劈裏啪啦’的聲音聽起來很是悅耳。
周明書找了一根棍子拿在手裏,可以當做拐杖,也可以替她翻找樹葉下麵的菌子。
剛到山腳下,係統就滴滴答答得到響了起來。
她不由得注意起腳邊的植物,原來這些都是野菜呀。
要不是因為他們過來主要是來撿菌子的,她多少要挖上一些回去。
剛一進山,周明書便覺著這座山上的樹木都比較高大,地麵上的雜草偏多一些,其餘的便是一些不成氣候的荊棘小樹,走著也不算是很困難。
可能是之前天氣幹的原因,好菌子不多,一連找了好幾個,不是老了就是被蟲子蛀了,還有一些被捂得發黴了。
那些剛出土的小菌子骨朵兒也有,就是不好找。
這些小骨朵兒個頭小,大部分都藏在樹葉地下,不扒拉開輕易尋不到。
周老大他們都有些遺憾,感覺要白跑一趟了。
但周明書有係統在手,這些小阻礙根本算不上什麽阻礙。
隻要是她路過的地方,凡是有用的能吃的,全部都能被她給搜羅到。
沒爬多遠,她的背簍底就被鋪滿了。
周明棋看著自己背簍裏的那兩三個菌子,像是皮球卸了勁一般。
這……難道是自己學認字之後,眼神變得不太好了?!
“二姐,你用棍子扒拉扒拉,好多小菌子都藏在樹葉下麵,或者被草給擋住了。”
周明書這麽一說,其餘幾人也都折根了棍子,開始‘地毯’氏搜索。
不過這主意相當好,他們一個個的都收獲了一些菌子。
周明書發現了幾個黃澄澄的黃羅傘,學名叫做黃蠟鵝膏,是一種可食用菌子,它們一個一個的剛剛破蛋,品質看著很好。
她用棍子插進土壤中,挨個敲了下來,放進背簍中。
山上的菌子有很多,但最多的還是一些牛肝菌和樅菌,樅菌又以黃色樅菌居多。
其他比較常見的就是青頭菌、米湯菌、還有一些雞油菌、虎掌菌、木耳等菌子。
他們跑到高處,遇到一些虎掌菌窩子,裏麵的菌子長的是一叢一叢的。
將那些品質好的一些割下來放進背簍中,很快就能將背簍填滿。
周老大他們將已經裝滿的背簍放下,拎著空背簍繼續往上走,想多采點不一樣的菌子。
越往山上走,她們發現菌子就越多越大,而且高大的樹木逐漸變少,取而代之是一些低矮灌木。
可能是因為海拔高雲霧多的原因,這裏的菌子不缺水。
再加上現在小雨淅淅瀝瀝的,地上的菌子便多了起來。
翠綠的苔蘚上除了一些碎雜草之外,就是那些已經露出腦袋的菌子。
剛上來的周明書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
這長的也太整齊了!
一朵一朵的雞皮菌挨著長在一起,逐漸長成了蘑菇小森林。
雞皮菌個頭小,但周明書很喜歡它的味道,所以她並不打算放過它們,一朵一朵的采下來放入背簍中。
這麽一片,怎麽著也有幾百朵,多少也能炒一盆菜了。
之前聽說雞皮菌燉雞蛋十分美味,這次回到家她也做來試一試。
高山上的菌子長的都比較顯眼,就算不依托係統,周明書也能收獲很多。
但也因為菌子撿的太多,她湊巧喂了係統一些攢攢積分。
留下來的那些都是一些精品骨朵,個個都是很敦實,摸在手心裏就很讓人心情愉悅。
這些無論是做成菌子醬,還是回家炒菜,味道都是頂頂好的。
但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都認為紅菇和見手青都是有毒的菌子,周明書目前也懶得費勁。
隻要是碰到,她都撿了直接兌換給係統。
一直到最後,大家的背簍就塞不下了,她們才打算回家。
不過爬都爬那麽高了,多少也得轉轉,看看這高山上的風景。
這一會兒雨水已經停了。
他們摘了身上的蓑衣兜帽,去掉一身的濕熱後,在草甸子上散散步。
周明棋和周明書站在一起,兩人的褲腿都已經濕透了,上麵還有不知道什麽時候爬上去的蝸牛。
“二姐,你看前麵那是不是天蒜呀?”
她們這是又發現一片天蒜,這範圍……比他們家的十畝地還要大。
“哎呀,三丫說得對,咱們得提前準備,省得到時候急的火燒眉毛沒時間做這些,耽誤了生意,還自己氣自己。”
劉氏這樣一想,手裏的動作做的更帶勁了。
“三丫,你說咱們平時吃的這個味道可以嗎?還要再加點什麽嗎?”
“咱們平時吃的這個味道就已經夠好吃的了,如果再加一些辣椒香菜也許會更好,聽說糖也可以提鮮,加一點也行。”
如果能把這些湊齊,這萬能小料汁就算是涼拌鞋底也好吃呀。
“行,這些家裏都有,就是糖和香菜得去街上買,等做生意之前,我們會操辦齊的。”
劉氏滿意的笑了笑,這些東西她要盡快操辦齊,開攤子之前自家人一定要多試試。
洗好的野蔥一部分做了蔥油,剩下一些打算做成小炒菜。
時間過得很快。
三天後,一場大雨澆滅了良林村的燥熱。
等不了雨停,周明書便背上背簍前往山林中尋找菌子。
周明棋饞菌饞的不得了,很快便能滿足她了。
為了防止小毛驢淋雨生病,周明書很貼心的給它穿了一層油紙布雨衣,另外給它戴了一個防雨頭盔。
無論人還是驢,都整備的很齊整。
老周家的人趁著雨小,坐著驢車去了之前的那座遠山。
驢車自是載不了那麽多人,下著綿綿細雨,自然也有不想進山的人。
所以,車上除了周明書周明棋外,就還有周明誌,周老大夫妻和周老二。
這座山周明書還沒有去過。
但她對它一直都很期待。
她相信這座山裏的‘寶物’要比之前的那些山更豐厚。
他們到了地方後,便把小毛驢拴到一個避雨的地方,然後帶著背簍進了山。
因為下著雨,山裏的霧氣很大,雨點砸下來‘劈裏啪啦’的聲音聽起來很是悅耳。
周明書找了一根棍子拿在手裏,可以當做拐杖,也可以替她翻找樹葉下麵的菌子。
剛到山腳下,係統就滴滴答答得到響了起來。
她不由得注意起腳邊的植物,原來這些都是野菜呀。
要不是因為他們過來主要是來撿菌子的,她多少要挖上一些回去。
剛一進山,周明書便覺著這座山上的樹木都比較高大,地麵上的雜草偏多一些,其餘的便是一些不成氣候的荊棘小樹,走著也不算是很困難。
可能是之前天氣幹的原因,好菌子不多,一連找了好幾個,不是老了就是被蟲子蛀了,還有一些被捂得發黴了。
那些剛出土的小菌子骨朵兒也有,就是不好找。
這些小骨朵兒個頭小,大部分都藏在樹葉地下,不扒拉開輕易尋不到。
周老大他們都有些遺憾,感覺要白跑一趟了。
但周明書有係統在手,這些小阻礙根本算不上什麽阻礙。
隻要是她路過的地方,凡是有用的能吃的,全部都能被她給搜羅到。
沒爬多遠,她的背簍底就被鋪滿了。
周明棋看著自己背簍裏的那兩三個菌子,像是皮球卸了勁一般。
這……難道是自己學認字之後,眼神變得不太好了?!
“二姐,你用棍子扒拉扒拉,好多小菌子都藏在樹葉下麵,或者被草給擋住了。”
周明書這麽一說,其餘幾人也都折根了棍子,開始‘地毯’氏搜索。
不過這主意相當好,他們一個個的都收獲了一些菌子。
周明書發現了幾個黃澄澄的黃羅傘,學名叫做黃蠟鵝膏,是一種可食用菌子,它們一個一個的剛剛破蛋,品質看著很好。
她用棍子插進土壤中,挨個敲了下來,放進背簍中。
山上的菌子有很多,但最多的還是一些牛肝菌和樅菌,樅菌又以黃色樅菌居多。
其他比較常見的就是青頭菌、米湯菌、還有一些雞油菌、虎掌菌、木耳等菌子。
他們跑到高處,遇到一些虎掌菌窩子,裏麵的菌子長的是一叢一叢的。
將那些品質好的一些割下來放進背簍中,很快就能將背簍填滿。
周老大他們將已經裝滿的背簍放下,拎著空背簍繼續往上走,想多采點不一樣的菌子。
越往山上走,她們發現菌子就越多越大,而且高大的樹木逐漸變少,取而代之是一些低矮灌木。
可能是因為海拔高雲霧多的原因,這裏的菌子不缺水。
再加上現在小雨淅淅瀝瀝的,地上的菌子便多了起來。
翠綠的苔蘚上除了一些碎雜草之外,就是那些已經露出腦袋的菌子。
剛上來的周明書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
這長的也太整齊了!
一朵一朵的雞皮菌挨著長在一起,逐漸長成了蘑菇小森林。
雞皮菌個頭小,但周明書很喜歡它的味道,所以她並不打算放過它們,一朵一朵的采下來放入背簍中。
這麽一片,怎麽著也有幾百朵,多少也能炒一盆菜了。
之前聽說雞皮菌燉雞蛋十分美味,這次回到家她也做來試一試。
高山上的菌子長的都比較顯眼,就算不依托係統,周明書也能收獲很多。
但也因為菌子撿的太多,她湊巧喂了係統一些攢攢積分。
留下來的那些都是一些精品骨朵,個個都是很敦實,摸在手心裏就很讓人心情愉悅。
這些無論是做成菌子醬,還是回家炒菜,味道都是頂頂好的。
但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都認為紅菇和見手青都是有毒的菌子,周明書目前也懶得費勁。
隻要是碰到,她都撿了直接兌換給係統。
一直到最後,大家的背簍就塞不下了,她們才打算回家。
不過爬都爬那麽高了,多少也得轉轉,看看這高山上的風景。
這一會兒雨水已經停了。
他們摘了身上的蓑衣兜帽,去掉一身的濕熱後,在草甸子上散散步。
周明棋和周明書站在一起,兩人的褲腿都已經濕透了,上麵還有不知道什麽時候爬上去的蝸牛。
“二姐,你看前麵那是不是天蒜呀?”
她們這是又發現一片天蒜,這範圍……比他們家的十畝地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