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為師者,難!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再好的菌子哪能頓頓吃,都吃膩了。”
“也是,要麽曬一部分,要麽就做成菌子醬,反正都不會壞,咱家人多,之前做的那幾壇要是認真吃起來,也吃不了幾頓呢。”
“那行,你們看著辦就行,我擎等著吃嘿嘿。”
周老太太逐漸下放手裏的掌家權,這些小事兒就讓孩子們看著辦,她正好也不用操心了。
周明書將那些雞皮菌挑揀了出來,打算晚上做個雞皮菌雞蛋羹。
整個天空像是籠了一層紗,陽光透不進來,風也吹不過去。
雨下的更小了,和霧差不多。
她們顧不得打傘,也顧不得穿上蓑衣。
就這樣在院子裏清洗菌子。
這些菌子捂著也是會壞,不如清洗出來晾著,這天氣說晴就晴,就算天氣不轉晴,家裏有烤爐也不怕。
晚上的菜色是菌子幾吃,一桌全菌宴。
自從家裏飯桌上上了辣椒,如今炒菜時多少都會放上一段。
味道辛辣霸道,又鹹又辣,非常下飯,大家吃饃饃的數量明顯提高。
可惜家裏沒有肉,要不然味道會再上一個檔次。
炒菜裏麵加入了野蔥、蒜片、還有紅蔥頭和辣椒,用豬油爆香後加入切成厚度均勻的菌子薄片,不斷翻炒後再加入其他的調味料,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炒菌就出鍋了。
真的饞人的緊。
周明書已經吃過一盤的見手青,如今再吃,肚子裏倒是沒有那麽多的空隙了。
隻有多吃菜少吃饃,才能多享受更多的美味。
大家吃過晚飯後便聚在一起聊天,如今外麵下著細雨,就算地裏有活兒也不能幹。
劉氏幾人將清洗好的菌子鋪在柴房裏控水晾幹,地上桌子上全擺滿了菌子。
還好這兩天下雨,溫度不是很高,要不然可能會壞一部分。
品質比較好的菌子她們就安排在窗戶底下,這是她們能給它們的最高級別待遇。
周明書則是帶領一眾兄弟姐妹們進屋學習。
這大好的天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她們把桌子搬到了門口,這邊的光線會好一些。
因為下雨,天色有些暗,她們的晚飯吃的也早,所以今天便有很多的時間來學習。
五以內的加減法已經全部掌握,她把難度再次升級,提高到十以內的加減法。
十以內的算數題就多了起來,想要他們全部掌握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而周明琴在算數上麵的表現有些遲鈍,周明書隻得多費一些力氣幫她。
她從廚房裏拿了一把綠豆出來,讓她們數綠豆,其實也是可以數手指的。
“其實十以內的算數題並不難,你們算的比較慢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對數字的前後順序把握的還不夠熟練,直到我們把這些數字順序完全印在腦海裏,這些題目的答案才能脫口而出。”
“而讓它們熟練的方法,就是要通過不斷地做題來鞏固我們的記憶。”
“當然了,這些數字之間都是有關係的,在減法當中,存在於減數、被減數、差,在加法當中,存在於加數、被加數、和,舉個例子。”
“10-6=4,4+6=10,其中10為減數,6為被減數,4為差,那麽反過來呢……”
周明書不斷的講授著算數知識,但也體會到了當老師的不容易。
自己懂是一回事兒,講出來是一回事兒,但學生能不能聽得懂還是一回事兒。
學漢字的時候還覺著容易,但自從把數學搬上來後,她和大家都覺著有些吃力。
不管多難,咱們都得學!
講完了‘官話’,周明書又用自己的大俗話把學習過的知識梳理一遍,這樣大家能接受的程度便能深一些。
知識學完之後,大家便抱著小黑板回去了。
周明書梳洗了一下便回到床上趴著休息,枕頭墊在肚子上,悄咪咪的看書。
她現在正在看的是小學一年級的書。
跟著書本的節奏,慢慢教著家裏兄弟姐妹們,這樣學起來有章法。
等以後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她也可以有節奏的幫她們複習複習。
等光線完全暗淡下去,她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開始睡覺。
但心裏也在想著白天發生的事情。
遠山上不止有鐵礦石,還有不少的野菜草藥,橡果也有不少。
看著這一季的就快要成熟了,這些橡果可以撿一些回來,可以做涼粉也可以做粉絲,也是個好東西。
如今家裏有了驢車,這點距離也算不了什麽。
能做涼粉或者果凍的東西有很多,像豌豆、橡果、桑葉、豆腐柴、涼粉籽……不止綠豆可以。
如果後麵有需要的話,她再向家裏獻計獻策吧。
周明書想著事情,逐漸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起來時,空氣中還彌漫著濕意,想必是雨停了沒有多久。
“奶奶,今天咱們要下種嗎?”
見周老太太在淘洗菜葉,周明書接了過來幫她。
“不用,地裏的土還黏著,沾鋤頭,等太陽曬一曬再去。”
周老太太往灶膛添了一把火,笑眯眯的說。
這場雨下過之後,她們要抓緊時間把種子種下去,後麵還會有雨的。
良林村的雨季就要到來了。
“嗯嗯,那今天又要閑一天了嘿嘿。”
“是的,你們就好好玩玩吧,這陣子累著你們了。”
“累也沒有多累,就是一直沒閑著,不過我們這幫兒小孩也沒有什麽事情要做。”
院子裏逐漸活絡了起來,老周家的人一個一個像睡醒的鳥兒般在舒展翅膀。
早上吃過飯之後,各自處理著自己的事情。
周明書和周老太太在菜地裏又摘了許多的長豆角以及茄子。
再不摘就要老了。
“奶奶,咱們中午還要煮豆角曬起來嗎?”周明書問,之前已經做過一波了。
“嗯嗯,再做這一次,後麵就不會結那麽多了。”
兩人將豆角抱過來,滿滿當當的一共有兩大盆。
和上次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劉氏她們已經將菌子抬了出來,一邊切一邊晾曬。
周老大和周老三已經不見了蹤影,隻有周明書她爹坐在一旁幫忙。
和家裏人說著話聊著天,氛圍還算熱鬧。
周明書將豆角泡上之後,也過來幫忙。
有一些菌子是不需要切的,比如那些小骨朵。
直接擺起來晾上就行,而那些個頭比較大的牛肝菌和虎掌菌就不行了。
必須切成薄片。
這樣才能早日曬幹。
“也是,要麽曬一部分,要麽就做成菌子醬,反正都不會壞,咱家人多,之前做的那幾壇要是認真吃起來,也吃不了幾頓呢。”
“那行,你們看著辦就行,我擎等著吃嘿嘿。”
周老太太逐漸下放手裏的掌家權,這些小事兒就讓孩子們看著辦,她正好也不用操心了。
周明書將那些雞皮菌挑揀了出來,打算晚上做個雞皮菌雞蛋羹。
整個天空像是籠了一層紗,陽光透不進來,風也吹不過去。
雨下的更小了,和霧差不多。
她們顧不得打傘,也顧不得穿上蓑衣。
就這樣在院子裏清洗菌子。
這些菌子捂著也是會壞,不如清洗出來晾著,這天氣說晴就晴,就算天氣不轉晴,家裏有烤爐也不怕。
晚上的菜色是菌子幾吃,一桌全菌宴。
自從家裏飯桌上上了辣椒,如今炒菜時多少都會放上一段。
味道辛辣霸道,又鹹又辣,非常下飯,大家吃饃饃的數量明顯提高。
可惜家裏沒有肉,要不然味道會再上一個檔次。
炒菜裏麵加入了野蔥、蒜片、還有紅蔥頭和辣椒,用豬油爆香後加入切成厚度均勻的菌子薄片,不斷翻炒後再加入其他的調味料,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炒菌就出鍋了。
真的饞人的緊。
周明書已經吃過一盤的見手青,如今再吃,肚子裏倒是沒有那麽多的空隙了。
隻有多吃菜少吃饃,才能多享受更多的美味。
大家吃過晚飯後便聚在一起聊天,如今外麵下著細雨,就算地裏有活兒也不能幹。
劉氏幾人將清洗好的菌子鋪在柴房裏控水晾幹,地上桌子上全擺滿了菌子。
還好這兩天下雨,溫度不是很高,要不然可能會壞一部分。
品質比較好的菌子她們就安排在窗戶底下,這是她們能給它們的最高級別待遇。
周明書則是帶領一眾兄弟姐妹們進屋學習。
這大好的天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她們把桌子搬到了門口,這邊的光線會好一些。
因為下雨,天色有些暗,她們的晚飯吃的也早,所以今天便有很多的時間來學習。
五以內的加減法已經全部掌握,她把難度再次升級,提高到十以內的加減法。
十以內的算數題就多了起來,想要他們全部掌握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而周明琴在算數上麵的表現有些遲鈍,周明書隻得多費一些力氣幫她。
她從廚房裏拿了一把綠豆出來,讓她們數綠豆,其實也是可以數手指的。
“其實十以內的算數題並不難,你們算的比較慢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對數字的前後順序把握的還不夠熟練,直到我們把這些數字順序完全印在腦海裏,這些題目的答案才能脫口而出。”
“而讓它們熟練的方法,就是要通過不斷地做題來鞏固我們的記憶。”
“當然了,這些數字之間都是有關係的,在減法當中,存在於減數、被減數、差,在加法當中,存在於加數、被加數、和,舉個例子。”
“10-6=4,4+6=10,其中10為減數,6為被減數,4為差,那麽反過來呢……”
周明書不斷的講授著算數知識,但也體會到了當老師的不容易。
自己懂是一回事兒,講出來是一回事兒,但學生能不能聽得懂還是一回事兒。
學漢字的時候還覺著容易,但自從把數學搬上來後,她和大家都覺著有些吃力。
不管多難,咱們都得學!
講完了‘官話’,周明書又用自己的大俗話把學習過的知識梳理一遍,這樣大家能接受的程度便能深一些。
知識學完之後,大家便抱著小黑板回去了。
周明書梳洗了一下便回到床上趴著休息,枕頭墊在肚子上,悄咪咪的看書。
她現在正在看的是小學一年級的書。
跟著書本的節奏,慢慢教著家裏兄弟姐妹們,這樣學起來有章法。
等以後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她也可以有節奏的幫她們複習複習。
等光線完全暗淡下去,她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開始睡覺。
但心裏也在想著白天發生的事情。
遠山上不止有鐵礦石,還有不少的野菜草藥,橡果也有不少。
看著這一季的就快要成熟了,這些橡果可以撿一些回來,可以做涼粉也可以做粉絲,也是個好東西。
如今家裏有了驢車,這點距離也算不了什麽。
能做涼粉或者果凍的東西有很多,像豌豆、橡果、桑葉、豆腐柴、涼粉籽……不止綠豆可以。
如果後麵有需要的話,她再向家裏獻計獻策吧。
周明書想著事情,逐漸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起來時,空氣中還彌漫著濕意,想必是雨停了沒有多久。
“奶奶,今天咱們要下種嗎?”
見周老太太在淘洗菜葉,周明書接了過來幫她。
“不用,地裏的土還黏著,沾鋤頭,等太陽曬一曬再去。”
周老太太往灶膛添了一把火,笑眯眯的說。
這場雨下過之後,她們要抓緊時間把種子種下去,後麵還會有雨的。
良林村的雨季就要到來了。
“嗯嗯,那今天又要閑一天了嘿嘿。”
“是的,你們就好好玩玩吧,這陣子累著你們了。”
“累也沒有多累,就是一直沒閑著,不過我們這幫兒小孩也沒有什麽事情要做。”
院子裏逐漸活絡了起來,老周家的人一個一個像睡醒的鳥兒般在舒展翅膀。
早上吃過飯之後,各自處理著自己的事情。
周明書和周老太太在菜地裏又摘了許多的長豆角以及茄子。
再不摘就要老了。
“奶奶,咱們中午還要煮豆角曬起來嗎?”周明書問,之前已經做過一波了。
“嗯嗯,再做這一次,後麵就不會結那麽多了。”
兩人將豆角抱過來,滿滿當當的一共有兩大盆。
和上次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劉氏她們已經將菌子抬了出來,一邊切一邊晾曬。
周老大和周老三已經不見了蹤影,隻有周明書她爹坐在一旁幫忙。
和家裏人說著話聊著天,氛圍還算熱鬧。
周明書將豆角泡上之後,也過來幫忙。
有一些菌子是不需要切的,比如那些小骨朵。
直接擺起來晾上就行,而那些個頭比較大的牛肝菌和虎掌菌就不行了。
必須切成薄片。
這樣才能早日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