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十字架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桌麵上的辣椒種子已經冒出了新芽,不過成活率並沒有很高。
植株的莖很細很脆弱,她隻半天沒有滴水,就已經萎靡了。
周明書連忙盛了水過來給它們澆了澆,希望它們可以緩過來。
如果實在不行,她就從係統裏拿種子。
外麵那麽大一塊地,她要好好想一想要種點什麽菜,這次去縣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如今還是夏天,一些應季的菜應該還是可以種的。
鎮上菜市場裏賣的蔬菜也挺單調的,大部分都是從山上采的野菜,要麽就是自家田間種的黃瓜豆角,新鮮的菜很少。
周明書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在上麵寫寫畫畫,很快就敲定要種的蔬菜和花。
這次能去縣裏,還不知道下次是什麽時候呢,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得把後麵的事情做好打算。
之前做圓台的紙還剩下很多,周明書將它們拿出來,然後把從係統裏麵購買的種子都倒進去,然後折起來,裝作它們來自於縣裏的某個種子鋪。
最後再標記好這都是什麽種子,等過幾天,它們就可以出現在隔壁的菜地裏了。
忙完這些事情,周明書便抱著被子呼呼大睡了。
等她醒過來時,太陽已經西斜了很多。
“三丫,你醒了,快過來幫我們濾豆渣。”
周明琴和周明棋正在扯著濾布,周明誌抱著水桶在慢慢的倒。
這看上去很累人呀!
“你們先別弄了,我幫你們做個工具,大哥你過來幫我。”
周明誌把水桶放下,深呼了一口氣。
“好。”
以後需要做的涼粉會越來越多,要是全部用人力過濾的話,那豈不是要累死,而且還耽誤時間。
“我們需要繩子和一個十字支架,那些做豆腐的人家都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過濾豆渣的。”
周明書從門後挑了兩根合適的木棍,讓周明誌截短一些,然後她去柴房裏找繩子。
周老太太正在打掃堂屋,之前喂養的小兔子終於長大了一些,她打算將它放進兔欄裏,慢慢給它加一些草料。
“奶奶,這小兔子長了毛後真可愛。”
周明書看了一眼繼續埋頭找東西,很快她就找到了麻繩
“那是,這小崽子就是小時候可愛,長大了就不一樣嘍。”
將濾布係在木棍上,然後用麻繩捆幾圈固定好,在濾布下麵放上水桶,他們隻管往濾布裏倒豆漿就可以,還可以來回的晃動支架,讓濾渣中的豆漿過濾的更徹底。
“這樣可以騰出兩個人手去做別的事情,而且濾豆漿的人也不用那麽累了。”
“嗯嗯,是的,以後就用這支架過濾吧,掛在樹上一個人就能完成。”
“三丫,你真是太棒了,這主意都能想出來。”
“二姐,你把我想的太聰明了,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街上賣豆腐的都是這樣將豆漿過濾出來的。”
“哈哈原來如此,不過你能將這工具學來也很不錯,真是省了很多力氣,哦對了,咱們每天要做這麽多的綠豆涼粉,這過濾出來的綠豆渣滓也不舍得扔,除了喝綠豆湯,做綠豆餅之外還有別的吃食嗎?”
周明棋非常希望三丫可以出一些好主意,將這些綠豆渣滓做出一些美食來。
周明書想了想,她真想用這些綠豆渣兒做一些綠豆冰淇淋,但生活條件真的非常不允許。
“這個……讓我好好想一想吧,不過我覺著做成綠豆餅挺好的,你們不喜歡吃嗎?”
這些綠豆餅可以做成鬆軟的,也可以烙成酥脆的,想咋吃都行。
然後煮上一鍋綠豆湯,也不用廢柴將這些堅硬的小豆粒熬爛了,水熱就可以出鍋,這也不錯。
“當然好了,隻不過我覺著你比較有主意,所以想讓你發揮你的奇思妙想,為咱們的飯桌再增加一兩道美食。”
“哈哈哈好,我盡量我盡量。”
周老大幾人還在村長家門口忙活,一人轉累了就換下一人,幾十斤的綠豆也花費了一兩個小時。
而他們還得飽受村裏人的觀看,應付他們的詢問或者是不解。
家裏空間這麽大,直接買一套磨得了。
到時候拴上小毛驢,讓它磨濾豆漿,他們也不用那麽累了。
周明書將這件事兒告訴了周老太太,周老太太也覺著有道理。
另外周明書還要了一套小磨,用來攆這些香料的。
以後可以做辣椒粉,五香粉等等香料,而且別人要是想要研究香料配方也會十分困難。
真是想一想就覺著好玩。
一桶一桶的豆漿被拎回來,然後放在周明誌旁邊排隊過濾。
過濾出來的豆渣,被周明琴周明棋收拾好,留著烙餅子。
周老三換了一隻空桶,裝滿水後拎出了門,每次用完石磨都要衝洗幹淨,這樣就意味著今天的綠豆要磨完了。
院子裏因為過濾豆漿的緣故變得濕噠噠一片,她們走起路來都要跳著走。
看起來院子裏的布局也要改一改,最起碼要做個導流小渠。
隔天一大早,周明書便將自己的小包袱準備好了,包括自己的衣服,還有一些日常用品。
“奶奶,這是我用辣椒種子催的芽,這隻是一小部分,等我回來再繼續做,你記得每天給它們滴一些水,等再長大一些就可以栽到地裏麵去了。”
周明書將辣椒種子培養基放在了堂屋裏,仔細的說著一些培育事項。
“好的,我知道了,這是給你的錢,你好好拿著別被偷走了,路上吃的喝的別總讓人家陳大夫準備,要是住在縣城了也不能白蹭吃蹭喝,知道我的意思了嗎?”
周老太太扶住孫女的肩膀,仔細的交代著她。
周明書拿著手裏的錢袋,笑著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奶奶,你就放心吧。”
等大家準備好東西後,周明書爬上驢車才出發了。
她這一走,最起碼兩天不會回來,但該交代的事情她都交代了,沒有什麽遺漏。
“大伯,咱們訂做的‘蒜末神器’你記得取,還有瓷器鋪子的瓷瓶,時間上我估摸著也差不多了,你們記得留心。”
“好好好,我都記得,你去了縣城好好玩,可要跟緊了陳生,可別跑丟了……”
周老大的話還沒說完,就挨了劉氏一記重拳。
植株的莖很細很脆弱,她隻半天沒有滴水,就已經萎靡了。
周明書連忙盛了水過來給它們澆了澆,希望它們可以緩過來。
如果實在不行,她就從係統裏拿種子。
外麵那麽大一塊地,她要好好想一想要種點什麽菜,這次去縣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如今還是夏天,一些應季的菜應該還是可以種的。
鎮上菜市場裏賣的蔬菜也挺單調的,大部分都是從山上采的野菜,要麽就是自家田間種的黃瓜豆角,新鮮的菜很少。
周明書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在上麵寫寫畫畫,很快就敲定要種的蔬菜和花。
這次能去縣裏,還不知道下次是什麽時候呢,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得把後麵的事情做好打算。
之前做圓台的紙還剩下很多,周明書將它們拿出來,然後把從係統裏麵購買的種子都倒進去,然後折起來,裝作它們來自於縣裏的某個種子鋪。
最後再標記好這都是什麽種子,等過幾天,它們就可以出現在隔壁的菜地裏了。
忙完這些事情,周明書便抱著被子呼呼大睡了。
等她醒過來時,太陽已經西斜了很多。
“三丫,你醒了,快過來幫我們濾豆渣。”
周明琴和周明棋正在扯著濾布,周明誌抱著水桶在慢慢的倒。
這看上去很累人呀!
“你們先別弄了,我幫你們做個工具,大哥你過來幫我。”
周明誌把水桶放下,深呼了一口氣。
“好。”
以後需要做的涼粉會越來越多,要是全部用人力過濾的話,那豈不是要累死,而且還耽誤時間。
“我們需要繩子和一個十字支架,那些做豆腐的人家都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過濾豆渣的。”
周明書從門後挑了兩根合適的木棍,讓周明誌截短一些,然後她去柴房裏找繩子。
周老太太正在打掃堂屋,之前喂養的小兔子終於長大了一些,她打算將它放進兔欄裏,慢慢給它加一些草料。
“奶奶,這小兔子長了毛後真可愛。”
周明書看了一眼繼續埋頭找東西,很快她就找到了麻繩
“那是,這小崽子就是小時候可愛,長大了就不一樣嘍。”
將濾布係在木棍上,然後用麻繩捆幾圈固定好,在濾布下麵放上水桶,他們隻管往濾布裏倒豆漿就可以,還可以來回的晃動支架,讓濾渣中的豆漿過濾的更徹底。
“這樣可以騰出兩個人手去做別的事情,而且濾豆漿的人也不用那麽累了。”
“嗯嗯,是的,以後就用這支架過濾吧,掛在樹上一個人就能完成。”
“三丫,你真是太棒了,這主意都能想出來。”
“二姐,你把我想的太聰明了,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街上賣豆腐的都是這樣將豆漿過濾出來的。”
“哈哈原來如此,不過你能將這工具學來也很不錯,真是省了很多力氣,哦對了,咱們每天要做這麽多的綠豆涼粉,這過濾出來的綠豆渣滓也不舍得扔,除了喝綠豆湯,做綠豆餅之外還有別的吃食嗎?”
周明棋非常希望三丫可以出一些好主意,將這些綠豆渣滓做出一些美食來。
周明書想了想,她真想用這些綠豆渣兒做一些綠豆冰淇淋,但生活條件真的非常不允許。
“這個……讓我好好想一想吧,不過我覺著做成綠豆餅挺好的,你們不喜歡吃嗎?”
這些綠豆餅可以做成鬆軟的,也可以烙成酥脆的,想咋吃都行。
然後煮上一鍋綠豆湯,也不用廢柴將這些堅硬的小豆粒熬爛了,水熱就可以出鍋,這也不錯。
“當然好了,隻不過我覺著你比較有主意,所以想讓你發揮你的奇思妙想,為咱們的飯桌再增加一兩道美食。”
“哈哈哈好,我盡量我盡量。”
周老大幾人還在村長家門口忙活,一人轉累了就換下一人,幾十斤的綠豆也花費了一兩個小時。
而他們還得飽受村裏人的觀看,應付他們的詢問或者是不解。
家裏空間這麽大,直接買一套磨得了。
到時候拴上小毛驢,讓它磨濾豆漿,他們也不用那麽累了。
周明書將這件事兒告訴了周老太太,周老太太也覺著有道理。
另外周明書還要了一套小磨,用來攆這些香料的。
以後可以做辣椒粉,五香粉等等香料,而且別人要是想要研究香料配方也會十分困難。
真是想一想就覺著好玩。
一桶一桶的豆漿被拎回來,然後放在周明誌旁邊排隊過濾。
過濾出來的豆渣,被周明琴周明棋收拾好,留著烙餅子。
周老三換了一隻空桶,裝滿水後拎出了門,每次用完石磨都要衝洗幹淨,這樣就意味著今天的綠豆要磨完了。
院子裏因為過濾豆漿的緣故變得濕噠噠一片,她們走起路來都要跳著走。
看起來院子裏的布局也要改一改,最起碼要做個導流小渠。
隔天一大早,周明書便將自己的小包袱準備好了,包括自己的衣服,還有一些日常用品。
“奶奶,這是我用辣椒種子催的芽,這隻是一小部分,等我回來再繼續做,你記得每天給它們滴一些水,等再長大一些就可以栽到地裏麵去了。”
周明書將辣椒種子培養基放在了堂屋裏,仔細的說著一些培育事項。
“好的,我知道了,這是給你的錢,你好好拿著別被偷走了,路上吃的喝的別總讓人家陳大夫準備,要是住在縣城了也不能白蹭吃蹭喝,知道我的意思了嗎?”
周老太太扶住孫女的肩膀,仔細的交代著她。
周明書拿著手裏的錢袋,笑著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奶奶,你就放心吧。”
等大家準備好東西後,周明書爬上驢車才出發了。
她這一走,最起碼兩天不會回來,但該交代的事情她都交代了,沒有什麽遺漏。
“大伯,咱們訂做的‘蒜末神器’你記得取,還有瓷器鋪子的瓷瓶,時間上我估摸著也差不多了,你們記得留心。”
“好好好,我都記得,你去了縣城好好玩,可要跟緊了陳生,可別跑丟了……”
周老大的話還沒說完,就挨了劉氏一記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