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溜鄉賣貨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氏心裏有些不開心還有些無奈。
既不想旱著田裏的莊稼,也不想耽誤自家做生意。
但有失必有得吧!
“當家的,咱們這些東西可怎麽辦?”
這些東西要是壞了,那可是好幾兩銀子的成本。
“沒事兒,不要緊,不會壞的,現在天沒那麽熱了,等雨停了看看情況再說。”
周老大雖然這樣安慰,但他心裏卻沒有這麽灑脫,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
要是這雨下個兩三天不停,這些東西鐵定要壞到手裏了。
為了能讓大家都填一填肚子,劉氏燒了一鍋熱湯,熱了些饃饃,配上一些鹹菜鹵肉,大家湊合著飽腹。
大家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或聊天或縫補衣服。
周明書幾個姐妹則是在屋子裏釀製啤酒。
有了幫手,剩下的工序就快了,不過一個上午,這些啤酒就一一被封進了發酵罐。
後麵還要等上半個月的時間來進行發酵,所以這啤酒做起來也不容易。
做完這些之後,她們就在一起磨螺殼,磨累了就換一個人來,嘰嘰喳喳的聊著天,倒也不累。
老天爺也挺給力的,剛過上午,雨勢就小了下來。
慢慢的就停了。
這下了半天的雨,地裏的莊稼也喝飽了,地麵上的空氣也不那麽熱了。
“咱們去撿螺吧。”
暴雨過後,河岸上會爬滿田螺,現在去撿,不費吹灰之力。
“要不要把衣服先洗了?”
“別洗了,河裏的水正渾著呢,等下午再洗吧。”
幾個丫頭高高興興的跑出去撿螺,而周明誌和周明傑則是提了籃子上了山,看能不能撿一些新鮮的木耳。
雨後的山上,到處都有寶藏。
三姐妹拎著籃子,在河道岸邊撿螺。
這些螺吸附在草葉或石塊上,她們不用下水就能摸到。
不僅僅是她們幾個人在摸,村裏麵的孩子都在摸。
都是叔叔伯伯家的孩子,大家都是同齡人,碰了麵她們一起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撿了好些。
“這大半桶夠吃的了,咱們洗一洗就回家吧。”
周明琴拎著籃子,浸泡在水中,來回淘洗了幾遍這才拎起來回家。
河裏麵的水還渾著,將外麵的這些泥巴隨便洗了一下,回家後再仔細洗。
剛到家,就看到周老大在套驢車。
“阿爹,這都快要吃午飯了,你們這是要去幹啥?”
周明琴開口詢問。
“我和你阿娘打算在附近幾個村子轉一轉,看有沒有人家願意買咱們的涼粉,這些東西不及時賣掉是會壞的,馬上就到飯點了,正好出發。”
周老大耐心的和閨女解釋。
“原來是這樣啊,那大嬸還去嗎?”
周明琴口中的大嬸就是周明書的阿娘朱氏。
“你大嬸就不去了,在家做飯,我和你阿娘轉一圈就回來,能賣多少是多少,等下午要是不下雨我們就去鎮上看看運氣。”
劉氏拿了兩把雨傘放在了車上,一旁還有之前為小毛驢裁剪好的雨衣和油布。
“好吧,那你們早去早回,我們給你們留著飯。”
“傻閨女,這一車都是吃的還能餓著我們不成。”
等她們三個進門,周老大架著車便走了,一路跟隨的還有他叫賣的吆喝聲。
因為路上都是泥濘,所以驢車走得很慢。
村裏都知道老周家在做營生,但他還是第一次在村裏叫賣。
知道他老周家手藝好的人家都拿著碗過來買。
特別是村長的婆娘,直接拿了一個大盆出來。
“小蓮,你把涼粉和鹵肉直接給我拌在一起就成了,我也省得多洗一隻碗。”
“知道你家在做生意,早就想去捧場了,但你們出門太早,我去了兩趟都沒買上,真是饞死我家老頭子了。”
劉氏聽了後嗬嗬的笑,“嬸子,你什麽時候想吃給我娘說一聲,我們給你留著,要是想要吃鹵肉就更簡單了,前一天下午就能做好,涼粉是早上才能做好。”
劉氏將時間點說了,王嬸子這才點了點頭答應以後會來買。
還沒出自個的村兒,涼粉和鹵肉就連著賣出去了十幾份,這事態還是可以的。
兩夫妻眼中都是雀躍,這說明在村裏麵轉一轉還可行。
他們這邊離鎮上遠,大家平日裏沒什麽事兒也不常去鎮上,所以能吃到這等美味兒的人家並不多。
出了良林村,他們先去了李家溝,這算是比較近的一個村了。
很多人家都覺著這東西貴,很少有人家願意買,還有些看不慣他們的人在一旁說著酸話。
周老大不理他們,搞了一盆菜做免費試吃,要是嚐過後覺著味道好,大家很樂意捧這個場。
一個村能賣上十幾份,連著轉幾個村,車上的涼粉便賣完了一桶。
鹵肉也售出了很多。
夫妻兩個心裏麵的憂慮便不多了。
“當家的,我娘家就在前麵,你說咱們還去不去?”
劉氏有些擔憂,她娘家劉家莊是一個很大的村子,村裏的人家有一半都姓劉,而且大家夥兒的日子過得也都不錯。
要是往前幾輩的親戚算,還都是連著骨頭的血肉。
大家的關係也都好,要是去劉家莊叫賣一圈,定能賣出去不少。
但讓劉氏擔憂的是她那個不爭氣的弟弟。
唉,想起來就頭疼,和王癩子比雖然不是很過分,但在人格上有過之無不及。
“去,哪能不去,咱們做了這營生,有了這些好吃的哪能不孝敬一下嶽父嶽母,再說了,咱們也有好一陣子沒過來了,你肯定也想他們了。”
周老大駕著驢車沒有停,朝劉家莊走。
“行,那咱們先走西邊。”
劉氏的娘家住村裏東邊,賣了東西轉一圈,正好去娘家看一看。
“行。”
臨近劉家莊,周老大就亮起嗓子喊了起來。
出來了好一陣子,現在正是午飯的點兒,大家捧著碗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吃飯。
畢竟是劉氏的娘家,大家都認識。
見了麵先是打招呼問好,再是寒暄這吃食的事兒。
因為有免費的試吃,大家也沒怎麽客氣。
手裏正好有筷子,就試了試。
沒想到這東西竟然這麽好吃,裏麵的料汁倒進碗裏拌飯吃都覺著酸辣爽口,甚是開胃。
“小蓮,你們別走,就在這兒待一會兒,我這就回家拿幹淨的碗來。”
有些人就很識貨,這東西稀罕,買來一些給家裏人嚐嚐鮮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既不想旱著田裏的莊稼,也不想耽誤自家做生意。
但有失必有得吧!
“當家的,咱們這些東西可怎麽辦?”
這些東西要是壞了,那可是好幾兩銀子的成本。
“沒事兒,不要緊,不會壞的,現在天沒那麽熱了,等雨停了看看情況再說。”
周老大雖然這樣安慰,但他心裏卻沒有這麽灑脫,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
要是這雨下個兩三天不停,這些東西鐵定要壞到手裏了。
為了能讓大家都填一填肚子,劉氏燒了一鍋熱湯,熱了些饃饃,配上一些鹹菜鹵肉,大家湊合著飽腹。
大家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或聊天或縫補衣服。
周明書幾個姐妹則是在屋子裏釀製啤酒。
有了幫手,剩下的工序就快了,不過一個上午,這些啤酒就一一被封進了發酵罐。
後麵還要等上半個月的時間來進行發酵,所以這啤酒做起來也不容易。
做完這些之後,她們就在一起磨螺殼,磨累了就換一個人來,嘰嘰喳喳的聊著天,倒也不累。
老天爺也挺給力的,剛過上午,雨勢就小了下來。
慢慢的就停了。
這下了半天的雨,地裏的莊稼也喝飽了,地麵上的空氣也不那麽熱了。
“咱們去撿螺吧。”
暴雨過後,河岸上會爬滿田螺,現在去撿,不費吹灰之力。
“要不要把衣服先洗了?”
“別洗了,河裏的水正渾著呢,等下午再洗吧。”
幾個丫頭高高興興的跑出去撿螺,而周明誌和周明傑則是提了籃子上了山,看能不能撿一些新鮮的木耳。
雨後的山上,到處都有寶藏。
三姐妹拎著籃子,在河道岸邊撿螺。
這些螺吸附在草葉或石塊上,她們不用下水就能摸到。
不僅僅是她們幾個人在摸,村裏麵的孩子都在摸。
都是叔叔伯伯家的孩子,大家都是同齡人,碰了麵她們一起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撿了好些。
“這大半桶夠吃的了,咱們洗一洗就回家吧。”
周明琴拎著籃子,浸泡在水中,來回淘洗了幾遍這才拎起來回家。
河裏麵的水還渾著,將外麵的這些泥巴隨便洗了一下,回家後再仔細洗。
剛到家,就看到周老大在套驢車。
“阿爹,這都快要吃午飯了,你們這是要去幹啥?”
周明琴開口詢問。
“我和你阿娘打算在附近幾個村子轉一轉,看有沒有人家願意買咱們的涼粉,這些東西不及時賣掉是會壞的,馬上就到飯點了,正好出發。”
周老大耐心的和閨女解釋。
“原來是這樣啊,那大嬸還去嗎?”
周明琴口中的大嬸就是周明書的阿娘朱氏。
“你大嬸就不去了,在家做飯,我和你阿娘轉一圈就回來,能賣多少是多少,等下午要是不下雨我們就去鎮上看看運氣。”
劉氏拿了兩把雨傘放在了車上,一旁還有之前為小毛驢裁剪好的雨衣和油布。
“好吧,那你們早去早回,我們給你們留著飯。”
“傻閨女,這一車都是吃的還能餓著我們不成。”
等她們三個進門,周老大架著車便走了,一路跟隨的還有他叫賣的吆喝聲。
因為路上都是泥濘,所以驢車走得很慢。
村裏都知道老周家在做營生,但他還是第一次在村裏叫賣。
知道他老周家手藝好的人家都拿著碗過來買。
特別是村長的婆娘,直接拿了一個大盆出來。
“小蓮,你把涼粉和鹵肉直接給我拌在一起就成了,我也省得多洗一隻碗。”
“知道你家在做生意,早就想去捧場了,但你們出門太早,我去了兩趟都沒買上,真是饞死我家老頭子了。”
劉氏聽了後嗬嗬的笑,“嬸子,你什麽時候想吃給我娘說一聲,我們給你留著,要是想要吃鹵肉就更簡單了,前一天下午就能做好,涼粉是早上才能做好。”
劉氏將時間點說了,王嬸子這才點了點頭答應以後會來買。
還沒出自個的村兒,涼粉和鹵肉就連著賣出去了十幾份,這事態還是可以的。
兩夫妻眼中都是雀躍,這說明在村裏麵轉一轉還可行。
他們這邊離鎮上遠,大家平日裏沒什麽事兒也不常去鎮上,所以能吃到這等美味兒的人家並不多。
出了良林村,他們先去了李家溝,這算是比較近的一個村了。
很多人家都覺著這東西貴,很少有人家願意買,還有些看不慣他們的人在一旁說著酸話。
周老大不理他們,搞了一盆菜做免費試吃,要是嚐過後覺著味道好,大家很樂意捧這個場。
一個村能賣上十幾份,連著轉幾個村,車上的涼粉便賣完了一桶。
鹵肉也售出了很多。
夫妻兩個心裏麵的憂慮便不多了。
“當家的,我娘家就在前麵,你說咱們還去不去?”
劉氏有些擔憂,她娘家劉家莊是一個很大的村子,村裏的人家有一半都姓劉,而且大家夥兒的日子過得也都不錯。
要是往前幾輩的親戚算,還都是連著骨頭的血肉。
大家的關係也都好,要是去劉家莊叫賣一圈,定能賣出去不少。
但讓劉氏擔憂的是她那個不爭氣的弟弟。
唉,想起來就頭疼,和王癩子比雖然不是很過分,但在人格上有過之無不及。
“去,哪能不去,咱們做了這營生,有了這些好吃的哪能不孝敬一下嶽父嶽母,再說了,咱們也有好一陣子沒過來了,你肯定也想他們了。”
周老大駕著驢車沒有停,朝劉家莊走。
“行,那咱們先走西邊。”
劉氏的娘家住村裏東邊,賣了東西轉一圈,正好去娘家看一看。
“行。”
臨近劉家莊,周老大就亮起嗓子喊了起來。
出來了好一陣子,現在正是午飯的點兒,大家捧著碗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吃飯。
畢竟是劉氏的娘家,大家都認識。
見了麵先是打招呼問好,再是寒暄這吃食的事兒。
因為有免費的試吃,大家也沒怎麽客氣。
手裏正好有筷子,就試了試。
沒想到這東西竟然這麽好吃,裏麵的料汁倒進碗裏拌飯吃都覺著酸辣爽口,甚是開胃。
“小蓮,你們別走,就在這兒待一會兒,我這就回家拿幹淨的碗來。”
有些人就很識貨,這東西稀罕,買來一些給家裏人嚐嚐鮮是個很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