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搗鼓吃食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明書不知道苞穀地裏還能長大雞樅,找的格外認真,其實主要還是係統在起作用。
苞穀如今已經長了很高,地麵上幾乎不怎麽長雜草,所以尋找起來不是那麽吃力。
如周老太太所說,地裏幾乎沒什麽人,隻有零星幾個老人過來,和周老太太一樣,都是過來看看苞穀有沒有歪倒。
他們一排一排找過去,確實有收獲,但這雞樅菌不像其他菌子是說長就長的。
它得有白蟻窩,所以一直都比較稀少。
等他們和周老大幾人碰頭,一群人才找了七八朵雞樅菌。
而周老大他們也沒有那麽好的運氣,這次隻找了四五朵。
“沒關係,有的吃不錯了,把咱們地裏溜達一圈就去別處尋一尋,沒準還能再遇到一些。”
周老太太甩了甩鞋底上的泥巴,這地裏的土是真粘腳。
自家的苞穀地該看的都看了,歪倒的苞穀也都扶了起來。
見他二叔家地裏沒人,周老太太帶著大兒媳去了那邊。
都是一家人,在他地裏可以找雞樅,要是遇到歪倒的苞穀還能扶一下。
周老太太沿著先前的記憶,連續找了好幾個窩子,多多少少又得了一些。
這一下午轉下來,也收獲了大半籃子的雞樅呢。
其中有幾朵開傘的,長得又大又好,看著就喜人。
“這麽好的雞樅,咱們一半煮湯一半炒肉。”
周老太太張羅著洗雞樅,準備晚飯的事宜就都交給了兒媳。
外麵又開始下細細密密的小雨了,空氣裏的水汽很重。
不知道雨勢會不會下大。
念著後院的小毛驢,周明書抱了不少的青草放進食槽,給其他牲畜也都添了一些。
要是這雨再下大了,也省得這些小家夥兒餓著。
等會兒洗完鍋,還會給它們做一些吃食。
因為下午學詩的時候學了一半就走了,他們回到屋子裏繼續學習。
轉了一圈回來,大家就隻記得了三個字,‘鵝,鵝,鵝’。
簡直笑死!
周明書隻好重新教了一遍,加深他們的記憶。
一直學到開飯,他們才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晚飯很豐盛,有葷有素還有香甜的雞樅菌。
大家擠在廚房裏熱熱鬧鬧的吃完了這一桌子的美味!
“奶奶,這雞樅菌還會再出的吧,咱們村裏還有那麽多苞穀地沒有找呢,等不下雨了再去找找。”
聽周明傑這麽說,飯桌上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小子,就是一個吃貨!
“可以,沒啥事兒你就去找找,要是能找得到,家裏就添個菜。”
周明傑點頭答應,到時候非得拉上三蛋不可。
這小家夥兒個子矮,在苞穀地裏來去自如。
因為下著雨,家裏沒人出去也沒人過來,院裏的這些家務一人幹一點兒就做完了。
收拾完這些大家就簡單擦洗了一下回屋睡覺。
天色雖然有些暗,但時間點兒卻很早。
周明書將油燈點著,坐在床頭看書。
真是難得的閑暇!
還真別說,下著雨天氣本就有些涼,沒想到入夜後,不蓋被子還有些冷呢。
拉過被子蓋上,周明書看書看到大半夜才睡。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早早醒來了。
家裏的大公雞交替著打鳴,想多睡一會兒都不成。
天氣雖然徹底放晴了,但昨夜又下了一整夜的雨,路上滿是泥濘。
河道裏的水也溢出了不少,想進去撈魚簍都不能夠。
昨日隻做了兩桶涼粉,周老大也不打算去鎮上了。
打算在附近的村子裏叫賣一圈,然後再去一趟屠宰場買點貨。
有了這一場雨,良林村的空氣變好了,青草和莊稼更翠綠了。
先前的那些擔憂也都煙消雲散了。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蚊子,一個塞一個的大。
叮咬起人來,那是又疼又癢,絲毫不手軟。
周老太太拿了鏟子在隔壁的菜地裏對辣椒番茄那些蔬菜是扶了又扶,還有那些蔥,都被雨水給打歪了。
因為露了太陽,周明書端了盆子洗衣裳,這攢了兩天的衣裳終於可以洗了。
這天氣一晴,她要做的事情就多了起來,這時間是真不夠用的。
約莫到了上午,周老大就套起了驢車,拉上劉氏和朱氏走了。
一共兩桶涼粉,不到兩個時辰就能賣完,快著呢。
周老大心裏都估摸好了,他直接朝屠宰場的方向走,這樣一來也不用繞遠路,涼粉一賣完,他們就去買肉。
家裏是不缺肉吃了,也不缺糧食。
周明書打算讓周老太太再去買些布料回來。
家裏該多做幾身好看的衣服,而且嬸子還有兩個月就要生了,給小家夥也多準備點東西。
將衣服晾曬好,周明書就拿了鏟子去了隔壁菜地裏幫周老太太扶苗。
另外把自己的小心思說了。
這事兒說到周老太太心尖上了,她也有這個意思。
地裏也沒什麽活兒,落了清閑就要給家裏的被子翻新了,正好扯幾張新被裏。
“好,等哪天有空,我去趟鎮上,多買些布來,家裏的那些破被裏破衣裳都不要了,以後咱們穿好的。”
家裏有多少錢,周老太太最清楚。
別說一人一套新衣裳了,就算是一人一間青瓦房,那也蓋得起來。
財不外露,容易遭賊,所以還是得低調。
菜地裏的事情料理完,家裏就沒什麽事兒了。
外麵也不能去,大家都在家裏閑著。
於是周明書拉著周明琴周明棋一起做麵包。
能烤的東西那多了去了。
凡是能想到的,其實都可以試試。
不止是她們三個,周明誌周明傑他們幾個也在一起研究吃食。
家裏什麽東西最多,那必然是菌子了。
他們把菌子清洗幹淨後,將菌杆掰掉,將菌帽排列在烤盤上,放進烤爐裏麵烤。
這主意甚好!烤出來的菌子汁十分鮮美。
周明書調了一些麵糊還做了一些餅幹。
沒事兒的時候可以解解饞,最起碼不會空著肚子。
今天一天淨搗鼓這些事兒了。
總之,大家一會兒吃點這個一會兒吃點那個,肚子裏一直是滿滿登登的,反正是沒餓著。
餅幹烤了一大堆,有甜的也有鹹的,做的還算是成功。
大家吃著都很滿意,算是比較驚豔的吃食了。
搬過來一個罐子,將冷卻好的餅幹放進去儲存,這樣就不會受潮軟化了。
這沒個塑料袋還真是不方便……
苞穀如今已經長了很高,地麵上幾乎不怎麽長雜草,所以尋找起來不是那麽吃力。
如周老太太所說,地裏幾乎沒什麽人,隻有零星幾個老人過來,和周老太太一樣,都是過來看看苞穀有沒有歪倒。
他們一排一排找過去,確實有收獲,但這雞樅菌不像其他菌子是說長就長的。
它得有白蟻窩,所以一直都比較稀少。
等他們和周老大幾人碰頭,一群人才找了七八朵雞樅菌。
而周老大他們也沒有那麽好的運氣,這次隻找了四五朵。
“沒關係,有的吃不錯了,把咱們地裏溜達一圈就去別處尋一尋,沒準還能再遇到一些。”
周老太太甩了甩鞋底上的泥巴,這地裏的土是真粘腳。
自家的苞穀地該看的都看了,歪倒的苞穀也都扶了起來。
見他二叔家地裏沒人,周老太太帶著大兒媳去了那邊。
都是一家人,在他地裏可以找雞樅,要是遇到歪倒的苞穀還能扶一下。
周老太太沿著先前的記憶,連續找了好幾個窩子,多多少少又得了一些。
這一下午轉下來,也收獲了大半籃子的雞樅呢。
其中有幾朵開傘的,長得又大又好,看著就喜人。
“這麽好的雞樅,咱們一半煮湯一半炒肉。”
周老太太張羅著洗雞樅,準備晚飯的事宜就都交給了兒媳。
外麵又開始下細細密密的小雨了,空氣裏的水汽很重。
不知道雨勢會不會下大。
念著後院的小毛驢,周明書抱了不少的青草放進食槽,給其他牲畜也都添了一些。
要是這雨再下大了,也省得這些小家夥兒餓著。
等會兒洗完鍋,還會給它們做一些吃食。
因為下午學詩的時候學了一半就走了,他們回到屋子裏繼續學習。
轉了一圈回來,大家就隻記得了三個字,‘鵝,鵝,鵝’。
簡直笑死!
周明書隻好重新教了一遍,加深他們的記憶。
一直學到開飯,他們才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晚飯很豐盛,有葷有素還有香甜的雞樅菌。
大家擠在廚房裏熱熱鬧鬧的吃完了這一桌子的美味!
“奶奶,這雞樅菌還會再出的吧,咱們村裏還有那麽多苞穀地沒有找呢,等不下雨了再去找找。”
聽周明傑這麽說,飯桌上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小子,就是一個吃貨!
“可以,沒啥事兒你就去找找,要是能找得到,家裏就添個菜。”
周明傑點頭答應,到時候非得拉上三蛋不可。
這小家夥兒個子矮,在苞穀地裏來去自如。
因為下著雨,家裏沒人出去也沒人過來,院裏的這些家務一人幹一點兒就做完了。
收拾完這些大家就簡單擦洗了一下回屋睡覺。
天色雖然有些暗,但時間點兒卻很早。
周明書將油燈點著,坐在床頭看書。
真是難得的閑暇!
還真別說,下著雨天氣本就有些涼,沒想到入夜後,不蓋被子還有些冷呢。
拉過被子蓋上,周明書看書看到大半夜才睡。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早早醒來了。
家裏的大公雞交替著打鳴,想多睡一會兒都不成。
天氣雖然徹底放晴了,但昨夜又下了一整夜的雨,路上滿是泥濘。
河道裏的水也溢出了不少,想進去撈魚簍都不能夠。
昨日隻做了兩桶涼粉,周老大也不打算去鎮上了。
打算在附近的村子裏叫賣一圈,然後再去一趟屠宰場買點貨。
有了這一場雨,良林村的空氣變好了,青草和莊稼更翠綠了。
先前的那些擔憂也都煙消雲散了。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蚊子,一個塞一個的大。
叮咬起人來,那是又疼又癢,絲毫不手軟。
周老太太拿了鏟子在隔壁的菜地裏對辣椒番茄那些蔬菜是扶了又扶,還有那些蔥,都被雨水給打歪了。
因為露了太陽,周明書端了盆子洗衣裳,這攢了兩天的衣裳終於可以洗了。
這天氣一晴,她要做的事情就多了起來,這時間是真不夠用的。
約莫到了上午,周老大就套起了驢車,拉上劉氏和朱氏走了。
一共兩桶涼粉,不到兩個時辰就能賣完,快著呢。
周老大心裏都估摸好了,他直接朝屠宰場的方向走,這樣一來也不用繞遠路,涼粉一賣完,他們就去買肉。
家裏是不缺肉吃了,也不缺糧食。
周明書打算讓周老太太再去買些布料回來。
家裏該多做幾身好看的衣服,而且嬸子還有兩個月就要生了,給小家夥也多準備點東西。
將衣服晾曬好,周明書就拿了鏟子去了隔壁菜地裏幫周老太太扶苗。
另外把自己的小心思說了。
這事兒說到周老太太心尖上了,她也有這個意思。
地裏也沒什麽活兒,落了清閑就要給家裏的被子翻新了,正好扯幾張新被裏。
“好,等哪天有空,我去趟鎮上,多買些布來,家裏的那些破被裏破衣裳都不要了,以後咱們穿好的。”
家裏有多少錢,周老太太最清楚。
別說一人一套新衣裳了,就算是一人一間青瓦房,那也蓋得起來。
財不外露,容易遭賊,所以還是得低調。
菜地裏的事情料理完,家裏就沒什麽事兒了。
外麵也不能去,大家都在家裏閑著。
於是周明書拉著周明琴周明棋一起做麵包。
能烤的東西那多了去了。
凡是能想到的,其實都可以試試。
不止是她們三個,周明誌周明傑他們幾個也在一起研究吃食。
家裏什麽東西最多,那必然是菌子了。
他們把菌子清洗幹淨後,將菌杆掰掉,將菌帽排列在烤盤上,放進烤爐裏麵烤。
這主意甚好!烤出來的菌子汁十分鮮美。
周明書調了一些麵糊還做了一些餅幹。
沒事兒的時候可以解解饞,最起碼不會空著肚子。
今天一天淨搗鼓這些事兒了。
總之,大家一會兒吃點這個一會兒吃點那個,肚子裏一直是滿滿登登的,反正是沒餓著。
餅幹烤了一大堆,有甜的也有鹹的,做的還算是成功。
大家吃著都很滿意,算是比較驚豔的吃食了。
搬過來一個罐子,將冷卻好的餅幹放進去儲存,這樣就不會受潮軟化了。
這沒個塑料袋還真是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