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單子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前做的模具還是長方形的。
之前做的那些完全不夠用。
現在需求增大,她們也隻好再多準備一些。
不得不說,家裏有人幫忙就是幹的快,最起碼不會那麽累了。
每個人都有事情要做,如今又多了這麽多的活兒,實在是擠不出更多的時間忙活這些。
等切完了豬肉,兩位老太太的手臂都有些酸麻了。
歇了一會兒,就幫著收拾院子,見後院裏的牲畜沒什麽草吃,又出了門子幫她們割草。
一直忙到要做晚飯的時間才回去,嘴裏還說著今日做的活兒做的少了,根本不值五文錢。
周老太太不管她們怎麽說,把該得的工錢都塞進了她們手裏,每個人還給了不少豬油渣。
這麽多的肥肉熬出來不少豬油,周明書將準備好的鹽和堿水按比例倒進去,然後安排人手開攪。
這得攪好一會兒,等有了皂化反應後,再倒進準備好的模具裏,等待後續的皂化。
這模具實在難做,周明書也沒有機會買係統的,隻好把之前的那些肥皂都取出來,它們早已經凝固了,不用模具也不會再變形。
所有的模具加起來,才堪堪夠數。
“這麽多肯定是夠五百塊的了,剩下的豬油就先留著,後麵咱們還得接著做,家裏必須多準備一些存貨,這些完全不夠用的。”
“大伯,這模具我們需要的量會很多,我看還是去木匠鋪子訂製一些吧,等一會兒我畫出一些圖來。”
大家心裏自然有數,這肥皂比香膏涼粉都掙錢,是重中之重,必須重視。
一下午忙下來,大家都累的夠嗆,但開心也是很開心的。
就這樣連續忙了兩天,無論是老周家的屋子裏,還是空著的草棚裏,堆著的都是肥皂模具。
這日,周明書正在鋪子裏忙得團團轉,她再一次見到了那個定肥皂的掌櫃。
他知道這肥皂的源頭不是這家藥鋪,但看到周明書的那一刻,瞳孔還是地震了一下。
萬萬沒想到,這小娘子會如此年輕。
“你就是良林香坊的掌櫃?”
“回掌櫃的,正是小女子。”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呀,你這丫頭我看著還不滿十五歲,你確定你可以做得了主嗎?”
周明書當然做得了主!
不過連契約都簽了,他自然也不會反悔。
“丫頭,看你年紀這麽小,我就和陳掌櫃一樣叫你明書吧。”
見周明書答應,他又問起肥皂的情況。
周明書將實際情況一一說了,那掌櫃沉吟了一會兒,便開口。
“既然如此,那就把現成的兩百塊包好帶過來吧,剩下的等過一陣子我再派人來取,明書,倘若這肥皂賣的好,後麵說不準還會再定,你要做好準備。”
“托老先生的福,明書才會有這麽一筆大單子,明書定記住老先生的話,不知老先生在哪裏用飯,中午我請客怎麽樣?”
“這倒是不用了,我忙著走,就不在這裏用飯了。”
兩百塊肥皂,周明書一早就帶過來了,就在陳生的藥鋪倉庫裏。
老先生驗了貨,將這兩百塊肥皂的錢付完之後,就帶著人走了。
真是財大氣粗!
這四十兩銀子說拿就拿出來了~
和有錢人比起來,自己那點銀子完全不夠看的。
周明書咂了咂舌,將銀子收了起來。
等東西一賣完,周老大就去木匠鋪子取了模具。
不得不說,這是事兒還是得專業的人來做,自家人做的模具像是狗啃的一般,人家做出來的模具是又板直又光滑,做的非常好。
周明書見模具做出來,拿過來看了看,她將模具加長了很多,這樣會省不少事兒。
而二奶奶和姑奶奶在老周家當幫工的事情早在良林村傳開了。
聽說不僅有豬油渣拿還有工錢呢!
那一個一個在家閑嘮嗑的老太太們可都坐不住了。
這兩天不是這家拿把韭菜,就是那家拿把蔥的過來問。
周老太太回絕的不厭其煩。
她要招人也是招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招你們這幫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老太太做什麽。
隻好把收土坯的消息放出去,給她們一點活幹,省得過來煩她。
知道老周家又要收土坯了,那一個個像風一樣的就跑回了家。
上次她家收土坯的時候就掙了不少錢,他們這次要多打一些,還能大掙一筆,真是妙得很。
周老太太也沒別的意思,找他二奶奶和姑奶奶過來幹活,也是存了一些私心的。
大家都是親戚,家裏也都不是很富裕,現在需要做的活兒也不累,她們能幫把手,也有拉她們一把的意思。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姑奶奶要伺候一家子,又老又小還有傻。
他二奶奶雖然沒這麽多糟心事兒,奈何身體一直羸弱,家裏唯一的兒子還參了軍,天天悶在屋裏瞎想,現在有些事兒幹能分散一些心思。
兩個老婆子每天過來幫著割豬草羊草,幫著薅一下菜地裏的草,然後就是切豬肉。
活兒不算累,也不用出村,家裏要是有個什麽事情,也能及時照顧。
她們的到來給周明書一眾孩子們帶來不少喘息時間。
也就有了時間去山上撿菌子打柴,所以也沒缺了家裏的吃食和柴火。
但熬豬油還是太廢柴了!
周明誌和周明傑打的柴根本不夠用,所以周老三又叫了一幫兄弟過來幫忙,一人一天十文錢。
等到下午的時候,再用驢車拉回去。
倒也沒怎麽累,有驢在,不用他們幫著扛。
山上不成器的木材有很多,他們拎了斧子上山一通砍,一連打了好幾天才罷。
這陣子老周家鬧出來的動靜可不小。
那些敬而遠之的鄰居如今腸子都悔青了。
因為這些賺錢的事兒,老周家根本沒找她們,都是找的平時交好的人家……
所以現在交好還來得及嗎?
老周家沒想這麽多,這找人幫忙自是要找既信得過又相熟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批肥皂已被取走。
這一個多月,除了連著下了好幾場雨,馮氏的肚子也越發的膨脹,周老太太不再讓她幫著做活兒,好好顧自己的身子就成。
周老太太敲響了周明書的門。
之前做的那些完全不夠用。
現在需求增大,她們也隻好再多準備一些。
不得不說,家裏有人幫忙就是幹的快,最起碼不會那麽累了。
每個人都有事情要做,如今又多了這麽多的活兒,實在是擠不出更多的時間忙活這些。
等切完了豬肉,兩位老太太的手臂都有些酸麻了。
歇了一會兒,就幫著收拾院子,見後院裏的牲畜沒什麽草吃,又出了門子幫她們割草。
一直忙到要做晚飯的時間才回去,嘴裏還說著今日做的活兒做的少了,根本不值五文錢。
周老太太不管她們怎麽說,把該得的工錢都塞進了她們手裏,每個人還給了不少豬油渣。
這麽多的肥肉熬出來不少豬油,周明書將準備好的鹽和堿水按比例倒進去,然後安排人手開攪。
這得攪好一會兒,等有了皂化反應後,再倒進準備好的模具裏,等待後續的皂化。
這模具實在難做,周明書也沒有機會買係統的,隻好把之前的那些肥皂都取出來,它們早已經凝固了,不用模具也不會再變形。
所有的模具加起來,才堪堪夠數。
“這麽多肯定是夠五百塊的了,剩下的豬油就先留著,後麵咱們還得接著做,家裏必須多準備一些存貨,這些完全不夠用的。”
“大伯,這模具我們需要的量會很多,我看還是去木匠鋪子訂製一些吧,等一會兒我畫出一些圖來。”
大家心裏自然有數,這肥皂比香膏涼粉都掙錢,是重中之重,必須重視。
一下午忙下來,大家都累的夠嗆,但開心也是很開心的。
就這樣連續忙了兩天,無論是老周家的屋子裏,還是空著的草棚裏,堆著的都是肥皂模具。
這日,周明書正在鋪子裏忙得團團轉,她再一次見到了那個定肥皂的掌櫃。
他知道這肥皂的源頭不是這家藥鋪,但看到周明書的那一刻,瞳孔還是地震了一下。
萬萬沒想到,這小娘子會如此年輕。
“你就是良林香坊的掌櫃?”
“回掌櫃的,正是小女子。”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呀,你這丫頭我看著還不滿十五歲,你確定你可以做得了主嗎?”
周明書當然做得了主!
不過連契約都簽了,他自然也不會反悔。
“丫頭,看你年紀這麽小,我就和陳掌櫃一樣叫你明書吧。”
見周明書答應,他又問起肥皂的情況。
周明書將實際情況一一說了,那掌櫃沉吟了一會兒,便開口。
“既然如此,那就把現成的兩百塊包好帶過來吧,剩下的等過一陣子我再派人來取,明書,倘若這肥皂賣的好,後麵說不準還會再定,你要做好準備。”
“托老先生的福,明書才會有這麽一筆大單子,明書定記住老先生的話,不知老先生在哪裏用飯,中午我請客怎麽樣?”
“這倒是不用了,我忙著走,就不在這裏用飯了。”
兩百塊肥皂,周明書一早就帶過來了,就在陳生的藥鋪倉庫裏。
老先生驗了貨,將這兩百塊肥皂的錢付完之後,就帶著人走了。
真是財大氣粗!
這四十兩銀子說拿就拿出來了~
和有錢人比起來,自己那點銀子完全不夠看的。
周明書咂了咂舌,將銀子收了起來。
等東西一賣完,周老大就去木匠鋪子取了模具。
不得不說,這是事兒還是得專業的人來做,自家人做的模具像是狗啃的一般,人家做出來的模具是又板直又光滑,做的非常好。
周明書見模具做出來,拿過來看了看,她將模具加長了很多,這樣會省不少事兒。
而二奶奶和姑奶奶在老周家當幫工的事情早在良林村傳開了。
聽說不僅有豬油渣拿還有工錢呢!
那一個一個在家閑嘮嗑的老太太們可都坐不住了。
這兩天不是這家拿把韭菜,就是那家拿把蔥的過來問。
周老太太回絕的不厭其煩。
她要招人也是招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招你們這幫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老太太做什麽。
隻好把收土坯的消息放出去,給她們一點活幹,省得過來煩她。
知道老周家又要收土坯了,那一個個像風一樣的就跑回了家。
上次她家收土坯的時候就掙了不少錢,他們這次要多打一些,還能大掙一筆,真是妙得很。
周老太太也沒別的意思,找他二奶奶和姑奶奶過來幹活,也是存了一些私心的。
大家都是親戚,家裏也都不是很富裕,現在需要做的活兒也不累,她們能幫把手,也有拉她們一把的意思。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姑奶奶要伺候一家子,又老又小還有傻。
他二奶奶雖然沒這麽多糟心事兒,奈何身體一直羸弱,家裏唯一的兒子還參了軍,天天悶在屋裏瞎想,現在有些事兒幹能分散一些心思。
兩個老婆子每天過來幫著割豬草羊草,幫著薅一下菜地裏的草,然後就是切豬肉。
活兒不算累,也不用出村,家裏要是有個什麽事情,也能及時照顧。
她們的到來給周明書一眾孩子們帶來不少喘息時間。
也就有了時間去山上撿菌子打柴,所以也沒缺了家裏的吃食和柴火。
但熬豬油還是太廢柴了!
周明誌和周明傑打的柴根本不夠用,所以周老三又叫了一幫兄弟過來幫忙,一人一天十文錢。
等到下午的時候,再用驢車拉回去。
倒也沒怎麽累,有驢在,不用他們幫著扛。
山上不成器的木材有很多,他們拎了斧子上山一通砍,一連打了好幾天才罷。
這陣子老周家鬧出來的動靜可不小。
那些敬而遠之的鄰居如今腸子都悔青了。
因為這些賺錢的事兒,老周家根本沒找她們,都是找的平時交好的人家……
所以現在交好還來得及嗎?
老周家沒想這麽多,這找人幫忙自是要找既信得過又相熟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批肥皂已被取走。
這一個多月,除了連著下了好幾場雨,馮氏的肚子也越發的膨脹,周老太太不再讓她幫著做活兒,好好顧自己的身子就成。
周老太太敲響了周明書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