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請客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家的,我怎麽覺著還不如我們自己做的好吃?”
劉氏小聲的趴在周老大耳邊說。
“你看你,吃著飯還堵不上你的嘴,先吃飯,有什麽話等一會兒再說。”讓人家老板聽見多不好啊。
都是做吃食生意的,要是有食客在他麵前說東西不好吃,他心裏也不會好受的。
“我就是隨口一說,算了算了,先吃吧。”
王富貴和周老二老實的扒拉著碗裏的飯,這味道其實是可以的,隻是自家人的手藝太好了,這兩者一比較,就差了許多。
桌上拌的涼菜菜品挺豐富的,撥過來撥過去裏麵好幾種蔬菜,味道上也不錯,就是少了點辣。
周老二吃著碗裏的餃子,心裏想著要是能蘸上點辣子就好了。
這一頓不吃心裏都想的慌。
一頓飯結束,王富貴還順了鋪子一瓣蒜,小口小口的吃著,看的出來他意猶未盡。
“富貴叔兒,你吃飽了嗎?要是還差點,咱們再去買點餅子。”
“得了得了,我看你這是得了賞銀沒地方花,趕緊的回家吧,我剛才都吃撐了的,不用再買了。”
王富貴嚼著口中的大蒜,小味兒真是帶勁,連忙催促著周家小子回家。
事情都辦完了,飯也吃了,東西也買齊全了,該回家就回家。
周老大聽到村長的催促嗬嗬一笑,小驢鞭一揚,驢車起步回家。
車上的王富貴抱緊了自己的小木匾,防止它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他們到良林村的時候正是半下午,路過村長家,王富貴率先跳下車來,然後將小木匾抱下來。
“守仁守厚,等會兒我就讓我家那幾個小子去你家找你,早點把那工具做出來,能早點用上。”
“好嘞富貴叔兒,今日多謝你了。”
“有什麽謝不謝,你看,我不也得到好處了嗎~”
王富貴把手上的小木匾往前送了送,那意思顯而易見。
大家都懂,周老大笑了笑駕著驢車回家。
剛進家門,周明遠和周明畫這兩個小孩就圍了上來。
“大伯,有沒有好吃的?”
“大伯二伯,有沒有好吃的?”
“哈哈哈,兩個愛吃鬼,有,有,等下給你們拿。”劉氏笑著把車上的背簍拎下來。
還好背簍裏有一些師爺給的點心,要不然可就要讓兩個孩子失望了。
聽見動靜,周老太太從屋子走出來。
“娘,這事辦成了,縣太爺說這東西好用,直接將木板給留下了,這幾天就讓木匠鐵匠生產,到時候每個村都能分到幾把。”
周老大一邊說著縣裏發生的事情,一邊將得到的賞銀遞給周老太太。
周老太太接過一看,又是十兩銀子,用紅布包著,十分的喜慶。
“好,好,真好啊,供起來供起來!”她笑著把銀子重新包上,走進屋裏麵塞到老頭子牌位下麵。
人家都說是因為老爺子在地下積了陰德家裏才這麽富有的。
周老太太雖然不太相信這些傳言,但念在‘寧可有不可信其無’的道理,還是連帶著一起拜了拜。
“你們在鎮上可吃過飯了?”
“娘,我們早就吃過了,不過還真像三丫之前說的那樣,這縣裏麵的飯館兒還真沒咱自家人做的好吃呢。”
周老大撓了撓頭笑著說。
旁邊劉氏將買的布料都拿出來,一捆一捆的介紹著。
“行,買的顏色都很好看,等過幾天就可以做衣服了。”
周老太太摸著麵前的布料,笑得眉毛都飛起來。
“先給家裏的孩子們做,咱們大人的不著急,有舊的替換著還能湊合。”
反倒是家裏的孩子們,個子長得快。
“嗯嗯好,給四蛋還買了一些,這就給紅玉送去,小孩的衣服好做,孩子睡著的時候,她得空就能做了。”
“行,虧得你們心思細,這點都想到了。”
“哪是我心思細,是老二選的。”
“哦吼,那怪不得呢。”她家老二心思從小到大都細一些。
周明遠端了盤子放在桌子上,和大家分享這縣太爺賞賜的糕點。
周明書拿了一塊慢慢吃著,哎呦我滴媽呀,齁甜齁甜的!
她得喝點水緩一緩……
“三蛋,你還想不想吃糕點了?”看著旁邊剩下的那大半塊糕點,周明書不想再吃了。
她本來就是一個不愛吃零食的人,如果有人願意為她分擔那自然更好了。
“吃呀,怎麽了姐姐?”周明遠小口的咀嚼手裏的美味兒。
“我不喜歡吃這個糕點,有點太甜了,你要不替我吃了吧。”
剛吃過飯沒多久,正好她也不餓。
“啊哈,那可太好了!”周明遠很樂意吃姐姐剩下的。
周明書將東西派出去後,繼續忙著撬手裏的苞穀。
得知被縣令留下一把木板,她想著要不要再去做兩把出來,這樣速度就會更快一些。
不等她有動作,周明誌就跑去了隔壁,一看就是去做工具去了。
沒過多久,就見門口有幾個人過來。
朱氏起身去招呼,離近一看,原來是村長的幾個兒子,手上還抱著幾塊木板和竹筒。
“嫂子,我們找守仁守厚做點東西。“
“好好,你們去小院吧,大誌正做著呢,跟著學就行了。”朱氏帶著他們去了隔壁,叮叮當當的做工具。
這好東西,誰用誰知道。
忙了好幾天,良林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工具。
而提前做好的老周家,將苞穀都已經撬好了。
一場秋雨過後,周老太太帶著兒子兒媳將餘出來的菜地翻了一遍,將秋天的菜種都種了下去。
“娘,如今得了空,整日閑在家渾身是不對勁,真懷念在街上賣涼粉的日子。”
劉氏一臉哀愁,丟著手裏的菜種。
旁邊的周老太太和幾個丫頭聞言一笑。
“你看看你,就不能閑著一會兒,現在家裏有銀錢,地裏也沒什麽活兒,休息一陣子還不好?”
“也沒說不好,就是那股精神頭兒不在,渾身都覺著沒力氣,照這樣歇下去,得歇明年三月,想一想都覺著頭大。”
“大伯娘,我有個主意,要不咱們再做個營生,冬天賣熱的,夏天賣涼的,兩廂結合起來,定不會讓你閑著。”
周明書想到了一個營生,很適合冬日裏做。
劉氏小聲的趴在周老大耳邊說。
“你看你,吃著飯還堵不上你的嘴,先吃飯,有什麽話等一會兒再說。”讓人家老板聽見多不好啊。
都是做吃食生意的,要是有食客在他麵前說東西不好吃,他心裏也不會好受的。
“我就是隨口一說,算了算了,先吃吧。”
王富貴和周老二老實的扒拉著碗裏的飯,這味道其實是可以的,隻是自家人的手藝太好了,這兩者一比較,就差了許多。
桌上拌的涼菜菜品挺豐富的,撥過來撥過去裏麵好幾種蔬菜,味道上也不錯,就是少了點辣。
周老二吃著碗裏的餃子,心裏想著要是能蘸上點辣子就好了。
這一頓不吃心裏都想的慌。
一頓飯結束,王富貴還順了鋪子一瓣蒜,小口小口的吃著,看的出來他意猶未盡。
“富貴叔兒,你吃飽了嗎?要是還差點,咱們再去買點餅子。”
“得了得了,我看你這是得了賞銀沒地方花,趕緊的回家吧,我剛才都吃撐了的,不用再買了。”
王富貴嚼著口中的大蒜,小味兒真是帶勁,連忙催促著周家小子回家。
事情都辦完了,飯也吃了,東西也買齊全了,該回家就回家。
周老大聽到村長的催促嗬嗬一笑,小驢鞭一揚,驢車起步回家。
車上的王富貴抱緊了自己的小木匾,防止它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他們到良林村的時候正是半下午,路過村長家,王富貴率先跳下車來,然後將小木匾抱下來。
“守仁守厚,等會兒我就讓我家那幾個小子去你家找你,早點把那工具做出來,能早點用上。”
“好嘞富貴叔兒,今日多謝你了。”
“有什麽謝不謝,你看,我不也得到好處了嗎~”
王富貴把手上的小木匾往前送了送,那意思顯而易見。
大家都懂,周老大笑了笑駕著驢車回家。
剛進家門,周明遠和周明畫這兩個小孩就圍了上來。
“大伯,有沒有好吃的?”
“大伯二伯,有沒有好吃的?”
“哈哈哈,兩個愛吃鬼,有,有,等下給你們拿。”劉氏笑著把車上的背簍拎下來。
還好背簍裏有一些師爺給的點心,要不然可就要讓兩個孩子失望了。
聽見動靜,周老太太從屋子走出來。
“娘,這事辦成了,縣太爺說這東西好用,直接將木板給留下了,這幾天就讓木匠鐵匠生產,到時候每個村都能分到幾把。”
周老大一邊說著縣裏發生的事情,一邊將得到的賞銀遞給周老太太。
周老太太接過一看,又是十兩銀子,用紅布包著,十分的喜慶。
“好,好,真好啊,供起來供起來!”她笑著把銀子重新包上,走進屋裏麵塞到老頭子牌位下麵。
人家都說是因為老爺子在地下積了陰德家裏才這麽富有的。
周老太太雖然不太相信這些傳言,但念在‘寧可有不可信其無’的道理,還是連帶著一起拜了拜。
“你們在鎮上可吃過飯了?”
“娘,我們早就吃過了,不過還真像三丫之前說的那樣,這縣裏麵的飯館兒還真沒咱自家人做的好吃呢。”
周老大撓了撓頭笑著說。
旁邊劉氏將買的布料都拿出來,一捆一捆的介紹著。
“行,買的顏色都很好看,等過幾天就可以做衣服了。”
周老太太摸著麵前的布料,笑得眉毛都飛起來。
“先給家裏的孩子們做,咱們大人的不著急,有舊的替換著還能湊合。”
反倒是家裏的孩子們,個子長得快。
“嗯嗯好,給四蛋還買了一些,這就給紅玉送去,小孩的衣服好做,孩子睡著的時候,她得空就能做了。”
“行,虧得你們心思細,這點都想到了。”
“哪是我心思細,是老二選的。”
“哦吼,那怪不得呢。”她家老二心思從小到大都細一些。
周明遠端了盤子放在桌子上,和大家分享這縣太爺賞賜的糕點。
周明書拿了一塊慢慢吃著,哎呦我滴媽呀,齁甜齁甜的!
她得喝點水緩一緩……
“三蛋,你還想不想吃糕點了?”看著旁邊剩下的那大半塊糕點,周明書不想再吃了。
她本來就是一個不愛吃零食的人,如果有人願意為她分擔那自然更好了。
“吃呀,怎麽了姐姐?”周明遠小口的咀嚼手裏的美味兒。
“我不喜歡吃這個糕點,有點太甜了,你要不替我吃了吧。”
剛吃過飯沒多久,正好她也不餓。
“啊哈,那可太好了!”周明遠很樂意吃姐姐剩下的。
周明書將東西派出去後,繼續忙著撬手裏的苞穀。
得知被縣令留下一把木板,她想著要不要再去做兩把出來,這樣速度就會更快一些。
不等她有動作,周明誌就跑去了隔壁,一看就是去做工具去了。
沒過多久,就見門口有幾個人過來。
朱氏起身去招呼,離近一看,原來是村長的幾個兒子,手上還抱著幾塊木板和竹筒。
“嫂子,我們找守仁守厚做點東西。“
“好好,你們去小院吧,大誌正做著呢,跟著學就行了。”朱氏帶著他們去了隔壁,叮叮當當的做工具。
這好東西,誰用誰知道。
忙了好幾天,良林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工具。
而提前做好的老周家,將苞穀都已經撬好了。
一場秋雨過後,周老太太帶著兒子兒媳將餘出來的菜地翻了一遍,將秋天的菜種都種了下去。
“娘,如今得了空,整日閑在家渾身是不對勁,真懷念在街上賣涼粉的日子。”
劉氏一臉哀愁,丟著手裏的菜種。
旁邊的周老太太和幾個丫頭聞言一笑。
“你看看你,就不能閑著一會兒,現在家裏有銀錢,地裏也沒什麽活兒,休息一陣子還不好?”
“也沒說不好,就是那股精神頭兒不在,渾身都覺著沒力氣,照這樣歇下去,得歇明年三月,想一想都覺著頭大。”
“大伯娘,我有個主意,要不咱們再做個營生,冬天賣熱的,夏天賣涼的,兩廂結合起來,定不會讓你閑著。”
周明書想到了一個營生,很適合冬日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