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辣白菜鍋子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淨選些我不會做的,實在是想吃就讓三丫給你們做。”
幾個孩子笑了起來,周明琴和周明棋都要過來幫忙。
周明書將需要的食材都拿出來,開始燒水做準備。
“大姐二姐,你們挑一些想吃的菌子泡起來,幹蝦仁也記得泡一些。”
拎出兩棵辣白菜,周明書用手指蘸了一點醬嚐了嚐味道,確實是夠辣,真是夠味兒。
除了菌子蝦仁之外,兩姐妹還準備了不少配菜,洋蔥、凍豆腐、蒜苗、小青菜、香菜還有一些肉片。
“這些夠不夠?”
“肯定不夠,這辣白菜鍋子就和咱們之前吃的火鍋是一樣的,多準備一些,鴨腸鴨爪也拿過來一些吧。”
周明書正在調湯底,太辣了肯定不行,辣乎乎的正好。
調好的湯汁被舀到湯堡中,被端到堂屋裏的爐子上,一邊煮一邊吃。
另外還炒了兩個菜,芹菜炒臘腸、清炒扁豆。
一鍋辣白菜湯其實已經夠了,又加上兩個更妙了。
爐子上的湯鍋咕嘟咕嘟的冒泡,紅紅的湯底白嫩的豆腐再加上酸辣的香氣,引得一屋子的人前赴後繼。
吃什麽盛什麽,然後趴在桌子上呼呼啦啦的吃,整個人都暖洋洋的。
而周明書則是拿著勺子把持鍋子,什麽時候加菜什麽時候盛菜,看著火候,怕菜不熟。
“哎呦,正吃著呢。”
村長王富貴來了,他打了打帽簷上的雪,吐了幾口熱氣。
“富貴叔,你咋有時間過來了,吃飯了嗎?要不吃一點。”
劉氏熱情的招待著。
“唉~別提了,一大早官府那邊就來人了,不是什麽好事兒,是倡議大家捐糧的,說是邊關那邊缺糧草缺冬衣,朝廷那邊的應援因為天氣的原因遲遲送不到,這祁大將軍也是沒法子了才出此下策,我今日來是給你們說一聲,你們想要捐什麽提前做好準備,家裏實在沒有餘糧的話也可以不捐,上麵沒強製,兩日後縣裏人來收,我就不多待了,挨家挨戶都要通知到位。”
王富貴一口氣將消息說完,大家的麵目表情都有些呆滯。
這消息來得太過突然,而且這也說明邊關的情況不容樂觀。
“大家先吃飯吧,吃完飯看看家裏有多少糧食,覆巢之下無完卵,咱們盡盡力。”
本來熱熱鬧鬧的氣氛,因為這則消息變得沉悶起來。
“祁大將軍英勇無敵,定能戰勝那可惡的外邦人,大家不要太過擔憂了。”
周明書看大家悶悶不樂的樣子,又想起掰包穀皮的那晚,大伯阿爹他們都很敬佩守衛邊關的人。
“唉,咱們這兒下這麽大的雪,也不知道西邊怎麽樣呢?”
周老大口中的西邊應該就是指的邊關。
“等有了糧就好了,肯定能撐過去。”
堡裏的辣白菜豆腐湯被吃掉大半,裏麵還有一些鴨血和豆芽,周老大幾人都撈幹淨吃掉。
“娘,既缺糧又缺草,豈不是還可以捐一些草。”
望著自家的草棚,周老三說了這麽一句。
“那可不是,幸虧存的多,也能捐上一車,糧倉裏的糧也能捐上幾袋。”
“奶奶,咱家有不少幹菜和菌幹,這可以捐一些嗎?”
周明書問,她覺著這些也可以捐。
這個夏天,她和二姐可摘了不少。
“可以,留夠咱家吃的就行。”
家裏還沒盤算好,二奶奶捏著手絹哭著跑來了。
“大嫂,你說我家守安可怎麽辦呀?他爹給他寫了好幾封信到現在都沒個回音兒,我常夢見這孩子哭著說他冷他餓……”
周老太太拉著妯娌進了堂屋,聽她哭……
為人母就是這樣,天天為孩子牽腸掛肚。
周明書和周明棋進了倉庫盤算著東西,看看還能再捐一點什麽。
隻聽得二奶奶在堂屋嗚嗚咽咽的哭。
“三丫,二奶奶真可憐,肯定擔心死守安叔了……”周明棋的情緒也被二奶奶感染,眼角紅紅的。
戰亂不斷,除了擔憂自己的親人外,還擔憂自身的處境。
兩日後,幾名官差拉著幾輛馬車過來拉東西。
眾人紛紛將準備好的東西送過來。
捐什麽東西的都有,但最多的還是幹草。
身為農民,家裏隻要是養了牲畜,儲備最多的東西就是這玩意兒。
幾輛馬車,糧沒收多少,倒是被幹草裝滿了。
“這……這一趟是有些拉不完了,王村長,你們村裏還有車嗎,幫我們送一送?”
“有,你們等一會兒,我這就去找人。”
王村長小跑著去了老周家,他家捐了一牛車的草,實在是騰不出來牛了,還好老周家有頭毛驢,興許是夠用的。
還沒到門口,王富貴看著老周家門口的驢車,口中叼著的煙杆子差點沒掉出來。
滿滿一驢車的草,旁邊還有幾麻袋的糧……
他隻好掉頭又回去了。
“官爺,沒了,村裏就一頭驢一頭牛,我剛才看了一下,有驢的那戶人家也捐了一車的草,這可怎麽辦?”
“這樣啊,我去看看情況。”
那官爺去了老周家沒一會兒,就把事情辦妥了。
驢車上的幹草被去了一多半,上麵被幾麻袋的糧食壓著,多出來很多空間。
將其他戶的糧一收,完事兒了。
“你們幫我們送一送吧,我們幾個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於是周老大和王玉全往縣裏跑了一趟。
“希望邊關能打勝仗,我會為他們祈福的。”周老太太在旁邊嘀咕著。
當天傍晚,周老大帶著滿身的冷風回到了家。
“娘,我回來了,不過這陣子咱家可能做不了營生了。”
“這是為什麽?出什麽事了?”周老太太急忙問,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沒什麽大事兒,就是咱家的小毛驢和村長家的牛被縣裏征用了,縣裏的牛馬不夠數,收上來的糧草又太多,隻能從下麵征了,全憑個人意願,我就報了名。”
“你的意思是說你要跟著去,不會有什麽危險吧!?”
“不會的,不會的,我都問好了,我們就隻送糧草,到了地方立馬回來,就是在路上累點,不要緊的。”
都已經報了名了,現在後悔也沒什麽用了。
周老太太隻好做足準備,確保兒子能夠溫飽無憂。
“什麽時候走?在哪兒集合?”
“三日後,就在縣裏。”
“行,我和小蓮給你準備點東西。”
這走一趟,吃喝拉撒全在路上,連個睡的地方都沒有,大家都很擔心。
幾個孩子笑了起來,周明琴和周明棋都要過來幫忙。
周明書將需要的食材都拿出來,開始燒水做準備。
“大姐二姐,你們挑一些想吃的菌子泡起來,幹蝦仁也記得泡一些。”
拎出兩棵辣白菜,周明書用手指蘸了一點醬嚐了嚐味道,確實是夠辣,真是夠味兒。
除了菌子蝦仁之外,兩姐妹還準備了不少配菜,洋蔥、凍豆腐、蒜苗、小青菜、香菜還有一些肉片。
“這些夠不夠?”
“肯定不夠,這辣白菜鍋子就和咱們之前吃的火鍋是一樣的,多準備一些,鴨腸鴨爪也拿過來一些吧。”
周明書正在調湯底,太辣了肯定不行,辣乎乎的正好。
調好的湯汁被舀到湯堡中,被端到堂屋裏的爐子上,一邊煮一邊吃。
另外還炒了兩個菜,芹菜炒臘腸、清炒扁豆。
一鍋辣白菜湯其實已經夠了,又加上兩個更妙了。
爐子上的湯鍋咕嘟咕嘟的冒泡,紅紅的湯底白嫩的豆腐再加上酸辣的香氣,引得一屋子的人前赴後繼。
吃什麽盛什麽,然後趴在桌子上呼呼啦啦的吃,整個人都暖洋洋的。
而周明書則是拿著勺子把持鍋子,什麽時候加菜什麽時候盛菜,看著火候,怕菜不熟。
“哎呦,正吃著呢。”
村長王富貴來了,他打了打帽簷上的雪,吐了幾口熱氣。
“富貴叔,你咋有時間過來了,吃飯了嗎?要不吃一點。”
劉氏熱情的招待著。
“唉~別提了,一大早官府那邊就來人了,不是什麽好事兒,是倡議大家捐糧的,說是邊關那邊缺糧草缺冬衣,朝廷那邊的應援因為天氣的原因遲遲送不到,這祁大將軍也是沒法子了才出此下策,我今日來是給你們說一聲,你們想要捐什麽提前做好準備,家裏實在沒有餘糧的話也可以不捐,上麵沒強製,兩日後縣裏人來收,我就不多待了,挨家挨戶都要通知到位。”
王富貴一口氣將消息說完,大家的麵目表情都有些呆滯。
這消息來得太過突然,而且這也說明邊關的情況不容樂觀。
“大家先吃飯吧,吃完飯看看家裏有多少糧食,覆巢之下無完卵,咱們盡盡力。”
本來熱熱鬧鬧的氣氛,因為這則消息變得沉悶起來。
“祁大將軍英勇無敵,定能戰勝那可惡的外邦人,大家不要太過擔憂了。”
周明書看大家悶悶不樂的樣子,又想起掰包穀皮的那晚,大伯阿爹他們都很敬佩守衛邊關的人。
“唉,咱們這兒下這麽大的雪,也不知道西邊怎麽樣呢?”
周老大口中的西邊應該就是指的邊關。
“等有了糧就好了,肯定能撐過去。”
堡裏的辣白菜豆腐湯被吃掉大半,裏麵還有一些鴨血和豆芽,周老大幾人都撈幹淨吃掉。
“娘,既缺糧又缺草,豈不是還可以捐一些草。”
望著自家的草棚,周老三說了這麽一句。
“那可不是,幸虧存的多,也能捐上一車,糧倉裏的糧也能捐上幾袋。”
“奶奶,咱家有不少幹菜和菌幹,這可以捐一些嗎?”
周明書問,她覺著這些也可以捐。
這個夏天,她和二姐可摘了不少。
“可以,留夠咱家吃的就行。”
家裏還沒盤算好,二奶奶捏著手絹哭著跑來了。
“大嫂,你說我家守安可怎麽辦呀?他爹給他寫了好幾封信到現在都沒個回音兒,我常夢見這孩子哭著說他冷他餓……”
周老太太拉著妯娌進了堂屋,聽她哭……
為人母就是這樣,天天為孩子牽腸掛肚。
周明書和周明棋進了倉庫盤算著東西,看看還能再捐一點什麽。
隻聽得二奶奶在堂屋嗚嗚咽咽的哭。
“三丫,二奶奶真可憐,肯定擔心死守安叔了……”周明棋的情緒也被二奶奶感染,眼角紅紅的。
戰亂不斷,除了擔憂自己的親人外,還擔憂自身的處境。
兩日後,幾名官差拉著幾輛馬車過來拉東西。
眾人紛紛將準備好的東西送過來。
捐什麽東西的都有,但最多的還是幹草。
身為農民,家裏隻要是養了牲畜,儲備最多的東西就是這玩意兒。
幾輛馬車,糧沒收多少,倒是被幹草裝滿了。
“這……這一趟是有些拉不完了,王村長,你們村裏還有車嗎,幫我們送一送?”
“有,你們等一會兒,我這就去找人。”
王村長小跑著去了老周家,他家捐了一牛車的草,實在是騰不出來牛了,還好老周家有頭毛驢,興許是夠用的。
還沒到門口,王富貴看著老周家門口的驢車,口中叼著的煙杆子差點沒掉出來。
滿滿一驢車的草,旁邊還有幾麻袋的糧……
他隻好掉頭又回去了。
“官爺,沒了,村裏就一頭驢一頭牛,我剛才看了一下,有驢的那戶人家也捐了一車的草,這可怎麽辦?”
“這樣啊,我去看看情況。”
那官爺去了老周家沒一會兒,就把事情辦妥了。
驢車上的幹草被去了一多半,上麵被幾麻袋的糧食壓著,多出來很多空間。
將其他戶的糧一收,完事兒了。
“你們幫我們送一送吧,我們幾個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於是周老大和王玉全往縣裏跑了一趟。
“希望邊關能打勝仗,我會為他們祈福的。”周老太太在旁邊嘀咕著。
當天傍晚,周老大帶著滿身的冷風回到了家。
“娘,我回來了,不過這陣子咱家可能做不了營生了。”
“這是為什麽?出什麽事了?”周老太太急忙問,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沒什麽大事兒,就是咱家的小毛驢和村長家的牛被縣裏征用了,縣裏的牛馬不夠數,收上來的糧草又太多,隻能從下麵征了,全憑個人意願,我就報了名。”
“你的意思是說你要跟著去,不會有什麽危險吧!?”
“不會的,不會的,我都問好了,我們就隻送糧草,到了地方立馬回來,就是在路上累點,不要緊的。”
都已經報了名了,現在後悔也沒什麽用了。
周老太太隻好做足準備,確保兒子能夠溫飽無憂。
“什麽時候走?在哪兒集合?”
“三日後,就在縣裏。”
“行,我和小蓮給你準備點東西。”
這走一趟,吃喝拉撒全在路上,連個睡的地方都沒有,大家都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