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天賜良工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是,前麵吃的幾頓也是很豐盛的,加上這麽多人的前後招待,這一頓飯放在鎮上那不得好幾兩銀子?!
幾個人聽了後都笑了起來,沒想到老二家的記得這麽清楚。
“這些都沒啥,能在咱家吃飯那就是給咱麵子了,看以後誰還敢欺負咱們。”
確實是這樣,就算當官的不給錢,來她家吃白食兒她們也是願意的。
幾個人將驢車卸了,開始收拾院子裏的東西。
忙活了一天,大家都餓了。
最近的生意太好了,周老大和劉氏兩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所以周老二和周老三挑著扁擔在一旁賣,算是能分擔一些。
“奶奶,咱家多是一些現銀,不如咱們也換成銀票,這樣多方便,不沉。”
“那不行,還是銀子好使,這銀票都是紙做的,萬一受潮了或者被蟲子咬了,拿出去花,人家就不認了可怎麽辦,我正想著讓你大伯同錢莊的人換成銀子呢。”
周明書沒想到奶奶在擔心這個,她笑了出來,老太太真有些可愛。
“不用怕,咱們把它花了就成了。”
“花?花哪兒去?咱家房子車子都有了,也沒什麽地方能用著錢了。”
“嘿嘿,再買一輛車吧,感覺家裏就這一輛不夠用的,咱們忙著做生意,一輛驢車哪裏夠?”
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在過好日子這方麵是永無止境的。
“真的要買也行,那就再買一輛牛車,穩當。”
周明書沒什麽意見,買牛買馬還是買驢都一樣,因為以後說不定家裏會把這些牲畜都集齊的。
總之,慢慢來吧。
午飯吃完後,周明書趁周老太太進了堂屋,她也溜進去了。
“奶奶,你猜那位薛大人是來幹什麽的?”
周明書眨了眨眼睛,問麵前人。
“誰知道來幹什麽的,小孩家別問那麽多,你大伯不是說了嗎,會掉腦袋的。”
“奶奶,我大伯那麽說你還真信了,我問問你,咱家如今存多少銀錢了?”
周老太太一聽,表情才認真了起來。
這些銀子給孫女知道也沒什麽要緊的,這孩子性子穩當,人也聰明。
“加上剛才的這五十兩,怎麽著也得有六七百兩了。”
肥皂生意獨占大頭,每次入賬都是五十兩打底。
再加上這半年來又是賣涼粉鹵肉,又是賣烤鴨鴨貨的,還有肥皂生意和一些獎賞,這麽多銀子隻多不少!
“還可以,馬上就要開春了,咱們今年得多種一些花,把香膏生意做大做強,另外還要留出一些錢來……算了,到時候再說吧,奶奶,這薛大人大有來頭,說不定能從他身上大賺一筆,咱們這些錢都是本錢,你趕緊去買牛,讓我爹和小叔也賣烤鴨,能多掙一些就算一些。”
“行,你這丫頭,把主意都打到當官的身上了,也不怕惹火上身。”
“哎呀,你就別擔心這個了,咱們做的是正經生意,說不準人家大人正盼著咱們這樣做呢。”
周老太太笑嗬嗬的將壁櫥打開,然後將銀票鎖了起來。
“看,咱們的錢就鎖在這裏麵,咱家就咱倆知道,你可不能往外說,招了小偷咱家什麽都沒了。”
“知道了奶奶,我都懂得。”
周明書盤算了一下,用這六七百兩蓋一棟雙層的酒樓不知道能不能夠?!
更何況還有地皮的錢,人工錢還有材料錢。
而且時候也是在開春。
家裏的花也要種,處處都要錢!
嘖~趕到一塊了,有些麻煩。
但種花的事情該提上日程,她要把花種提前準備好。
大半年過去,誰還記得她當初買了什麽花種,把想要種的品類全部提前兌換好,打上標簽進行分類。
周家三兄弟又糊了一口吊爐,不過這是一個小型的。
他們打算把烤鴨在家的大吊爐烤的差不多後,再放進小吊爐烤,這樣更省事兒一些。
買牛的事情也很快就敲定下來了。
和村長王富貴家的牛是同一家牛販子,由王富貴帶頭買的,左右都是熟人,也優惠一些。
周明書在家忙著做肥皂,也沒跟過去看。
等周老大他們回來的時候,院子裏就多了一隻大牛,長相有些憨厚,身後還拖了一輛板車。
這一次性全部準備齊活了!
“從明天開始,我和二哥也有牛車了,賣烤鴨就不用那麽累了。”
周老三對麵前的大牛可是喜歡的不行,摸著它鼻梁的樣子看起來很是親昵。
他獨攬了喂牛的工作,回到草棚裏又是喂草又是倒水的,很是殷勤。
“行了,想要車也買了,現在啥都不缺了,你們抓緊時間掙錢,等入了春地裏又有的忙呢,三丫還等著給咱們分配工作,你們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
周老太太樂得直拍大腿,誰都不嫌銀子多。
“行,我們等著呢,三丫有什麽需要盡管吩咐我們就行。”
周老大得了空就抓緊時間去鹵鴨貨。
因為今日上午殺的鴨子有好幾隻被吃了,所以幾個人又幫著殺了一些。
總之,家裏是沒停下來過。
知道老周家在收鴨,臨近的幾個村子得了消息後,都把不生蛋的鴨子趕了過來換成錢。
這些雞鴨在冬日裏不生蛋,養著純粹是糟蹋糧食,很多人家便不想再喂。
一時之間,周老太太都收不過來了,說了不收直接硬塞,不得已隻得降了點價錢。
打算過一陣子再把價錢漲回來。
做生意就是這,價格要隨著市場的需求變化。
要是這麽一根筋的收下去,那不得虧死。
“娘,咱們這幾個人根本忙活不完,你找兩個婦女幫著收拾這些鴨貨吧,要半天工的就行,跟著我們一起幹,有我們看著也能洗的幹淨。”
劉氏甩了甩手上的鴨毛,累的不輕。
上午賣鴨子本來就忙,回到家還有這麽一攤子的事兒要幹,根本忙不過來。
要是忙個一天兩天的也就算了,要是這麽一直忙下去,那不得累死。
“好,我這就去找人。”
“娘,找年輕有勁兒的。”
劉氏看著婆婆背影,又喊了一聲。
周老太太則是在心裏好好衡量了一下,找誰呢?
先去問問村長的兒媳婦願不願意幹。
一進門,見全家人都在,周老太太開門見山,問王老太太家願不願意接這個活兒。
這可真是天賜良工!
王老太太怎麽可能把這好差事往外推,誰要是這麽做了,那誰就是二百五。
幾個人聽了後都笑了起來,沒想到老二家的記得這麽清楚。
“這些都沒啥,能在咱家吃飯那就是給咱麵子了,看以後誰還敢欺負咱們。”
確實是這樣,就算當官的不給錢,來她家吃白食兒她們也是願意的。
幾個人將驢車卸了,開始收拾院子裏的東西。
忙活了一天,大家都餓了。
最近的生意太好了,周老大和劉氏兩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所以周老二和周老三挑著扁擔在一旁賣,算是能分擔一些。
“奶奶,咱家多是一些現銀,不如咱們也換成銀票,這樣多方便,不沉。”
“那不行,還是銀子好使,這銀票都是紙做的,萬一受潮了或者被蟲子咬了,拿出去花,人家就不認了可怎麽辦,我正想著讓你大伯同錢莊的人換成銀子呢。”
周明書沒想到奶奶在擔心這個,她笑了出來,老太太真有些可愛。
“不用怕,咱們把它花了就成了。”
“花?花哪兒去?咱家房子車子都有了,也沒什麽地方能用著錢了。”
“嘿嘿,再買一輛車吧,感覺家裏就這一輛不夠用的,咱們忙著做生意,一輛驢車哪裏夠?”
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在過好日子這方麵是永無止境的。
“真的要買也行,那就再買一輛牛車,穩當。”
周明書沒什麽意見,買牛買馬還是買驢都一樣,因為以後說不定家裏會把這些牲畜都集齊的。
總之,慢慢來吧。
午飯吃完後,周明書趁周老太太進了堂屋,她也溜進去了。
“奶奶,你猜那位薛大人是來幹什麽的?”
周明書眨了眨眼睛,問麵前人。
“誰知道來幹什麽的,小孩家別問那麽多,你大伯不是說了嗎,會掉腦袋的。”
“奶奶,我大伯那麽說你還真信了,我問問你,咱家如今存多少銀錢了?”
周老太太一聽,表情才認真了起來。
這些銀子給孫女知道也沒什麽要緊的,這孩子性子穩當,人也聰明。
“加上剛才的這五十兩,怎麽著也得有六七百兩了。”
肥皂生意獨占大頭,每次入賬都是五十兩打底。
再加上這半年來又是賣涼粉鹵肉,又是賣烤鴨鴨貨的,還有肥皂生意和一些獎賞,這麽多銀子隻多不少!
“還可以,馬上就要開春了,咱們今年得多種一些花,把香膏生意做大做強,另外還要留出一些錢來……算了,到時候再說吧,奶奶,這薛大人大有來頭,說不定能從他身上大賺一筆,咱們這些錢都是本錢,你趕緊去買牛,讓我爹和小叔也賣烤鴨,能多掙一些就算一些。”
“行,你這丫頭,把主意都打到當官的身上了,也不怕惹火上身。”
“哎呀,你就別擔心這個了,咱們做的是正經生意,說不準人家大人正盼著咱們這樣做呢。”
周老太太笑嗬嗬的將壁櫥打開,然後將銀票鎖了起來。
“看,咱們的錢就鎖在這裏麵,咱家就咱倆知道,你可不能往外說,招了小偷咱家什麽都沒了。”
“知道了奶奶,我都懂得。”
周明書盤算了一下,用這六七百兩蓋一棟雙層的酒樓不知道能不能夠?!
更何況還有地皮的錢,人工錢還有材料錢。
而且時候也是在開春。
家裏的花也要種,處處都要錢!
嘖~趕到一塊了,有些麻煩。
但種花的事情該提上日程,她要把花種提前準備好。
大半年過去,誰還記得她當初買了什麽花種,把想要種的品類全部提前兌換好,打上標簽進行分類。
周家三兄弟又糊了一口吊爐,不過這是一個小型的。
他們打算把烤鴨在家的大吊爐烤的差不多後,再放進小吊爐烤,這樣更省事兒一些。
買牛的事情也很快就敲定下來了。
和村長王富貴家的牛是同一家牛販子,由王富貴帶頭買的,左右都是熟人,也優惠一些。
周明書在家忙著做肥皂,也沒跟過去看。
等周老大他們回來的時候,院子裏就多了一隻大牛,長相有些憨厚,身後還拖了一輛板車。
這一次性全部準備齊活了!
“從明天開始,我和二哥也有牛車了,賣烤鴨就不用那麽累了。”
周老三對麵前的大牛可是喜歡的不行,摸著它鼻梁的樣子看起來很是親昵。
他獨攬了喂牛的工作,回到草棚裏又是喂草又是倒水的,很是殷勤。
“行了,想要車也買了,現在啥都不缺了,你們抓緊時間掙錢,等入了春地裏又有的忙呢,三丫還等著給咱們分配工作,你們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
周老太太樂得直拍大腿,誰都不嫌銀子多。
“行,我們等著呢,三丫有什麽需要盡管吩咐我們就行。”
周老大得了空就抓緊時間去鹵鴨貨。
因為今日上午殺的鴨子有好幾隻被吃了,所以幾個人又幫著殺了一些。
總之,家裏是沒停下來過。
知道老周家在收鴨,臨近的幾個村子得了消息後,都把不生蛋的鴨子趕了過來換成錢。
這些雞鴨在冬日裏不生蛋,養著純粹是糟蹋糧食,很多人家便不想再喂。
一時之間,周老太太都收不過來了,說了不收直接硬塞,不得已隻得降了點價錢。
打算過一陣子再把價錢漲回來。
做生意就是這,價格要隨著市場的需求變化。
要是這麽一根筋的收下去,那不得虧死。
“娘,咱們這幾個人根本忙活不完,你找兩個婦女幫著收拾這些鴨貨吧,要半天工的就行,跟著我們一起幹,有我們看著也能洗的幹淨。”
劉氏甩了甩手上的鴨毛,累的不輕。
上午賣鴨子本來就忙,回到家還有這麽一攤子的事兒要幹,根本忙不過來。
要是忙個一天兩天的也就算了,要是這麽一直忙下去,那不得累死。
“好,我這就去找人。”
“娘,找年輕有勁兒的。”
劉氏看著婆婆背影,又喊了一聲。
周老太太則是在心裏好好衡量了一下,找誰呢?
先去問問村長的兒媳婦願不願意幹。
一進門,見全家人都在,周老太太開門見山,問王老太太家願不願意接這個活兒。
這可真是天賜良工!
王老太太怎麽可能把這好差事往外推,誰要是這麽做了,那誰就是二百五。